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版块

征稿启事

置顶 精华 发表在 漫话漫画

5

2742

武汉一部门拟出书一套,所有文章需配漫画插图,特向国内漫画作者征稿。
        一、画稿要求:作品需紧扣文章主题,以漫画的形式展示文章内涵和重点,有一定的寓意。作品主题鲜明,内容健康,绘制精良,画面有丰富的场面感,大气、清新、明快。以正面宣传为主,不要讽刺作品。要求作品为原创,如发生著作权纠纷,责任由作者自负。
        二、截稿时间:2015年3月15日
        三、稿酬标准:一经选用,按每幅作品300元标准付酬,并寄样书一本。
        四、投稿方式:作品要求彩色,分辨率300 dpi,JPEG格式,文件大小在3M以内。所有投稿作品按下面方式命名:对应的文章编号——标题——作者姓名,并在电子稿作品下方注明作者姓名、地址、电话等信息。通过E-mail的方式发送至3105152482@qq.com(因工作较忙,请勿添加QQ好友)。计划每篇文章采用1-2幅漫画作品,用稿量有限,故每人投稿不要超过5幅。
    有关文章简介附后。
                                                               2015年2月22日

1、国家的价值共识(摘要)

     十八大所提倡的核心价值,不是提出的口号,而是对整个人类文明社会,尤其1500年以来的现代价值生活世界的整合的结果。弥合了中国社会的分裂,弥合了人民群众之间看法的不一致,是推动整个中国社会发展最深厚的精神力量。
     这个价值共识何来?他是谁的共识,如何达成的共识?
     现代国家历史上,起码已经出现过九大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它们纷纷落落,有起有伏,有成有败。1500年以来崛起的第一批国家并不是英国和美国。而是当时在全世界强占殖民地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他们占地之广,不用多说,澳门就是被葡萄牙抢去的。而整个南美洲,当时几乎都变成了西班牙人的殖民地。但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从来就没有成为过真正统领世界的强国。现在西班牙算个二等强国,葡萄牙则是欧洲倒数第二的穷国。倒数第一是阿尔巴尼亚。西班牙的殖民地,也搞得乱七八糟,跟英国人的殖民地的命运都不一样。香港曾是英国人的殖民地,但是回归以后,香港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基本是理顺了,发达程度还是非常高的。委内瑞拉刚刚去世的总统查韦斯,有人说他得了西班牙殖民地后遗症。什么后遗症?就是狂热的军人统治思维。统治国家靠政治口号,把公民的热情搞得万丈,但是经济搞得不知东南西北。查韦斯发表演讲,一讲讲9个小时不停,人家怕他,又不敢走,还要热烈鼓掌,他就以为自己讲得很精彩。实际上大家烦死他了。他自己穷得连裤子都穿不起,可每年还要用60亿的石油去支持别的国家,搞得国内民生凋敝。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很清醒,周边的兄弟国家有困难,我们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绝不再会勒紧肚皮无条件地去支持。所以说达成共识,不能像原来西班牙那样,一方面以国家暴力掠夺性地对待公民,另一方面用豪情满怀的口号来煽动公民。对国家发展来说,共识一定是国家提倡,而不是国家煽动,更不是国家强迫。国家提倡,在于公民们自愿去接受,自愿去实践,自愿去磨合。所谓价值共识,就是整个国家的公民,大家基本上、大致上认同。百分之百永远不可能,基本上是讲数量很多,大致上就是我们求同存异,都认为它是共识。
     人类有史以来,大多数人人生最伟大的理想,就是美好生活。我们要尽量活得长,尽量享用丰富的物质,尽量挤出空余时间去体验不同的人生,尽量发展我们的技能手段,在获得高报酬的同时尽量提高我们的精神水准,这些都是美好生活的指标之一。可全球幸福指数测评最高的,并不是我们提到过的九大强国,而是不丹。不丹的人均GDP是很低的,但是不丹人虔信佛教,有了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后,他们就追求那种平静的信仰,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中国现在的麻烦在哪儿呢?就是很多人没有什么信仰,唯独把在社会中掌控财富的多少拿来作为衡量人生发展成败的单一指标,这个是相当危险的。
      我们要形成的共识是普通公民的共识,它不是指占有财富而必然幸福的共识。而是物质手段、制度生活、精神状态能够有均衡发展的共识。对于一个追求财富的人,第一,他要用合法手段追求财富,第二,他要知道享受生活。享受生活就意味着,哪怕你是个大富翁,你也不可能独霸你的财富,有不少人现在还不理解比尔•盖茨。盖茨是原来全球排第一的富翁,8年前他把他的500亿美金一下全捐掉,专门辞职做“比尔•盖茨基金会”。这些年来,他已向全世界因为健康问题需要资助的人散发了27亿美金。他的这种理念,表明了财富的公共性。用通俗易懂的话概括来说,就是如果一个人赚了1000万,全家人帮你花;赚了一个亿,全村人帮你花;赚了10个亿,全省人帮你花;赚了100个亿,全世界人帮你花。我们国家今天的发展水平,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共识状态。
        国家要尊重个人,要有法治,个人要自我尊重,公民间则要相互尊重。只有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才能称为是平等公民之间的共识,那才叫共识。任何一个国家领导人或其他强势公民,都不能把自己的价值偏好、是非价值、善恶好坏强加给别人。十八大的要求其实就是一个,标准的现代国家。让每个平等的公民去建立他们自觉自愿的价值共识。那么,我们国家的发展,在价值上确实就可以使整个民族高度凝聚起来,不至于只是国家权力在强行领导我们,也不至于是强势集团在把他们偏好的价值通过某种形式的“赞助”强加给我们,而是我们每个人自觉自愿地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认可的价值的基础上,真正去实现中国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



2、城市发展的价值与取向(摘要)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吸引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它们给我们带来了极为宝贵的发展理念和最佳实践。这届成功的世博会给人最大的共识就是:过去那种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今后应该更加尊重自然,尊重传统,尊重人了,这是我们城市发展所需要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
      由此,我总结提出“节制型发展”,借用十诫,即严禁环境污染,严治资源浪费,严控失衡发展,珍惜历史传统,珍重文化多元与融合,珍视城市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坚守公平包容,坚信活力在民,坚定扬善弃恶。之所以这里用十诫,是因为人类总是要有一种自我约束。上帝借摩西立十诫以约束子民,人类在自认为无所不能的今天,也应该给自己立一个约束以时时提醒自己:人并不是可以任意为所欲为的动物,要尊重自然,尊重传统,尊重人。
      尊重传统也分三个部分:珍惜历史传统,珍重文化多元与融合,珍视城市精神。
第一,珍惜历史传统。传统是“根”,是“魂”,不可丢弃。但现在各地兴起仿古风,好像这样就会成为有文化的城市。但实际上很多造城运动都是有问题的,仿古不能拆掉真的古,去仿假的古。阮仪三是一位很有名的建筑历史学家,保护了很多行将消失的古城、古镇、古建筑。一次评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一位市长问阮仪三,是否评上了就会限制建设?阮仪三说是。该市长马上说:“那我不要评了!”真是荒唐至极。
      上海世博会希腊馆展示的卫城修复项目,令我感触很深。卫城可以说是希腊人的“心脏”,希腊文化最精彩之处就在卫城当中。卫城修复计划做得相当严密,每一个修复细节都很精致,修复后基本保持了原貌。这一展示让我们看到新老传承、古今对话的过程,非常精彩。走进雅典,你会感到这座城市独特的个性、故事和生命一直在延续,所以雅典人一直把维护和修复卫城视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与之相比较,在上海世博会园区,我还看到西安大明宫的修复项目,觉得保护本身很好,但主题没有做好。因为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更多的是讲述对自然的尊重,对传统的尊重,对人的尊重,而这个建筑本身在这方面并不很协调。
      现在“拆真古董造假古董”的事例太多,我们有必要珍惜历史传统。早在上世纪30年代,国际建筑协会通过的《雅典宪章》中就明确指出:“以艺术审美的借口,在历史地区内采用过去的建筑风格建造新建筑是灾难性的做法,无论以何种形式延续或引导传统风貌都是无法容忍的。”这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在2012年上海的一次建筑论坛上,我发表三点看法:第一,建筑是有生命的;第二,建筑是有记忆的;第三,建筑是有神韵的。也就是说,每一座建筑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地方,都有一种神韵在里面。而复制品一旦出现,这个神韵就消失了,因为它已不是货真价实。所以我认为在拆古建筑建新建筑,或者说在做仿古建筑的时候,特别要注意怎么样把以前好的东西原原本本地保留下来。
       第二,珍重文化多元与融合。在讲述多元融合的时候,我先要谈下文化多样性与文化间对话两个概念。可能真正了解两者区别的人并不是很多。文化多样性强调尊重和保护不同民族的文化;而文化间对话强调文化之间要相互理解和交流,促进文化融合。上世纪末强调文化多样性更多一些。2001年11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在巴黎总部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5年第33届大会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化公约》。
     最近几年,人们开始反思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不足之处,比如前任法国总统萨科奇说多元文化政策是失败的。英国首相卡梅伦、德国总理默克尔也做出呼应,认为多元文化政策并未使外来移民很好地融入本国。2013年,美国《城市》杂志刊载了丹麦学者.埃里克森的《多元文化主义撕裂欧洲》,文章认为:如果没有共同的文化粘合剂的存在,这些国家最终会分裂成独立的民族国家,这种分裂不同于传统的领土分裂,而是源于宗教和道德价值差异导致的社会分裂。
       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着力文化多样性与文化间对话》报告,强调要克服早期多元文化政策可能导致的文化孤立主义的问题,通过加强文化间交流,为实现以多样性中的统一为基础的和平铺路架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这句关键之语论述了两者的关系,即继续推进文化多样性,但同时开展文化间对话。2010年5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世界多元文化日致辞时说:必须进一步认识到把我们团结在一起和使我们更加强大的共同价值观,这样我们才能够在面对巨大的挑战时承担起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必须共同迎接这场挑战。她强调了文化融合与共同价值观的问题。
      2010年11月1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解放日报》“文化讲坛”上提到,“许多国家都将跨文化间对话列为重要议程”令他倍受鼓舞,他又说道:“文化不是孤立的结构,他们本身就是交流的结果……这有时候需要经历几百年的时间。”可惜翻译时漏掉一个词汇cross-pollination,本意是异花传粉,用在这里是指生活在同一环境中,文化之间要强调黏合、交流,走向融合是不可避免的。但这种融合不是要改变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生存方式,而是体现在共同目标和价值观的融合上。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现在不是不讲文化多样性,而是两者并重,同时更关注文化间对话,在平等交流的过程中求同存异,走向文化融合。马来西亚是一个典型的多元种族社会。上海世博会马来西亚馆打出“一个马来西亚:和谐城市生活”的主题,它改变了过去“马来人的马来西亚”的观念,强调马来西亚是所有国人的马来西亚。这就是文化间对话。
       第三,珍视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是物化在一种具体的存在当中的,这个具体存在可以是一个物质的存在,也可以是一个精神的存在。每一个地方都有这样一种心灵,或者说一种精神,而且是不可忽略的。那么什么是城市精神?综合起来,就是一座城市在长期发展变迁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凝聚了城市的历史传统、精神积淀、社会风气、价值观念以及市民素质等。这个城市精神或者城市的心灵不是我们现代人制造出来的,而是历史上长期不断形成的,这一点尤其重要。
我们现在在归纳城市精神的时候,往往就只是现代人的思考,其实这还有一点点误差。比如北京的城市精神是: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似乎少了一些“忠诚”的含义;上海的城市精神是:公正、包容、责任、诚信,是否还应该有一种竞争精神?美国20世纪的精神中包含一个企业家精神。美国为什么能够让欧洲文明延续?就是因为20世纪美国的企业家发挥了他们的企业家精神,使美国走上了世界强国之路,所以它把企业家精神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我很喜欢武汉人的城市精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认为这体现了武汉人典型的一种精神:大胆,竞争。这种城市精神不是我们现代人生造出来的,而是历史不断形成的。武汉人就是有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上海和武汉相通的地方就是竞争精神。为什么这么多外国企业家明知上海商业成本这么高,仍坚守不走,就是看中上海这个地理位置,看中上海有一种竞争的城市精神。武汉为什么是未来发展的桥头堡?就是因为武汉交通四通八达。商业是靠流通、流量、动态。如果说这个地方是一个战略要地,它任何时候都会被重视。所以武汉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城市,武汉的城市精神也归纳得非常好。
      社区精神与城市精神一脉相承,就是这个地方的一种历史的底蕴。我在网上看到过李远哲的一篇短文,他说:我曾走访许多社区,刚开始丝毫感受不到一个社区的可爱,但当我有机会倾听居民告诉我他们生活的土地中一草一木如何繁盛、淹没与复生,当我体会到他们对自己社区的了解、关怀与期盼时,我发觉每一个社区都是可爱的、美丽的。我们应当找寻适当的机会,无论返回原乡或者根植新土,总之投注我们的关心,花一点力气,参与一个社区的生活,点滴累积,我们的社区会更健全、更茁壮。
      每一座城市和社区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与特质。我最反对大拆大建,经过大拆大建,城市和社区的精神与底蕴往往全都消失,变成全新的东西。我们要关注城市精神、社区精神。因为它们是我们的财富,是我们能够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再出发的动力。如果我们对这些漠不关心的话,我们怎么会热爱我们自己的社区、我们的城市?我们怎么会关注这座城市的过去及未来呢?所以我们要多花一点心力去了解我们的社区,了解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祖先、我们的前辈给我们留下很多精彩的物质的、精神的遗产,需要我们很好地予以保护。



3、培养公民理想和道德(摘要)

      今天,不少人住得好、吃得好、喝得好,但不一定睡得好。心里老惦记着赚钱的事,所以睡不好。前年,我讲学把广东十几个地级市都走了个遍,每一个地方都有人提出同样的问题:“老师,我们知道现在生活的条件好多了,根据你讲的幸福要素,大部分都具备了,但是为什么感觉上不去?”感觉上不去就不算幸福,那为什么感觉上不去?就是缺乏精神。过去毛主席说,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任何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必须有坚强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这些年我们为什么要强调从文化战略和核心价值?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谈到中国梦?这是中央已经意识到我们社会的问题。
      我们已经走过了最初的转型初期,现在一定要做回我们自己,比如大汉,盛唐。那时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唐朝的时候我们的GDP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宋朝中期的时候,中国的GDP占整个地球上创造的GDP的40%,那是什么样的比例?无论是唐朝还是宋朝,都是中华文化和精神极其高扬的时候。唐朝多了不起,咱自己的文化丰富,听说西边有一个佛教,马上有人去取经。那不是开放,是主动引进。把人家的引进过来,引进过来没几年就演变成中国式的佛教——禅宗。我们不仅可以吸纳别人的文化,还可以融化别人的文化。清军入关的时候,很多知识分子自杀,以为华夏文化要完了。但是不出几年,清朝皇帝的汉字比书法家写得还好。你看乾隆爷的汉字写得多好。他甚至还说过,我死以后,只要把“三希帖”跟我陪葬,别的都可以不要。爱汉字爱到这个份上。现在,有不少小学把英语设为必修课,而有哪个小学,把书法、唐诗、宋词定为必修课吗?没有。所以最近有专家呼吁,还是从初中开始学英语吧,因为再这么下去,以后中国人的第一母语就是英语,汉语将成为外语了。这样就麻烦了。我们现在的某些教育带有非常强烈的殖民色彩,让我们自己殖民自己,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心智、我们的灵魂甚至我们的语言,这非常危险。
      关于目前迫切需要实现的道德指标,我建议搞公共示范。公共示范有两个群体特殊,一个是官员群体,一个是长者群体。我认为这两个群体对社会的引领至关重要。
我已经50多岁了,再过几年按社会学的标准我就进入老年了。对我的儿女,我就是长辈。长辈群体的公共示范非常重要,因为在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孩子在道德成长中间,最初的老师就是长辈,就是身边最亲近的人。儒家强调的顺序也是这样,要由家而国,由国而天下。我们很多风俗礼仪是靠家族世代传承下来的。现在流行修家谱,过去认为这个活动是四旧,其实不然,实际上这是一种社会纽带,群体认同的一个纽带,非常好。比如我姓万,我们姓万这个家族在湖南人是少数,多数在荆州。我一到荆州去就有好吃好喝,因为我辈分高。不是我吃的好就说续谱好,是说这样会有一个认同。我最近听说我们家谱追到姓万的祖宗在山东,又追到东边去了。这个追有什么好处呢?一是增加历史的记忆,二是增加群体意识。
     在一个群体里,无论是一个家族,还是一个部落,长者就是典范,就是指南,就是灯塔,大家都跟着他。这个灯塔要灭了,大家就没有方向了,得在黑暗中摸索前进。在这样一个群体,任何一个年长的相对于年幼的人,都具有承担道德公共示范的职责,因此他的一言一行必须要小心。长辈长者在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形成中间,作为示范群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间至关重要,大家千万不要小看。我老爸在世的时候,我儿子要骑他的马,他准备弓下去,我说爸,绝对不行。我知道你疼孙子,但是这样的示范太糟糕了。我爷爷就是很有威严的人,但是时间越久,我对他的怀念、对他的感激感恩就越深。我们说的有权威,不是说让孩子见你就怕,但是父亲要像父亲,儿子才能像儿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长辈都在前面的。如果老爸不像老爸,儿子就不像儿子,人伦秩序就乱了。
      第二个示范群体就是公共当权者,就是官员。在我们这个国家,政治和道德始终没有截然的分界,公共官员的公共示范会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这是因为:第一,他们是最有权力的人群。第二,他们处在公共的视线焦点。所以过去孔子说: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是说对于国君来说,你要是正了,还有谁敢不正呢?我老家有一句话: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这说明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在我们这个政治伦理传统深厚悠久的国家,官员不仅是公共社会的管理者,而且是公共责任的第一承担人,如果一个社会的道德风气不好,那么首要的责任人是政府官员。我们清华有一个校训叫行胜于言,我跟学生做政治思想工作,做德育,好不容易把孩子说通,这时突然一个高官贪污几千万落马,我们前面的工作就都白做了。所以我经常说,一个官员和一个普通老百姓犯同样的道德问题,含义是截然不同的。打一个比方,交警闯红灯和一个普通司机闯红灯,那完全是两个性质。交警是执行和维护交通规则的,如果他带头闯红灯,证明这个规则本身是作废。因为你这个维护规则的人带头闯红灯,凭什么还让大家遵守?
我认为,如果社会树立好这两个公共典范的问题,会是一个比较速效的方式。但长远的方式是什么?那就是我们一定要加快这个社会的法治化建设。因为大家知道,德和法是相互依存的,你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基本法治不健全,完全靠道德维持,这样即使能够支撑也是短暂的。只有每个公民拥有良好的法治意识、秩序意识、规则意识,然后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更好的道德品质。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所谓底线伦理,实际就是道德和法治的重叠区,必须先遵守公共的法治规则,然后上不封顶。中国当前的道德建设应该是下保底,上不封顶。当然你可以做更伟大的人物,做更无私的奉献,做白求恩、雷锋都可以,社会还应当鼓励。
     总而言之,我为什么强调两个群体的示范,是因为我感觉这是最有效的。但是长远地要把“心脏病”治好,把我们中国的人心变得坚强起来,纯洁起来,高尚起来,那就需要有一个长效机制。基本的就是社会法治体系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再从培育国民或者公民的公共品德和个人道德理想入手。



4、社会道德与生活(摘要)
       我们今天讲的是社会道德,也就是公共道德,公德。公德和私德的区分,好像只在中国有,比如梁启超,他就专门讲到公德、私德的问题。我没见到西方有这种区分,实际上有时候这不好区分。那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要分公德和私德?我觉得这与我们儒家文化的关系很密切。大家都知道儒家最著名的一句话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文化从一开始就特别强调修身,修身应该是私德。也就是说按照儒家的说法,你首先把私德搞好,然后才谈得上公德。这是一个逻辑,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我们谈道德的问题,应该分两部分来谈,第一部分是道德心理,第二部分是道德行为。道德心理是我们讲的你心目中的道德准则,即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这是道德心理。你做了应该做的事,或者做了不应该做的事,这就是你的道德行为。要讨论道德问题,最好从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分别去讨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你心目中有一个道德标准,但你是不是就一定会做出符合道德的行为呢?不见得。这个大家在现实生活中间都有体会。很多情况下,我们心里知道应该怎么做,但是做出来的行为是另外一回事,这种现象非常普遍。所以,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的问题,是我们研究道德必须要涉及的。如果这个问题大家理解了,再来分析我们今天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就都能够做出解释。我认为这个事情应该这样做,但为什么又不这样做呢?这是因为除了道德心理之外,我还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人处在社会中,有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生活环境等各种各样的因素,这些因素影响着你,使你即使认为应该这样做,但是不敢或者不方便去做。   
      每个人具有的道德心理结构是不一样的。大哲学家康德是相当重视道德心理结构的,他曾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我们越思考它,就越对它充满敬畏之心。那就是“我们头上的苍天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当我第一次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很吃惊。为什么康德这样的大哲人、大思想家会说出这样的话?后来我知道了,原来人心中的道德是复杂、不可琢磨、变化莫测的,有时甚至连你自己也不一定完全能够把握得了。实际上这个问题我们的老子也讲过了, 他提出了“天道和人道”。由此可见,人在这个社会里面要做出合乎道德的行为真的很难,中西文化在这个根本问题上的认识是相通的。
       道德的评价如此复杂,那怎么办呢?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评价的时候我既要看结果,也要看你的出发点,结合起来看。可问题是出发点和动机有时候搞不清楚,没法去判断。于是又有人提出来说,我们要看社会大众的认识。如果一种行为,绝大多数譬如95%的人认为这个行为是道德的,那它肯定是道德的,如果绝大多数人认为这个行为是不道德的,那就是不道德的。这就是所谓的社会共识,让大多数人来判断。今天我们开始实行听证会制度,就是政府有一个决策,实施前先要听老百姓的意见,让大家来判断这个事到底应不应该做。这种做法从伦理学方面,就来源于这样一个大众的共识。还有一个例子是西方的陪审团制度,就是要判一个犯人罪行的时候,用陪审团来决定。这实际上也带有伦理道德里边的大众共识特性。
      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我们社会人的行为的一种方式,只是方式不一样。道德规范是社会公众的一种共识,这种共识又是社会大众通过博弈和演化慢慢形成的。一个社会里,这个事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这杆秤到底是怎么来的?它是道德规范这种制度在老百姓交流的过程中间,由于人类的本性和社会文化的特性,形成一种博弈和演化。大家认为是对的,是道德的,慢慢就接受、延续下来了,而那些大家认为是不道德的,自然就淘汰掉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它是一种习俗,经过多年传承下来,是符合老百姓需要的,也是符合发展需要的。
      进入到现代社会以后,我们中国人,包括全世界的人,应该遵循一种什么样的普遍的原则呢?有人提出了四个原则,认为在当代世界全球化进程中,人类都应该遵循这四个原则。第一个是有限资源与环境保护原则,第二个是功利与效用原则,第三个是社会的正义原则,第四是仁爱原则。
      有限资源与环境保护原则,当前已经被提升到了作为一种人类的道德准则的层面。因为全球化,资源环境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如果人类的环境遭到破坏了,人类往哪里去?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在环境、资源这个上面有一个道德的准则,你的行为要符合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资源保护。传统的道德准则里面是没有这个的。大家可能会说,环境和资源保护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怎么把它作为一个道德准则?举个例子,我曾经在互联网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是美国人写的,他说离婚会导致人类的资源灾难。我觉得很新鲜,离婚怎么会导致人类的资源灾难呢?结果他把这个道理说出来之后,我觉得很对。他以美国为例,说你没有离婚的时候是一个家庭,一个家庭住一座房子,用一个锅做饭,一个电表用电。现在你离婚了,如果还是单身的话,就变成了两个家,需要两套房子,用两份煤气、电。你看这个消耗有多大,这样就会带来人类资源的灾难。这个例子说明什么问题呢?就是说环境的问题不仅仅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也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环境伦理学也是因此而产生的。
      功利与效用原则是传统的伦理学和道德哲学里边非常强调的。用什么东西来判定你这个行为道德不道德,就看你的功利、效用。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类福利的提高,就是好的行为,道德的行为,否则就不是。对于中国人来讲,我觉得确实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面认识清楚,因为老一辈的人过去接受的教育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也就是说追求利是不正当的。现在,我们中国人要正当地去看待牟利,看待商人,看待企业家。
      社会的正义原则是中国现在社会最需要的。公平、正义、平等。今天的中国最缺的就是这个,因为现在不正义、不公平的事太多。要讲起点的平等,是做不到的;要讲结果平等,也做不到;只能追求过程的平等。如果过程、程序平等了,那么对每个人来讲就是平等的。平等了以后,这个社会的正义就产生了。当前在我们的道德心理结构、行为方式特别是观念中,怎么样树立这种社会正义、公平、平等的道德观念?我认为主要取决于社会的变化。
      第四是仁爱原则。仁者爱人,要互相帮助、互惠,这个不用多说。
      媒体常说的见危不救违反了什么道德原则呢?就是这个仁爱原则。



5、人文精神与人的心灵品质(摘要)
                           
      虽然人们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人文精神最根本的思想就是要尊重人的价值。也就是我们现在一直在讲的“以人为本”,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那么如何尊重人的价值,人身上有哪些东西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呢?我觉得有三样东西:第一个是生命。每个人身上生命是最基本的,如果不尊重生命的话,那就谈不上尊重人的价值,所以要尊重人的生命的价值。第二个是头脑。人不光有生命,还有思想,能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这也是人的价值之所在,所以要尊重头脑的价值。第三个是灵魂。灵魂和头脑不是一回事,头脑是我们认识外部世界思考问题的一种能力,而灵魂是人的精神追求。人不光要活着,而且要活得有意义,我把这个称为灵魂。所以尊重人的价值,我们可以具体为尊重生命的价值,尊重头脑的价值,尊重灵魂的价值。对应于这三个东西,我觉得人就应该有三种高贵、优秀的品质。对应于尊重生命的价值是善良,一个真正尊重生命价值的人,他肯定是善良的;对应于尊重头脑的价值是丰富,从头脑这个角度来说,人应该有一个丰富的内在世界;对应于灵魂的是高贵,从灵魂这个角度来说,人应该是高贵的。
       尊重生命的价值,这个比较好理解,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只有一条命,只能活一次,只有一个人生,所以生命对于每一个个人来说,都是最珍贵的,是所有其他价值的前提,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曾经有一个学校举行生命教育,让我给他们题词,我就提了三句话,“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幸福、道德、信仰是人生的重要价值,而它们又都是建立在对生命的尊重的基础之上。
      就尊重生命具体来说,首先我们要尊重自己的生命,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爱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这个话说起来容易,但是我们往往容易忘记。如果我们不好好地对待自己的生命的话,它会提前离开你。因为我们已经把拥有自己的生命当成一种习惯。所以一个人就应该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做损害自己生命的事情。
      尊重自己的生命除了要珍惜生命以外,还应该享受生命。人好不容易来这世上一次,应该享受生命,活得尽量快乐。问题在于什么才是生命中真正的快乐。前不久,新浪的网上大讲坛让我谈我对幸福的看法。我就说我活了这么长的时间,对人生的基本道理还是想得挺多的。什么是幸福?说到底幸福就是快乐,而且我觉得人生有两大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第一大快乐就是生命本身的快乐;第二大快乐就是精神的快乐、灵魂的快乐。我说的生命本身的快乐实际上指的是那些从有人类以来就有的永恒的快乐,比如说爱情、亲情。这种人和人之间的最亲密的关系,都是生命本身拥有的,甚至在动物界你都可以看到。
      尊重生命,一方面是尊重自己的生命,享受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另外一方面就是要尊重他人的生命,生命和生命之间要同等看待,要有同情心。很多哲学家认为,同情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在中国哲学家中,孟子最强调同情。他认为“恻隐之心”或者说“不忍之心”,是“仁之端也”,也就是道德的开端。
      亚当•斯密认为,同情是道德的基础。但是,同情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尊重每一个人的个体生命,让每个人去爱自己的生命,允许每个人去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去追求自己的合理利益。表面看他强调利己,实际上是强调同情。所谓同情心就是将心比心。如果一个人他对自己的生命都不爱,那他怎么去将心比心?所以,首先应该鼓励这样一种文化,就是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生命,都去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在这个基础上推己及人。知道我是爱我自己的生命的,别人也是爱他自己的生命的,所以我对别人的生命我也要有一种同情心,在这个前提下每个人的生命都得到尊重。当得知自己的生命得到尊重后,每个人都会热爱自己的生命,并去实现对生命的这种爱。



6、我们的节日•中秋——历史与今天(摘要)
      关于中秋赏月的习俗,西周和战国时期还处于萌芽状态,在魏晋时期逐渐形成。但真正盛行是在唐代,《唐书•太宗记》里就有关于“中秋夕”的记载。对于八月十五中秋节什么时候正式作为官方制度来颁行,专家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一种看法认为是在唐代的时候。但更多的看法认为是宋代以后正式颁行的。不过唐代就有很多诗歌是咏叹中秋的。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里面讲到:“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在这个八月,秋季的中间,北方的冷空气开始进来,南方的暖湿气流,慢慢的退走,这是一个秋高气爽,月明星稀的场合,把蟾蜍作为月神加以崇拜。唐代诗人王建在诗里写到,“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以此来怀念他的朋友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表达了他对朋友和亲人的一种怀念和感慨。在唐代的时候,中秋夜还被称为端正月。
      宋代的官方和民间史料都有关于中秋民俗的记录。在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将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此外,《东京梦华录》也记有祭祀秋色的情况。,宋代八月第一次吃新米饭,要祭祀先祖,还要祭祀灶君、社神、土神,这叫“显新”,新的谷物上市要感谢神灵。,家家都要准备箱子大枣,在社日这一天集会饮酒。北宋的京城汴梁,也就是今天的开封,那里的市井风俗,当时就已经非常开放了。中秋节时,富贵人家用很多装饰品来装饰他们的台榭,商家都将新酒上市,老百姓也争相到酒楼去赏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夜市通宵经营,可以说是达旦不绝。那个时代的八月中秋节,已经非常繁盛。
        明清以后,民间更加重视中秋节,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中秋节前一天晚上,老百姓家里都有赏月的宴席。杭州的苏堤之上,人们联袂踏歌,无异于白日。这些都是明清时期江浙一代人们在中秋节时的欢乐场景。
如今,中秋节已成为国家重大的法定节日,和春节齐名。
      关于中秋的故事,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毛泽东同志在《蝶恋花•答李淑一》中写到,“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毛泽东活用的这些民间传说就包括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又涉及“后羿射日”的典故: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老百姓也开始祭祀。这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汉代有一个叫吴刚得人,相传他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后来他犯了错,被贬责到月宫,天天砍伐桂树。但是他一斧砍过这个桂树就自动愈合,始终没有办法把桂树砍倒,所以他每天都只能做这种徒劳无益的事情。李白的诗歌里有云 “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就是关于“吴刚伐桂”的。
     还有一个故事:在有一年的八月十五,唐明皇和杨贵妃在赏月,唐明皇觉得月宫很好,就要上去看一看。有一个老道人罗公远,把他的拐杖往天上一甩,就成了一道银桥。唐明皇就顺着银桥上了广寒宫,嫦娥来接待他,歌女把月饼给他吃,还让他听了很美的音乐。唐明皇回来以后,就让大家就仿制月宫里的酥饼,还根据回忆听到的仙乐谱写了《霓裳羽衣曲》。
     “嫦娥奔月”,“月神蟾蜍”,“玉兔捣药”,“吴刚伐桂”,这些都是和我们的节日,和中秋这个习俗相联系的一些民间传说。古代社会和自然更加亲切,传统节日中所表现出来的往往就是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的气息。人内在的心灵和其身份行为、外在活动之间,还没有那么大的鸿沟。不像现代化的社会,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人和自然之间形成了一种紧张。所以说我们怀念古代,或者说我们呼唤健康化的现代化。
     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周始有迎寒、祭月。到唐代,中秋赏月、玩月的已经非常多。到了宋代,不论贫富,男女老幼都要拜月并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祈求月神的保佑。男孩子要折桂、攀桂,折桂求学;女孩子希望月神让她更加漂亮,更加动人。有些地方逐渐形成一种习俗:人和人之间、邻里之间、乡里之间这个时候就开始联络感情,举行很多集体娱乐活动,如烧香,溯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到了明清时代,把玉兔作为月神加以膜拜,过节时家家都摆上香案,放上月饼、西瓜、红枣、苹果、梨子、葡萄等等一些祭品,在月亮那个方向上,还要摆上一棵树或者树枝,然后全家人开始拜月,拜完家庭主妇切开象征团圆的饼分给大家吃。赏月、观月,在民间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活动。那个时候是丰收的季节,大家穿着节日的盛装,在月光下游园、游玩,一方面庆祝美好的生活,另一方面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千里共婵娟。



7、庄子与《秋水》(摘要)
       讲庄子首先就想到道家,我们都知道儒家和道家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一对孪生兄弟。中国人有一句口头禅:“得意崇儒,失意傍道”,就是说那些人生路走得很顺的人,对道家那一套不感兴趣;但碰到不顺的时候,道家的有些观念就来帮忙了。我倒觉得作为一个现代人,不论得意与否,都应恰到好处地将儒道融于一身。也就是说当你投身工作的时候,要有儒家所倡导的对社会负责任的敬业精神;当你享受生活的时候,则应当有道家的飘逸与潇洒。我们每个人不应该只有工作,同时还应该享受生活。我自己的人生座右铭是,一要奋斗,首先要奋斗,不能靠歪门邪道;二要享受,我奋斗的目的不是做苦行僧,我要很好地享受现代生活,过完我这有限的一段在地球上的时光。
“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庄子》这部书十多万字,大部分都是在讲寓言故事。庄子太会讲故事了,而且讲的有些故事让你想不到他为什么会那样想问题。比如像螳螂捕蝉、庖丁解牛、庄周梦蝶、轮扁斫轮、曹商得车等等。你看轮扁斫轮这个小故事,他说轮扁是一个有名的砍伐车轮的老工匠。过去车轮子是砍出来的,一个大树慢慢砍、砍出一个车轮子。有一天他在一个国君家里做工,那个国君在堂上读圣贤书,读得可有劲了,书声朗朗。老头子听得不耐烦,说读读读吵死了,你是在读人家的牙秽。牙秽就是吃完了饭从牙齿缝里挑出来那个东西。那个国君一听当然不高兴了。来人啊,把他带过来,我问你,你知道我读什么书吗?我读的是圣贤的经典,你说我读的是牙秽,你把道理讲给我听,今天你要讲得好,我不罚你,你要是讲不出道理来,那就是胡闹,那对不起,我要治罪。老头子说,我还真讲不出什么道理来,但是我从我砍车轮子想到一点事。想到什么事?我砍车轮子最关键的一道工序是打中间插车轴的那个孔。那个时候没有轴承,孔打大了,车轴放进去会走不稳,打小了又插不进,用力一敲就裂掉了,得不大不小才行。轮扁说我反复跟徒弟们交代孔既不能打大也不能打小,可是这些徒弟打出来的洞不是大了就是小了。而我呢,把工具架上去,就那么几下,打出来孔不大不小正合适,这种功夫是我几十年悟出来的,但这个感觉说不出来,你说一共打几锤子,每锤子用几斤力,第一锤子在什么角度,说不出来。这种绝技是我技术中的精华,但肯定将随着我的离世而失传。没办法,我留下来的只能是那句“注意,孔不能打大了也不能打小了”。我相信历代的圣贤们,也一定有许多像我这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华,遗憾的是最精华的东西是文字和语言所记录不下来的,他们都带走了。您读到的只是一般般的大路货而已。这些哪是那个老工匠想的,就是庄子想说的话。他是借那个老工匠的口来说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在此举一个,是为了说明庄子的寓言的确精彩极了。
       庄子的一些超前的思想。
       第一个,“一尺之棰,日截其半,万世不竭”。庄子认为一尺长的东西,你今天把它分一半,丢掉一半,留一半,明天把这一半再分一半,再丢一半,后面再分一半再丢一半,他说我可以永远永远分下去,无穷尽,这就是数学里面的极限思想,他在那个时候就提出来了。当然有一点要说明,实际上现代科学早就证明了物质分到一定的时候,是不能再分了,尤其是分到夸克这个层面的时候,你再分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也分不下去了,但是不管怎么说,庄子在当时能够看到这样的问题已经很不简单了,这大概就是前面说的那位先生说庄子不像是地球人的原因吧。
       第二个,“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 ”。什么意思?他说物质存在的空间,可以大到无穷大,也可以小到无限小,物质存在的时间可以长到无限长,也可以短到无限短,物质演变的形态多种多样,物质循环的过程无始无终。这就具有现代物理学和现代哲学的思维了,这些东西在2000多年前一般人根本了解不了。
       第三个,庄子认为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命旅程。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自然,而人指的是人为,所以中国造字,人为为“伪”,对此大家可以思索一下。在21世纪的今天,全人类都在呼唤注重生态文明,建立生态社会,我认为实质也就是天人合一。
       第四个,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这个观点很了不得。他是说相对于比毫末更小的微观世界来说,毫末最大,相对于比泰山更大的宏观世界来说,泰山很小。意思就是你在这个世界上是大还是小?看你跟谁比,相对于比夭折的幼儿更短命的生物,夭折的幼儿也是天下最长寿的,相对于比彭祖更长寿的人来说,活了八百岁的彭祖也是短命的。这些在《逍遥游》里就都有提到。所以在庄子看来,任何一物都是大的,因为总有比它更小的东西存在;任何一物又都是小的,因为也总有比它更大的东西存在;天下任何东西都可以称为寿,因为总有比它活得更短的;天下什么东西都可以称为夭,因为总有比它更长寿的。因此一切大小寿夭完全是相对的。这就是辩证法。
       第五个大问题是,研究一下庄子的生死观。我用四个字概括,叫“生寄死归”,这是庄子的一个重要思想。庄子说我们每个人活在这个世上都是作客,只有作客的人才叫寄住,寄住就是暂住。我们暂住一段时间,作客作了一段时间以后就要走了。庄子说死亡就是回到你原来的那个地方去。“生寄死归”,这一点是庄子跟孔子最大不同的地方。庄子花了很多篇幅来谈论死,而孔子很不愿意谈死,他的学生请他谈什么是死,孔子就沉下脸来说,活着都没研究够,谈什么死?不谈。庄子不同,通读《庄子》整篇,庄周直接论说到有关死的地方有200多处,加上间接谈论,会发现庄周对生死问题的思考几乎贯穿了他的整部书,可以说《庄子》这部书就是一部关于死亡的思辨录。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的,别人恐怕都没注意到,那些专攻哲学的人不是为别的,正是为死和死后做准备。人类对死亡的探讨就是为了更好地活着,追问活着的意义。
      举个例子,庄子的妻子去世了,他的好友惠施去吊唁,到他家一看,庄子正坐在地上“鼓盆而歌”,敲着个盆子在那儿唱歌。人家亲人死了都是哭,他不,他唱,毫无悲伤气氛。惠施就质问庄子,你妻子为你生儿育女,现在去世了,你不哭也就算了,却敲着盆在这儿唱歌,你太过分了!庄子怎么回答?庄子说:你这句话可就不对了,你知道吗?当我的妻子刚死的时候,我怎么不悲哀呢?可是后来想了想我就不悲哀了,因为当初我妻子本来就是没有生命的,不但没有生命而且连形体也没有,不但没有形体,连气息也没有,后来在恍惚间出现了气息,由气息渐渐地产生了形体,由形体渐渐产生了生命,现在她死了,又由有生命的东西变成无生命的东西,之后形体也会消散,气息也会泯灭,她将完全恢复到原先的样子,这生老病死不就跟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一样吗?现在我妻子又寻着这条路回去了,此时此刻她在天地之间安安静静、踏踏实实地睡了,我如果在这里哭哭啼啼,不是太不懂生命的真谛了吗?在庄子看来,生死乃自然规律不可抗衡,生者逝去,回归自然,形同长眠。我说倘若面对生老病死,都能具备庄子的心态,我们在人生的旅程中将会减少许多痛苦和泪水。庄子不仅对别人的死能够看透,对自己的死也很豁达,他快死的时候,他的学生们就在一起商量,说一定要厚葬老师。庄子听了极不赞成,他说,我死了以后,以天地作棺椁,以日月为连壁,以星辰为珠宝,以万物作陪葬。我的葬具岂不是很完备吗?还有比这更好、更多的陪葬吗?不要棺材,不要厚葬,直接扔到荒野交给天地自然就行了。但学生们难以接受,很为难。他们就跟庄子说,就劝老师说,老师,那样不行,丢到旷野里,我们怕乌鸦和老鹰把你吃了,还是做个棺材埋在地下吧。庄子平静地笑道,在地上被乌鸦、老鹰吃掉,在地下被蝼蚁、老鼠吃掉,二者有什么两样?夺乌鸦、老鹰之食而给蝼蚁和老鼠,何必这样偏心呢?反正都是吃,哪个方便给哪个吃。你看看,生命垂危的庄子仍然思维不息,回答问题依然是那么幽默豁达。形体归于天地,生死归于自然。这等精彩、深刻、大气的人生境界即使在今天,亦让人赞叹!所以学一学庄子的生死观,是有积极意义的。
       第六个问题,谈一下庄子的生存智慧,“材与不材之间”。庄子这个人很有智慧的,你要跟他辩论,肯定说不赢他。我也举个例子,一次庄子在山里面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很茂盛,但伐木者到了这里却不砍它,他就问,说这么大的树、这么好为什么不砍呢?那砍树的人说树太大了,砍了以后不晓得怎么用。于是庄子就跟他的学生讲,说这棵树正因为没用,没人来砍它,所以它能够活上上千年。好,他的学生记住了,于是跟着庄子继续走,从山里面走出来,到了庄子一个老朋友家里。那个老朋友一看庄子和学生来了,马上就叫他的儿子杀雁招待。那个儿子就请示他爸,说有两只雁,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杀哪只?他爸想都没想就说,杀那个不会叫的,因为会叫的有点用,不会叫的没用,杀了。庄子的学生也是很厉害的,马上质问老师,老师你不是说没用可以活久吗?怎么现在这个没用的被先杀了呢?原话是:“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庄子是说我处在有用跟没用之间,把握好这个度,大概就能够混着活下去。
        第五个大问题是我加上去的。一般讲庄子的老师就讲庄子怎么好怎么好,不讲庄子的不好,但我想讲一下,因为我怕误导。我认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千万不要沾染庄子思想中消极的东西,什么都不卖账,也不求上进,在现代社会这样是不好的。庄子不像儒家,他不肯为统治者及百姓贡献自己的智慧与才能。他不仅反对一切社会制度与人为的文明,而且认为个人渺小至极,即使才能再大,也无法让社会理想化,更无法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个人能做的,就是使自己的生命达到自由的天地境界。因此在庄子看来,他从来不企图在这样的世道中有所作为,他所想的就是如何使个人的生命活得精彩一些。
   


8、儒家的价值观(摘要)
      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就是人们的精神取向,即人们的精神世界对物质世界总体上的意义和一个价值上的判断。这本是一个理论问题,但实际上在大多数时候,它完全是一个实践问题。我曾经从网上下载了一个现在很流行的“中国最经典的50句名言”。这所谓的50句名言是一种民间自发的对传统价值观的追寻和怀念,同时它又是模糊的、朦胧的,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认同。我认为这50句名言就是中华民族共同基因的一种自发的诉求。它的第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讲的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句是《易经》里的原话,讲君子的人格追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个话大家都懂,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很少。再比如“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这是《论语》里面的一句话,意思是说你对自己的要求要严格一点,对别人则宽容一点,那么你可以远远离开怨恨。“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言必信 ,行必果”、“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不怨天,不尤人”、“不迁怒,不贰过”……
      价值观对中国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它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影响,只是我们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儒家的价值观常常体现在我们的行为规范上,体现在一种下意识的直觉上。我举一个例子,去过国外的人可能会有这样的体验,过马路的时候车子会停下来,车里的人会叫你走。我们学校中文系有个老师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他很感动,还专门为此写了一篇文章,说外国人讲文明,有君子风度,过马路让路人先走。我们中国不是这样,看见有车来了,一定是让车先走。我后来就也写了一篇文章,来反驳我的这位朋友。美国人开车时看见有行人,为什么会把车停下来呢?那是因为美国的法律规定,你必须要让行人,机动车车必须要避让行人。所以美国人让你,不是一种出自本能的、下意识的、自觉的行动,而是法律的约束。恰恰相反,中国人让车,是中国人一种下意识的、本能的反应。中国人就是讲谦让、讲礼让。这是我们的传统里面有的。孔子专门讲过谦让,讲过礼让。所以我们看到了车我们一定让。当然,现在让车还有一个原因是怕出危险。同样的,我们走路时看到前面有人过来,一般也会让对方先走,这就是中国人的价值观在无形间对我们产生的影响。
       最近网上流行一篇《父亲给女儿的36条建议》,第一条讲的是遇上父亲的同事或朋友不知如何称呼时,可以“叔叔”、“老师”称之。遇到了长辈、师友,即使是异性,也应当早一点大方地伸出手来,否则会令对方进退两难。这里要补充一下,这位父亲在这里是疏忽了一个细节,女孩子看到异性,可以大方地伸出手来和对方握手。但如果是儿子,我觉得就得告诉他,如果异性不主动和你握手,男孩子是不能伸手的,这是我们儒家的规矩。再比如,坐电梯时,要让师长先进去;出来的时候,你得先出来,并把人家导引出来。与师长同行,应该让对方走中轴线,自己则在其侧后方紧跟。不过如果在马路上和师长同行,则可以把较安全的一侧留给客人。上楼的时候、台阶湿滑的时候、到容易碰头地方的时候,都应该及时给师长提示。赴宴时,不要过早地入席。在不分坐席的时候,最好不要坐在光线过强的地方,会客不要穿崭新的衣服,但是穿破衣服也不礼貌。作为小辈,要主动给长辈倒茶。在公众场合不要老是玩手机、发短信。这些都是非常具体的行为规范。我把这些点出来,就是想说明儒家的价值观对我们中国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表现在我们的行为规范中间。儒家规范培养出来的人,一定是温文尔雅的。我想我们的女儿按照这个36条去做,肯定会成为一个温柔敦厚、举止高雅、文明、有教养、人见人爱的好女孩。
      儒家的价值观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身上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就是我们的民族观、我们的国家观。所以我觉得儒家的价值观对中国人的影响是非常具体的。那位父亲讲的36条全部都是从儒家经典里生发出来的。儒家的《义礼》、《礼记》、《朱子家训》等经典都对这些做过非常具体的规定。在《朱子家训》里面就这样规定:和师长、老师一起走路,你必须走在师长的外侧,不能走在他的内侧;只能跟在师长后面,绝对不可以超过他。师长讲话不许插嘴,要等师长们讲完了你才能讲。另外,《朱子家训》还规定,在公众场合讲话不能大声。这些规定都非常具体,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合理性。
这么多年来,儒家一直被作为一个落后的封建思想来批判,儒家的价值观已经几乎完全被抹黑了。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儒家的价值观有一个颠覆性的重新的认识。我认为儒家的价值观具有三个主要特性。
       第一,儒家的价值观具有优质性。这个话不是我讲的,是外国人讲的。今年3月27号,复旦大学公布了一批早期中德外交的珍贵文献。根据其记载,在1860年的时候,普鲁士国王派遣外交使团访问中国。1861年他们到了上海,访问后写下了一份长达数万字的报告。报告中的一段写道:“我们钦佩中国人的教养,一种文化能够把人类如此众多的民族凝聚在一起,并使其达到如此高的受教育的程度,达到如此高的生活水准,这个文化一定是有坚实基础的。更何况在这种文化中,武力的因素小之又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文明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保证和凝聚了这个国家。”这些普鲁士人第一次到中国来,他们当然不知道中国有儒家文化,更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儒家文化熏染的结果,是儒家价值观几千年来教化的结果。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谦谦君子是对中国人的赞誉,这是我们的文化,外国人也承认。1993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过一个世界性的宗教大会,大会试图寻找一个全球人都能共同遵守的全球伦理。在闭幕会上,他们发表了一个走向全球伦理的宣言。在这个宣言上他们认为中国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可以视为全世界人民都应该遵守的道德的金律。这可以证明我们的价值观是优质的。
       第二,儒家的价值观有优先性。它有上位的价值。大家都知道,法律有上位法和下位法,下位法不可以违反上位法,上位法可以指挥下位法。而中国儒家的价值观,就具有这样的优先性,它是在上位的。儒家为人类提供了一整套的理论与话语系统,儒家的价值观是以人文为基础、为出发点,所以儒家的价值观具有优先性。中国人一百多年来,一直在向西方学习,但那些老师总是欺负学生,直到今天还在竭尽全力地要遏制我们。而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近、当代史告诉我们,全盘照搬西方的那一套是行不通的。所谓的中国价值,所谓的中国道路,就是指中国只能走中国自己的路,不能走西方人给我们设计的路。这条路他们走得通,中国走不通。
       第三,儒家的价值观有历史的合理性。几千年来在儒家思想的统治下,中国一直是世界第一。中国的落后是近两三百年的事情。如果中国的儒家文化没有合理性,我们能保持几千年的世界第一吗?看过小说《白鹿原》的人,一定会对它的第一段记忆犹新。小说第一段写了白鹿原在晚清时期的社会状态。白鹿原有村规民约,出了问题大家都到宗祠里面来讨论,最后由族长做出决定。在那个时代,白鹿原一片安宁、恬静,就像一个世外桃源,没有犯罪,也没有争讼,大家按部就班地在那里种田、收获,生活非常宁静。但是后来革命了,有些留学生从日本回来,把他们的那套东西也全部带了回来,把整个白鹿原的秩序全部打乱了,于是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情也发生了。白鹿原整个乱了套。就是因为把这个价值理性给割断了。对于历史的合理性,外国人也帮我们做了总结。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的汉学家狄百瑞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在今年4月3日的《中华读书报》上,他说:“《论语》至今仍然吸引众多读者,是因为它经过了千百年深入研读和审视的历史检验;而不是因为它被树为圣典之一(尽管在某些地方确实如此),更不是因上一代人强加于后人的阅读要求。”“《论语》对世人具有普适性——它切合人们共有的恒久不变的核心价值。”这是西方人对我们的儒家价值观意识合理性的做的一个最好的结论。
        现在我们的儒家价值观,要面对西方价值观的挑战。改革开放到现在,有些人似乎养成了一个习惯,什么都要和国际接轨,什么都是西方的好,就连月亮美国的也比中国的圆。因此,我觉得我们必须要破除崇洋媚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只看楼主
  • 方少华发表于2015-02-22 20:58|

    武汉一部门拟出书一套,所有文章需配漫画插图,特向国内漫画作者征稿。
            一、画稿要求:作品需紧扣文章主题,以漫画的形式展示文章内涵和重点,有一定的寓意。作品主题鲜明,内容健康,绘制精良,画面有丰富的场面感,大气、清新、明快。以正面宣传为主,不要讽刺作品。要求作品为原创,如发生著作权纠纷,责任由作者自负。
            二、截稿时间:2015年3月15日
            三、稿酬标准:一经选用,按每幅作品300元标准付酬,并寄样书一本。
            四、投稿方式:作品要求彩色,分辨率300 dpi,JPEG格式,文件大小在3M以内。所有投稿作品按下面方式命名:对应的文章编号——标题——作者姓名,并在电子稿作品下方注明作者姓名、地址、电话等信息。通过E-mail的方式发送至3105152482@qq.com(因工作较忙,请勿添加QQ好友)。计划每篇文章采用1-2幅漫画作品,用稿量有限,故每人投稿不要超过5幅。
        有关文章简介附后。
                                                                   2015年2月22日

    1、国家的价值共识(摘要)

         十八大所提倡的核心价值,不是提出的口号,而是对整个人类文明社会,尤其1500年以来的现代价值生活世界的整合的结果。弥合了中国社会的分裂,弥合了人民群众之间看法的不一致,是推动整个中国社会发展最深厚的精神力量。
         这个价值共识何来?他是谁的共识,如何达成的共识?
         现代国家历史上,起码已经出现过九大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它们纷纷落落,有起有伏,有成有败。1500年以来崛起的第一批国家并不是英国和美国。而是当时在全世界强占殖民地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他们占地之广,不用多说,澳门就是被葡萄牙抢去的。而整个南美洲,当时几乎都变成了西班牙人的殖民地。但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从来就没有成为过真正统领世界的强国。现在西班牙算个二等强国,葡萄牙则是欧洲倒数第二的穷国。倒数第一是阿尔巴尼亚。西班牙的殖民地,也搞得乱七八糟,跟英国人的殖民地的命运都不一样。香港曾是英国人的殖民地,但是回归以后,香港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基本是理顺了,发达程度还是非常高的。委内瑞拉刚刚去世的总统查韦斯,有人说他得了西班牙殖民地后遗症。什么后遗症?就是狂热的军人统治思维。统治国家靠政治口号,把公民的热情搞得万丈,但是经济搞得不知东南西北。查韦斯发表演讲,一讲讲9个小时不停,人家怕他,又不敢走,还要热烈鼓掌,他就以为自己讲得很精彩。实际上大家烦死他了。他自己穷得连裤子都穿不起,可每年还要用60亿的石油去支持别的国家,搞得国内民生凋敝。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很清醒,周边的兄弟国家有困难,我们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绝不再会勒紧肚皮无条件地去支持。所以说达成共识,不能像原来西班牙那样,一方面以国家暴力掠夺性地对待公民,另一方面用豪情满怀的口号来煽动公民。对国家发展来说,共识一定是国家提倡,而不是国家煽动,更不是国家强迫。国家提倡,在于公民们自愿去接受,自愿去实践,自愿去磨合。所谓价值共识,就是整个国家的公民,大家基本上、大致上认同。百分之百永远不可能,基本上是讲数量很多,大致上就是我们求同存异,都认为它是共识。
         人类有史以来,大多数人人生最伟大的理想,就是美好生活。我们要尽量活得长,尽量享用丰富的物质,尽量挤出空余时间去体验不同的人生,尽量发展我们的技能手段,在获得高报酬的同时尽量提高我们的精神水准,这些都是美好生活的指标之一。可全球幸福指数测评最高的,并不是我们提到过的九大强国,而是不丹。不丹的人均GDP是很低的,但是不丹人虔信佛教,有了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后,他们就追求那种平静的信仰,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中国现在的麻烦在哪儿呢?就是很多人没有什么信仰,唯独把在社会中掌控财富的多少拿来作为衡量人生发展成败的单一指标,这个是相当危险的。
          我们要形成的共识是普通公民的共识,它不是指占有财富而必然幸福的共识。而是物质手段、制度生活、精神状态能够有均衡发展的共识。对于一个追求财富的人,第一,他要用合法手段追求财富,第二,他要知道享受生活。享受生活就意味着,哪怕你是个大富翁,你也不可能独霸你的财富,有不少人现在还不理解比尔•盖茨。盖茨是原来全球排第一的富翁,8年前他把他的500亿美金一下全捐掉,专门辞职做“比尔•盖茨基金会”。这些年来,他已向全世界因为健康问题需要资助的人散发了27亿美金。他的这种理念,表明了财富的公共性。用通俗易懂的话概括来说,就是如果一个人赚了1000万,全家人帮你花;赚了一个亿,全村人帮你花;赚了10个亿,全省人帮你花;赚了100个亿,全世界人帮你花。我们国家今天的发展水平,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共识状态。
            国家要尊重个人,要有法治,个人要自我尊重,公民间则要相互尊重。只有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才能称为是平等公民之间的共识,那才叫共识。任何一个国家领导人或其他强势公民,都不能把自己的价值偏好、是非价值、善恶好坏强加给别人。十八大的要求其实就是一个,标准的现代国家。让每个平等的公民去建立他们自觉自愿的价值共识。那么,我们国家的发展,在价值上确实就可以使整个民族高度凝聚起来,不至于只是国家权力在强行领导我们,也不至于是强势集团在把他们偏好的价值通过某种形式的“赞助”强加给我们,而是我们每个人自觉自愿地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认可的价值的基础上,真正去实现中国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



    2、城市发展的价值与取向(摘要)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吸引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它们给我们带来了极为宝贵的发展理念和最佳实践。这届成功的世博会给人最大的共识就是:过去那种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今后应该更加尊重自然,尊重传统,尊重人了,这是我们城市发展所需要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
          由此,我总结提出“节制型发展”,借用十诫,即严禁环境污染,严治资源浪费,严控失衡发展,珍惜历史传统,珍重文化多元与融合,珍视城市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坚守公平包容,坚信活力在民,坚定扬善弃恶。之所以这里用十诫,是因为人类总是要有一种自我约束。上帝借摩西立十诫以约束子民,人类在自认为无所不能的今天,也应该给自己立一个约束以时时提醒自己:人并不是可以任意为所欲为的动物,要尊重自然,尊重传统,尊重人。
          尊重传统也分三个部分:珍惜历史传统,珍重文化多元与融合,珍视城市精神。
    第一,珍惜历史传统。传统是“根”,是“魂”,不可丢弃。但现在各地兴起仿古风,好像这样就会成为有文化的城市。但实际上很多造城运动都是有问题的,仿古不能拆掉真的古,去仿假的古。阮仪三是一位很有名的建筑历史学家,保护了很多行将消失的古城、古镇、古建筑。一次评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一位市长问阮仪三,是否评上了就会限制建设?阮仪三说是。该市长马上说:“那我不要评了!”真是荒唐至极。
          上海世博会希腊馆展示的卫城修复项目,令我感触很深。卫城可以说是希腊人的“心脏”,希腊文化最精彩之处就在卫城当中。卫城修复计划做得相当严密,每一个修复细节都很精致,修复后基本保持了原貌。这一展示让我们看到新老传承、古今对话的过程,非常精彩。走进雅典,你会感到这座城市独特的个性、故事和生命一直在延续,所以雅典人一直把维护和修复卫城视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与之相比较,在上海世博会园区,我还看到西安大明宫的修复项目,觉得保护本身很好,但主题没有做好。因为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更多的是讲述对自然的尊重,对传统的尊重,对人的尊重,而这个建筑本身在这方面并不很协调。
          现在“拆真古董造假古董”的事例太多,我们有必要珍惜历史传统。早在上世纪30年代,国际建筑协会通过的《雅典宪章》中就明确指出:“以艺术审美的借口,在历史地区内采用过去的建筑风格建造新建筑是灾难性的做法,无论以何种形式延续或引导传统风貌都是无法容忍的。”这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在2012年上海的一次建筑论坛上,我发表三点看法:第一,建筑是有生命的;第二,建筑是有记忆的;第三,建筑是有神韵的。也就是说,每一座建筑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地方,都有一种神韵在里面。而复制品一旦出现,这个神韵就消失了,因为它已不是货真价实。所以我认为在拆古建筑建新建筑,或者说在做仿古建筑的时候,特别要注意怎么样把以前好的东西原原本本地保留下来。
           第二,珍重文化多元与融合。在讲述多元融合的时候,我先要谈下文化多样性与文化间对话两个概念。可能真正了解两者区别的人并不是很多。文化多样性强调尊重和保护不同民族的文化;而文化间对话强调文化之间要相互理解和交流,促进文化融合。上世纪末强调文化多样性更多一些。2001年11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在巴黎总部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5年第33届大会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化公约》。
         最近几年,人们开始反思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不足之处,比如前任法国总统萨科奇说多元文化政策是失败的。英国首相卡梅伦、德国总理默克尔也做出呼应,认为多元文化政策并未使外来移民很好地融入本国。2013年,美国《城市》杂志刊载了丹麦学者.埃里克森的《多元文化主义撕裂欧洲》,文章认为:如果没有共同的文化粘合剂的存在,这些国家最终会分裂成独立的民族国家,这种分裂不同于传统的领土分裂,而是源于宗教和道德价值差异导致的社会分裂。
           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着力文化多样性与文化间对话》报告,强调要克服早期多元文化政策可能导致的文化孤立主义的问题,通过加强文化间交流,为实现以多样性中的统一为基础的和平铺路架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这句关键之语论述了两者的关系,即继续推进文化多样性,但同时开展文化间对话。2010年5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世界多元文化日致辞时说:必须进一步认识到把我们团结在一起和使我们更加强大的共同价值观,这样我们才能够在面对巨大的挑战时承担起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必须共同迎接这场挑战。她强调了文化融合与共同价值观的问题。
          2010年11月1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解放日报》“文化讲坛”上提到,“许多国家都将跨文化间对话列为重要议程”令他倍受鼓舞,他又说道:“文化不是孤立的结构,他们本身就是交流的结果……这有时候需要经历几百年的时间。”可惜翻译时漏掉一个词汇cross-pollination,本意是异花传粉,用在这里是指生活在同一环境中,文化之间要强调黏合、交流,走向融合是不可避免的。但这种融合不是要改变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生存方式,而是体现在共同目标和价值观的融合上。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现在不是不讲文化多样性,而是两者并重,同时更关注文化间对话,在平等交流的过程中求同存异,走向文化融合。马来西亚是一个典型的多元种族社会。上海世博会马来西亚馆打出“一个马来西亚:和谐城市生活”的主题,它改变了过去“马来人的马来西亚”的观念,强调马来西亚是所有国人的马来西亚。这就是文化间对话。
           第三,珍视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是物化在一种具体的存在当中的,这个具体存在可以是一个物质的存在,也可以是一个精神的存在。每一个地方都有这样一种心灵,或者说一种精神,而且是不可忽略的。那么什么是城市精神?综合起来,就是一座城市在长期发展变迁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凝聚了城市的历史传统、精神积淀、社会风气、价值观念以及市民素质等。这个城市精神或者城市的心灵不是我们现代人制造出来的,而是历史上长期不断形成的,这一点尤其重要。
    我们现在在归纳城市精神的时候,往往就只是现代人的思考,其实这还有一点点误差。比如北京的城市精神是: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似乎少了一些“忠诚”的含义;上海的城市精神是:公正、包容、责任、诚信,是否还应该有一种竞争精神?美国20世纪的精神中包含一个企业家精神。美国为什么能够让欧洲文明延续?就是因为20世纪美国的企业家发挥了他们的企业家精神,使美国走上了世界强国之路,所以它把企业家精神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我很喜欢武汉人的城市精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认为这体现了武汉人典型的一种精神:大胆,竞争。这种城市精神不是我们现代人生造出来的,而是历史不断形成的。武汉人就是有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上海和武汉相通的地方就是竞争精神。为什么这么多外国企业家明知上海商业成本这么高,仍坚守不走,就是看中上海这个地理位置,看中上海有一种竞争的城市精神。武汉为什么是未来发展的桥头堡?就是因为武汉交通四通八达。商业是靠流通、流量、动态。如果说这个地方是一个战略要地,它任何时候都会被重视。所以武汉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城市,武汉的城市精神也归纳得非常好。
          社区精神与城市精神一脉相承,就是这个地方的一种历史的底蕴。我在网上看到过李远哲的一篇短文,他说:我曾走访许多社区,刚开始丝毫感受不到一个社区的可爱,但当我有机会倾听居民告诉我他们生活的土地中一草一木如何繁盛、淹没与复生,当我体会到他们对自己社区的了解、关怀与期盼时,我发觉每一个社区都是可爱的、美丽的。我们应当找寻适当的机会,无论返回原乡或者根植新土,总之投注我们的关心,花一点力气,参与一个社区的生活,点滴累积,我们的社区会更健全、更茁壮。
          每一座城市和社区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与特质。我最反对大拆大建,经过大拆大建,城市和社区的精神与底蕴往往全都消失,变成全新的东西。我们要关注城市精神、社区精神。因为它们是我们的财富,是我们能够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再出发的动力。如果我们对这些漠不关心的话,我们怎么会热爱我们自己的社区、我们的城市?我们怎么会关注这座城市的过去及未来呢?所以我们要多花一点心力去了解我们的社区,了解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祖先、我们的前辈给我们留下很多精彩的物质的、精神的遗产,需要我们很好地予以保护。



    3、培养公民理想和道德(摘要)

          今天,不少人住得好、吃得好、喝得好,但不一定睡得好。心里老惦记着赚钱的事,所以睡不好。前年,我讲学把广东十几个地级市都走了个遍,每一个地方都有人提出同样的问题:“老师,我们知道现在生活的条件好多了,根据你讲的幸福要素,大部分都具备了,但是为什么感觉上不去?”感觉上不去就不算幸福,那为什么感觉上不去?就是缺乏精神。过去毛主席说,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任何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必须有坚强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这些年我们为什么要强调从文化战略和核心价值?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谈到中国梦?这是中央已经意识到我们社会的问题。
          我们已经走过了最初的转型初期,现在一定要做回我们自己,比如大汉,盛唐。那时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唐朝的时候我们的GDP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宋朝中期的时候,中国的GDP占整个地球上创造的GDP的40%,那是什么样的比例?无论是唐朝还是宋朝,都是中华文化和精神极其高扬的时候。唐朝多了不起,咱自己的文化丰富,听说西边有一个佛教,马上有人去取经。那不是开放,是主动引进。把人家的引进过来,引进过来没几年就演变成中国式的佛教——禅宗。我们不仅可以吸纳别人的文化,还可以融化别人的文化。清军入关的时候,很多知识分子自杀,以为华夏文化要完了。但是不出几年,清朝皇帝的汉字比书法家写得还好。你看乾隆爷的汉字写得多好。他甚至还说过,我死以后,只要把“三希帖”跟我陪葬,别的都可以不要。爱汉字爱到这个份上。现在,有不少小学把英语设为必修课,而有哪个小学,把书法、唐诗、宋词定为必修课吗?没有。所以最近有专家呼吁,还是从初中开始学英语吧,因为再这么下去,以后中国人的第一母语就是英语,汉语将成为外语了。这样就麻烦了。我们现在的某些教育带有非常强烈的殖民色彩,让我们自己殖民自己,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心智、我们的灵魂甚至我们的语言,这非常危险。
          关于目前迫切需要实现的道德指标,我建议搞公共示范。公共示范有两个群体特殊,一个是官员群体,一个是长者群体。我认为这两个群体对社会的引领至关重要。
    我已经50多岁了,再过几年按社会学的标准我就进入老年了。对我的儿女,我就是长辈。长辈群体的公共示范非常重要,因为在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孩子在道德成长中间,最初的老师就是长辈,就是身边最亲近的人。儒家强调的顺序也是这样,要由家而国,由国而天下。我们很多风俗礼仪是靠家族世代传承下来的。现在流行修家谱,过去认为这个活动是四旧,其实不然,实际上这是一种社会纽带,群体认同的一个纽带,非常好。比如我姓万,我们姓万这个家族在湖南人是少数,多数在荆州。我一到荆州去就有好吃好喝,因为我辈分高。不是我吃的好就说续谱好,是说这样会有一个认同。我最近听说我们家谱追到姓万的祖宗在山东,又追到东边去了。这个追有什么好处呢?一是增加历史的记忆,二是增加群体意识。
         在一个群体里,无论是一个家族,还是一个部落,长者就是典范,就是指南,就是灯塔,大家都跟着他。这个灯塔要灭了,大家就没有方向了,得在黑暗中摸索前进。在这样一个群体,任何一个年长的相对于年幼的人,都具有承担道德公共示范的职责,因此他的一言一行必须要小心。长辈长者在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形成中间,作为示范群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间至关重要,大家千万不要小看。我老爸在世的时候,我儿子要骑他的马,他准备弓下去,我说爸,绝对不行。我知道你疼孙子,但是这样的示范太糟糕了。我爷爷就是很有威严的人,但是时间越久,我对他的怀念、对他的感激感恩就越深。我们说的有权威,不是说让孩子见你就怕,但是父亲要像父亲,儿子才能像儿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长辈都在前面的。如果老爸不像老爸,儿子就不像儿子,人伦秩序就乱了。
          第二个示范群体就是公共当权者,就是官员。在我们这个国家,政治和道德始终没有截然的分界,公共官员的公共示范会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这是因为:第一,他们是最有权力的人群。第二,他们处在公共的视线焦点。所以过去孔子说: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是说对于国君来说,你要是正了,还有谁敢不正呢?我老家有一句话: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这说明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在我们这个政治伦理传统深厚悠久的国家,官员不仅是公共社会的管理者,而且是公共责任的第一承担人,如果一个社会的道德风气不好,那么首要的责任人是政府官员。我们清华有一个校训叫行胜于言,我跟学生做政治思想工作,做德育,好不容易把孩子说通,这时突然一个高官贪污几千万落马,我们前面的工作就都白做了。所以我经常说,一个官员和一个普通老百姓犯同样的道德问题,含义是截然不同的。打一个比方,交警闯红灯和一个普通司机闯红灯,那完全是两个性质。交警是执行和维护交通规则的,如果他带头闯红灯,证明这个规则本身是作废。因为你这个维护规则的人带头闯红灯,凭什么还让大家遵守?
    我认为,如果社会树立好这两个公共典范的问题,会是一个比较速效的方式。但长远的方式是什么?那就是我们一定要加快这个社会的法治化建设。因为大家知道,德和法是相互依存的,你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基本法治不健全,完全靠道德维持,这样即使能够支撑也是短暂的。只有每个公民拥有良好的法治意识、秩序意识、规则意识,然后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更好的道德品质。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所谓底线伦理,实际就是道德和法治的重叠区,必须先遵守公共的法治规则,然后上不封顶。中国当前的道德建设应该是下保底,上不封顶。当然你可以做更伟大的人物,做更无私的奉献,做白求恩、雷锋都可以,社会还应当鼓励。
         总而言之,我为什么强调两个群体的示范,是因为我感觉这是最有效的。但是长远地要把“心脏病”治好,把我们中国的人心变得坚强起来,纯洁起来,高尚起来,那就需要有一个长效机制。基本的就是社会法治体系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再从培育国民或者公民的公共品德和个人道德理想入手。



    4、社会道德与生活(摘要)
           我们今天讲的是社会道德,也就是公共道德,公德。公德和私德的区分,好像只在中国有,比如梁启超,他就专门讲到公德、私德的问题。我没见到西方有这种区分,实际上有时候这不好区分。那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要分公德和私德?我觉得这与我们儒家文化的关系很密切。大家都知道儒家最著名的一句话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文化从一开始就特别强调修身,修身应该是私德。也就是说按照儒家的说法,你首先把私德搞好,然后才谈得上公德。这是一个逻辑,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我们谈道德的问题,应该分两部分来谈,第一部分是道德心理,第二部分是道德行为。道德心理是我们讲的你心目中的道德准则,即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这是道德心理。你做了应该做的事,或者做了不应该做的事,这就是你的道德行为。要讨论道德问题,最好从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分别去讨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你心目中有一个道德标准,但你是不是就一定会做出符合道德的行为呢?不见得。这个大家在现实生活中间都有体会。很多情况下,我们心里知道应该怎么做,但是做出来的行为是另外一回事,这种现象非常普遍。所以,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的问题,是我们研究道德必须要涉及的。如果这个问题大家理解了,再来分析我们今天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就都能够做出解释。我认为这个事情应该这样做,但为什么又不这样做呢?这是因为除了道德心理之外,我还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人处在社会中,有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生活环境等各种各样的因素,这些因素影响着你,使你即使认为应该这样做,但是不敢或者不方便去做。   
          每个人具有的道德心理结构是不一样的。大哲学家康德是相当重视道德心理结构的,他曾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我们越思考它,就越对它充满敬畏之心。那就是“我们头上的苍天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当我第一次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很吃惊。为什么康德这样的大哲人、大思想家会说出这样的话?后来我知道了,原来人心中的道德是复杂、不可琢磨、变化莫测的,有时甚至连你自己也不一定完全能够把握得了。实际上这个问题我们的老子也讲过了, 他提出了“天道和人道”。由此可见,人在这个社会里面要做出合乎道德的行为真的很难,中西文化在这个根本问题上的认识是相通的。
           道德的评价如此复杂,那怎么办呢?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评价的时候我既要看结果,也要看你的出发点,结合起来看。可问题是出发点和动机有时候搞不清楚,没法去判断。于是又有人提出来说,我们要看社会大众的认识。如果一种行为,绝大多数譬如95%的人认为这个行为是道德的,那它肯定是道德的,如果绝大多数人认为这个行为是不道德的,那就是不道德的。这就是所谓的社会共识,让大多数人来判断。今天我们开始实行听证会制度,就是政府有一个决策,实施前先要听老百姓的意见,让大家来判断这个事到底应不应该做。这种做法从伦理学方面,就来源于这样一个大众的共识。还有一个例子是西方的陪审团制度,就是要判一个犯人罪行的时候,用陪审团来决定。这实际上也带有伦理道德里边的大众共识特性。
          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我们社会人的行为的一种方式,只是方式不一样。道德规范是社会公众的一种共识,这种共识又是社会大众通过博弈和演化慢慢形成的。一个社会里,这个事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这杆秤到底是怎么来的?它是道德规范这种制度在老百姓交流的过程中间,由于人类的本性和社会文化的特性,形成一种博弈和演化。大家认为是对的,是道德的,慢慢就接受、延续下来了,而那些大家认为是不道德的,自然就淘汰掉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它是一种习俗,经过多年传承下来,是符合老百姓需要的,也是符合发展需要的。
          进入到现代社会以后,我们中国人,包括全世界的人,应该遵循一种什么样的普遍的原则呢?有人提出了四个原则,认为在当代世界全球化进程中,人类都应该遵循这四个原则。第一个是有限资源与环境保护原则,第二个是功利与效用原则,第三个是社会的正义原则,第四是仁爱原则。
          有限资源与环境保护原则,当前已经被提升到了作为一种人类的道德准则的层面。因为全球化,资源环境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如果人类的环境遭到破坏了,人类往哪里去?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在环境、资源这个上面有一个道德的准则,你的行为要符合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资源保护。传统的道德准则里面是没有这个的。大家可能会说,环境和资源保护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怎么把它作为一个道德准则?举个例子,我曾经在互联网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是美国人写的,他说离婚会导致人类的资源灾难。我觉得很新鲜,离婚怎么会导致人类的资源灾难呢?结果他把这个道理说出来之后,我觉得很对。他以美国为例,说你没有离婚的时候是一个家庭,一个家庭住一座房子,用一个锅做饭,一个电表用电。现在你离婚了,如果还是单身的话,就变成了两个家,需要两套房子,用两份煤气、电。你看这个消耗有多大,这样就会带来人类资源的灾难。这个例子说明什么问题呢?就是说环境的问题不仅仅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也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环境伦理学也是因此而产生的。
          功利与效用原则是传统的伦理学和道德哲学里边非常强调的。用什么东西来判定你这个行为道德不道德,就看你的功利、效用。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类福利的提高,就是好的行为,道德的行为,否则就不是。对于中国人来讲,我觉得确实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面认识清楚,因为老一辈的人过去接受的教育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也就是说追求利是不正当的。现在,我们中国人要正当地去看待牟利,看待商人,看待企业家。
          社会的正义原则是中国现在社会最需要的。公平、正义、平等。今天的中国最缺的就是这个,因为现在不正义、不公平的事太多。要讲起点的平等,是做不到的;要讲结果平等,也做不到;只能追求过程的平等。如果过程、程序平等了,那么对每个人来讲就是平等的。平等了以后,这个社会的正义就产生了。当前在我们的道德心理结构、行为方式特别是观念中,怎么样树立这种社会正义、公平、平等的道德观念?我认为主要取决于社会的变化。
          第四是仁爱原则。仁者爱人,要互相帮助、互惠,这个不用多说。
          媒体常说的见危不救违反了什么道德原则呢?就是这个仁爱原则。



    5、人文精神与人的心灵品质(摘要)
                               
          虽然人们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人文精神最根本的思想就是要尊重人的价值。也就是我们现在一直在讲的“以人为本”,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那么如何尊重人的价值,人身上有哪些东西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呢?我觉得有三样东西:第一个是生命。每个人身上生命是最基本的,如果不尊重生命的话,那就谈不上尊重人的价值,所以要尊重人的生命的价值。第二个是头脑。人不光有生命,还有思想,能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这也是人的价值之所在,所以要尊重头脑的价值。第三个是灵魂。灵魂和头脑不是一回事,头脑是我们认识外部世界思考问题的一种能力,而灵魂是人的精神追求。人不光要活着,而且要活得有意义,我把这个称为灵魂。所以尊重人的价值,我们可以具体为尊重生命的价值,尊重头脑的价值,尊重灵魂的价值。对应于这三个东西,我觉得人就应该有三种高贵、优秀的品质。对应于尊重生命的价值是善良,一个真正尊重生命价值的人,他肯定是善良的;对应于尊重头脑的价值是丰富,从头脑这个角度来说,人应该有一个丰富的内在世界;对应于灵魂的是高贵,从灵魂这个角度来说,人应该是高贵的。
           尊重生命的价值,这个比较好理解,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只有一条命,只能活一次,只有一个人生,所以生命对于每一个个人来说,都是最珍贵的,是所有其他价值的前提,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曾经有一个学校举行生命教育,让我给他们题词,我就提了三句话,“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幸福、道德、信仰是人生的重要价值,而它们又都是建立在对生命的尊重的基础之上。
          就尊重生命具体来说,首先我们要尊重自己的生命,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爱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这个话说起来容易,但是我们往往容易忘记。如果我们不好好地对待自己的生命的话,它会提前离开你。因为我们已经把拥有自己的生命当成一种习惯。所以一个人就应该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做损害自己生命的事情。
          尊重自己的生命除了要珍惜生命以外,还应该享受生命。人好不容易来这世上一次,应该享受生命,活得尽量快乐。问题在于什么才是生命中真正的快乐。前不久,新浪的网上大讲坛让我谈我对幸福的看法。我就说我活了这么长的时间,对人生的基本道理还是想得挺多的。什么是幸福?说到底幸福就是快乐,而且我觉得人生有两大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第一大快乐就是生命本身的快乐;第二大快乐就是精神的快乐、灵魂的快乐。我说的生命本身的快乐实际上指的是那些从有人类以来就有的永恒的快乐,比如说爱情、亲情。这种人和人之间的最亲密的关系,都是生命本身拥有的,甚至在动物界你都可以看到。
          尊重生命,一方面是尊重自己的生命,享受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另外一方面就是要尊重他人的生命,生命和生命之间要同等看待,要有同情心。很多哲学家认为,同情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在中国哲学家中,孟子最强调同情。他认为“恻隐之心”或者说“不忍之心”,是“仁之端也”,也就是道德的开端。
          亚当•斯密认为,同情是道德的基础。但是,同情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尊重每一个人的个体生命,让每个人去爱自己的生命,允许每个人去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去追求自己的合理利益。表面看他强调利己,实际上是强调同情。所谓同情心就是将心比心。如果一个人他对自己的生命都不爱,那他怎么去将心比心?所以,首先应该鼓励这样一种文化,就是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生命,都去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在这个基础上推己及人。知道我是爱我自己的生命的,别人也是爱他自己的生命的,所以我对别人的生命我也要有一种同情心,在这个前提下每个人的生命都得到尊重。当得知自己的生命得到尊重后,每个人都会热爱自己的生命,并去实现对生命的这种爱。



    6、我们的节日•中秋——历史与今天(摘要)
          关于中秋赏月的习俗,西周和战国时期还处于萌芽状态,在魏晋时期逐渐形成。但真正盛行是在唐代,《唐书•太宗记》里就有关于“中秋夕”的记载。对于八月十五中秋节什么时候正式作为官方制度来颁行,专家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一种看法认为是在唐代的时候。但更多的看法认为是宋代以后正式颁行的。不过唐代就有很多诗歌是咏叹中秋的。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里面讲到:“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在这个八月,秋季的中间,北方的冷空气开始进来,南方的暖湿气流,慢慢的退走,这是一个秋高气爽,月明星稀的场合,把蟾蜍作为月神加以崇拜。唐代诗人王建在诗里写到,“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以此来怀念他的朋友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表达了他对朋友和亲人的一种怀念和感慨。在唐代的时候,中秋夜还被称为端正月。
          宋代的官方和民间史料都有关于中秋民俗的记录。在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将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此外,《东京梦华录》也记有祭祀秋色的情况。,宋代八月第一次吃新米饭,要祭祀先祖,还要祭祀灶君、社神、土神,这叫“显新”,新的谷物上市要感谢神灵。,家家都要准备箱子大枣,在社日这一天集会饮酒。北宋的京城汴梁,也就是今天的开封,那里的市井风俗,当时就已经非常开放了。中秋节时,富贵人家用很多装饰品来装饰他们的台榭,商家都将新酒上市,老百姓也争相到酒楼去赏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夜市通宵经营,可以说是达旦不绝。那个时代的八月中秋节,已经非常繁盛。
            明清以后,民间更加重视中秋节,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中秋节前一天晚上,老百姓家里都有赏月的宴席。杭州的苏堤之上,人们联袂踏歌,无异于白日。这些都是明清时期江浙一代人们在中秋节时的欢乐场景。
    如今,中秋节已成为国家重大的法定节日,和春节齐名。
          关于中秋的故事,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毛泽东同志在《蝶恋花•答李淑一》中写到,“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毛泽东活用的这些民间传说就包括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又涉及“后羿射日”的典故: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老百姓也开始祭祀。这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汉代有一个叫吴刚得人,相传他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后来他犯了错,被贬责到月宫,天天砍伐桂树。但是他一斧砍过这个桂树就自动愈合,始终没有办法把桂树砍倒,所以他每天都只能做这种徒劳无益的事情。李白的诗歌里有云 “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就是关于“吴刚伐桂”的。
         还有一个故事:在有一年的八月十五,唐明皇和杨贵妃在赏月,唐明皇觉得月宫很好,就要上去看一看。有一个老道人罗公远,把他的拐杖往天上一甩,就成了一道银桥。唐明皇就顺着银桥上了广寒宫,嫦娥来接待他,歌女把月饼给他吃,还让他听了很美的音乐。唐明皇回来以后,就让大家就仿制月宫里的酥饼,还根据回忆听到的仙乐谱写了《霓裳羽衣曲》。
         “嫦娥奔月”,“月神蟾蜍”,“玉兔捣药”,“吴刚伐桂”,这些都是和我们的节日,和中秋这个习俗相联系的一些民间传说。古代社会和自然更加亲切,传统节日中所表现出来的往往就是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的气息。人内在的心灵和其身份行为、外在活动之间,还没有那么大的鸿沟。不像现代化的社会,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人和自然之间形成了一种紧张。所以说我们怀念古代,或者说我们呼唤健康化的现代化。
         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周始有迎寒、祭月。到唐代,中秋赏月、玩月的已经非常多。到了宋代,不论贫富,男女老幼都要拜月并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祈求月神的保佑。男孩子要折桂、攀桂,折桂求学;女孩子希望月神让她更加漂亮,更加动人。有些地方逐渐形成一种习俗:人和人之间、邻里之间、乡里之间这个时候就开始联络感情,举行很多集体娱乐活动,如烧香,溯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到了明清时代,把玉兔作为月神加以膜拜,过节时家家都摆上香案,放上月饼、西瓜、红枣、苹果、梨子、葡萄等等一些祭品,在月亮那个方向上,还要摆上一棵树或者树枝,然后全家人开始拜月,拜完家庭主妇切开象征团圆的饼分给大家吃。赏月、观月,在民间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活动。那个时候是丰收的季节,大家穿着节日的盛装,在月光下游园、游玩,一方面庆祝美好的生活,另一方面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千里共婵娟。



    7、庄子与《秋水》(摘要)
           讲庄子首先就想到道家,我们都知道儒家和道家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一对孪生兄弟。中国人有一句口头禅:“得意崇儒,失意傍道”,就是说那些人生路走得很顺的人,对道家那一套不感兴趣;但碰到不顺的时候,道家的有些观念就来帮忙了。我倒觉得作为一个现代人,不论得意与否,都应恰到好处地将儒道融于一身。也就是说当你投身工作的时候,要有儒家所倡导的对社会负责任的敬业精神;当你享受生活的时候,则应当有道家的飘逸与潇洒。我们每个人不应该只有工作,同时还应该享受生活。我自己的人生座右铭是,一要奋斗,首先要奋斗,不能靠歪门邪道;二要享受,我奋斗的目的不是做苦行僧,我要很好地享受现代生活,过完我这有限的一段在地球上的时光。
    “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庄子》这部书十多万字,大部分都是在讲寓言故事。庄子太会讲故事了,而且讲的有些故事让你想不到他为什么会那样想问题。比如像螳螂捕蝉、庖丁解牛、庄周梦蝶、轮扁斫轮、曹商得车等等。你看轮扁斫轮这个小故事,他说轮扁是一个有名的砍伐车轮的老工匠。过去车轮子是砍出来的,一个大树慢慢砍、砍出一个车轮子。有一天他在一个国君家里做工,那个国君在堂上读圣贤书,读得可有劲了,书声朗朗。老头子听得不耐烦,说读读读吵死了,你是在读人家的牙秽。牙秽就是吃完了饭从牙齿缝里挑出来那个东西。那个国君一听当然不高兴了。来人啊,把他带过来,我问你,你知道我读什么书吗?我读的是圣贤的经典,你说我读的是牙秽,你把道理讲给我听,今天你要讲得好,我不罚你,你要是讲不出道理来,那就是胡闹,那对不起,我要治罪。老头子说,我还真讲不出什么道理来,但是我从我砍车轮子想到一点事。想到什么事?我砍车轮子最关键的一道工序是打中间插车轴的那个孔。那个时候没有轴承,孔打大了,车轴放进去会走不稳,打小了又插不进,用力一敲就裂掉了,得不大不小才行。轮扁说我反复跟徒弟们交代孔既不能打大也不能打小,可是这些徒弟打出来的洞不是大了就是小了。而我呢,把工具架上去,就那么几下,打出来孔不大不小正合适,这种功夫是我几十年悟出来的,但这个感觉说不出来,你说一共打几锤子,每锤子用几斤力,第一锤子在什么角度,说不出来。这种绝技是我技术中的精华,但肯定将随着我的离世而失传。没办法,我留下来的只能是那句“注意,孔不能打大了也不能打小了”。我相信历代的圣贤们,也一定有许多像我这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华,遗憾的是最精华的东西是文字和语言所记录不下来的,他们都带走了。您读到的只是一般般的大路货而已。这些哪是那个老工匠想的,就是庄子想说的话。他是借那个老工匠的口来说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在此举一个,是为了说明庄子的寓言的确精彩极了。
           庄子的一些超前的思想。
           第一个,“一尺之棰,日截其半,万世不竭”。庄子认为一尺长的东西,你今天把它分一半,丢掉一半,留一半,明天把这一半再分一半,再丢一半,后面再分一半再丢一半,他说我可以永远永远分下去,无穷尽,这就是数学里面的极限思想,他在那个时候就提出来了。当然有一点要说明,实际上现代科学早就证明了物质分到一定的时候,是不能再分了,尤其是分到夸克这个层面的时候,你再分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也分不下去了,但是不管怎么说,庄子在当时能够看到这样的问题已经很不简单了,这大概就是前面说的那位先生说庄子不像是地球人的原因吧。
           第二个,“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 ”。什么意思?他说物质存在的空间,可以大到无穷大,也可以小到无限小,物质存在的时间可以长到无限长,也可以短到无限短,物质演变的形态多种多样,物质循环的过程无始无终。这就具有现代物理学和现代哲学的思维了,这些东西在2000多年前一般人根本了解不了。
           第三个,庄子认为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命旅程。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自然,而人指的是人为,所以中国造字,人为为“伪”,对此大家可以思索一下。在21世纪的今天,全人类都在呼唤注重生态文明,建立生态社会,我认为实质也就是天人合一。
           第四个,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这个观点很了不得。他是说相对于比毫末更小的微观世界来说,毫末最大,相对于比泰山更大的宏观世界来说,泰山很小。意思就是你在这个世界上是大还是小?看你跟谁比,相对于比夭折的幼儿更短命的生物,夭折的幼儿也是天下最长寿的,相对于比彭祖更长寿的人来说,活了八百岁的彭祖也是短命的。这些在《逍遥游》里就都有提到。所以在庄子看来,任何一物都是大的,因为总有比它更小的东西存在;任何一物又都是小的,因为也总有比它更大的东西存在;天下任何东西都可以称为寿,因为总有比它活得更短的;天下什么东西都可以称为夭,因为总有比它更长寿的。因此一切大小寿夭完全是相对的。这就是辩证法。
           第五个大问题是,研究一下庄子的生死观。我用四个字概括,叫“生寄死归”,这是庄子的一个重要思想。庄子说我们每个人活在这个世上都是作客,只有作客的人才叫寄住,寄住就是暂住。我们暂住一段时间,作客作了一段时间以后就要走了。庄子说死亡就是回到你原来的那个地方去。“生寄死归”,这一点是庄子跟孔子最大不同的地方。庄子花了很多篇幅来谈论死,而孔子很不愿意谈死,他的学生请他谈什么是死,孔子就沉下脸来说,活着都没研究够,谈什么死?不谈。庄子不同,通读《庄子》整篇,庄周直接论说到有关死的地方有200多处,加上间接谈论,会发现庄周对生死问题的思考几乎贯穿了他的整部书,可以说《庄子》这部书就是一部关于死亡的思辨录。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的,别人恐怕都没注意到,那些专攻哲学的人不是为别的,正是为死和死后做准备。人类对死亡的探讨就是为了更好地活着,追问活着的意义。
          举个例子,庄子的妻子去世了,他的好友惠施去吊唁,到他家一看,庄子正坐在地上“鼓盆而歌”,敲着个盆子在那儿唱歌。人家亲人死了都是哭,他不,他唱,毫无悲伤气氛。惠施就质问庄子,你妻子为你生儿育女,现在去世了,你不哭也就算了,却敲着盆在这儿唱歌,你太过分了!庄子怎么回答?庄子说:你这句话可就不对了,你知道吗?当我的妻子刚死的时候,我怎么不悲哀呢?可是后来想了想我就不悲哀了,因为当初我妻子本来就是没有生命的,不但没有生命而且连形体也没有,不但没有形体,连气息也没有,后来在恍惚间出现了气息,由气息渐渐地产生了形体,由形体渐渐产生了生命,现在她死了,又由有生命的东西变成无生命的东西,之后形体也会消散,气息也会泯灭,她将完全恢复到原先的样子,这生老病死不就跟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一样吗?现在我妻子又寻着这条路回去了,此时此刻她在天地之间安安静静、踏踏实实地睡了,我如果在这里哭哭啼啼,不是太不懂生命的真谛了吗?在庄子看来,生死乃自然规律不可抗衡,生者逝去,回归自然,形同长眠。我说倘若面对生老病死,都能具备庄子的心态,我们在人生的旅程中将会减少许多痛苦和泪水。庄子不仅对别人的死能够看透,对自己的死也很豁达,他快死的时候,他的学生们就在一起商量,说一定要厚葬老师。庄子听了极不赞成,他说,我死了以后,以天地作棺椁,以日月为连壁,以星辰为珠宝,以万物作陪葬。我的葬具岂不是很完备吗?还有比这更好、更多的陪葬吗?不要棺材,不要厚葬,直接扔到荒野交给天地自然就行了。但学生们难以接受,很为难。他们就跟庄子说,就劝老师说,老师,那样不行,丢到旷野里,我们怕乌鸦和老鹰把你吃了,还是做个棺材埋在地下吧。庄子平静地笑道,在地上被乌鸦、老鹰吃掉,在地下被蝼蚁、老鼠吃掉,二者有什么两样?夺乌鸦、老鹰之食而给蝼蚁和老鼠,何必这样偏心呢?反正都是吃,哪个方便给哪个吃。你看看,生命垂危的庄子仍然思维不息,回答问题依然是那么幽默豁达。形体归于天地,生死归于自然。这等精彩、深刻、大气的人生境界即使在今天,亦让人赞叹!所以学一学庄子的生死观,是有积极意义的。
           第六个问题,谈一下庄子的生存智慧,“材与不材之间”。庄子这个人很有智慧的,你要跟他辩论,肯定说不赢他。我也举个例子,一次庄子在山里面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很茂盛,但伐木者到了这里却不砍它,他就问,说这么大的树、这么好为什么不砍呢?那砍树的人说树太大了,砍了以后不晓得怎么用。于是庄子就跟他的学生讲,说这棵树正因为没用,没人来砍它,所以它能够活上上千年。好,他的学生记住了,于是跟着庄子继续走,从山里面走出来,到了庄子一个老朋友家里。那个老朋友一看庄子和学生来了,马上就叫他的儿子杀雁招待。那个儿子就请示他爸,说有两只雁,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杀哪只?他爸想都没想就说,杀那个不会叫的,因为会叫的有点用,不会叫的没用,杀了。庄子的学生也是很厉害的,马上质问老师,老师你不是说没用可以活久吗?怎么现在这个没用的被先杀了呢?原话是:“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庄子是说我处在有用跟没用之间,把握好这个度,大概就能够混着活下去。
            第五个大问题是我加上去的。一般讲庄子的老师就讲庄子怎么好怎么好,不讲庄子的不好,但我想讲一下,因为我怕误导。我认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千万不要沾染庄子思想中消极的东西,什么都不卖账,也不求上进,在现代社会这样是不好的。庄子不像儒家,他不肯为统治者及百姓贡献自己的智慧与才能。他不仅反对一切社会制度与人为的文明,而且认为个人渺小至极,即使才能再大,也无法让社会理想化,更无法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个人能做的,就是使自己的生命达到自由的天地境界。因此在庄子看来,他从来不企图在这样的世道中有所作为,他所想的就是如何使个人的生命活得精彩一些。
       


    8、儒家的价值观(摘要)
          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就是人们的精神取向,即人们的精神世界对物质世界总体上的意义和一个价值上的判断。这本是一个理论问题,但实际上在大多数时候,它完全是一个实践问题。我曾经从网上下载了一个现在很流行的“中国最经典的50句名言”。这所谓的50句名言是一种民间自发的对传统价值观的追寻和怀念,同时它又是模糊的、朦胧的,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认同。我认为这50句名言就是中华民族共同基因的一种自发的诉求。它的第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讲的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句是《易经》里的原话,讲君子的人格追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个话大家都懂,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很少。再比如“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这是《论语》里面的一句话,意思是说你对自己的要求要严格一点,对别人则宽容一点,那么你可以远远离开怨恨。“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言必信 ,行必果”、“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不怨天,不尤人”、“不迁怒,不贰过”……
          价值观对中国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它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影响,只是我们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儒家的价值观常常体现在我们的行为规范上,体现在一种下意识的直觉上。我举一个例子,去过国外的人可能会有这样的体验,过马路的时候车子会停下来,车里的人会叫你走。我们学校中文系有个老师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他很感动,还专门为此写了一篇文章,说外国人讲文明,有君子风度,过马路让路人先走。我们中国不是这样,看见有车来了,一定是让车先走。我后来就也写了一篇文章,来反驳我的这位朋友。美国人开车时看见有行人,为什么会把车停下来呢?那是因为美国的法律规定,你必须要让行人,机动车车必须要避让行人。所以美国人让你,不是一种出自本能的、下意识的、自觉的行动,而是法律的约束。恰恰相反,中国人让车,是中国人一种下意识的、本能的反应。中国人就是讲谦让、讲礼让。这是我们的传统里面有的。孔子专门讲过谦让,讲过礼让。所以我们看到了车我们一定让。当然,现在让车还有一个原因是怕出危险。同样的,我们走路时看到前面有人过来,一般也会让对方先走,这就是中国人的价值观在无形间对我们产生的影响。
           最近网上流行一篇《父亲给女儿的36条建议》,第一条讲的是遇上父亲的同事或朋友不知如何称呼时,可以“叔叔”、“老师”称之。遇到了长辈、师友,即使是异性,也应当早一点大方地伸出手来,否则会令对方进退两难。这里要补充一下,这位父亲在这里是疏忽了一个细节,女孩子看到异性,可以大方地伸出手来和对方握手。但如果是儿子,我觉得就得告诉他,如果异性不主动和你握手,男孩子是不能伸手的,这是我们儒家的规矩。再比如,坐电梯时,要让师长先进去;出来的时候,你得先出来,并把人家导引出来。与师长同行,应该让对方走中轴线,自己则在其侧后方紧跟。不过如果在马路上和师长同行,则可以把较安全的一侧留给客人。上楼的时候、台阶湿滑的时候、到容易碰头地方的时候,都应该及时给师长提示。赴宴时,不要过早地入席。在不分坐席的时候,最好不要坐在光线过强的地方,会客不要穿崭新的衣服,但是穿破衣服也不礼貌。作为小辈,要主动给长辈倒茶。在公众场合不要老是玩手机、发短信。这些都是非常具体的行为规范。我把这些点出来,就是想说明儒家的价值观对我们中国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表现在我们的行为规范中间。儒家规范培养出来的人,一定是温文尔雅的。我想我们的女儿按照这个36条去做,肯定会成为一个温柔敦厚、举止高雅、文明、有教养、人见人爱的好女孩。
          儒家的价值观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身上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就是我们的民族观、我们的国家观。所以我觉得儒家的价值观对中国人的影响是非常具体的。那位父亲讲的36条全部都是从儒家经典里生发出来的。儒家的《义礼》、《礼记》、《朱子家训》等经典都对这些做过非常具体的规定。在《朱子家训》里面就这样规定:和师长、老师一起走路,你必须走在师长的外侧,不能走在他的内侧;只能跟在师长后面,绝对不可以超过他。师长讲话不许插嘴,要等师长们讲完了你才能讲。另外,《朱子家训》还规定,在公众场合讲话不能大声。这些规定都非常具体,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合理性。
    这么多年来,儒家一直被作为一个落后的封建思想来批判,儒家的价值观已经几乎完全被抹黑了。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儒家的价值观有一个颠覆性的重新的认识。我认为儒家的价值观具有三个主要特性。
           第一,儒家的价值观具有优质性。这个话不是我讲的,是外国人讲的。今年3月27号,复旦大学公布了一批早期中德外交的珍贵文献。根据其记载,在1860年的时候,普鲁士国王派遣外交使团访问中国。1861年他们到了上海,访问后写下了一份长达数万字的报告。报告中的一段写道:“我们钦佩中国人的教养,一种文化能够把人类如此众多的民族凝聚在一起,并使其达到如此高的受教育的程度,达到如此高的生活水准,这个文化一定是有坚实基础的。更何况在这种文化中,武力的因素小之又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文明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保证和凝聚了这个国家。”这些普鲁士人第一次到中国来,他们当然不知道中国有儒家文化,更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儒家文化熏染的结果,是儒家价值观几千年来教化的结果。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谦谦君子是对中国人的赞誉,这是我们的文化,外国人也承认。1993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过一个世界性的宗教大会,大会试图寻找一个全球人都能共同遵守的全球伦理。在闭幕会上,他们发表了一个走向全球伦理的宣言。在这个宣言上他们认为中国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可以视为全世界人民都应该遵守的道德的金律。这可以证明我们的价值观是优质的。
           第二,儒家的价值观有优先性。它有上位的价值。大家都知道,法律有上位法和下位法,下位法不可以违反上位法,上位法可以指挥下位法。而中国儒家的价值观,就具有这样的优先性,它是在上位的。儒家为人类提供了一整套的理论与话语系统,儒家的价值观是以人文为基础、为出发点,所以儒家的价值观具有优先性。中国人一百多年来,一直在向西方学习,但那些老师总是欺负学生,直到今天还在竭尽全力地要遏制我们。而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近、当代史告诉我们,全盘照搬西方的那一套是行不通的。所谓的中国价值,所谓的中国道路,就是指中国只能走中国自己的路,不能走西方人给我们设计的路。这条路他们走得通,中国走不通。
           第三,儒家的价值观有历史的合理性。几千年来在儒家思想的统治下,中国一直是世界第一。中国的落后是近两三百年的事情。如果中国的儒家文化没有合理性,我们能保持几千年的世界第一吗?看过小说《白鹿原》的人,一定会对它的第一段记忆犹新。小说第一段写了白鹿原在晚清时期的社会状态。白鹿原有村规民约,出了问题大家都到宗祠里面来讨论,最后由族长做出决定。在那个时代,白鹿原一片安宁、恬静,就像一个世外桃源,没有犯罪,也没有争讼,大家按部就班地在那里种田、收获,生活非常宁静。但是后来革命了,有些留学生从日本回来,把他们的那套东西也全部带了回来,把整个白鹿原的秩序全部打乱了,于是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情也发生了。白鹿原整个乱了套。就是因为把这个价值理性给割断了。对于历史的合理性,外国人也帮我们做了总结。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的汉学家狄百瑞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在今年4月3日的《中华读书报》上,他说:“《论语》至今仍然吸引众多读者,是因为它经过了千百年深入研读和审视的历史检验;而不是因为它被树为圣典之一(尽管在某些地方确实如此),更不是因上一代人强加于后人的阅读要求。”“《论语》对世人具有普适性——它切合人们共有的恒久不变的核心价值。”这是西方人对我们的儒家价值观意识合理性的做的一个最好的结论。
            现在我们的儒家价值观,要面对西方价值观的挑战。改革开放到现在,有些人似乎养成了一个习惯,什么都要和国际接轨,什么都是西方的好,就连月亮美国的也比中国的圆。因此,我觉得我们必须要破除崇洋媚 本贴最后由 方少华 于 2015-02-23 09:27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1楼

  • 方少华发表于2015-02-22 21:14|

    礼要讲礼尚往来,礼尚往来不是互送东西。我在清华教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课时,都是站着讲。上课前、下课了都向学生行个礼。学生们最初无动于衷。我就说:同学们,这是礼仪课,下堂课开始是不是我们礼尚往来一下,互相尊重。我儿子都比你们大,这么一个老头儿给你们鞠躬,你们那么心安理得接受,太不懂事了。学生是一张白纸,你如果不讲清楚,他永远不会懂。经过这次教育,我再上课时,学生全都站立起来了。
          体现在服饰上的礼仪要求是“衣贵洁,不贵华”。穿衣整洁最重要,不在于它的奢华。穿衣戴帽要做到“三紧”,帽上带子要扎紧,腰带要扎紧,鞋带要系紧。这三处紧了,整个人的精气神就显现出来。现在有的人着装松松垮垮,很不雅观。我在香港做客座教授时,在学校里看到很多老师、学生穿拖鞋。我在上课时,是谁穿拖鞋轰谁出去。教室不是澡堂,这个正式场合是要穿正规鞋的。“劳勿袒”,劳作时不能打赤膊或露出上身。夏日北京路面温度高达60多度,交警能光膀子上岗吗?我们是文明人,是要着装的。“暑勿褰裳”,大热天也不能解开衣服。穿衣服要适合自己的身份,不要太暴露。我在北京公共汽车上就看到穿低腰裤的姑娘,裤子再低下去一点,穿与不穿有什么区别?
           《礼记》云:“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其中“手容恭”是何意呢?我们给人家拿东西,这个手势要得体恭敬,而不是随意为之。古人站立时要恭立,孔子与他的学生都是很严肃地站着。现在我们递送名片都知道要双手递,如果一只手递给人家或扔给人家,这是不礼貌的行为。有一次,我到香港大学开会,这个会是金庸先生资助的。闭幕式那天,金庸先生给代表授书。真是学问越大越谦卑。金庸先生站在台上,微微弯着腰,等着代表上台为其授书。在这种场合,就可以看出谁懂礼,谁不懂礼。
          “目容端”,端就是正,一个内心很坦荡的人,他的眼睛是清亮的,看人的目光是端正的,目不斜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我当过几年的考官。我们坐得端端正正的,有的学生进来坐没坐相。好的学生是凳子不坐满,坐二分之一,上身朝着前面,很专注地看着你。古书上讲,目光高于视线是傲。我有一个学生总是说话看脚,我怎么启发他都不抬头。这就很糟糕了,他有没有听我说话,跟我交流?还有的学生坐在那里,几个评委面试他,他的眼睛不停打转,任何不正的目光总让人不愉快。好的学生不会死盯一个评委,而会很自然地与评委交流。最不好的行为就是用余光扫人,甚至是不看人,这是不尊重人的。所以与人交流,目光一定要端正。
          孟子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 心中正直的人眼睛就明亮。“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心中不正,眼睛难免浊暗,相由心生。所以“听其言,观其眸子,人焉廋哉”。听一个人讲话,观察他的眼睛,这个人内心的好坏又怎么可以隐藏得了呢?
           世界各国礼仪千差万别,怎么适应呢?很简单,“入境问俗,入乡随俗”,各国的礼仪可以不一样,但是彼此享有平等的尊严。我们到外国去穿西装,在中国接待外国人又穿西装;我们到外国去吃西餐,外国人来了我们又招待西餐。这就产生了个问题:我们自己还有没有尊严?外国人要尊重,我们要不要被尊重?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时,周恩来总理在北京饭店设宴,他穿的是中山装,席上的菜肴全是中餐。尼克松到访中国,吃中餐,用筷子。《纽约时报》记者拍摄宴会场景时,说尽管尼克松夫妇还不能熟练运用筷子,但是他们很努力,因为这是尊重中国文化。宴会一结束,菜单与筷子全被记者抢光了。第二天《纽约时报》都在报道中国的饮食文化。
           我们是用筷子的民族,用筷子的民族是聪明的民族。因为用筷子吃饭可以锻炼手的灵巧度,所以世界公认做实验科学做得最好的基本上都是华人及东亚地区的。电影《白求恩大夫》里有一个白求恩到百姓家里过年吃饺子的片断。片中白求恩拿筷子夹饺子夹不起来,好不容易夹起一个又掉落。他看见房东大娘家的小姑娘一夹一个,就说了一句话:“天才的外科医生。”所以我们不要以为用筷子的民族就比西方民族差,他们吃一块肉还要拿刀拿叉,我们一双筷子就全解决了。我们到哪里都要有中国人的尊严。我现在出国都是穿中国设计、生产的服装,我就是要告诉外国人:我就是中国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13、中国传统社会的春节礼俗(摘要)

            元旦到上元的礼俗
    1.祭祖
    腊日要祭祖,杀猪宰羊,斋戒清洁。除夕和初一要邀祭祖先。东汉《四民月令》记载说,祭祀完了以后,家中无论大小,都要按次序列坐于祖先神位之前,轮流敬酒祝寿。
    宋明以后,由于宗族观念和宗族行为的加强,一般士大夫家里都设有家庙,宗族还有公共祠堂。家庙里供亲庙神位,祠堂中也有本族的祖先神位可供祭祀。清代士大夫家里面还挂有祖先神像,祭祀时将神像展出(有的画像把三代、五代祖先合绘在一起),对之进行祭祀。
    近代年俗,一般是腊月小年请回祖先过年,除夕一起吃团年饭。元旦清晨先拜天地,再拜祖先。春节期间,正月元日至初五,每饭必祭祖。在山东一些地区,除夕日下午便把会家谱挂上,备好香炉、灯笼、长钱、纸表、鞭炮等,于黄昏时开始请祖。
    如果不在家中祭拜祖先,则要到坟地墓祭,即给祖宗上坟拜年。

    2.祭天
    天子正月要祭天,叫做郊祭。上古时这是天子的特权。后来,民间过年也祭天神。明朝的老百姓除夕在家里要“焚纸祀天”。清朝对于天神格外重视,因为满族人对天有特别的感情。民间在除夕祭天更普遍,胶东民居家院墙上皆有“天地窝子”,有些地方还有供天地神位的“香台子”,过年时祭天,也很常见。旧时北方人除夕晚上会在庭院里放桌案,供奉馒头、年糕、菜果之类的,初一凌晨接神的时将神像焚化,点香供奉,直到正月十五为止。

    3.迎喜神
    喜神是中国民间想象出来的一个抽象的吉祥神,它无形象,无住所,在各种礼俗活动中(如婚礼、新年等)中常要敬喜神。喜神在什么地方要由阴阳术士通过黄历来占卜来确定。正月初一出门要就迎喜神,如果占卜推定它是在东方的话,就要选一块空地向东方烧纸、烧香、点爆竹进行祭祀。南方人把这个礼仪叫做“出天方”,或者“出天行”,正月初一清晨向喜神的方向供糕点、燃香、焚纸,用火把照路,把喜神引进来。

    4.朝贺和拜年
    正月初一有所谓朝贺和拜年,朝贺是百官集体给皇帝拜年。汉代的朝贺百官要向皇帝敬献玉璧,敬献雁或雉,三呼“万岁”。朝贺之后,皇帝要赐宴,有音乐舞蹈杂技表演。岁首的朝贺也叫做大朝会。皇后与此同时也要接受命妇、公主们的朝贺。
    明清时期的官场拜年,流行望门投帖或“具柬”。就是不登门拜年,而是拿着书写有自己姓名和吉祥话的红纸,到同僚府上去投递,有时甚至不亲自投递,而派仆役代投。这已有点类似今天的明信片。
    拜年也是一般平民过年的重要内容。拜年的次序是由内及外,由近及远,由老及少。一般是正月初一拜宗亲,初二拜姻亲、邻里。黄陂的拜年规矩是,初一拜本家亲戚,初二拜母舅,初三拜岳家。到族人家中拜年,要先到这家的堂屋中向祖先神位或神像行礼,然后才拜这家的尊长。客人拜主人的祖先时,主人要陪礼。路上遇到亲友,要路跪或长揖,口诵“新禧纳福”。
    大户人家,过年时门口设有“门簿”,专记来拜者的姓名,以便回拜。如果拜年是差仆人送来的“飞帖”,回拜时则同样也用飞帖还礼。

    5.元日占卜
    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古人认为可以通过研究这一天的风向、云气来预测全年的收成和人畜吉凶。《史记》里面记载了大量的相关占卜内容。
    听谶、打响卜:腊月小年祭过灶神之后,除夕之夜,便通过占卜灶神而寻求占卜来的方位,于是抱着铜镜寻着这个方位走去,看这个方位的人在说什么,由之判断全年吉凶。这种风俗又称“听响卜”。
    年初七日占卜:南北朝时期有一种说法,正月初一是鸡日,初二狗日,初三是猪日,初四是羊日,初五是牛日,初六是马日,初七是人日。后代的术士,常常看正月头几天的阴晴好坏,来预卜相对应的人畜在本年的吉凶命运。比如,初六天气不佳,则本年对马不利。

    6.破五和人日
    初五又叫做“破五”,古代用这一天送穷,近代以此日迎财神。古代专门有一种神叫做穷神,穷神专门喜欢穿破衣服,吃坏的东西,如果有穷神呆在你家里,你家里就倒霉,所以你要想办法把它赶走——扔破衣服,倒掉乱菜。最早是在正月初五赶走穷神,迎来一年的吉祥富贵。后来,人们对财富的追求更加直接,便改成了祭财神、接财神了,就是通过年初的祭祀,把财富引入家中。各地所祭的财神有所不同,有的地方祭范蠡,有的祭赵公元帅、关公、五路财神。有些地方如北京、贵州等地是初二接财神,但大多是初五接财神。我们现代的不少商店规定初五开市,就是为了与初五接财神的节奏一致,使“破五”更加隆重。
    初七为“人日”。初一到初六每一天都对应一种动物,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轮到哪一种动物的日子,便要把这种动物的形象画出贴在门上。后世的剪纸贴窗花可能即与此有关。初七日为人日。人日这一天要剪人像戴在头上,男女都戴。《荆楚岁时记》把这个叫做“人胜”,或者叫做“春胜”。“胜”就是装饰品、首饰。有的用金铂剪成,有的贴在屏风上面,有的戴在头上面。初七这一天,人们用金银人胜作为礼物,在亲友之间互相赠送。吐鲁番唐墓出土了七个人形剪纸,这就是唐朝的人胜。人日要吃“上七羹”,就是七种菜煮成的菜汤。不同的地方的“上七羹”的成份还不一样。“吃了上七梗,大大小小做营生”,就是说从初七开始,年已经过完了,要去干活了。“吃了上七梗,农民寻田耕”,表示春节的游乐日子已经结束,要重新开始生产了。

    7.元宵节(上元节)
    中国古代一年的岁时节日中有“三元”:正月十五是上元,七月十五是鬼节、中元节,十月十五是下元节。上元节又称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这一天要祭门神和户神,要迎紫姑。紫姑又作子姑、厕姑、茅姑、坑姑、坑三姑娘等,据说她曾为人妾,被正妻妒杀于厕所,所以成了厕神,此神因占卜灵验(尤其是蚕桑收成),所以为历代所祭。后来演变为扶乩迷信的一种。
    上元节是一个主要围绕火展开的娱乐狂欢节。唐代要放假三天,宋代把这个假增加到五天,君民同去观灯为乐。近代以来的元宵节,主要节目有舞龙灯、舞狮子、采莲船、放焰火、猜灯迷,等等。由于“灯”与“丁”谐音,所以元宵节还附带有求子的功能,有些地方还有“请灯(丁)”“摸门钉(丁)”之类习俗。

    其他春节礼俗
    1.饮食
    在食物并不充裕的农业社会,春节无疑也是一个大吃大喝的节日。这个节日有两层含义:一是满足自己平时未尽的口腹之欲。二是借春节来联络感情。
    (1)饮药酒
    《四民月令》谓:“子、妇、孙、曾,各上椒酒于其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所谓椒酒就是在腊祭的时候,喝“椒柏酒”——即用花椒跟柏树枝一起泡制的酒。“椒柏酒”后代演变为“屠苏酒”。屠苏酒是用大黄、白术、防风、花椒、乌头、附子、桔梗等中药材泡制的一种药酒,具有温阳益气、祛风散寒、避疫除疬的功效。晋朝开始有喝屠苏酒的习俗。每到除夕时,用一个布囊将这些药材包起来,泡在井水里,到正月初一取出来大家饮用。喝屠苏酒的次序,跟拜年刚好相反。拜年是先向年纪最大的长者拜,而喝屠苏酒是让最年幼的人最先喝,而老人后喝。为什么呢?因为幼者是又长了一岁,而老者则是又失了一岁。宋代郑望之的诗《除夕》说得更形象:“可是今年老也无?儿孙次第饮屠苏。一门骨肉知多少?日出高时到老夫。”是说正月初一饮屠苏酒时,按从幼至长的顺序,轮到他这个老者时,已经日出高照了。这说明他很幸福。这首诗很有意思,既包含着对年龄的伤感,也包含着心中的暗喜,因为家里子孙满堂。
    (2)吃饺子
    饺子又叫做“扁食”。唐代人已经开始吃饺子了。为什么饺子成为中国北方年夜饭的一个必备食品,成为一个标志性的东西?一是味美,且适合中国北方的饮食习惯;二是谐音吉祥,“更岁交子”,象征着年岁相交,时间转换;三是饺子的形状类似元宝,象征着财源广进。包饺子时,里面常包有枣子、糖块、花生、钱币等物,看谁吃到,吃到这被认为来年会交好运。
    (3)年糕
    年糕是用口味好的黏性的稻米和粟米制成的,有多种形状花样。南方人称年糕,北方过年有蒸馒头的习俗,称“年馍”。两湖地区的糍粑,尤有特色。
    (4)吃豆腐
    豆腐是中国传统过年的重要菜肴。北方有“二十五,磨豆腐”的俗语。
    (5)糖果零食
    为招待前来拜年的小孩,各家都会准备各种糖果,湖北有“炒腊货”(花生、蚕豆、麻片)之类,北方更多。
    (6)上七羹
    《荆楚岁时记》载,人日要吃由七种菜做的羹汤,又称“七宝羹”。各地做法不一样,里面有芹菜者取“勤”的谐音,有葱者取“聪”的谐音,有蒜者取“算”的谐音,有芜荽者取“缘”的谐音,有韭菜者取“久”的谐音,有鱼者取“余”的谐音,不一而足。不过我们现在正月初七已经不吃这个东西了。
    (7)元宵
    因为上元节最早称为“元宵”,所以这种食物以“元宵”命名。江南吴越之地,也称之为“汤团”。
    南朝时人在春节期间还要服食用雄黄、丹散与蜡调和而成的“却鬼丸”、“敷于散”(中药散剂,成分近于屠苏酒)、“五辛盘”(大蒜、小蒜、韭菜、云台、胡荽等五种辛辣菜)、“胶牙饧”(麦芽糖)、鸡蛋等,这都与祈求新年健体去疾有关。

    2.辟邪驱灾
    (1)挂红
    中国人特别钟爱红色,认为红色是可以辟邪的,所以在春节的时候要着红衣,挂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窗花。据说“年”是一个怪兽,每至腊月三十要出来食人食畜,人们就用红色、鞭炮来驱赶它。
    (2)鞭炮
    鞭炮,实际上是鞭爆、爆竹,就是让竹子爆炸。古人相信爆竹的响声可以惊鬼驱邪,没发明火药以前,把竹子放在火里面烤,让它膨胀,当看到竹子出汗后,就把竹节拿到门口,在石头上面砸、扔,让它出声,这叫做“爆”。宋代发明了火药以后,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点火炸响,这也叫“爆竹”。把爆竹用绳子编串在一起,点燃后就可以连续地响,这叫做“编炮”。
    3.游艺
    古代春节期间还有各种游戏活动,比如说藏钩,它是指众人用手传递一种物件,让对方猜测藏在谁的手中。据说这种游戏起源于汉武帝的钩弋夫人,因她先天手指内曲,不能伸直。博戏、击鼓传花等也是岁末娱乐的方式。此外还有积玩(就是打球)、蹴鞠(踢足球)、跳索(跳绳子)、上杆子之类的。在表演方面,则有说书、舞狮、口技、傀儡(木偶戏)、歌舞、杂剧等等。

    4.禁忌和口彩
    春节期间,除了做一些祈求吉利的事情之外,在语言上也要多说吉祥话,少讲禁忌语。
    春节期间的吉祥话,很多是通过谐音来表现其意义,谓之“讨口彩”。 隋唐五代时期,春节时人们用盘盛柏叶一枝,柿、橘各一个,从中分开请亲邻分享,取其谐音“百事吉”。荸荠在北方话念“必齐”,过年的时候一定要家里人全回来了吃。吃肉元子或鱼元子,取“团团圆圆”的谐音;吃鱼,取意“年年有余”的谐音;吃豆腐取“兜福”或“都福”、“都富”的谐音;吃豆干取“大官”的谐音;吃韭菜,取“长久”的谐音;倒贴“福”字,取“福到”的谐音。你上门拜年的时候,看到人家家里门倒着贴福字,一定要故意说一句“哎呀,你家里福倒了!”人家就是等着你去说,很高兴讨到这种口彩。
    春节期间也有一些行为禁忌,如不能扫地、泼水、熄火等等。这是防止财气流失,为了聚财和旺财。有的地方认为初一到初五,妇女不能做女红。如果做的话,一年会更累。还有鞭炮一定要放完,免得把炮放在家里面了,那就是放炮。如果放炮,一年干什么事都不吉利。
    还有一些语言禁忌,即不说不吉利的话。不吉利的话语要转换成吉利的话来说。例如:“杀鸡”、“杀猪”,要说“福鸡”、“福猪”;“鸡爪”要说“凤爪”或“拿钱手”,“舌头”要说成“赚头”……如果谁说了不吉利的话,那么要用“童言无忌,大吉大利”这八个字把它压掉。有的人家特意将这八个字在贴墙上,贴了之后,你就是瞎说也没关系。




    14、阅读与生活(摘要)

    读一本好书,享一生幸福。一个人,不管他活多大的年纪,接受过什么样的文化教育,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只要他能够读到一本好书,或者说一生能够喜欢一本书,就应该感到幸福。
    中国人的四种阅读方式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中国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形成了非常稳定的读书方式和非常深厚的读书传统。《增广贤文》这本书里面写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说的是世界上一切的东西都不如读书。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先生曾经写了一副对联,认为人生最大的乐事就是耕读,也就是一边种田,一边读书,强调的还是读书。这些例子说明我们中华民族有非常悠久的阅读传统,并且在怎样阅读这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优势。所以我首先要跟大家交流一下中国人的四种阅读方式。
    第一种阅读方式叫做趣味性的阅读。中国2000多年以来形成的趣味性的阅读,就是吟诗传统。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吟诗的传统,譬如屈原在泽畔行吟,历代有多位中国画家都创作过风格各异的《屈原行吟图》。此外还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样一种说法。在中国民间,各地都有许多吟诗社这样的群众组织。中国的古人吟诗,是以半读半唱的方式进行诗歌作品的阅读,吟诗可以视为中国人最早的与最流行的阅读方式。吟诗的传统传袭至今。在我们湖北的高校中,华师每年的一二.九诗歌朗诵会,武大每年的樱花诗会,都是全省性的,全省各个高校的学生都参加。其实这就是吟诗传统的继续,虽然不叫吟诗,是朗诵,但却是吟诗的现代化的发展。
    第二种阅读方式,叫做聆听性的阅读与潜在的述讲传统。中国古代的述讲艺术传统起源于何时,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太清楚。但是大家都知道东汉末年佛教东传的第一站就是河南洛阳的白马寺。我曾经到过洛阳的白马寺,一个很大的墓所埋藏的不是人,而是第一次驮着佛经到中国来的三匹白马。东汉末年佛经传入中国以后,不久便产生了规模较大的讲经团。它们在中国南北各地区活动,主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讲述佛经故事。佛经故事后来成为宋元话本小说的题材、主题和艺术的来源。后来一直发展,勾栏瓦肆都有很多讲故事和听故事的人。唐宋元明清,这种形式一直坚持不断。当然开始时候是讲佛经故事,后来还加进了其他的故事。这样一种述讲的艺术传统到现在已经有1000年的时间了。 我觉得述讲艺术的传统是中国人重要的读书方式,这主要是和小说以及戏剧有关。
        第三种阅读方式叫实用性的阅读。这要讲到科举,从隋朝开始开科取仕以来,中国历朝历代大都以科举的方式来选取人才。科举考试,那是一级一级的上去的,最后由皇帝亲自来主持殿试。上榜的进士有很多,分文科和武科,但不管是文科还是武科都是以读书为基础的。那么要想中举,你该怎么阅读呢?就得以通过科举考试为目标。这是一个比较实用的目标,因此我把它叫做实用性的阅读。参加科举考试不论是文科还是武科,都必须是饱学之士,中国古代的读书人自小苦读诗书,一直不会间断。苏东坡以及他的父亲苏洵、他的弟弟苏辙都是饱读诗书的人,并称“三苏”,。据有关资料记载,“三苏”当年自家乡四川眉山出发,到当时的首都开封参加科举考试,走了大半年的时间,一路上每天晚上都坚持读书。后来“三苏”应试成功,名满天下,都当了官,而且在文学上的成就都很高,都成了大学问家。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曾国藩也是一个读书人,进士出身。在曾国藩的老家,民间流传着他从小背书记忆力惊人的故事,由此可见他考中进士也是不容易的。在他所写的家书里面,对于后代的子孙读书的要求是非常具体、非常高的。我知道很多人读了曾国藩家书都是受到其很大影响的。
        中国人第四种传统的阅读方式,叫做经典性的阅读。我把它叫做两千载的读经。为什么叫读经呢?因为中国的古籍叫四书五经,像诗编成叫《诗经》,《礼经》《易经》都叫经。我们从孔子那个时候就开始注重对经典的阅读,经典性的阅读有2000多年的历史,所以叫两千载的读经。中国学界有一句话叫做“只许六经注我,不许我注六经”,强调的就是要阅读经典,而不是要去改造经典。你只能对经典做注释,做阐释,做一些注解,然后谈自己的体会。你不能去改造它,也不能以你的方式随便去改变。
         古代阅读经典的主要方式就是背诵。从孔子开始特别注重对经典文学的整理,相传《诗经》等六经就是由孔子编订并且相传至今。什么叫经典呢?经典就是学术共同体公认的引用率很高的作品,或者是经过时间的检验,具有许多隔代读者的作品。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读书人,中国第一个大学者。历代以来,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多半都要尊孔。因此曲阜的孔府才相当于故宫,孔庙才相当于太庙。其时,凡是文化比较发达的地方都有规模很大的孔庙,小孩读书首先要去拜孔子。
        中国传统的读书方式注重阅读经典,可以从官方书面的历史记载中得到证明。宋元明清时的书院相当发达。这些书院多数为有名的学者讲学的地方,是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才发展起来的。湖南大学的前身及它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最早是朱熹讲学的地方。我们湖北也有很多的书院,像荆门的龙泉书院也是一个著名的学者讲学的地方,后来形成很大的规模,此外在武昌也有很多书院。
    中国有非常深厚的读书传统,自孔子编订经书开始,四书五经一直被称为经典著作,阅读之经。直到现在,我们很多大学里面的很多学生,特别是硕士生、博士生是一定要读四书五经的,这个传统非常深厚。所以形成了上述四种读书方式。
    如何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
    当然我这里讲的阅读可能仅指狭义的阅读。如何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呢?我跟大家介绍几种。
        第一种,快读和品读。对于经典和非经典的作品,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经典性的著作我们要采取品读的方式,非经典性的著作就可以采取快读的方式。报刊上的文章、网络上的文章、新闻时论都属于非经典的作品,这样一些内容了解一下,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花太多的时间去进行研究。对这样一种阅读,就应该采取快读的方式。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我们都是这样做的,这样做的就很好。但我认为对于经典文学作品或经典的学术著作必须采取品读的方式,也就是研究性的阅读。比如说《老子》《论语》《神曲》这样一些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如果不进行品读的话,我们对它的了解和理解可能就无从下手。因为你无法去了解,无法去理解,一定要详细阅读,进行品读。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这些作品内容深厚,往往具有多重时空和多重思想,在艺术体制和艺术手法上也相当复杂,只有进行品读,你才能够理解。第二,这些作品往往年代久远,语言表述方式很难为当代人所接受,因此必须进行探讨或研究,有的还要查字典,还要查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才能读懂,因此必须采取品读的方式。
        第二个种,主读和辅读。没有经典式的主读,就不会有专门的知识结构,就难以进入研究之门。而如果没有扩展式的辅读,就没有大的视野,难以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也就不会有新的思想发现。所以快速阅读或者说辅读也是相当重要的。
        对于将阅读当作生活方式的读者来说,可能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进行快读,但是适当的品读及研究性的阅读也是很有用的。主读和辅读,品读和快读是相关的。
        第三种阅读方式,默读和朗读。中国古代的读书讲究朗读,所以叫吟诗。吟诗不管是长诗还是短诗,都要以半读半唱的方式来进行吟诵。这个叫朗读,要出声。不论是一个人还是在大庭广众之下,都要读出声音,这样的阅读会有很好的效果。中国古代的读诗,为什么采取吟诗的方式,就是因为这个。当代德国人在街头读自己的小说,读自己的散文、戏剧、诗歌,我想也是出于这样的原因。从历史上来看,杰出的人物很多都是读书人出身。他们从小熟读诗书,并且不少一生坚持有声阅读,坚持要读出声音。因为只有读出声音,才能发现哪里读错了,这个效果是非常好的。毛泽东、胡适、郭沫若、鲁迅、达尔文都很喜欢有声阅读,他们通过有声阅读打下了十分坚实的传统文化根基。当然更多的人在读书的时候是默读,德国女性在车上、船上阅读多半是不出声的。   
    第四种,少儿阅读和成人阅读。这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少年儿童的读书生活要有所指导,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规定了网吧不对未成年人开放。网吧对少儿阅读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因为他没有选择的能力,没有鉴别能力。不是什么好书都适合作为少儿读物,不是什么影视都适合少年儿童去看。

        一个民族的未来,在于它有多少喜欢读书的人。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于它有多少读过书的人才。现在农村有的家长看到一些大学生毕业也找不到很好的工作,认为读不读书好像关系不大,孩子读书也没有什么用,因此就不要他们读书了,特别是不要女儿读书了。其实,这是无知和愚蠢的表现。
       




    15、家庭礼仪(摘要)

    家庭礼仪的核心是敬。我建议大家去看看《弟子规》,它是传统的家庭道德的一个范本。我们每人在家里要承担三个角色,要尽三种责任,作为父母我们要关爱子女,作为夫妻我们要彼此尊敬,作为子女我们要孝顺父母。对于如何尊敬父母,我认为要做到“六多两少”。
    第一,多一点儿微笑。对父母最大的孝顺就是时刻保持微笑。关于什么是孝,孔子在《论语》中有所论述。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有人说养活爸妈就算孝顺了,孔子说不是,如果把对父母的孝顺仅仅限制在养活的层面,那和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呢?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对父母孝顺最难的是保持和颜悦色。和颜悦色是我们发自心底给父母的孝。您只要有和颜悦色了,您说的话、做的事,都是发自心底的孝。如果说您没有这样一个笑的心态,您送给父母东西的时候八成是黑着脸的,父母让您干点活您可能也会有怨言。对父母多一点微笑,这样您与父母的关系会融洽得多。让我们回去把微笑带给父母,养成不笑不说话的好习惯。
    第二,多一点称谓。多叫几声爸爸妈妈。各位不论您是什么年龄的人,哪怕您现在白发苍苍,如果父母健在,请回去也要多称呼几声父母,多称谓就是孝顺。小的时候当我们无力独立生活的时候,我们天天跟在父母的背后喊“爸爸妈妈”。慢慢地我们长大成人了,我们不再需要父母的庇护了,我们就忘记了他们是多么地希望我们喊他们“爸爸妈妈”。我们叫得少了,孝心也跟着小了。回去重拾孝心,多称呼父母,多叫几声爸爸妈妈。这两句话,父母百听不烦,我们要百说不厌。
    第三,多一点敬语。跟父母说话要用“您”。父母是给我们生命的人,我们称呼他们要用“您”。“您”字怎么写,是心上的你,我把你放在心上,高高捧起,这叫尊敬。带着您的妻子,带着您的丈夫到您爸妈面前称呼爸爸妈妈您,一个您字将带给一个家族的高贵。您的父母听到您这样称呼他们,他们会非常开心,觉得一生操劳得到了最好的回报;您的另一半看到您称呼父母为您,他会觉得你真有修养,真懂孝道。您的另一半也不会再称呼您的父母为你,他也跟着您一起用“您”称呼父母。当他用“您”称呼您父母的时候,您会发现婆媳关系、翁婿关系,因为一个“您”字便朝特别亲密的方向发展。年轻人即使有点不适,岳父岳母、公公婆婆也会因为您用的“您”这个词称呼他们而感到被尊重。他们走出去还会自豪地说,我们家的媳妇、女婿,虽然说能力可能不是很强,不太怎么会做事,但是有修养,特别把我们老俩放在心上,总用“您”来称呼我们。一个“您”字给父母带去多少安慰。等您有了小孩,他听到父母这样称呼长辈,也会这样称呼您,一个家庭的高贵就因为这个“您”字诞生了。同时对父母我们要常说“谢谢”,因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牵挂我们,不在为我们做事,所以我们要谢不离口。父母哪怕是为我们做一点点事,我们就要说,“爸妈辛苦了,谢谢你们”。常说谢谢,父母会心甘情愿为你付出。
    第四,多一点问候。作为子女给父母的问候应是无时无刻的。每天要做的功课是早晨问候,睡前问候。如果没有问候,你的家庭离亲和相距甚远。睡觉的时候要提醒爸妈早点睡,祝他们睡个好觉,注意别冷着,多盖一点。起床的时候,要问候爸妈早上好。去上班或上学的时候,要说,“爸妈我走了”;下班或放学回家要说,“爸妈我回来了”。父母下班回来晚的时候,你要说,“您辛苦了,这么晚回来,赶紧歇一会儿”,接过爸妈手里的包。我儿子现在就是这么做的,所以我感到特别温馨和幸福。今天中午他还电话打过来问,“妈妈几点到家,想吃什么我给你做?”。我说我在武汉。他说他把菜都买回来了,我说没关系,晚上回去吃。他做的菜可能不是很好吃,但是他想着给我做,我就知足了。什么时候回来,我给你做好吃的,这也是问候。“天气变化了,多穿点衣服”,在春天、冬天这就是一句温暖父母心的话,不仅在家里说,打电话也要说。当爸妈生病的时候,不仅给他钱,给他送药,还要一句安慰,“爸妈没关系,很快好的,有我在,您放心吧”,给他减轻压力。这些问候要时时放在嘴上。逢年过节的时候,要给爸妈一个问候。我们北方蜂年过节的时候,儿子要恭恭敬敬地给我们祝福,“爸爸过年好!妈妈过年好!”。我们从小就是这样做的。过年的时候,我们穿整齐了,走到父母面前,给爸妈认认真真敬个礼,一直到我父母去世。今天我把这个规矩给了儿子,那就是过年过节必须到我面前好好地给我一个祝福。这是规矩,这是教孩子怎么做人,怎么尊敬父母。所以父母要懂得给孩子立规矩,这样孩子才能学会尊重他人,尊重父母。父母生日的时候,在送上礼物的同时献上一个美好的祝福。
    第五,多一点赞美。一定要多告诉父母,我以有您这样的父母为荣、为傲。当父母讲他年轻时候的事情时,要认真倾听,哪怕已经听了十遍,也要当作第一次听一样。因为人老之后,会经常说起年轻的时候。我们很多子女听了一次就不愿听第二次。但即使父母讲了无数遍,你也要做个好听众,还要不时回应几句,“妈您真了不起”、“爸您原来是那样的”。不就是多听这么一会儿,多讲这么两句话吗?您稍微耐一点心,您就是孝子。回去培养我们这份耐心吧。听听父母的这些话,包括他们的想法,永远赞美他们。如果谁否定自己的父母,就否定了自己的根基。
    第六,多一点礼物。东西多少并不重要,一年四季让父母从您这儿收到礼物。特别当女婿、儿媳妇的,一定每个季节给父母送点礼物。当儿女的,应该送给父母他们最需要的东西。
    “两少”首先是少一点要求。青年朋友,给你们一个忠告,人要自立,一定不要给父母再添任何的麻烦,他们那衰老的身躯承受不了更多了。您千万不要今天借爸妈的钱用一下,明天再借二老的东西用一下,而且还不还。如果哪天父母不在了,您后半生难以心安。现在不就有一个词叫“啃老族”。青年朋友们,要早一点自立,日子慢慢过,用自己的努力去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同时我也告诫爸爸妈妈们,不要去培养啃老族。如果孩子是啃老族,爹妈一定是缺乏教育方法,过于溺爱。有些事不要多做,能有一件事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就行。买房子不要帮他全款买,有钱也不付全款,让他自己去还贷款。这都是秘诀,我希望我儿子不会听见。还有,只要孩子一工作就要他交生活费。我是这样对孩子说的:如果你愿意读,我们会供你,直到你读不动了。但如果你工作了,不论干的是什么活,都要交五分之一的薪水作为生活费。:所以我的孩子研究生毕业找到工作后,我马上就要他交生活费,第一个月他只交了500,后来交1000,能为家尽到自己的责任,他感到很自豪。大家一定要狠下心来说这样的话。我就跟我儿子说:“你交这钱要感恩戴德呀。如果不是妈妈在上海,你这1000块钱是够住宿还是够吃饭呀?你住在妈妈这里,环境多好。而且,你只交1000块钱,就把自己从啃老族里拉出来了,难道这不很值得吗?”他听了觉得很有理,后来每次交钱的时候,都对我说妈妈钱少了点。我说没关系,只是想让你心里有这个概念。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们就一个孩子,您要狠下心来,给他一点儿厉害,这个孩子才能成长。
    第二,是少一点争执。永远不要说两代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如果父母在做人方面给你一些指导性的话,千万要听取,“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管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人性的变化是最缓慢的。父母把他的生活经验和教训告诉给我们,有助于我们避免犯老一辈所犯的错误。比如儿子找对象,我会告诉他,对象的品格是首要的,相貌次之。因为所有的美貌、潇洒都会随着时间而逝去,而内在的不足却永恒地存在。这些都是作为过来人的经验之谈,作为父母你一定要把生活中的这些经验告诉您的孩子,作为孩子一定要听取父母的这些教诲。我们经历的不应有的挫折,有很多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去好好听父母的话。我们不要和父母争执,即使他们说的不对,在面子上也要尊重他们,不能惹他们生气,要把“是” 放在嘴上,先让他们开心,当然在背后您还是要坚持做您正确的事。父母把我们养大不容易,要理解父母的苦心,这是子女孝顺父母的礼仪。
    



    16、二十世纪中国婚俗婚礼的演变(摘要)

                                                                  
    由于旧式婚礼有许多弊端,从清末开始,一些仰慕西方风俗的开明人士,就开始冲破传统,对婚礼婚俗进行了改革,出现了人们称为“文明结婚”的新风尚。那为什么把新的婚礼叫做“文明婚礼”呢,因为它们有这样几个和传统婚礼不同的地方:
    第一,男女当事人有发言权。
    用当时的原话就是:“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你看上了哪个女孩子你跟父母说,然后呢,“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请愿于女子之父母”。父母同意你娶那个女孩子,就派人去提亲,得到女方父母的允准,再由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这样虽然还是由父母派人去提亲,但是最后有一关,得男女双方见面表示同意了,“婚约始定”。这种文明结婚,男女双方当事人有了一个见面的机会,不像过去,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甚至有些地方新郎在把新娘盖头揭开之前,对方是什么样都根本就不知道。女子获得了表示同意与否,也就是自己意志表达的权力。
    第二,“子女自立,不再依赖家庭”。
    订婚以后男女立约,先以求学自立为誓言。定婚后,两人继续上学读书,直到找到工作,能够自立,不是说讨了媳妇就靠家里来面养起来。你经济上不自立,当然是吃别人的饭、受别人的管嘛。妇女只有经济自立了,别人才管不住,才有婚姻自主权。
    第三,节俭办婚事。
    由于男女当事人通过求学谋得职业,经济自立了,所以结婚的时候,父母就不必在婚礼上面铺张。结婚之时,由男女方的父母各给金戒子一枚、礼服一套,就是节俭办婚事,这是当时文明的表现。传统婚礼的仪式,一般都是什么“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那新式的呢,它就不同了。婚礼上,新娘穿着白色婚纱。过去中国人认为红色是吉服,白色好像不吉利,只有办丧事才穿白的。但是西方的风俗传过来以后,新娘出嫁的时候都要穿白婚纱,这就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到了20世纪30年代的“新生活运动”,提倡要搞“集团结婚”,就是我们今天说的集体婚礼。这个集团结婚,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现在台湾还有。1934年上海的“第一届集体婚礼”,是在市政府大礼堂举行的“结婚典礼”,由市长、社会局长证婚,参加的每个人只要交20块钱,结婚证书由市政府印发给大家。这一届参加的有57对新人,以后陆陆续续每年都举行几届。这种集体婚礼,不仅在当时的上海,就是在全国也是史无前例的,得到了大家的欢迎。有很多人以参加这种“文明婚礼”、“集体婚礼”为自豪。我觉得这种新式文明婚礼,是把西方的一些文明的风俗和中国的一些优良的传统风俗结合起来了。西方人因为有一个宗教信仰在里面,所以结婚大都到教堂,还要宣誓。中国就没有这一套。不过,西方虽然讲究在婚礼上信誓旦旦地宣誓,但整个社会的离婚率却不低。
    在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掀起了一场贯彻《婚姻法》的群众运动。1953年2月1号,周恩来总理专门签署了关于贯彻婚姻法的指示,于是在全国各个地方就掀起了一个贯彻《婚姻法》的高潮,在婚姻家庭领域里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很多妇女终于熬到头,争取到了自己的幸福。当时湖北石首有一首《婚姻自由歌》反映了这种状况:“如今婚姻自当家,不用你媒婆两头夸。姐看郎好姐就嫁,郎看姐好就娶她,相好的情人成了家,妇女们不再受欺压”。这首民歌真实反映了当时妇女的欢快心情。
    20世纪50年代初的这场贯彻《婚姻法》的群众运动,是一次重大的社会改革运动,对于改革传统婚姻制度,建立新型的婚姻家庭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不过我个人有个观点,不知是否恰当,就是那个时候,在那次运动的过程中间,把妇女的地位是不是抬高得有点过度了,在妇女地位大幅度提升的同时,让男人的威风扫地,使中国社会留下了一个长期的后遗症,后来加上“文革”所谓“破四旧”“立四新”的影响,在一些家庭特别是城市家庭里面,女子地位在某种程度上超过男子,夫人在家里可以说是重权在握,“妻管严”、怕老婆的现象比较普遍。现在社会上还流行的什么“工资全交、家务全包、剩饭全消”这样一些民谣,就是这种现象的反映。中国女性的优良传统和美德,现在在某些妇女身上就很难看到了。但不善待公婆和丈夫,家庭肯定不能和睦相处。在农村,急风暴雨式的群众运动,在反封建方面并不彻底。所以有的人说,“尽管有《婚姻法》为依据,有强大的社会舆论为助力,有评剧《小女婿》推波助澜,但是许多人还是无法冲破封建牢笼……几千年来的封建残余不可能因为短时间的政治运动而消除。反封建的草草了事,造成农村反封建的不彻底,包办婚姻、买卖婚姻(换亲是另外一种表现形式)仍在延续,农村成为婚外情最容易发生的地方。买卖婚姻又成为目前屡禁不止的拐卖妇女现象发生的温床。”所以我们还要检讨,在贯彻《婚姻法》过程中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哪些地方搞过了头,哪些地方又不彻底。
    不过我倒是想说婚礼也能够折射出社会变迁,即传统观念、政治革命、经济利益交替主宰着人们的言行。比方说20世纪50年代,在单位结婚,婚礼常常是组织或同事安排的,在会议室里张灯结彩,本单位同事大多要来祝贺,单位领导担任主婚人、证婚人,他们会讲一些热情洋溢的祝词,最关键的仪式是向毛主席像鞠躬,向主婚人、证婚人和来宾表示答谢,然后夫妻相对鞠躬,这就代替了旧式婚礼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至于“送入洞房”,则是同事们排着队,把新人送到临时给他们安排的新房里。那个时候,一般单身职工都是住在集体宿舍里的,有人结婚了,就开辟一个临时的新房给他们住。调皮的同事也有闹房的。上世纪50年代的闹房没有现在那么过头,就是在新娘递糖、递烟、点烟的时候趁机把火柴吹熄,让她重点,仅仅这样开个玩笑。到了“文革“时候,闹房就要背语录、唱红歌、跳忠字舞。经历了“文革”的同志就知道有这种情况。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婚礼大操大办的情况又有所回升,一系列的烦琐的仪式搞得眼花缭乱,不过也有很多新潮的婚礼出现。
    现在则是个性化的婚礼,表现出人们在追求思想的解放、生活的安适。你看这张照片是一个小伙子骑着马去迎接新娘;这张是骑自行车迎新娘的,其实这在上世纪60年代是很普遍的,不过因为现在一般都是用汽车来迎娶新娘,所以自行车迎亲也变成了新潮;还有用三轮车来迎亲的;婚礼在公共汽车上面举行的也有;这张照片是在直升飞机上举行的婚礼,表示天长地久;这张照片则是在水底下举行婚礼……这种婚礼的多样化、豪华化,我认为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个人消费能力提高的一种必然的趋势。婚礼的个性化、另类化是年轻人注重个人感受,张扬个性、追求新潮心理的一种表现。过去是为家庭结婚的,现在就是为个人,小两口商量哪样好就哪样,只注重彼此间的感受。所以这样的婚礼是以新婚当事人的兴趣、爱好和意愿为中心的,这也是传统家庭、家族观念淡化的一个必然的结果,我们不必对此持反感的态度。此外还有跨国婚姻,就是中国人和老外结婚,过去很少,现在随着国际交流的频繁,越来越多的人有了来自异国的配偶。



    17、个人创作与时代境遇

          我从小是在剧团附近长大的,这个剧团里有很多出身农村戏班的老演员。他们的表演都非常优秀出色,但是他们有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文化程度不高。其实他们大都就是不识字的人,根本看不懂剧本,那如何去声情并茂地表演呢?这就有一个熟悉剧本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产生了一个疑问:到底是什么样的故事,可以让人声泪俱下?到底是什么样的故事,可以让一个根本不识字的人,在戏剧这种我们人类共通的感受中,可以最终形成共鸣,达到那么棒的一个效果?所以,我对戏曲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我的文学的启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并不来自于我过去读过的多少篇伟大的经典中短篇小说,或者是来自于一个文学大师。我的开蒙,是不折不扣地以中国式的戏曲为基础的。

        我第一次读到的剧本,叫《探阴山》。我觉得这部作品对我影响非常大。中国的古典戏曲代表着中国古典文化传统里面最有价值、最瑰丽的一部分。在这样一个非常狭小的部分里,有一些戏剧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生死观、价值观,最重要的是它不是在讲道理,而是通过美,通过故事的感染力,通过中国古代人对于生死价值独特的认识,使这个作品的生命力变得非常的强。比如有一部戏,讲包公要破一宗案子,但破不了,在愁眉不展之际,中午他小睡一会儿,灵魂来到了阴曹地府,找到了冤死者,在冤死者那里发现了真相,然后魂魄再返回阳间,最终顺利破了这个案子。还有一出著名的戏叫《千里送京娘》,是讲赵匡胤送京娘的故事。像这样的故事,极大地打破了单纯从它的美学、艺术感染力评价的眼光,打破了生死的交线。这一点是非常难的,因为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往往受制于这样或那样的尺度。

    当一个作家开始写作的时候,可能第一个需要克服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怯懦。这个怯懦不是有人拿着枪去逼你去写什么样的东西,也不是有人拿所谓的政治正确性要求你去写什么样的东西。但是一个想要面对真正写作问题的作家,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人诗沃尔科特讲过的:“改变我们的语言,首先改变我们的生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想要发展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语言系统,要使这一套语言系统为自己的故事服务,要让我们的故事匹配得上这一套语言系统的话,仅仅在那里写作是不够的,你必须改变自己的生活,用你的生活去经历,去遭受。

    对于一个20出头的写作者来说,写作是一个很自然的东西。在我写作之初,中国新时期文学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向和变化,这个重大的转向和变化使人们开始不满足于普通的叙事技法和潮流,即使像王蒙先生等这一批老作家所开创的新时期文学传统,也不能够满足更年轻的写作者,于是受卡夫卡、博尔赫斯、菲利普·罗斯这样一批西方现代派文学传统所影响的作家开始大举进入中国。一时间,中国的大地上,中国文学期刊的土地上充斥着这样一批人。在这样的前提和背景之下,我的写作可能跟他们还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就在于,我们的出处和来历不太一样。我从一开始就受传统中国文化(从戏曲剧本开始,包括《聊斋》)的影响。《聊斋》其实是一本非常伟大的小说,它绝对不是写一点妖狐鬼怪,即使最伟大的现代西方文学大师博尔赫斯,也对《聊斋》这部小说赞不绝口。什么叫经典?经典就是在每一个时代都可以经得起乔妆打扮,在每一个时代都可以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每一个时代都能够经得起误读错读,而聊斋就是这样的作品集。其中有一个小说叫《叶生》,我印象非常深刻。

    海明威有一句名言,“我们只有想清楚明天写什么的时候,我们今天才可以离开这个书桌。”因为如果你今天想不清楚明天写什么,估计到明天你又会浪费,你还是不知道写什么。这句话对我的教育也很大,我每一次都是在想清楚我明天可能要写什么之后,才离开今天工作的书桌。所以说,这句话鼓舞了我写作的信心,也鼓舞了我的人生。一个理想的作家,就应该使他的作品像一个暗号,作者是这样的人,读者也是这样的人,我们彼此间对答案、对暗号,最后答案对上的时候,会发现原来你也在这里。我写作的目标就是把自己的写作献给无限多的少数人。因为不可能有那么庞大的价值观和美学上的追求,去区分谁跟你是同样的人。但这绝不意味着你的写作就没有表达的价值。我们在一个人群当中,容易成为一个符号。但我们每个人都要表达自己,有的人表达自己是通过唱歌,有的人表达自己是通过跳舞,每个人如何表达自己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可能,但是对我来讲,表达自己是一个最迫切的事情。它证明自己的存在,甚至是虚无的存在,都是非常的有价值的。从个体上我欣赏那些气息非常微弱的作家,我个人非常不喜欢那些得意洋洋的作家。一个作家不是恐龙翻身,也不是成功人士,一个作家所有的道理就是沉默的写,暗无天日地写,首先把你自己托付给写作,然后让你的写作自动地呈现出

        今天这个时代,我们的偶像已经开始具备某种程度上的宠物特征。各行各业皆是如此。那么他们没有价值吗?我认为其价值还非常大。一个畅销书作家就可以创造几千个工作岗位。但问题是,一个成熟的、健康的,或者说有底线的社会,不是在靠这些东西来延续我们的价值、我们的传统。真正越是微弱的,越是需要呵护的,越是那些看上去其实非常脆弱的个体,当他们汇聚在一起的时候,往往能产生摄人心魄的能量。在今天这个时代里,几乎所有的人都大放哀声,说文学已经没落了。但这要从两个方面看:第一,文学确实已经没落了。多少年前,人们由于娱乐文化生活的匮乏,将文学这种形式捧到了一个与它不相称的地步,让它过多行使了它本不应该承担的功能。第二,文学在今天这个时代其实是没有被冷落的。它转世到了方方面面。我们注意一下,会发现现在广告、影视剧、电影的文学性其实是在慢慢地增加,文学语境已经转化为了影像,广告等各种各样符合这个时代的元素。我们每个人都确实活成了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说辞和生活方式。但是其实当我们每个人都怀揣着自己的一点生活方式和生活特征,凑到一起成为一个集体的时候,汇集的结果很有可能最后是一个苍白的无法辨认的集体,精神的作用在这个里面变得无比的轻。对于很多人来讲,这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但是对于少部分人来讲,他们却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拿生命去捍卫的事情。

    我是一个写作神话的毁坏者,不太相信灵感。灵感就是爱,爱就是迷恋,你只有对这件事情无比的、不记后果的、苦行僧般的迷恋,永远不下这个战场,奇迹才会光临。前一段时间,我小说写得不太顺。我想写一群农民战士,这一群农民战士看上去马上就要到目的地了,但是他们都身负重伤,是一群根本就走不到目的地的人。当时我完全不知道这个,在接到这个任务之后完全都不知道该怎么写。我想来想去,把开头结尾所有的东西可能都已经设计完了,但是就是没有办法写。就在这样长期被它折磨、困扰,甚至虚构、怀疑自己完全没有做这件事情的能力的时候,我读到一条新闻,新闻上讲到美国有一个女孩,身患绝症,只能活一年时间,但是她许下了十个愿望。这些愿望看起来每一个都荒唐不经,比如说她要去阿拉斯加看鲸鱼,她要做奥巴马总统的舞伴……看起来没有一个是能够实现的。但是等到她的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当死亡真正来临的时候,她的每一个愿望都实现了。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女孩就像一道光芒一样。这是一条真实的新闻,它给我马上要写的这个故事带来了非常大的启发。我后来非常顺利地就把这个作品写完了。

    写作其实从本质上是一门科学。它绝非是像很多人认识的那样,说我理科不好就去学文科。我们知道的那些文学大师,都是非常精密的,他们像是在做一个钟表,在仔细计算所要讲的故事的路径、策略,以及最后完成的效果。这是对于文学,对于小说,作为一个艺术结果的尊重。我们过去说作家是训练不出来的,但美国现在还有大量的写作班。美国很多的大作家,尤其是这几十年来的大作家,几乎都是美国各个学校里的写作班培养出来的人。他们那儿就像过去的传统的学徒式的工作,就是一个老师带几个学生,但就可以训练出这些非常优秀、非常杰出的小说家。在写作当中,无论你秉持多么正确的观念,你最终还是需要克服自己在现实写作当中的具体的困难,最终还是要解决一个最切实的问题,那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我们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作家。或者说我本人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头,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作家,我到底希望或者梦想写出什么样的作品。

    对于我们来讲没有其他的道路,我们已经把自己的生活放在了如此“狭隘”的一条道路上。这种“狭隘”是一种人间正道,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苦役。我们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意欲何为,到底要变成什么样的人,我们为什么去写作?这个时代生活的内容在今天呈现的是异常的复杂,我们每一个人都活成了个体,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令人称赞和称道的生活方式。我们的一些怪癖,在这个时代里都可以获得原谅,因为我们个人的自由度确实在空前的增长。但同时,我们作为一个写作者,必然会面临一个十几年来全中国的作家都无法回避、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你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或者说发展中社会的作家,你所经受的最重大的转折改变,其实都在别国作家的体验之中,甚至是体验之后。比如说在物质方面,高房价如何压迫我们?30年前在美国,在欧洲,早就已经产生过一批非常杰出的相关作品,像美国上世纪20年代就已经产生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样的作品。所以,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时代里,我们到底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作家?不能说是一代人需要面临的或者要解决的问题。但对于我本人来讲,这可能是非常重要的。

    要改变我们的语言,首先要改变我们的生活。如果你对这个时代是出自于你的价值也好,出自你狭隘的美学上的认识也好,去出发所认识的世界,你可能只能活成你自己。但活成你自己对一个作家来说,恰恰可能是弥足珍贵的。这几年来,我不断的想办法使自己的生活扩大,我去拍电影、拍电视剧,说到底都是不要再去过那种所谓的文学生活,因为文学生活从本质上是一种伪生活。基于这样的一些判断和认识,我是一向反感作家对于文学,对这个职业进行所谓的佳话式的、逸闻趣事式的了解或者介绍。因为它本质上就非常枯燥、无趣,是每天要跟对自己身份的自我怀疑、折磨作斗争的职业。如果说你想要在这个职业里获得成果,需要科学的训练,严肃的纪律,它绝非是所谓的灵感式的东西。

    一个产生于他人所不可替代的感受基础之上的作家,可能才是一个作家的终级意义。我从来没有什么时候像现在一样,觉得这么笃定。我甚至都可以预见到这样一个理想的结果,虽然显然它可能会一败涂地,显然它是一个无法抵达的结果。但是我也想说,在这样的一种苦斗里所感受到的虚无、折磨,事后想起来确实令我非常幸福。因为我确实是走在一条背离自己的道路上。而如果我们每一个这个时代里的创作者,都极大程度地忠实于自己,又能够自觉地以自己的作品建立一个美学和支撑体系方面的道统的话,那我就觉得,身为一个作家,是非常幸福的。 本贴最后由 方少华 于 2015-02-23 09:30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2楼

  • 新闻博士发表于2015-02-23 18:19|

    方先生好,这种约稿有些不大合适,毕竟给文字插图不是大赛,你需要的稿件是有限的,而参加的作品是无限的,那些落选的作品作何处理?不像大赛作品还可以投稿发表之类,这对落选的作者很不公平,最好先查看一下,选择合适的作者,定向约稿,其他人也就不凑热闹和浪费时间了,你说呢? 本贴最后由 新闻博士 于 2015-02-23 18:21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3楼

  • 蜀中杨再琪发表于2015-02-23 21:46|

    我以为方先生此法可行。我看了一下征稿内容的文字,要在几天之内拿出附合要求的作品困难还是不小。如果定向约稿,作品内客又不行,或内客行而技法色彩构图又不行,怎么办?用吧作品不行,不用吧,又是定向约稿,这300元/幅的稿费给还是不给?不给,是你约的稿,算是有约在先,耍我?朋友啊,下次还合作么。给吧,出版方恐怕通不过。还是海选征稿吧,文字内容,插图要求,截稿时间,稿酬等公布出来,有兴趣的各人衡量一下自已的风格和绘画水平决定是否应征,也是一种公平的方法

    举报 回复

    # 4楼

  • 方少华发表于2015-02-24 11:11|

    新闻博士、杨老师新年好!
           谢谢对此次征稿活动的关注和理解!
           大年三十前一天,负责此书编辑出版工作的朋友找到我,他们最初的想法也是让我找几位漫画家画一下,可当我拿到文稿后,我的确有些为难,因为难度较大。我跟他们谈了与杨老师大致相同的看法,加之四月份就要此书,过完年就是三月,时间也经不起来回折腾。于是只好求助于全国的漫画家们。
           我是这样考虑的:前年嘉兴举办了“漫画端午”全国漫画作品展,我相信其中有一部分作品是符合《9、端午节和神话历史》这篇文章的;张爱学老师发表了不少关于年俗方面的漫画,有些作品应该符合《13、中国传统社会的春节礼俗》这篇文章……这样的情况应该不少,许多作者已经发表的作品或多或少与这些文章有相符的,发过来应该只是举手之劳,不需花费很多精力。
           如果手头没有合适的作品,那么就要认真考虑了,除非你有非常好的创意或以后还可以在其他媒体发表,那么也不妨参与一下。我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机会,是否参与还是需要自己权衡后再做决定,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举报 回复

    # 5楼

  • 方少华发表于2015-02-27 16:16|

    近期陆续收到部分来稿,出版方看了以后,有几点要求要我再说明一下:
    1、大部分来稿画面比较单一,没有达到“丰富的场面感”,因此希望大家投稿时注意,即使是已发表的作品,如果内容适合,最好加一些背景,丰富一下画面。

    2、少数作者投稿数量达到几十幅,且根本不知道为哪一篇文章配图,以后这样的投稿只有舍弃,请大家不要做无谓的劳动。

    3、部分作品没有按文章编号进行命名,难以分清到底是为哪一篇文章配图?给作品分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4、作品一定要抓住文章重点,不要认为与文章内容有点联系就行,应尽量根据文章内容有所发挥,我们期待着大家的好作品! 本贴最后由 方少华 于 2015-02-27 16:25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6楼

回复

最近发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