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版块

读向春的漫画《破冰》

置顶 精华 发表在 会员BLOG

1

3603

读向春漫画《破冰》

     ·罗兴发·

     向春何许人也?国画家,漫画家,《南方周末》艺术总监,且有《新闻仿真制图》专著。其漫画《破冰》刊载于《南方周末》2008年12月18日《大参考》版。其画构图:冰面裂缝形成“大萧条”字样,“重建社会”号巨轮正破冰前行,巨轮载宣言:“如果对老百姓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中,听任无保障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罗斯福”。我给这幅漫画八个字评价,意重味浓,甚堪欣赏。
            

                  对“意重”的梳理   
  

     此作目的是什么?主题是什么?每一个读者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读者既已心领神会,因此就没有必要来重复阐说。但是,画家的这件作品,的确能够引出很多艺术的唠叨话语。
   
     漫画是干什么活儿的?差不多已鼎立一个世纪的华君武漫画,给漫画艺术理论锤炼出一条经典:“漫画是画思想的艺术”。华君武艺术里还有一说,他更看做漫画是“写画”。那么,向春这幅漫画是不是在写评1930年代美国总统如何破冰美国经济危机的呢?毫无疑问!本来,评说美国经济危机,专业一点的是经济学家们的干活,权威一点的则是政治评论家们的干活,向春画家用漫画也来参与评说,那么,漫画家的向春,岂不成了社会评论家的向春了么?从职业的称谓上,向春的确不是社会评论家,但从向春漫画所干的活儿,堂皇的说法叫艺术功能的逻辑展现,漫画家不就是社会评论家么?这幅向春漫画的艺术功能的确在召告:漫画家就是社会评论家。
   
     当然,可能也有人不以为然。这使人想起很多年前的往事,在一次重要的美术会议上,一位国画家发言,其中出语, “不会画画画漫画”,他听见有人小咳了一声,见是叶浅予大师,发言画家立刻向叶老道歉:“请叶老原谅!我不是说您老!”要知道,一九三四十年代,叶浅予大师的长篇漫画《王先生》和《小陈留京外史》,让叶浅予誉满天下。这位发言的国画家自然是现丑态了。就艺术论艺术,显然,这位国画家并没有认识到漫画究竟是一种什么画,漫画与其它画的艺术区别到底在那里。从这幅向春的漫画看,漫画重在思想表达,的确与其它画种,比如国画就有所不同。在当今很多画人眼里,吴冠中先生是当代画斗、中国水墨抽象派在大陆内地的山祖,“抽象美”的学术始创人。由于“抽象美”的学术创新,于是一些“行为艺术家”就牵来大象啰,猴子啰,甚至猪、狗、猫什么的都来作画。在猪、狗、猴中,猴子最聪明,猴子的“抽象美”最富一些人可审美。但是,人们却从来没有看见过猴子能够评说社会的。说具体点,美国的经济危机,猴子可以评说么?还没看见哪个行为艺术家可以把这个创举作成功。或许,正因为漫画艺术的特质与其它画种的艺术特质不同罢!
   
     向春这幅漫画是重意的,是画思想的。有没有不重意而又称了“漫画”的呢?当然有,那就是把漫画当住“好玩”的那种小儿戏作,作者称自己为“玩家”,因此作品就叫“玩家漫画”。自然,在行为艺术家眼里,这有什么了不起,猴子也能当玩家。但是,漫画家真能理解华君武艺术理论经典,“漫画是画思想的艺术”,那么,他完全可以讲句豪言区别于玩家:“猴子可以作画,却成不了真正的漫画家!”
            

                       对“味浓”的梳理     

    什么是艺术的味?
   
    《南方周末》是一份很重高端谈论的报纸,曾经刊出一篇记者采访吴冠中。吴冠中先生说徐悲鸿的油画《愚公移山》其实很丑,没味!一个味字把徐悲鸿打得爬不起来。吴老先生有什么力量?他借了老祖宗的力量!味是中国艺术审美的一种独特,洋人莫得。老祖宗在画里讲韵,在诗里讲味,韵其实也是味,整整讲了一千多年了,吴老先生当然不能作民族文化的不孝子孙,用味来品评艺术是对的。因此,我们也可以用味来品评这幅向春的漫画。
   
     这件向春的漫画是个什么味?他评论美国经济危机,首先向我们提供的味在何处?我以为在引用罗斯福的讲话。如果罗斯福的讲话是:“我们要……!我们要……!”那真是索然无味了。那些笼罩在无保障阴影下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们,面对“我们要”云云,他们难道不会说:“罗斯福先生,您若光打雷不下雨,我们拿您怎么办?”罗斯福就晓得他的国民会这么想,所以就向他的国民指天发誓。指天发誓毕竟是江湖行为,总统怎么能与江湖狗皮膏药为伍呢?所以总统先生先拿自己开刀,先把自己的退路断了,他的这种说话,不就是在对自己的国民说:我罗斯福光打雷不下雨,罗斯福这个总统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我们作为地球公民来读罗斯福面对美国经济危机所发的誓言,能不让我们有所品味乎?
   
    向春画家在自己的漫画里引用罗斯福的话,画家自己在调味乎?当然也在调味。他把经济大萧条的破冰号巨轮取名“重建社会号”,那就意味多多了。画家没有引用罗斯福解决经济危机中的“新抓手”“新道道”、“新举措”、“新创举”,而是举出一条罗斯福的政治誓言。这条政治誓言让他的国民感到是那么浅显易懂,亲切可靠。至于那些“新抓手”啊“新举措”啊,由大臣们按他的政治誓言去办罢。总统不想作“抓手”,而是高瞻远瞩、胸怀广大,掌住“重建社会号”巨轮航舵,经济危机也罢,经济大萧条也罢,破冰必然胜利。画家调出味道乎?不过,画家所调的味道不是叫读者用舌头来尝的,须用智慧来心会,如古人读诗时所说的,心会于“味外之旨”。
   
    显然,我们从这件向春的漫画所体会到的味,与吴冠中老先生所说的味很有些差异。这又是很有些意思的比较。吴先生说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无味,是指“油画味”么?法国巴黎画院重来没有“油画味”的教学。就历史上看,再洋奴的人也不会奴颜到给洋人贴味的媚态上去。吴冠中先生所说的味,只有中国祖宗文化才造了味。在中国祖宗文化里,其实“笔墨”也是味。可是,吴老先生又曾说:“笔墨等于零!”有人痛心疾首,吴老先生真是挖了文化的祖坟了。“笔墨等于零”,等于吴老先生也同时说了:“味等于零!”吴老真行啊!在挖文化祖坟的时候,味等于零,在打倒徐悲鸿时,举的又是味的大棒,吴老与时俱进的学术创新与人格重建,难道不是一种新的品味么?什么是艺术味?在很多吴粉丝看来,吴老的创新与重建,真是大大地丰富了当今的艺术口味。吴老能轻而易举地说“笔墨等于零”,未必别人就不可以说“漫画等于零”。但是,真要从中国人的心灵上消灭对“味外之旨”的追求,恐怕还要艰苦奋斗很多年。我们读这幅向春的漫画,恰恰体会到了画家在审美情态上正致力追求祖宗文化的“味外之旨”,画家蕴在画中的“味外之旨”,已让人们心有灵犀一点通。可见,人们对“味外之旨”的追求是多么的顽固,要消灭,谈何容易。
            

                   对“欣赏”的梳理   

     “破冰”这件向春漫画,我们把玩了思想的味,这是其它绘画艺术很难如此提供的,画家进行思想安排时的大智大慧,让我会心神领,颇视欣赏,玩味得很,这也是其它绘画艺术很难提供的。那么,漫画有没有笔趣可供我们欣赏呢?
  
      狭义的笔趣仅指传统中国画的技巧及审美情味,广义的笔趣也可泛指绘画艺术如漫画的用线技巧及审美情味,乃至造型也可包罗其中。因此,对照一下向春的国画笔趣来讨论一下他的漫画笔趣,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向春水墨人物画的笔墨韵态,有黄胄、董辰生、陈玉先韵风,千笔飞扬,灵动劲发,似草似率,却神驰气贯,韵致百魅。而向春漫画基本上是使用钢笔铁线,完全放弃了水墨笔法。虽是钢笔铁线,有时似又保持一种千笔飞扬、灵动劲发、似草似率的运笔走势,力求一种动感。但因没有水墨的“润滑”与“收敛”,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乱而求动”,这本来也是一种美感,“乱”似乎又给人一种“繁”的感觉。也许画家自己有时也自有感觉,将“乱”收敛了一些,辅以西式素描于以结合,来增强形体效果。“破冰”似属于此一风格。向春漫画为什么不用他那优美的水墨笔趣?未讨论此一问题时,先举一个其它艺术的审美欣赏的例子。当今舞蹈皇后扬丽萍的经典之作是“月夜孔雀”。有两个版本,一个是舞台只有一轮皎月作为背景,也是唯一的舞台灯光,杨丽萍以一种黑色剪影似的舞姿在皎月前舞蹈,从始至终。另一个版本是把前一版本分成两段,剪影只作序幕,随后灯光齐亮,扬丽萍在舞台中央舞蹈。哪个版本更优美呢?一般人以为后一个好,可以看见杨丽萍的脸容,表情,衣裙,看个影子有什么意思!文化修养高一点就要看前一个版本,那才更有意境、诗情,剪影的韵态与旋律节奏才更美。为什么?恰恰因为省略了肉感、色彩,单纯的剪影才丰富了韵态与旋律节奏的美,才深化与突出了意境。我相信,向春画家深懂这个艺术道理,且俱这种艺术修养。所以,放弃了自己那优美的水墨画笔,笔法采用了简约。之所以这样,再探究起来,是认透了漫画艺术的特征与其它画的区别。所谓“画思想”,是以形象“打比方”的方式“说明”思想,其它画一般不直接“表现”思想,多半是表现意境、韵味、情绪、精神气概等等。漫画为了使思想更加突出,所以笔墨乃至形体都从简。这样一来,有人会说了:漫画毕竟是拿来看的,从简还有什么可欣赏头?这的确有个漫画“欣赏头”的问题。其它绘画极少有“味外之旨”的。漫画最受人欣赏玩味的就是这个“味外之旨”,所以直接入眼的笔墨乃致形体都从了简。读书也叫看书,所谓看漫画,就是读漫画,读得心领神会才领略到了妙不可言。“破冰”这件向春漫画的艺术趣味就在于省繁从简,集中地、强烈地把“味外之旨”奉献给了读者,这才是最大的“欣赏头”。
  
     诚然,西洋漫画确有大红大绿与细腻繁复描绘的。这与他们的哲学、艺术观念、审美文化有关。中国的漫画从简与我们的哲学、艺术观念、审美文化有关。西方的哲学是“1=1”,中国的哲学是“一生万物”;西方的艺术观念是写实,中国的艺术观念是“以形写神”;西方的审美在于赏形,中国的审美重在赏神,灿烂辉煌的诗歌更是铸就了欣赏“味外之旨”,这是非常独特的。尤其是中国的哲学又向人格道德和审美文化于以深化,“是以圣人去甚、去奢”,也是中国的审美文化特色。已是国画家和漫画家的向春,虽然在学院里受过严格的素描基础训练,对西方哲学、艺术观念、审美文化也都有所钻研,但我相信向春更爱中国哲学、艺术观念、审美文化。
            

                       仍有理不清的地方  

       有人问,向春可不可以把他优美的水墨用笔搬到漫画中来?回答当然可以。这如同问:穿青衣骑青牛的老子,可不可以穿花裙子、打领带、骑自行车?谁能阻止不可以呢?正如老子穿了汉服又穿清服,随后穿了中山装又穿西装,以后什么也不穿,可以乎?为什么不可以?这又如吴冠中老先生,当他挖文化祖坟的时候,他说“笔墨等于零”,他要打倒别人的时候,又说艺术要讲味,普天下的人都讲味时,他又说还是抽象最美丽。谁能阻止吴老不可以呢?当艺术从它的公益性走向商业性的时候,谁能阻止它不可以呢?炒作,被儒家文化看成是对仁义诚信的亵读,是欺诈,却谁能阻止它不可以演变为商业策略呢?问“可不可以”,似乎已经不是谈艺术了,好象是在谈政治。其实任何艺术都是笼罩在政治的语境中的。吴冠中老先生在干什么?不是在干他的自由吗?但是,他又坚决说自己在“学术创新”。真叫人一下子理不清思路来。至于牵扯到老子,那就更理不清了。有人说老子的“绝学无忧”就是他的“使民无知”,时遭唾骂。然而,吴老的将客观啰,客观的反映啰等等的什么都抽象得没有了,甚至连最起码的人文意义——即道德意义——都被抽象得没有了,抽象即成了对一切的抹杀,让一切都成了虚无,却是无比美丽,这中间怎么来理?或许,吴老先生正应了那个“市场化就是商品化”的另一家吴学术,艺术等于商品,学术等于手段,手段才能促成商品的辉煌!或许,理不理得清,的确都是闲思!所幸向春漫画去评说破冰经济危机,倒还是件实事。我们中国没有经济危机,只是美国的经济危机稍稍影响了我们,向春去评说美国经济危机的历史,让读者能从他画里心会。“以漫画显味外之旨”倒也是智慧之举。罗斯福的新政破冰美国1930年代经济危机之中,的确重建了社会,资本主义从原始的血腥走向反省,尤其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反省,重建后的资本主义的确得了一些和谐。美国,乃至欧洲的新资本主义若不是重建社会,怎么会有和谐呢?中国提出“和谐世界”,如果世界仍是一派血腥气的原始资本主义,“和谐世界”能被响应吗?由此可见,美国在破冰经济危机中重建社会的确有它的巨大世界意义。至于向春漫画今后穿什么衣服,谁又能对人家的衣服自由说三道四呢?或许,对吴冠中老先生我们也是说三道四了。惟有猴子不能成为真正的漫画家,却是铁板上钉进了钉子,这是在理不清中惟一能够理得清的。
                                                           
                      2008年12月31日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只看楼主
  • 罗兴发发表于2010-03-04 08:55|

    读向春漫画《破冰》

         ·罗兴发·

         向春何许人也?国画家,漫画家,《南方周末》艺术总监,且有《新闻仿真制图》专著。其漫画《破冰》刊载于《南方周末》2008年12月18日《大参考》版。其画构图:冰面裂缝形成“大萧条”字样,“重建社会”号巨轮正破冰前行,巨轮载宣言:“如果对老百姓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中,听任无保障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罗斯福”。我给这幅漫画八个字评价,意重味浓,甚堪欣赏。
                

                      对“意重”的梳理   
      

         此作目的是什么?主题是什么?每一个读者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读者既已心领神会,因此就没有必要来重复阐说。但是,画家的这件作品,的确能够引出很多艺术的唠叨话语。
       
         漫画是干什么活儿的?差不多已鼎立一个世纪的华君武漫画,给漫画艺术理论锤炼出一条经典:“漫画是画思想的艺术”。华君武艺术里还有一说,他更看做漫画是“写画”。那么,向春这幅漫画是不是在写评1930年代美国总统如何破冰美国经济危机的呢?毫无疑问!本来,评说美国经济危机,专业一点的是经济学家们的干活,权威一点的则是政治评论家们的干活,向春画家用漫画也来参与评说,那么,漫画家的向春,岂不成了社会评论家的向春了么?从职业的称谓上,向春的确不是社会评论家,但从向春漫画所干的活儿,堂皇的说法叫艺术功能的逻辑展现,漫画家不就是社会评论家么?这幅向春漫画的艺术功能的确在召告:漫画家就是社会评论家。
       
         当然,可能也有人不以为然。这使人想起很多年前的往事,在一次重要的美术会议上,一位国画家发言,其中出语, “不会画画画漫画”,他听见有人小咳了一声,见是叶浅予大师,发言画家立刻向叶老道歉:“请叶老原谅!我不是说您老!”要知道,一九三四十年代,叶浅予大师的长篇漫画《王先生》和《小陈留京外史》,让叶浅予誉满天下。这位发言的国画家自然是现丑态了。就艺术论艺术,显然,这位国画家并没有认识到漫画究竟是一种什么画,漫画与其它画的艺术区别到底在那里。从这幅向春的漫画看,漫画重在思想表达,的确与其它画种,比如国画就有所不同。在当今很多画人眼里,吴冠中先生是当代画斗、中国水墨抽象派在大陆内地的山祖,“抽象美”的学术始创人。由于“抽象美”的学术创新,于是一些“行为艺术家”就牵来大象啰,猴子啰,甚至猪、狗、猫什么的都来作画。在猪、狗、猴中,猴子最聪明,猴子的“抽象美”最富一些人可审美。但是,人们却从来没有看见过猴子能够评说社会的。说具体点,美国的经济危机,猴子可以评说么?还没看见哪个行为艺术家可以把这个创举作成功。或许,正因为漫画艺术的特质与其它画种的艺术特质不同罢!
       
         向春这幅漫画是重意的,是画思想的。有没有不重意而又称了“漫画”的呢?当然有,那就是把漫画当住“好玩”的那种小儿戏作,作者称自己为“玩家”,因此作品就叫“玩家漫画”。自然,在行为艺术家眼里,这有什么了不起,猴子也能当玩家。但是,漫画家真能理解华君武艺术理论经典,“漫画是画思想的艺术”,那么,他完全可以讲句豪言区别于玩家:“猴子可以作画,却成不了真正的漫画家!”
                

                           对“味浓”的梳理     

        什么是艺术的味?
       
        《南方周末》是一份很重高端谈论的报纸,曾经刊出一篇记者采访吴冠中。吴冠中先生说徐悲鸿的油画《愚公移山》其实很丑,没味!一个味字把徐悲鸿打得爬不起来。吴老先生有什么力量?他借了老祖宗的力量!味是中国艺术审美的一种独特,洋人莫得。老祖宗在画里讲韵,在诗里讲味,韵其实也是味,整整讲了一千多年了,吴老先生当然不能作民族文化的不孝子孙,用味来品评艺术是对的。因此,我们也可以用味来品评这幅向春的漫画。
       
         这件向春的漫画是个什么味?他评论美国经济危机,首先向我们提供的味在何处?我以为在引用罗斯福的讲话。如果罗斯福的讲话是:“我们要……!我们要……!”那真是索然无味了。那些笼罩在无保障阴影下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们,面对“我们要”云云,他们难道不会说:“罗斯福先生,您若光打雷不下雨,我们拿您怎么办?”罗斯福就晓得他的国民会这么想,所以就向他的国民指天发誓。指天发誓毕竟是江湖行为,总统怎么能与江湖狗皮膏药为伍呢?所以总统先生先拿自己开刀,先把自己的退路断了,他的这种说话,不就是在对自己的国民说:我罗斯福光打雷不下雨,罗斯福这个总统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我们作为地球公民来读罗斯福面对美国经济危机所发的誓言,能不让我们有所品味乎?
       
        向春画家在自己的漫画里引用罗斯福的话,画家自己在调味乎?当然也在调味。他把经济大萧条的破冰号巨轮取名“重建社会号”,那就意味多多了。画家没有引用罗斯福解决经济危机中的“新抓手”“新道道”、“新举措”、“新创举”,而是举出一条罗斯福的政治誓言。这条政治誓言让他的国民感到是那么浅显易懂,亲切可靠。至于那些“新抓手”啊“新举措”啊,由大臣们按他的政治誓言去办罢。总统不想作“抓手”,而是高瞻远瞩、胸怀广大,掌住“重建社会号”巨轮航舵,经济危机也罢,经济大萧条也罢,破冰必然胜利。画家调出味道乎?不过,画家所调的味道不是叫读者用舌头来尝的,须用智慧来心会,如古人读诗时所说的,心会于“味外之旨”。
       
        显然,我们从这件向春的漫画所体会到的味,与吴冠中老先生所说的味很有些差异。这又是很有些意思的比较。吴先生说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无味,是指“油画味”么?法国巴黎画院重来没有“油画味”的教学。就历史上看,再洋奴的人也不会奴颜到给洋人贴味的媚态上去。吴冠中先生所说的味,只有中国祖宗文化才造了味。在中国祖宗文化里,其实“笔墨”也是味。可是,吴老先生又曾说:“笔墨等于零!”有人痛心疾首,吴老先生真是挖了文化的祖坟了。“笔墨等于零”,等于吴老先生也同时说了:“味等于零!”吴老真行啊!在挖文化祖坟的时候,味等于零,在打倒徐悲鸿时,举的又是味的大棒,吴老与时俱进的学术创新与人格重建,难道不是一种新的品味么?什么是艺术味?在很多吴粉丝看来,吴老的创新与重建,真是大大地丰富了当今的艺术口味。吴老能轻而易举地说“笔墨等于零”,未必别人就不可以说“漫画等于零”。但是,真要从中国人的心灵上消灭对“味外之旨”的追求,恐怕还要艰苦奋斗很多年。我们读这幅向春的漫画,恰恰体会到了画家在审美情态上正致力追求祖宗文化的“味外之旨”,画家蕴在画中的“味外之旨”,已让人们心有灵犀一点通。可见,人们对“味外之旨”的追求是多么的顽固,要消灭,谈何容易。
                

                       对“欣赏”的梳理   

         “破冰”这件向春漫画,我们把玩了思想的味,这是其它绘画艺术很难如此提供的,画家进行思想安排时的大智大慧,让我会心神领,颇视欣赏,玩味得很,这也是其它绘画艺术很难提供的。那么,漫画有没有笔趣可供我们欣赏呢?
      
          狭义的笔趣仅指传统中国画的技巧及审美情味,广义的笔趣也可泛指绘画艺术如漫画的用线技巧及审美情味,乃至造型也可包罗其中。因此,对照一下向春的国画笔趣来讨论一下他的漫画笔趣,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向春水墨人物画的笔墨韵态,有黄胄、董辰生、陈玉先韵风,千笔飞扬,灵动劲发,似草似率,却神驰气贯,韵致百魅。而向春漫画基本上是使用钢笔铁线,完全放弃了水墨笔法。虽是钢笔铁线,有时似又保持一种千笔飞扬、灵动劲发、似草似率的运笔走势,力求一种动感。但因没有水墨的“润滑”与“收敛”,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乱而求动”,这本来也是一种美感,“乱”似乎又给人一种“繁”的感觉。也许画家自己有时也自有感觉,将“乱”收敛了一些,辅以西式素描于以结合,来增强形体效果。“破冰”似属于此一风格。向春漫画为什么不用他那优美的水墨笔趣?未讨论此一问题时,先举一个其它艺术的审美欣赏的例子。当今舞蹈皇后扬丽萍的经典之作是“月夜孔雀”。有两个版本,一个是舞台只有一轮皎月作为背景,也是唯一的舞台灯光,杨丽萍以一种黑色剪影似的舞姿在皎月前舞蹈,从始至终。另一个版本是把前一版本分成两段,剪影只作序幕,随后灯光齐亮,扬丽萍在舞台中央舞蹈。哪个版本更优美呢?一般人以为后一个好,可以看见杨丽萍的脸容,表情,衣裙,看个影子有什么意思!文化修养高一点就要看前一个版本,那才更有意境、诗情,剪影的韵态与旋律节奏才更美。为什么?恰恰因为省略了肉感、色彩,单纯的剪影才丰富了韵态与旋律节奏的美,才深化与突出了意境。我相信,向春画家深懂这个艺术道理,且俱这种艺术修养。所以,放弃了自己那优美的水墨画笔,笔法采用了简约。之所以这样,再探究起来,是认透了漫画艺术的特征与其它画的区别。所谓“画思想”,是以形象“打比方”的方式“说明”思想,其它画一般不直接“表现”思想,多半是表现意境、韵味、情绪、精神气概等等。漫画为了使思想更加突出,所以笔墨乃至形体都从简。这样一来,有人会说了:漫画毕竟是拿来看的,从简还有什么可欣赏头?这的确有个漫画“欣赏头”的问题。其它绘画极少有“味外之旨”的。漫画最受人欣赏玩味的就是这个“味外之旨”,所以直接入眼的笔墨乃致形体都从了简。读书也叫看书,所谓看漫画,就是读漫画,读得心领神会才领略到了妙不可言。“破冰”这件向春漫画的艺术趣味就在于省繁从简,集中地、强烈地把“味外之旨”奉献给了读者,这才是最大的“欣赏头”。
      
         诚然,西洋漫画确有大红大绿与细腻繁复描绘的。这与他们的哲学、艺术观念、审美文化有关。中国的漫画从简与我们的哲学、艺术观念、审美文化有关。西方的哲学是“1=1”,中国的哲学是“一生万物”;西方的艺术观念是写实,中国的艺术观念是“以形写神”;西方的审美在于赏形,中国的审美重在赏神,灿烂辉煌的诗歌更是铸就了欣赏“味外之旨”,这是非常独特的。尤其是中国的哲学又向人格道德和审美文化于以深化,“是以圣人去甚、去奢”,也是中国的审美文化特色。已是国画家和漫画家的向春,虽然在学院里受过严格的素描基础训练,对西方哲学、艺术观念、审美文化也都有所钻研,但我相信向春更爱中国哲学、艺术观念、审美文化。
                

                           仍有理不清的地方  

           有人问,向春可不可以把他优美的水墨用笔搬到漫画中来?回答当然可以。这如同问:穿青衣骑青牛的老子,可不可以穿花裙子、打领带、骑自行车?谁能阻止不可以呢?正如老子穿了汉服又穿清服,随后穿了中山装又穿西装,以后什么也不穿,可以乎?为什么不可以?这又如吴冠中老先生,当他挖文化祖坟的时候,他说“笔墨等于零”,他要打倒别人的时候,又说艺术要讲味,普天下的人都讲味时,他又说还是抽象最美丽。谁能阻止吴老不可以呢?当艺术从它的公益性走向商业性的时候,谁能阻止它不可以呢?炒作,被儒家文化看成是对仁义诚信的亵读,是欺诈,却谁能阻止它不可以演变为商业策略呢?问“可不可以”,似乎已经不是谈艺术了,好象是在谈政治。其实任何艺术都是笼罩在政治的语境中的。吴冠中老先生在干什么?不是在干他的自由吗?但是,他又坚决说自己在“学术创新”。真叫人一下子理不清思路来。至于牵扯到老子,那就更理不清了。有人说老子的“绝学无忧”就是他的“使民无知”,时遭唾骂。然而,吴老的将客观啰,客观的反映啰等等的什么都抽象得没有了,甚至连最起码的人文意义——即道德意义——都被抽象得没有了,抽象即成了对一切的抹杀,让一切都成了虚无,却是无比美丽,这中间怎么来理?或许,吴老先生正应了那个“市场化就是商品化”的另一家吴学术,艺术等于商品,学术等于手段,手段才能促成商品的辉煌!或许,理不理得清,的确都是闲思!所幸向春漫画去评说破冰经济危机,倒还是件实事。我们中国没有经济危机,只是美国的经济危机稍稍影响了我们,向春去评说美国经济危机的历史,让读者能从他画里心会。“以漫画显味外之旨”倒也是智慧之举。罗斯福的新政破冰美国1930年代经济危机之中,的确重建了社会,资本主义从原始的血腥走向反省,尤其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反省,重建后的资本主义的确得了一些和谐。美国,乃至欧洲的新资本主义若不是重建社会,怎么会有和谐呢?中国提出“和谐世界”,如果世界仍是一派血腥气的原始资本主义,“和谐世界”能被响应吗?由此可见,美国在破冰经济危机中重建社会的确有它的巨大世界意义。至于向春漫画今后穿什么衣服,谁又能对人家的衣服自由说三道四呢?或许,对吴冠中老先生我们也是说三道四了。惟有猴子不能成为真正的漫画家,却是铁板上钉进了钉子,这是在理不清中惟一能够理得清的。
                                                               
                          2008年12月31日
    本贴最后由 罗兴发 于 2011-03-17 22:39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1楼

回复

最近发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