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版块

肖振中题画诗《需要考证作者的古画<文苑图>赏析》

置顶 精华 发表在 会员BLOG

1

4635

此画作者为何人?

时光久远弄不清;

丹青留驻后世存,

尽品过客真面容;

早年墨客常聚会,

相聚品茗作诗文;

画中君子似悠闲,

其实费神伤脑筋;

表情各异发灵性,

如同学子应考中;

古松相陪虫弄声,

愉悦之时忘时空。



有人认为此画为韩滉所画,因为画面歇着宋徽宗御笔题写的瘦金体楷书“韩滉文苑图,丁亥御札”,由此认为应为唐代画家韩滉所作。然而,有人认为此画缺少唐代人物画的特色,另从画中衣纹线条抖动效果来看极似五代南唐画家周文矩独创的“战笔描”勾勒笔法。再则,还认为画中人物头上戴的幞头形制应是五代以后才有的,总之后者认为《文苑图》的作者定为周文矩。在我看来甭管怎样,仅从画的两侧排列的不少大小不一的历代收藏者朱印来看,也就足以证明此画不同凡响。

根据史料介绍,这幅绢本画作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画中描绘的是唐代诗人王昌龄为官时,与诗友们一起于文苑之中凝神作诗的场景。在我看来,尽管这幅古代人物画也如同其他一些古代人物画一样,在人物造型的人体比例乃至透视角度均存在一些久远年代画家们必然存在的一些欠缺之外(因为古时还没有出现艺用人体解剖学和透视学学科),此外我觉着画中那棵处于画面正中位置的古松的造型似乎也显得较为牵强,扭曲状态较为僵硬。然而,我也很清楚这幅四人组合图的作者由于不可能了解掌握人体解剖学有透视学知识技法,因此在当时一定很难在画中较为准确地随意地驾驭此画构图、人物造型乃至从容处理透视关系的。然而,这幅画作的作者在运用笔墨技法、设色烘染方面特别是刻画不同人物表情方面还是极为老到的,极为纯熟的,我认为当今工笔画家大多是很难达到那般程度的。总之,此画显得大气而不匠气。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只看楼主
  • 笑真宗发表于2008-12-12 15:52|

    此画作者为何人?

    时光久远弄不清;

    丹青留驻后世存,

    尽品过客真面容;

    早年墨客常聚会,

    相聚品茗作诗文;

    画中君子似悠闲,

    其实费神伤脑筋;

    表情各异发灵性,

    如同学子应考中;

    古松相陪虫弄声,

    愉悦之时忘时空。



    有人认为此画为韩滉所画,因为画面歇着宋徽宗御笔题写的瘦金体楷书“韩滉文苑图,丁亥御札”,由此认为应为唐代画家韩滉所作。然而,有人认为此画缺少唐代人物画的特色,另从画中衣纹线条抖动效果来看极似五代南唐画家周文矩独创的“战笔描”勾勒笔法。再则,还认为画中人物头上戴的幞头形制应是五代以后才有的,总之后者认为《文苑图》的作者定为周文矩。在我看来甭管怎样,仅从画的两侧排列的不少大小不一的历代收藏者朱印来看,也就足以证明此画不同凡响。

    根据史料介绍,这幅绢本画作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画中描绘的是唐代诗人王昌龄为官时,与诗友们一起于文苑之中凝神作诗的场景。在我看来,尽管这幅古代人物画也如同其他一些古代人物画一样,在人物造型的人体比例乃至透视角度均存在一些久远年代画家们必然存在的一些欠缺之外(因为古时还没有出现艺用人体解剖学和透视学学科),此外我觉着画中那棵处于画面正中位置的古松的造型似乎也显得较为牵强,扭曲状态较为僵硬。然而,我也很清楚这幅四人组合图的作者由于不可能了解掌握人体解剖学有透视学知识技法,因此在当时一定很难在画中较为准确地随意地驾驭此画构图、人物造型乃至从容处理透视关系的。然而,这幅画作的作者在运用笔墨技法、设色烘染方面特别是刻画不同人物表情方面还是极为老到的,极为纯熟的,我认为当今工笔画家大多是很难达到那般程度的。总之,此画显得大气而不匠气。

    举报 回复

    # 1楼

回复

最近发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