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版块

我的画册后记

置顶 精华 发表在 会员BLOG

3

899371

海边上的这种蛤蜊皮儿画画子的人都不会陌生,将它打碎研磨后便是颜料中常用的铬白。但愿这些支离破碎的回忆会是一抹白色儿……
                                     ——题记

《忆海拾贝》
儿时住的那地儿是济南商埠最老的一条街。不足一华里的街巷布满了各色摊档,最有名的当属于西头的扒鸡店。当年这“魏家庄扒鸡”可与什么德州、道口、沟棒子的“名鸡”同排,可惜那是对它只闻其香不知其味,平均每人不足十元的月生活费很难让全家奢侈一下。
街的西头新市场在早年叫南岗子,说书的、变戏法的、摔跤的大都聚在此地,相声名家马三立当年来济南时就住在这地角儿。市场的中心是济南府最老的戏院之一——“天庆戏院”。儿时常去那里附在戏院侧门外从一个个虫蚀的小洞中偷戏看。这样的看戏需要有一定的功力,要不断地变幻着角度才能对准满台乱窜的角儿,这也为后来到兵团后的射击瞄准打下了基础。街东头也是与一个市场相联--“人民商场”。当年的商店大多是间间相通的小平房。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市场里的“土山”。爬上几十步石台阶便是市场的“娱乐区”。除了小戏院,演皮影戏的、说大鼓的、再就是几间赁小人书的书屋。几个小伙伴们常聚在一起到街上捡废瓶子碎玻璃之类,在废品店中换得几文钱后便能在这小书屋中坐在长长的小木櫈上享受半日。
在大跃进的锣鼓声中街上的“尼姑庵”改为幼儿园,从此便开始了庵中的集体生活。那时的幼儿园里除了几个脏稀稀的小皮球再没什么玩具。每人背个小石板整天在上面乱画,那时最大的愿望便是有一张雪白的纸和一盒五颜六色的蜡笔。等这个愿望实现的时候我画了第一幅纸上作品“老奶奶大炼钢铁”——高耸入云的烟囱上面浓烟滚滚下面铁水奔流前面老奶奶拉着巨大的风箱后面彩旗飘飘。后来这幅画被选送到中苏友好协会的橱窗中展出,而后便画兴大发,以致家中墙壁上到处满是我的“墨宝”。
新建成的安平街小学迎来我们这第一批学生。学校不知从何起大兴吹笛子,同学们几乎人手一支。每当下课铃一响,吱吱叽叽的笛声充满校园。为了寻到好的笛膜校园里水房顶上的苇箔几乎被抽空。两年下来笛子没学成却学会了识谱。听说如今有的当红歌星竟不会简谱,我想不妨先买支笛子玩玩儿。
书店到学校办图书展销,自己正式拥有了第一册藏书——《科学家谈21世纪》。我很快被书中描绘的那种神奇的世界所痴迷。书中那“顺风耳”、“千里眼”之类也不过就是当今手机、电视、电脑等人人司空见惯的物件儿。有次老师让每个同学将自己的理想写在小纸条上,同学们多是写的“教师”、“医生”、“解放军”……当老师读到我的纸条时,大惑不解:——地下火车司机。火车怎么能到地下去呢?现在看来不过就是地铁而已。可见当时自己的理想并不是多么远大。
五年级的时候学校购进一台显微镜,规定只能参加“自然小组”的才可以用。那时老师为了劝学生们讲卫生、勤洗手常提到一个手指甲缝儿可藏有几万个细菌。我很想看看这些小物什是怎样在这个狭窄的空间中活动的,于是我退出了美术小组另换门庭。当我看到这显微镜不过只是把头发变成麻绳并没什么新奇时大失所望。
从“无线电小组”成立后我便不再去自然组活动。做的第一台“收音机”到现在记忆犹新。那可变电容是用烟盒的锡纸做的,像两本交叉在一起的书,选台时开抽屉一样推推拉拉。西红柿上插一片铜片一片铝片做电池。当然那是有了第一支晶体管以后的事。
中学时省里一位著名书法家的儿子与我同班。当时他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是我们校的才子。我们很快成为好朋友。玩乐器、拍照片、刻图章、……这位同学可谓是我学艺的启蒙老师。那年月家中是没有能力给买这些家什的。玩意儿只有自己动手仿制。我把家里的菜板锯下块只用一支木锉硬做成一把胡琴,没有蛇皮便用牛皮纸代替。虽然声象蚊虫嗡嗡,但毕竟能拉出“北风吹——”。放大照片的放大机是一支能推拉的木盒子,镜头则是灯泡磨去尾巴灌上半下水。只是操作时不得大口喘气,不得晃动桌子,不然会使照片面目全非。
随着上山下乡的大潮,我们背起背包,高唱战歌,进入到黄河入海处的一片荒滩地。在这块只有中国水利图才能寻到的标注着“罗家屋子”的地方,我们五十个人拥有了六千亩土地,这足让当今的地产商们两眼喷血。在这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一呆六年,盖起了营房,修挖了排沟,种植了林带,修建了水库。当所有的工程全部建好后,黄河的一场洪水把一切冲刷的一干二净,六年的辛苦努力又重新返到原点。
我们连队所在的这块风水宝地三面黄河环绕,一面是一片槐树林。每到冬季成千上万只大雁栖息此地。73年的入冬迎来的不是雁群却是滚滚黄水。大水夹杂着冰块一夜间使我们所居住的这一小土台变成了孤岛。为了保卫国家的财产大伙在冰水中奋战了一夜,终于将连队所养的牲畜拖上这土堆。可恨的是这大水几天来迟迟不退,人、猪、牛、马如此亲密的共同生活在这一小方土台上,上百头猪在宿舍乱窜,几十匹马在饭堂乱转,马嘶猪叫,好不热闹。那是我们连有史以来最具人气的一次聚会。
为宣传这次凌汛中的英雄人物事迹,我有机会去省城参加一个知青事迹大型展览的筹备。每人六米的展带本来花不了多少气力,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多是去看展览工作室那几位专业画家们作画。从那时起自己才似乎懂得什么是“美术”。在连队生活的那种艰苦环境条件下不可能去与那些“高贵奢侈”的画种亲密接触,于是选择了去学最经济的“活计”——漫画和剪纸。
花了几个月捣持出一副大剪纸“丰收曲”上百个人物在从插种到收割的各道工序中忙活着。几年来的农垦生活对种庄稼也已经熟悉,加上总归是练习过一阵子速写,干这事儿没费多少力,没想恰逢军区举办美展被选中,于是再次有了去省城学习的机会。
学漫画是74年的事,先是画了一组知青的漫画刊登在济南日报上,那时叫风俗画,或称风俗漫画。人物的造型有些像卡通了一下水浒叶子。那时学漫画几乎没有什么参考资料,多方打探总算得知一位朋友那里有一册沈同衡先生所著《怎样画漫画》一书。但千思梦挂的这珍本还没到手一场大的变故发生了——兵团宣布解散。
刚刚到油田的时候分配到电影队。除了偶尔跟师傅们放几场电影外主要是搞幻灯。我们所搞的大都是专题片。这是档好汉不愿干,懒汉干不了的差事。一个节目从写台本到配乐、绘制、拍摄,可说文学、音乐、摄影、美术全占了。各种特技的运用使我们的节目赢来不少人气。什么浓烟翻滚、电闪雷鸣、红旗飘飘、浪涛汹涌,各种效果的道具全是自己“研制”。一次为一个外地代表团表演,用了两台幻灯机,六个镜头去表现一个画面,复杂程度可想而知。演出结束后代表们纷纷来到机前,当看到制造这些特技效果的道具不过是破铁筒、玻璃盒、铁丝拧的、绳子扎的一堆“破烂儿”不免有些失望。几年后当摄像机这种高科技玩意儿出现了,当人们拿着西装当工作服穿的时候,穿着长衫的“幻灯”机很快便被PK掉了。
八十年代初新创刊的报纸杂志逐渐多了起来,漫画的地盘逐渐扩大。虽然一幅画只是三五块钱的稿酬,但那时邮寄稿件是免费的,所以这是个只赚不赔的买卖儿。那两年似乎每晚都要在那小台灯下熬到夜半。一个月就能造出上百幅。除了劳神伤气地把这活玩熟了别无长进。当时广东的陈树斌先生来信劝我要“冷处理”。陕西西丁先生则给我题了幅字“画到生时是熟时”。先生的忠告很是在理儿,该到了搁笔的时候了……
这档口一次偶然的机会又让我搞起了园林设计。当时我们的老领导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要在这片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建起一个充满绿色的公园,让习惯于生活在恶劣环境中的职工们有一片业余休闲的乐土。对园林设计这东西自己从未接触过。凭着有点儿美术的基础开始面对大量有关书籍资料生吞活剥。一年后公园终于建成了,有山有水,树茂花香。从此在这个地区有了第一座披满绿色的小山。每逢休息日便会有许多人举家开车来这里为的是享受一下这绿色的清香。在之后的几年里共设计了公园、游乐场五六处。这使我第一次享受到将自己画在纸上的东西在地平线上立起来的那种感觉。
89年郑州大学开办了一个漫画专科班,一纸录取通知书使我开始了两年的校园生活。于是心气又从那亭台楼阁转到漫画上来。这两年全国的老一辈漫画家们轮流来校“狂轰滥炸”,让我们这批弟子们能铸炼金身。在郑州两年的学习收获甚丰,尤其像华君武、丁聪、方成等老前辈们严谨的治学精神令我敬佩之至。方老作画时对一个人物的简单口型都要揣摩再三,不像我们笔下的人物只要出声就会大张其口。
这几年漫画的发展几乎与电视机同步。当黑白电视逐步被彩色电视PK的时候,漫画也开始有了颜色。于是我很想能有机会去补一下色彩这一课。
这时石油系统委托中央美院办一个进修班,机会来了。
在中央美院进修了一年国画。这一年没有寒暑假,每天从早画到晚。回来后将画满的几大捆宣纸放进地下室。前段时间翻出来看发现许多已经发霉,于是便异想天开地把它放进电脑里煲了一下。出锅后已是面目全非,看不出是当初的料不好还是烹饪水平不及。不论味道如何,总归是自己的手艺。
前些年出版过一本小册子,收录了百十余幅漫画,现在看来很让我后悔。里面许多好材料做成了加生饭,从此决意不到“江郎才尽”的时候不可把自己的东东印到纸上,不然几年后又会看着不顺眼。三十多年来自己在学艺的路途上拆拆返返,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年龄和体力都很难令我自己再往上攀爬一级。况且本人游荡惯了,路无定数,道无定归,所以我想应该是开印的时候了……
                      2006年2月22夜记于启颜堂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只看楼主
  • 冬阳发表于2006-07-19 08:57|

    海边上的这种蛤蜊皮儿画画子的人都不会陌生,将它打碎研磨后便是颜料中常用的铬白。但愿这些支离破碎的回忆会是一抹白色儿……
                                         ——题记

    《忆海拾贝》
    儿时住的那地儿是济南商埠最老的一条街。不足一华里的街巷布满了各色摊档,最有名的当属于西头的扒鸡店。当年这“魏家庄扒鸡”可与什么德州、道口、沟棒子的“名鸡”同排,可惜那是对它只闻其香不知其味,平均每人不足十元的月生活费很难让全家奢侈一下。
    街的西头新市场在早年叫南岗子,说书的、变戏法的、摔跤的大都聚在此地,相声名家马三立当年来济南时就住在这地角儿。市场的中心是济南府最老的戏院之一——“天庆戏院”。儿时常去那里附在戏院侧门外从一个个虫蚀的小洞中偷戏看。这样的看戏需要有一定的功力,要不断地变幻着角度才能对准满台乱窜的角儿,这也为后来到兵团后的射击瞄准打下了基础。街东头也是与一个市场相联--“人民商场”。当年的商店大多是间间相通的小平房。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市场里的“土山”。爬上几十步石台阶便是市场的“娱乐区”。除了小戏院,演皮影戏的、说大鼓的、再就是几间赁小人书的书屋。几个小伙伴们常聚在一起到街上捡废瓶子碎玻璃之类,在废品店中换得几文钱后便能在这小书屋中坐在长长的小木櫈上享受半日。
    在大跃进的锣鼓声中街上的“尼姑庵”改为幼儿园,从此便开始了庵中的集体生活。那时的幼儿园里除了几个脏稀稀的小皮球再没什么玩具。每人背个小石板整天在上面乱画,那时最大的愿望便是有一张雪白的纸和一盒五颜六色的蜡笔。等这个愿望实现的时候我画了第一幅纸上作品“老奶奶大炼钢铁”——高耸入云的烟囱上面浓烟滚滚下面铁水奔流前面老奶奶拉着巨大的风箱后面彩旗飘飘。后来这幅画被选送到中苏友好协会的橱窗中展出,而后便画兴大发,以致家中墙壁上到处满是我的“墨宝”。
    新建成的安平街小学迎来我们这第一批学生。学校不知从何起大兴吹笛子,同学们几乎人手一支。每当下课铃一响,吱吱叽叽的笛声充满校园。为了寻到好的笛膜校园里水房顶上的苇箔几乎被抽空。两年下来笛子没学成却学会了识谱。听说如今有的当红歌星竟不会简谱,我想不妨先买支笛子玩玩儿。
    书店到学校办图书展销,自己正式拥有了第一册藏书——《科学家谈21世纪》。我很快被书中描绘的那种神奇的世界所痴迷。书中那“顺风耳”、“千里眼”之类也不过就是当今手机、电视、电脑等人人司空见惯的物件儿。有次老师让每个同学将自己的理想写在小纸条上,同学们多是写的“教师”、“医生”、“解放军”……当老师读到我的纸条时,大惑不解:——地下火车司机。火车怎么能到地下去呢?现在看来不过就是地铁而已。可见当时自己的理想并不是多么远大。
    五年级的时候学校购进一台显微镜,规定只能参加“自然小组”的才可以用。那时老师为了劝学生们讲卫生、勤洗手常提到一个手指甲缝儿可藏有几万个细菌。我很想看看这些小物什是怎样在这个狭窄的空间中活动的,于是我退出了美术小组另换门庭。当我看到这显微镜不过只是把头发变成麻绳并没什么新奇时大失所望。
    从“无线电小组”成立后我便不再去自然组活动。做的第一台“收音机”到现在记忆犹新。那可变电容是用烟盒的锡纸做的,像两本交叉在一起的书,选台时开抽屉一样推推拉拉。西红柿上插一片铜片一片铝片做电池。当然那是有了第一支晶体管以后的事。
    中学时省里一位著名书法家的儿子与我同班。当时他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是我们校的才子。我们很快成为好朋友。玩乐器、拍照片、刻图章、……这位同学可谓是我学艺的启蒙老师。那年月家中是没有能力给买这些家什的。玩意儿只有自己动手仿制。我把家里的菜板锯下块只用一支木锉硬做成一把胡琴,没有蛇皮便用牛皮纸代替。虽然声象蚊虫嗡嗡,但毕竟能拉出“北风吹——”。放大照片的放大机是一支能推拉的木盒子,镜头则是灯泡磨去尾巴灌上半下水。只是操作时不得大口喘气,不得晃动桌子,不然会使照片面目全非。
    随着上山下乡的大潮,我们背起背包,高唱战歌,进入到黄河入海处的一片荒滩地。在这块只有中国水利图才能寻到的标注着“罗家屋子”的地方,我们五十个人拥有了六千亩土地,这足让当今的地产商们两眼喷血。在这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一呆六年,盖起了营房,修挖了排沟,种植了林带,修建了水库。当所有的工程全部建好后,黄河的一场洪水把一切冲刷的一干二净,六年的辛苦努力又重新返到原点。
    我们连队所在的这块风水宝地三面黄河环绕,一面是一片槐树林。每到冬季成千上万只大雁栖息此地。73年的入冬迎来的不是雁群却是滚滚黄水。大水夹杂着冰块一夜间使我们所居住的这一小土台变成了孤岛。为了保卫国家的财产大伙在冰水中奋战了一夜,终于将连队所养的牲畜拖上这土堆。可恨的是这大水几天来迟迟不退,人、猪、牛、马如此亲密的共同生活在这一小方土台上,上百头猪在宿舍乱窜,几十匹马在饭堂乱转,马嘶猪叫,好不热闹。那是我们连有史以来最具人气的一次聚会。
    为宣传这次凌汛中的英雄人物事迹,我有机会去省城参加一个知青事迹大型展览的筹备。每人六米的展带本来花不了多少气力,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多是去看展览工作室那几位专业画家们作画。从那时起自己才似乎懂得什么是“美术”。在连队生活的那种艰苦环境条件下不可能去与那些“高贵奢侈”的画种亲密接触,于是选择了去学最经济的“活计”——漫画和剪纸。
    花了几个月捣持出一副大剪纸“丰收曲”上百个人物在从插种到收割的各道工序中忙活着。几年来的农垦生活对种庄稼也已经熟悉,加上总归是练习过一阵子速写,干这事儿没费多少力,没想恰逢军区举办美展被选中,于是再次有了去省城学习的机会。
    学漫画是74年的事,先是画了一组知青的漫画刊登在济南日报上,那时叫风俗画,或称风俗漫画。人物的造型有些像卡通了一下水浒叶子。那时学漫画几乎没有什么参考资料,多方打探总算得知一位朋友那里有一册沈同衡先生所著《怎样画漫画》一书。但千思梦挂的这珍本还没到手一场大的变故发生了——兵团宣布解散。
    刚刚到油田的时候分配到电影队。除了偶尔跟师傅们放几场电影外主要是搞幻灯。我们所搞的大都是专题片。这是档好汉不愿干,懒汉干不了的差事。一个节目从写台本到配乐、绘制、拍摄,可说文学、音乐、摄影、美术全占了。各种特技的运用使我们的节目赢来不少人气。什么浓烟翻滚、电闪雷鸣、红旗飘飘、浪涛汹涌,各种效果的道具全是自己“研制”。一次为一个外地代表团表演,用了两台幻灯机,六个镜头去表现一个画面,复杂程度可想而知。演出结束后代表们纷纷来到机前,当看到制造这些特技效果的道具不过是破铁筒、玻璃盒、铁丝拧的、绳子扎的一堆“破烂儿”不免有些失望。几年后当摄像机这种高科技玩意儿出现了,当人们拿着西装当工作服穿的时候,穿着长衫的“幻灯”机很快便被PK掉了。
    八十年代初新创刊的报纸杂志逐渐多了起来,漫画的地盘逐渐扩大。虽然一幅画只是三五块钱的稿酬,但那时邮寄稿件是免费的,所以这是个只赚不赔的买卖儿。那两年似乎每晚都要在那小台灯下熬到夜半。一个月就能造出上百幅。除了劳神伤气地把这活玩熟了别无长进。当时广东的陈树斌先生来信劝我要“冷处理”。陕西西丁先生则给我题了幅字“画到生时是熟时”。先生的忠告很是在理儿,该到了搁笔的时候了……
    这档口一次偶然的机会又让我搞起了园林设计。当时我们的老领导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要在这片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建起一个充满绿色的公园,让习惯于生活在恶劣环境中的职工们有一片业余休闲的乐土。对园林设计这东西自己从未接触过。凭着有点儿美术的基础开始面对大量有关书籍资料生吞活剥。一年后公园终于建成了,有山有水,树茂花香。从此在这个地区有了第一座披满绿色的小山。每逢休息日便会有许多人举家开车来这里为的是享受一下这绿色的清香。在之后的几年里共设计了公园、游乐场五六处。这使我第一次享受到将自己画在纸上的东西在地平线上立起来的那种感觉。
    89年郑州大学开办了一个漫画专科班,一纸录取通知书使我开始了两年的校园生活。于是心气又从那亭台楼阁转到漫画上来。这两年全国的老一辈漫画家们轮流来校“狂轰滥炸”,让我们这批弟子们能铸炼金身。在郑州两年的学习收获甚丰,尤其像华君武、丁聪、方成等老前辈们严谨的治学精神令我敬佩之至。方老作画时对一个人物的简单口型都要揣摩再三,不像我们笔下的人物只要出声就会大张其口。
    这几年漫画的发展几乎与电视机同步。当黑白电视逐步被彩色电视PK的时候,漫画也开始有了颜色。于是我很想能有机会去补一下色彩这一课。
    这时石油系统委托中央美院办一个进修班,机会来了。
    在中央美院进修了一年国画。这一年没有寒暑假,每天从早画到晚。回来后将画满的几大捆宣纸放进地下室。前段时间翻出来看发现许多已经发霉,于是便异想天开地把它放进电脑里煲了一下。出锅后已是面目全非,看不出是当初的料不好还是烹饪水平不及。不论味道如何,总归是自己的手艺。
    前些年出版过一本小册子,收录了百十余幅漫画,现在看来很让我后悔。里面许多好材料做成了加生饭,从此决意不到“江郎才尽”的时候不可把自己的东东印到纸上,不然几年后又会看着不顺眼。三十多年来自己在学艺的路途上拆拆返返,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年龄和体力都很难令我自己再往上攀爬一级。况且本人游荡惯了,路无定数,道无定归,所以我想应该是开印的时候了……
                          2006年2月22夜记于启颜堂

    举报 回复

    # 1楼

  • 冬阳发表于2007-04-09 17:23|

    不知道你对photos 掌握的怎么样?我的画大都是先手绘黑白稿,然后扫描到电脑 加色及特殊效果处理。

    举报 回复

    # 2楼

  • 漫级发表于2013-05-10 02:22|

    举报 回复

    # 3楼

回复

最近发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