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版块

读图时代学看图

置顶 精华 发表在 会员BLOG

1

625703

读图时代学看图
     Learning to appreciate the picture in the drawing times
                                 ——浅谈艺术作品的欣赏

                                  侯石明

摘要
我们处在一个读图时代,大量的图片冲击着人们的视觉神经。人类历史上积累的无数杰出的艺术品,它们的精神内容和文化含义、它们形式风格中所体现的智慧和美,怎样才能为广大读者认识和理解,应该如何去欣赏艺术作品中美的形式和原理,目前,这个问题还在困扰着很多人,包括一些从事艺术的工作者和美术院校的学生。
艺术美的创造与欣赏,与人的感觉、与人的日常生活经验,都有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果我们把较为复杂的艺术创造与艺术的欣赏的原理,联系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去解释,读者会容易理解和接受。

关键词
创造create   欣赏appreciate   经验experience   艺术art   表现expression

正文
    图形语言对于信息的传递比文字语言更为简捷、明了。有时需要用一大堆口头语言或文字语言,罗嗦半天才能表达清楚的事,换成一个简单的图形就能使人们一目了然。
在大多数读者的理解中,绘画应该用具体图形显现出与客观生活素材的直接联系。人是人,树是树,动物是动物。这样,人们才能通过画面直观地识别画家所要表现的内容,有实据可依地理解画面意义。而事实不仅如此。
用图画来表述事物、记录事物、传播信息属于图画最原始、最基本的功能。当人们从具象结构信息的角度来研究一件美术作品时,比较容易了解作品的情节性。当人们从抽象信息的角度来研究一件美术作品时,更容易感受到作品在造型风格上的特点,及其视觉语言的形式之美。但做到这一点并不简单!如果我们在此基础上,能够进一步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了解作者观察、理解事物的方法和艺术追求,了解具体作品的创作过程,那么,对于具体作品在理解上也就会更加深入。
精神是人类所特有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而客观自然的景物本身是没有精神的。当画家在“触景生情”之后,需要借助一个媒介来抒发感情,表达对客观的认识,绘画就成为画家们抒发感情和表达认识的重要载体。虽然客观自然是绘画艺术形象产生的基础,但是这种借助绘画所反映出的艺术形象,与客观自然之物在本质上却是对客观素材的选择、提炼和再造。
绘画作品作为反映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和揭示人类精神活动的“心境”,就如同人们在照镜子时,想法和行为可以决定镜中之影像的范围、表情、姿态和知觉感受一样,画家的想法和行为可以决定绘画的内容、形式和知觉感受,绘画才能成为反映人的思想、观念,折射人内在心灵世界的“心境”。
有些美术家并不满足于仅仅停留在对客观选择,这种比较含蓄的移情方式,想通过更为抒情、更加自由的形式来表达对客观的审美判断,试图更多地在美术作品中融合进自己创造性的想法,融合进强烈甚至偏激的感情内容,于是,就对所选择的原始素材进行大刀阔斧的提炼和改造,以赋予其某些更鲜明的特性。这样就使艺术形象在视觉感知中与原始客观素材形成了比较大的距离。那些经过大刀阔斧提炼、改造,与客观自然形态距离比较远的艺术形象,在公众的眼睛中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对客观的变形。
艺术形象的变形并不是为了猎奇,也不是为了追求奇形怪状,更不是为了变形而变形。变形对于美术家而言,是因为情感的需要,是为了更加强烈地传达出美术家对生活的真挚感受。变形往往是美术家在表达强烈心理感受时的一种下意识需求,是借景抒情的产物。当美术家在对客观的审视、选择和利用时,将自己真诚的情感和个性化的判断,以自己认为理想化的形式融合于客观之中,“物我两忘”“情景交融”地构成美术形象时,这个形象就产生了与客观自然的变形。如山东青岛的《三美神》雕像,这件作品的感觉既象是一组随海波摆动的海带,又象是三个婀娜秀丽的姑娘。可是他们既不是客观自然中的海带,又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姑娘,而是具有海带的姿态、姑娘的影子,浪漫地超越客观的艺术形象。
美术作品与客观自然形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这一点,绘画大师齐白石有着精辟的论述。他认为“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里所说的“似”,是指艺术形象与客观生活素材的相类似之处。“不似”,则是指艺术形象与客观生活素材的不同之处,是一种与客观形成的距离感。而艺术的绝妙和有价值之处,就在于:艺术既与客观有联系、有某些相似之处,又与客观不同,与原始客观状态保持了一定距离感,正可谓:“距离产生美”!
任何艺术作品都不是简单地再现客观世界,被动地模仿自然,而是通过人对客观世界的审视、判断,理想化的加入了人的主观创造,只有如此,才能借助艺术作品表现出人的精神气息。如果仅仅是简单地再现客观世界,被动地模仿自然,没有人对客观的积极思考、发现、选择、批判,以及改良和创造,没有对人精神内容的表达,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客观自然的复制品。艺术中所追求的“不似”,并不是艺术家“再现”客观能力的不及,而是一种对艺术家想法的“表现”。一个艺术家创作的目的就是要表达自然、对生活、对社会的感情,善化人类的伦理和道德,美化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刻画时代的痕迹。艺术家通过对艺术作品表达其内心感情和精神世界,而客观自然的景物本身却是没有感情和精神的。
如果艺术家想在艺术作品中表现某种感情或精神,就需要借助一些客观素材,在此基础上注入人的主观精神内涵,创造出能够抒发感情、表达精神的东西来。其原理就如同在一个已经盛满了水的容器中,又加入了糖块儿一样,随着糖块的加入,原来在容器中的水就会被排挤出一部分,同时也使一般的水变成了糖水。由此看来,判断一件艺术作品的优劣,不在于其形象对照客观内容时的“似”或“不似”,而是对客观内容的“想”或“不想”。只有将积极内容的“想”与“似”,或者将积极内容的“想”与“不似”相结合的作品,才属于在艺术上有个性,有新意、有创造性的艺术作品。
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和雕塑都非常重视精神气质在营造一经时所发挥的作用,追求“以形写神”“气韵生动”地塑造艺术形象。东晋时期擅长写真,被称为南朝第一人的画家谢赫,将绘画的理论总结为《论六法》。其中,被特别加以强调而居于首位的,就是“气韵生动”。所以,我们应该透过书法和美术形象表面的形态特征,通过有形的物景去感受无形的意境。深入地体现艺术形象内在的生命力,以心灵去品位和感悟隐含于作品之间的情感波动、审美观念等人类精神的各种气质。正是因为艺术形象的精神气质能够流露出创作者的心理状态、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所以,每一位优秀的美术家,几乎都格外重视作品中精神气质是否生动,并努力通过“借景抒情”、“以神写形”,甚至“遗形写神”的手段,“超乎象外”地表达艺术家对客观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悟,并借助艺术形象生动而有个性地表达出精神气质。
毕加索的伟大,不仅在于他的创造力使他成为对现代美术贡献巨大、影响深远的艺术天才,而且还在于他作为一个革命者、一个充满正义感的人,在面对20世纪所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不断变化的世界局势时,所做出的及时、强烈、富于想象力的反应。例如,他为世界和平大会设计的会徽——和平鸽、他为声讨西班牙军国主义势力野蛮暴行而创作的大型壁画——《格尔尼卡》等作品,都旗帜鲜明,富于个性地表达出毕加索强烈的爱与憎。针对公众对其创造力的普遍赞美,毕加索曾经将自己的行为解释为:“我是在发现”。对于他的创作方法,毕加索解释为,“我不是模仿自然,而是面临自然,并利用自然”。毕加索“发现”和“利用自然”的提法,非常值得我们注意。这种观点不但为我们了解毕加索的创作思路提供了重要线索,而且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艺术与生活、客观与主观、传统与创新等,许多在艺术创作与欣赏中会经常遇到的基本问题。
毕加索“面临自然,并利用自然”的观点与齐白石“似与不似之间”的观点,虽然文字表述不同,但在本质上却是共同的。二者都是强调艺术形象既来源于客观,又不同于客观,是一种对客观再造的产物。
独特发现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对于美术家和设计师而言,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基本素质。因为,对客观、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感悟,是艺术创新的基础。艺术作品从本质上都是对自然、对多样化的客观进行主观判断、筛选、提炼、变形或再造的结果。有些美术作品对于自然素材提炼和再造的痕迹显得非常突出,以至于从作品中几乎就识别不出具体可辨的自然素材。例如,荷兰画家蒙德里安认为,艺术无需呈现自然事物表面的细枝末节,而应该追求一种具有普遍真实的造型语言,用抽象的元素组合而成,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人类共通的纯粹精神表现。因此,他将自然素材提炼成为一种最具有共性关系的结构,也就是将客观世界的形态和方位提炼为垂直线和水平线,将客观世界的色彩还原和归纳为三原色(红、黄、蓝)与黑、白、灰。然后利用这些经过高度提炼的基本元素,重新建立一种逻辑严谨、结构比例完美的画面关系,并以此来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世界最本质、最纯粹的真实,体现出对宇宙和人生的一种高度概括。
应该指出的是,无论基于哪种需要而为之的艺术变形和再造,都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离不开对生活独特的观察、发现、判断和感悟。因为,缺少了生活基础就失去了艺术的活力和价值,失去了再造的客观依据和目标。那些没有独特判断、思考和感悟的作品,无论变形与否,也都只是一些皮毛的、缺乏新鲜意境和生命力的媚俗之物。
严格地讲,一幅抽象画本身只是一件内容有待充实的半成品。完整的作品是在观众的积极参与下,由观众与艺术家合作完成的。当不同的观众将画面中的抽象图形、色彩,以及所构成的视觉旋律和意境与自己的感知经验相联系,并通过联想以自己认为合适的内容,补充和完善了艺术家没有具体化的形象之后,才真正使一幅抽象作品的内容趋向于完美。
在对视觉艺术作品的审视中,有的作品能够使人感觉精神愉悦、爽朗,而有的作品却能够使人感觉精神压抑、沉闷。艺术家并不是一味地光创作一些能使每一个人都心情愉悦的作品。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以及他创建立体派的奠基之作——《亚威农的少女》,这些画面给人的视觉感受同样也是丑陋,相当不舒服的。艺术家正是通过这种视觉上的丑陋来揭示和鞭鞑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丑恶现象,旗帜鲜明地表达其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批判性,表达对美的渴望、对善的追求。
人类探索的欲望永无止境,艺术的道路是一条永无止境的不断发展、探索和创新之路。作为艺术作品的审视者,也应广泛地汲取各种营养,以达到与艺术作品的共融。

参考文献
《屠夫毕加索——形态语言》  郭茂来 秦宇 编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
《望尽天涯路》                    吴冠中编著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3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只看楼主
  • hsm发表于2007-01-15 17:42|

    读图时代学看图
         Learning to appreciate the picture in the drawing times
                                     ——浅谈艺术作品的欣赏

                                      侯石明

    摘要
    我们处在一个读图时代,大量的图片冲击着人们的视觉神经。人类历史上积累的无数杰出的艺术品,它们的精神内容和文化含义、它们形式风格中所体现的智慧和美,怎样才能为广大读者认识和理解,应该如何去欣赏艺术作品中美的形式和原理,目前,这个问题还在困扰着很多人,包括一些从事艺术的工作者和美术院校的学生。
    艺术美的创造与欣赏,与人的感觉、与人的日常生活经验,都有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果我们把较为复杂的艺术创造与艺术的欣赏的原理,联系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去解释,读者会容易理解和接受。

    关键词
    创造create   欣赏appreciate   经验experience   艺术art   表现expression

    正文
        图形语言对于信息的传递比文字语言更为简捷、明了。有时需要用一大堆口头语言或文字语言,罗嗦半天才能表达清楚的事,换成一个简单的图形就能使人们一目了然。
    在大多数读者的理解中,绘画应该用具体图形显现出与客观生活素材的直接联系。人是人,树是树,动物是动物。这样,人们才能通过画面直观地识别画家所要表现的内容,有实据可依地理解画面意义。而事实不仅如此。
    用图画来表述事物、记录事物、传播信息属于图画最原始、最基本的功能。当人们从具象结构信息的角度来研究一件美术作品时,比较容易了解作品的情节性。当人们从抽象信息的角度来研究一件美术作品时,更容易感受到作品在造型风格上的特点,及其视觉语言的形式之美。但做到这一点并不简单!如果我们在此基础上,能够进一步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了解作者观察、理解事物的方法和艺术追求,了解具体作品的创作过程,那么,对于具体作品在理解上也就会更加深入。
    精神是人类所特有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而客观自然的景物本身是没有精神的。当画家在“触景生情”之后,需要借助一个媒介来抒发感情,表达对客观的认识,绘画就成为画家们抒发感情和表达认识的重要载体。虽然客观自然是绘画艺术形象产生的基础,但是这种借助绘画所反映出的艺术形象,与客观自然之物在本质上却是对客观素材的选择、提炼和再造。
    绘画作品作为反映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和揭示人类精神活动的“心境”,就如同人们在照镜子时,想法和行为可以决定镜中之影像的范围、表情、姿态和知觉感受一样,画家的想法和行为可以决定绘画的内容、形式和知觉感受,绘画才能成为反映人的思想、观念,折射人内在心灵世界的“心境”。
    有些美术家并不满足于仅仅停留在对客观选择,这种比较含蓄的移情方式,想通过更为抒情、更加自由的形式来表达对客观的审美判断,试图更多地在美术作品中融合进自己创造性的想法,融合进强烈甚至偏激的感情内容,于是,就对所选择的原始素材进行大刀阔斧的提炼和改造,以赋予其某些更鲜明的特性。这样就使艺术形象在视觉感知中与原始客观素材形成了比较大的距离。那些经过大刀阔斧提炼、改造,与客观自然形态距离比较远的艺术形象,在公众的眼睛中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对客观的变形。
    艺术形象的变形并不是为了猎奇,也不是为了追求奇形怪状,更不是为了变形而变形。变形对于美术家而言,是因为情感的需要,是为了更加强烈地传达出美术家对生活的真挚感受。变形往往是美术家在表达强烈心理感受时的一种下意识需求,是借景抒情的产物。当美术家在对客观的审视、选择和利用时,将自己真诚的情感和个性化的判断,以自己认为理想化的形式融合于客观之中,“物我两忘”“情景交融”地构成美术形象时,这个形象就产生了与客观自然的变形。如山东青岛的《三美神》雕像,这件作品的感觉既象是一组随海波摆动的海带,又象是三个婀娜秀丽的姑娘。可是他们既不是客观自然中的海带,又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姑娘,而是具有海带的姿态、姑娘的影子,浪漫地超越客观的艺术形象。
    美术作品与客观自然形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这一点,绘画大师齐白石有着精辟的论述。他认为“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里所说的“似”,是指艺术形象与客观生活素材的相类似之处。“不似”,则是指艺术形象与客观生活素材的不同之处,是一种与客观形成的距离感。而艺术的绝妙和有价值之处,就在于:艺术既与客观有联系、有某些相似之处,又与客观不同,与原始客观状态保持了一定距离感,正可谓:“距离产生美”!
    任何艺术作品都不是简单地再现客观世界,被动地模仿自然,而是通过人对客观世界的审视、判断,理想化的加入了人的主观创造,只有如此,才能借助艺术作品表现出人的精神气息。如果仅仅是简单地再现客观世界,被动地模仿自然,没有人对客观的积极思考、发现、选择、批判,以及改良和创造,没有对人精神内容的表达,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客观自然的复制品。艺术中所追求的“不似”,并不是艺术家“再现”客观能力的不及,而是一种对艺术家想法的“表现”。一个艺术家创作的目的就是要表达自然、对生活、对社会的感情,善化人类的伦理和道德,美化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刻画时代的痕迹。艺术家通过对艺术作品表达其内心感情和精神世界,而客观自然的景物本身却是没有感情和精神的。
    如果艺术家想在艺术作品中表现某种感情或精神,就需要借助一些客观素材,在此基础上注入人的主观精神内涵,创造出能够抒发感情、表达精神的东西来。其原理就如同在一个已经盛满了水的容器中,又加入了糖块儿一样,随着糖块的加入,原来在容器中的水就会被排挤出一部分,同时也使一般的水变成了糖水。由此看来,判断一件艺术作品的优劣,不在于其形象对照客观内容时的“似”或“不似”,而是对客观内容的“想”或“不想”。只有将积极内容的“想”与“似”,或者将积极内容的“想”与“不似”相结合的作品,才属于在艺术上有个性,有新意、有创造性的艺术作品。
    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和雕塑都非常重视精神气质在营造一经时所发挥的作用,追求“以形写神”“气韵生动”地塑造艺术形象。东晋时期擅长写真,被称为南朝第一人的画家谢赫,将绘画的理论总结为《论六法》。其中,被特别加以强调而居于首位的,就是“气韵生动”。所以,我们应该透过书法和美术形象表面的形态特征,通过有形的物景去感受无形的意境。深入地体现艺术形象内在的生命力,以心灵去品位和感悟隐含于作品之间的情感波动、审美观念等人类精神的各种气质。正是因为艺术形象的精神气质能够流露出创作者的心理状态、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所以,每一位优秀的美术家,几乎都格外重视作品中精神气质是否生动,并努力通过“借景抒情”、“以神写形”,甚至“遗形写神”的手段,“超乎象外”地表达艺术家对客观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悟,并借助艺术形象生动而有个性地表达出精神气质。
    毕加索的伟大,不仅在于他的创造力使他成为对现代美术贡献巨大、影响深远的艺术天才,而且还在于他作为一个革命者、一个充满正义感的人,在面对20世纪所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不断变化的世界局势时,所做出的及时、强烈、富于想象力的反应。例如,他为世界和平大会设计的会徽——和平鸽、他为声讨西班牙军国主义势力野蛮暴行而创作的大型壁画——《格尔尼卡》等作品,都旗帜鲜明,富于个性地表达出毕加索强烈的爱与憎。针对公众对其创造力的普遍赞美,毕加索曾经将自己的行为解释为:“我是在发现”。对于他的创作方法,毕加索解释为,“我不是模仿自然,而是面临自然,并利用自然”。毕加索“发现”和“利用自然”的提法,非常值得我们注意。这种观点不但为我们了解毕加索的创作思路提供了重要线索,而且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艺术与生活、客观与主观、传统与创新等,许多在艺术创作与欣赏中会经常遇到的基本问题。
    毕加索“面临自然,并利用自然”的观点与齐白石“似与不似之间”的观点,虽然文字表述不同,但在本质上却是共同的。二者都是强调艺术形象既来源于客观,又不同于客观,是一种对客观再造的产物。
    独特发现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对于美术家和设计师而言,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基本素质。因为,对客观、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感悟,是艺术创新的基础。艺术作品从本质上都是对自然、对多样化的客观进行主观判断、筛选、提炼、变形或再造的结果。有些美术作品对于自然素材提炼和再造的痕迹显得非常突出,以至于从作品中几乎就识别不出具体可辨的自然素材。例如,荷兰画家蒙德里安认为,艺术无需呈现自然事物表面的细枝末节,而应该追求一种具有普遍真实的造型语言,用抽象的元素组合而成,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人类共通的纯粹精神表现。因此,他将自然素材提炼成为一种最具有共性关系的结构,也就是将客观世界的形态和方位提炼为垂直线和水平线,将客观世界的色彩还原和归纳为三原色(红、黄、蓝)与黑、白、灰。然后利用这些经过高度提炼的基本元素,重新建立一种逻辑严谨、结构比例完美的画面关系,并以此来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世界最本质、最纯粹的真实,体现出对宇宙和人生的一种高度概括。
    应该指出的是,无论基于哪种需要而为之的艺术变形和再造,都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离不开对生活独特的观察、发现、判断和感悟。因为,缺少了生活基础就失去了艺术的活力和价值,失去了再造的客观依据和目标。那些没有独特判断、思考和感悟的作品,无论变形与否,也都只是一些皮毛的、缺乏新鲜意境和生命力的媚俗之物。
    严格地讲,一幅抽象画本身只是一件内容有待充实的半成品。完整的作品是在观众的积极参与下,由观众与艺术家合作完成的。当不同的观众将画面中的抽象图形、色彩,以及所构成的视觉旋律和意境与自己的感知经验相联系,并通过联想以自己认为合适的内容,补充和完善了艺术家没有具体化的形象之后,才真正使一幅抽象作品的内容趋向于完美。
    在对视觉艺术作品的审视中,有的作品能够使人感觉精神愉悦、爽朗,而有的作品却能够使人感觉精神压抑、沉闷。艺术家并不是一味地光创作一些能使每一个人都心情愉悦的作品。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以及他创建立体派的奠基之作——《亚威农的少女》,这些画面给人的视觉感受同样也是丑陋,相当不舒服的。艺术家正是通过这种视觉上的丑陋来揭示和鞭鞑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丑恶现象,旗帜鲜明地表达其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批判性,表达对美的渴望、对善的追求。
    人类探索的欲望永无止境,艺术的道路是一条永无止境的不断发展、探索和创新之路。作为艺术作品的审视者,也应广泛地汲取各种营养,以达到与艺术作品的共融。

    参考文献
    《屠夫毕加索——形态语言》  郭茂来 秦宇 编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
    《望尽天涯路》                    吴冠中编著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3

    举报 回复

    # 1楼

回复

最近发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