登录 | 注册

版块

新发表论文《廖冰兄——一部浓缩的中国漫画史》

置顶 精华 发表在 老油

12

336675

朱松青


廖冰兄(1915——2006)堪称一部浓缩的中国漫画史;他是与中国漫画一起成长的漫画人,对其人其画的研究,具有重要与深远的意义。本文把“中国漫画”限定为20世纪主导中国漫画界、反映和干预社会生活的漫画作品,以此为立足点展开对廖冰兄漫画人生的探讨。

一、早期漫画 “狂妄”的承接者
当中国漫画在19世纪末出现并逐渐流行之时,就与中国的社会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谢缵泰《时局图》(1898年)、佚名的《对内对外的两种面目》(1908年)以及何剑士的《小磨香油》(1911年)等。不少早期漫画人本身就是革命党人,因此决定了中国漫画在一开始就形成一条直白的政治批判之路,并由后来的承接者发扬光大,逐渐形成了主导中国漫画界近百年的“正统”。
黄大德先生说:“从潘达微、何剑士到廖冰兄都有着共同的经历,他们都是革命家,而且都当过教师,办过刊物,从事过戏剧工作,‘多栖’性决定了他们生活阅历的丰富……他们都是地道的杂家。”
廖冰兄出身于民国初年的一位桂系小军官家庭。在其4岁时,祖母到军中告状,说他父亲“不孝”(其实就是不打老婆)。于是父亲被革除军职,不久,就因一宗抢劫案的牵连而被枪决。母亲因此得了精神病,病好后改嫁,妹妹也被送给别人……
由较为安宁而急转直下跌落社会底层,尤其是与母亲及妹妹的亲情割裂等悲剧,给廖冰兄留下了影响终身的烙印。廖冰兄说:“在我还不懂得‘封建’二字怎么写的时候,我就痛恨封建,反封建。因为母亲受欺凌,我在童年对‘男人’有一种莫名的痛恨,根深蒂固。”冰兄原名“东生”,为表达对妹妹廖冰的爱而改名为廖冰兄。
家境破落者,较之从来就是穷苦人,更能强烈地感受平民百姓的苦楚,由此奋斗成长起来的人,最容易形成倔强不屈、自立自尊以及蔑视权贵的平民本色;这种本色必定会生发出仇视仗势欺人的一切强权的平民骨气。
这种平民本色与骨气与早期中国漫画的战斗性十分吻合,从廖冰兄早年的漫画《竞争》(1934年)、《标准奴才》(1936年)可以清晰地看出:早期漫画强烈的批判性被廖冰兄全盘地承接并发扬光大到“赤裸裸”、“血淋淋”的地步。这种思想与视觉的直接冲击效果,被方唐评说为“在国内无出其右”的“爆炸力”。
尽管其家庭诸多不幸,但廖冰兄还是受过较正规的美术教育,其老师之一还是留日归来的胡根天。廖冰兄说过:“如果当时的老师不是这位‘无法而治’的胡根天,我决不可能有一些在某些人眼里视为狂妄的行为,甚至不可能到今天还拿着画笔”。
不足20岁的廖冰兄,就以一个“狂妄”才子的身份跻身趋于成熟的中国漫画界,承接了早期漫画人创立的中国漫画事业。

二、中国漫画的集大成者
除了早期漫画,中国漫画总体上与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密不可分。并非共产党员的廖冰兄,其世界观总体上讲是被共产党改造过的人道主义,可以这样理解:因本色而人道主义;因骨气而共产主义。
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共产党人横尸街头。12岁的廖冰兄到大街上捡回一个被打烂的木窗框当柴火。与此同时,他也获取了一份感悟:人世间的争斗是很残酷的。15岁时,曾同住一座大屋的一位女学生被枪决了,据说因为是共产党。共产党的斗争与人道主义的博爱是否在其心海里激荡,我们不得而知,但廖冰兄至少知道了共产党里头有什么人。后来,廖冰兄为悼念张志新重画《枭暴》,这与那位女学生的情结有无关联我们也不得而知,但这两位女性却可以标志廖冰兄觉悟历程的起始点和成熟点。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廖冰兄在广西结识了共产党员江明彬。受其影响,廖读了一批共产党的刊物后,便一口气画了200多幅抗日漫画并在广州举办《廖冰兄抗战连环漫画展》,夏衍等左翼人士给予了支持与鼓励。不久,国内出现了一支“救亡漫画宣传队”,廖冰兄随即加入其中。
抗战后期,革命的战斗漫画又加入了反蒋的主题,从而在历史上形成了一个紧密联贯的抗日反蒋时期。抗日反蒋漫画代表了中国漫画的最高峰。廖冰兄《猫国春秋》系列上承抗日下启反蒋,堪称这一时期的佼佼者。一百多幅矛头指向统治者的漫画,在敌人的心藏地带招之摇之地一展再展,这无疑是一个奇迹与壮举。今天看来,这批作品依然具有“爆炸力”。当中的《枭暴》,廖冰兄于1979年重画,改名为《禁鸣》,用以悼念张志新烈士,之后又多次重画。
以抗日反蒋漫画为代表的中国漫画,早已名正言顺地载入光辉的史册。随着后来党的文艺路线的确立与强化,中国漫画之中干预社会的“济世精神”更成了一统天下的主流理念。
当初,共产党的民族解放事业吸引了廖冰兄,使他视之为同类,从此紧跟。他非常推崇焦裕禄、张志新等真正的共产党员。也正因为如此,当看到党内有与主义不符的现象,他会拍案而起。据一位前辈回忆,50年代的廖冰兄曾这样演说:我现在点烟用眼睛就行,为什么呢?眼火爆(粤语:眼冒怒火)啊!如此情性,注定他会画出《打油词画——赠教条主义诸公》,也注定了他的右派命运。而作为反右及文革的幸存者,他仍“一意孤行”地去反思党所犯过的错误,以至于被一些识时务者笑为“博拉”(争取被捕)。
廖冰兄的艺术与同期的党史完全合拍:党处于正确轨道,他的艺术就充满真理;党受荒谬路线干扰,他的艺术也因盲从而荒谬。中国漫画各个时期的特征,在廖冰兄的作品里都可以找到例证。他坦言自己的漫画伤害过很多好人;作为中国文化界著名的受害者,他在这方面的反省比许多“加害者”更加深刻与彻底。
除早期漫画和抗日反蒋漫画外,中国漫画还有“反右”漫画、文革漫画、76街头漫画等等大大小小的“漫画运动”或“运动漫画”。70年代末及至90年代中,当告别了这些漫画狂潮的中国漫画人开始探索新的创作道路之时,廖冰兄却创作出以《自嘲》为代表的一大批反思中国社会的漫画。在笔者看来,这批作品其实就是《猫国春秋》的姐妹篇。所不同的是《猫国春秋》针对的是当时的中国社会,《自嘲》等作品则是通过回顾过去(尤其是“反右”与文革)而思索或告诫未来。战斗锋芒依旧,济世精神尚存,只是多加了一份自省。
廖冰兄说:“用漫画清算极左的祸害,这件事我不做,谁做?”“不知还有谁与我同行?没有同行更要去做。”事实上,在这一时期,廖冰兄是一位孤独的反思者。

三、中国漫画的“终结者”
中国漫画发展到90年代,已由直露锋芒的批判转为含蓄隐喻。之所以走向含蓄,一方面是由于受众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与“反右”以来漫画人所受到的待遇不无关系。
晚年的廖冰兄也画了大量既通俗平和又含蓄隐喻的漫画,其中还卖出了不少。他希望(事实上已经)把挣来的钱花在“救灾扶贫助学”等事业上。这也是在漫画界“无出其右”的,他称之为“骗富济贫”。为此目的,其后人建立了廖冰兄基金管理委员会。2006年,廖冰兄被某媒体评为广州十大慈善人物之首。中国漫画之济世精神在廖冰兄的一生当中得到了浓缩而完美的体现!
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廖冰兄在答复方成的信中表示:“我如今‘改邪归正’不画骂画了……所以我寄希望于国家民主与法制的逐步健全。” 从承接早期漫画到不画“骂画”,廖冰兄走完了战斗漫画的历程。之后他更作出“中国漫画死了”的宣告!既然连孤独的反思者也宣布不画“骂画”,那么“中国漫画死了”的宣告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
近年,漫画在文化市场上的发展引人注目,而这个市场正受到外来漫画的大举入侵。在注意力就是市场的今天,文化的优势必定与经济的强势互为因果,文化的制高点关乎国家大计。在这场入侵与反入侵的较量中,“抗日老战士”廖冰兄只能充当一位恨铁不成钢的观战者,他认定我们已经向外来(尤指日本)漫画投降了。“中国漫画死了”也包含了这种意味!
如何振兴中国漫画?不少人用理论或实践作出了回答。然而,我们还没有看到黎明的曙光。中国漫画界正经历一个转型期,其主要特征就是外来的冲击与自我的失落。但可以预见:转型期之后,当对外的吸收达到了一定程度,新的“审美疲劳”肯定就会出现,人们就会很自然地寻找另类,就有可能以“不在此山中”的角度审视传统的“横岭侧峰”……这也是当今繁荣兴旺的音乐界以及电影界所经历过的历程。
在解读“中国漫画死了”的时候,我们不仅体会到廖冰兄把中国漫画视为自己生命般的珍重,更感受到他在呼唤人们回望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他是以无奈的哀鸣当作警世的洪钟!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漫画界必定也会出现这种传统的回归,必定会在一个更新的角度,认识以廖冰兄等中国漫画人为代表的“中国漫画”,并从百年中国漫画中吸取能量,从而打造出崭新的中国漫画!

——2007年元月15日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只看楼主
  • 老油发表于2007-02-26 23:39|

    朱松青


    廖冰兄(1915——2006)堪称一部浓缩的中国漫画史;他是与中国漫画一起成长的漫画人,对其人其画的研究,具有重要与深远的意义。本文把“中国漫画”限定为20世纪主导中国漫画界、反映和干预社会生活的漫画作品,以此为立足点展开对廖冰兄漫画人生的探讨。

    一、早期漫画 “狂妄”的承接者
    当中国漫画在19世纪末出现并逐渐流行之时,就与中国的社会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谢缵泰《时局图》(1898年)、佚名的《对内对外的两种面目》(1908年)以及何剑士的《小磨香油》(1911年)等。不少早期漫画人本身就是革命党人,因此决定了中国漫画在一开始就形成一条直白的政治批判之路,并由后来的承接者发扬光大,逐渐形成了主导中国漫画界近百年的“正统”。
    黄大德先生说:“从潘达微、何剑士到廖冰兄都有着共同的经历,他们都是革命家,而且都当过教师,办过刊物,从事过戏剧工作,‘多栖’性决定了他们生活阅历的丰富……他们都是地道的杂家。”
    廖冰兄出身于民国初年的一位桂系小军官家庭。在其4岁时,祖母到军中告状,说他父亲“不孝”(其实就是不打老婆)。于是父亲被革除军职,不久,就因一宗抢劫案的牵连而被枪决。母亲因此得了精神病,病好后改嫁,妹妹也被送给别人……
    由较为安宁而急转直下跌落社会底层,尤其是与母亲及妹妹的亲情割裂等悲剧,给廖冰兄留下了影响终身的烙印。廖冰兄说:“在我还不懂得‘封建’二字怎么写的时候,我就痛恨封建,反封建。因为母亲受欺凌,我在童年对‘男人’有一种莫名的痛恨,根深蒂固。”冰兄原名“东生”,为表达对妹妹廖冰的爱而改名为廖冰兄。
    家境破落者,较之从来就是穷苦人,更能强烈地感受平民百姓的苦楚,由此奋斗成长起来的人,最容易形成倔强不屈、自立自尊以及蔑视权贵的平民本色;这种本色必定会生发出仇视仗势欺人的一切强权的平民骨气。
    这种平民本色与骨气与早期中国漫画的战斗性十分吻合,从廖冰兄早年的漫画《竞争》(1934年)、《标准奴才》(1936年)可以清晰地看出:早期漫画强烈的批判性被廖冰兄全盘地承接并发扬光大到“赤裸裸”、“血淋淋”的地步。这种思想与视觉的直接冲击效果,被方唐评说为“在国内无出其右”的“爆炸力”。
    尽管其家庭诸多不幸,但廖冰兄还是受过较正规的美术教育,其老师之一还是留日归来的胡根天。廖冰兄说过:“如果当时的老师不是这位‘无法而治’的胡根天,我决不可能有一些在某些人眼里视为狂妄的行为,甚至不可能到今天还拿着画笔”。
    不足20岁的廖冰兄,就以一个“狂妄”才子的身份跻身趋于成熟的中国漫画界,承接了早期漫画人创立的中国漫画事业。

    二、中国漫画的集大成者
    除了早期漫画,中国漫画总体上与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密不可分。并非共产党员的廖冰兄,其世界观总体上讲是被共产党改造过的人道主义,可以这样理解:因本色而人道主义;因骨气而共产主义。
    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共产党人横尸街头。12岁的廖冰兄到大街上捡回一个被打烂的木窗框当柴火。与此同时,他也获取了一份感悟:人世间的争斗是很残酷的。15岁时,曾同住一座大屋的一位女学生被枪决了,据说因为是共产党。共产党的斗争与人道主义的博爱是否在其心海里激荡,我们不得而知,但廖冰兄至少知道了共产党里头有什么人。后来,廖冰兄为悼念张志新重画《枭暴》,这与那位女学生的情结有无关联我们也不得而知,但这两位女性却可以标志廖冰兄觉悟历程的起始点和成熟点。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廖冰兄在广西结识了共产党员江明彬。受其影响,廖读了一批共产党的刊物后,便一口气画了200多幅抗日漫画并在广州举办《廖冰兄抗战连环漫画展》,夏衍等左翼人士给予了支持与鼓励。不久,国内出现了一支“救亡漫画宣传队”,廖冰兄随即加入其中。
    抗战后期,革命的战斗漫画又加入了反蒋的主题,从而在历史上形成了一个紧密联贯的抗日反蒋时期。抗日反蒋漫画代表了中国漫画的最高峰。廖冰兄《猫国春秋》系列上承抗日下启反蒋,堪称这一时期的佼佼者。一百多幅矛头指向统治者的漫画,在敌人的心藏地带招之摇之地一展再展,这无疑是一个奇迹与壮举。今天看来,这批作品依然具有“爆炸力”。当中的《枭暴》,廖冰兄于1979年重画,改名为《禁鸣》,用以悼念张志新烈士,之后又多次重画。
    以抗日反蒋漫画为代表的中国漫画,早已名正言顺地载入光辉的史册。随着后来党的文艺路线的确立与强化,中国漫画之中干预社会的“济世精神”更成了一统天下的主流理念。
    当初,共产党的民族解放事业吸引了廖冰兄,使他视之为同类,从此紧跟。他非常推崇焦裕禄、张志新等真正的共产党员。也正因为如此,当看到党内有与主义不符的现象,他会拍案而起。据一位前辈回忆,50年代的廖冰兄曾这样演说:我现在点烟用眼睛就行,为什么呢?眼火爆(粤语:眼冒怒火)啊!如此情性,注定他会画出《打油词画——赠教条主义诸公》,也注定了他的右派命运。而作为反右及文革的幸存者,他仍“一意孤行”地去反思党所犯过的错误,以至于被一些识时务者笑为“博拉”(争取被捕)。
    廖冰兄的艺术与同期的党史完全合拍:党处于正确轨道,他的艺术就充满真理;党受荒谬路线干扰,他的艺术也因盲从而荒谬。中国漫画各个时期的特征,在廖冰兄的作品里都可以找到例证。他坦言自己的漫画伤害过很多好人;作为中国文化界著名的受害者,他在这方面的反省比许多“加害者”更加深刻与彻底。
    除早期漫画和抗日反蒋漫画外,中国漫画还有“反右”漫画、文革漫画、76街头漫画等等大大小小的“漫画运动”或“运动漫画”。70年代末及至90年代中,当告别了这些漫画狂潮的中国漫画人开始探索新的创作道路之时,廖冰兄却创作出以《自嘲》为代表的一大批反思中国社会的漫画。在笔者看来,这批作品其实就是《猫国春秋》的姐妹篇。所不同的是《猫国春秋》针对的是当时的中国社会,《自嘲》等作品则是通过回顾过去(尤其是“反右”与文革)而思索或告诫未来。战斗锋芒依旧,济世精神尚存,只是多加了一份自省。
    廖冰兄说:“用漫画清算极左的祸害,这件事我不做,谁做?”“不知还有谁与我同行?没有同行更要去做。”事实上,在这一时期,廖冰兄是一位孤独的反思者。

    三、中国漫画的“终结者”
    中国漫画发展到90年代,已由直露锋芒的批判转为含蓄隐喻。之所以走向含蓄,一方面是由于受众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与“反右”以来漫画人所受到的待遇不无关系。
    晚年的廖冰兄也画了大量既通俗平和又含蓄隐喻的漫画,其中还卖出了不少。他希望(事实上已经)把挣来的钱花在“救灾扶贫助学”等事业上。这也是在漫画界“无出其右”的,他称之为“骗富济贫”。为此目的,其后人建立了廖冰兄基金管理委员会。2006年,廖冰兄被某媒体评为广州十大慈善人物之首。中国漫画之济世精神在廖冰兄的一生当中得到了浓缩而完美的体现!
    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廖冰兄在答复方成的信中表示:“我如今‘改邪归正’不画骂画了……所以我寄希望于国家民主与法制的逐步健全。” 从承接早期漫画到不画“骂画”,廖冰兄走完了战斗漫画的历程。之后他更作出“中国漫画死了”的宣告!既然连孤独的反思者也宣布不画“骂画”,那么“中国漫画死了”的宣告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
    近年,漫画在文化市场上的发展引人注目,而这个市场正受到外来漫画的大举入侵。在注意力就是市场的今天,文化的优势必定与经济的强势互为因果,文化的制高点关乎国家大计。在这场入侵与反入侵的较量中,“抗日老战士”廖冰兄只能充当一位恨铁不成钢的观战者,他认定我们已经向外来(尤指日本)漫画投降了。“中国漫画死了”也包含了这种意味!
    如何振兴中国漫画?不少人用理论或实践作出了回答。然而,我们还没有看到黎明的曙光。中国漫画界正经历一个转型期,其主要特征就是外来的冲击与自我的失落。但可以预见:转型期之后,当对外的吸收达到了一定程度,新的“审美疲劳”肯定就会出现,人们就会很自然地寻找另类,就有可能以“不在此山中”的角度审视传统的“横岭侧峰”……这也是当今繁荣兴旺的音乐界以及电影界所经历过的历程。
    在解读“中国漫画死了”的时候,我们不仅体会到廖冰兄把中国漫画视为自己生命般的珍重,更感受到他在呼唤人们回望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他是以无奈的哀鸣当作警世的洪钟!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漫画界必定也会出现这种传统的回归,必定会在一个更新的角度,认识以廖冰兄等中国漫画人为代表的“中国漫画”,并从百年中国漫画中吸取能量,从而打造出崭新的中国漫画!

    ——2007年元月15日





    本贴最后由 老油 于 2007-02-28 22:34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1楼

  • 老油发表于2007-02-26 23:51|

    《美术观察》是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也是发表本人论文级别最高的刊物。作为本人的科研课题(“廖冰兄与中国漫画”)之一,这篇论文基本上可以令我的课题研究有一个较为理想的成果了。

    本课题立项于05年,计划于今年完成。



    举报 回复

    # 2楼

  • 老油发表于2007-02-28 10:20|

    上述电子版文字与最后发表的有一些出入。主要是某些字眼被“修正”了,为此,编辑非常诚恳地希望我能理解。但总体上讲,拙文中很多比较个人的观点能在这个级别的杂志上发表,说明我们的社会已经非常进步了。

    廖老对我的漫画人生起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廖老逝世当晚我就对记者讲了。尽我的所能,对廖老做点研究和推广,是我应尽的义务。现在许多杂志都要收版面费,为尽义务,即使要交版面费我也会毫不犹豫地照付。令人欣慰的是这篇文章的发表不仅不需要收版面费,而且还有稿费。在当今这个社会,这就很令人感动的了。估计这是看在廖老的份上吧。

    举报 回复

    # 3楼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发表于2007-02-28 20:02|

    中国漫画人我最佩服既就系朱教授喇,理论好犀利.

    举报 回复

    # 4楼

  • hsm发表于2007-02-28 20:15|

    前段时间已读过老油老师的这篇论文,今又拜读,实在佩服!!感谢老油老师!
    有一件事想问,广美有没有夜校(大)?如何读,收费如何?谢谢油老师!

    举报 回复

    # 5楼

  • 老油发表于2007-02-28 22:30|

    你前段时间读的也许是另一篇,结构不同,这篇着重谈廖老的个人历程,那篇着重讲中国漫画的演变。但观点一样,而且当中有部分内容是相同的。

    这篇的特点就是把廖老的漫画人生“浓缩”为三个“者”。其中的“集大成者”是几年前总结的。



    夜大分本、专科,均为三年制。如果要文凭就要考成教;否则就当旁听生。通常是周六、日和平时的一两个晚上上课。收费是一年5000左右(旁听就少一些)

    你上次说考研,情况怎样? 本贴最后由 老油 于 2007-02-28 22:35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6楼

  • hsm发表于2007-02-28 23:12|

    帮一个学生问的,谢谢老油老师这麽详细的解答
    我去年考了广美的MFA在职艺术硕士,成绩不太理想
    好好准备一下,看能否考您的漫画硕士
      提前预祝元宵节快乐!

    举报 回复

    # 7楼

  • 蔡联发表于2007-03-01 20:59|

    仔细读了一遍,
    下载了,
    准备读第二遍.
    谢谢油老师的文章.

    举报 回复

    # 8楼

  • 老油发表于2007-03-12 23:01|

    按蔡老师的水平,仔细读了一遍我的作文,就可以写批语了。

    我觉得我的文章基本上属于浅显易读的,只要对我所论述的范畴有所了解,读一遍就可明了。

    当今的读者都很在乎时间,能让人尽快地了解自己的意思至少可以讨好读者,也包括编辑。但我知道有不少人写文章反而是故意要写得让人家很难看懂,这样人家也许会认为他很有水平。不少研究生论文走的就是这样的路子。

    蔡老师所谓的“准备读第二遍”,其实是个托词,这样他就可以不负责任地推掉提意见的义务。你想,为了读第二遍,他要是说需要“准备”三五年,你能说他态度不认真吗?

    举报 回复

    # 9楼

  • 蔡联发表于2007-03-17 18:37|

    油老师的论文一般我都会看几遍的.
    报告!现在此文我已读了两遍. 本贴最后由 蔡联 于 2007-03-17 18:44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10楼

  • 小梁发表于2007-03-18 02:19|

    记得曾有网友说过,廖冰兄的艺术及其思想与风范,其“价值”远远超出行为本身。围绕廖冰兄的各种活动,其意义,不是聚焦在一个人,而是从这个人向外无限量地放射出去!

    廖老将艺术的触角伸向平民百姓生活的土壤,用最真实的语言,最朴素的情感去反映大时代中普通人的万千生态、喜怒哀乐。廖老留给了我们一份丰富的艺术遗产,我们应深入研究、探索廖老的艺术脊髓,这样远比那口头悼念要实际点,这方面,油老师带了个好头!

    廖老生前说过:方唐曾评价我的漫画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我说,廖冰兄的悲愤漫画应该是绝后了,忧国忧民的中国漫画,无意中由我来画了个句号,中国如再经历我那悲愤漫画的时代,如再需要廖冰兄和廖冰兄的漫画,中国就太悲哀了。

    研究、探索廖老的艺术脊髓,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每个漫画人都应尽义务做好它。





    本贴最后由 小梁 于 2007-03-18 02:21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11楼

  • 小梁发表于2007-05-09 12:57|

    最近,我为了评职称,也写了一篇有关廖老漫画艺术方面的论文,六月将在一份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不过,我的论文水平达不到油教授的档次,也就不好意思在这献丑了!职称到手才是主要D!

    呵呵...... 本贴最后由 小梁 于 2007-05-09 12:59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12楼

  • 老油发表于2007-05-14 07:20|

    有论文发表就应当拿出来共赏,老江最喜欢说广东漫画界的理论研究一片空白,其意思我们都是很清楚的。所以,凡是有论文在学术刊物上发表都是广东漫画界的大事!

    不是有人质疑一篇文章的发表为何能称为大事吗?提出这样的问题的人,既是不懂得文章的价值,又是对历史的无知。历史上有多少文章的发表成为大事?那真是不胜枚举。远的就不说了,广东漫画界近十年来最轰动的重大事件是不是与记者写的一篇文章有关呢?打住,点到即止。

    我正在写一篇论文,题目初定为《就美术而论廖冰兄》,发表后肯定要拿出来与大家交流。 本贴最后由 老油 于 2007-05-14 22:27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13楼

回复

最近发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