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版块

谈诗一例

置顶 精华 发表在 漫话漫画

19

1739

谈诗一例

•罗兴发•

下面录有一首“打油”:
++++++++++++++++++++++++++++++++++
作者: 李向东(2014-08-17 10:56 )
# 1楼
致组委会
天津桥旁情切切,
银锄花开何迟迟?
寄言北方红颜子,
书到江南几日春?

本贴最后由 李向东 于 2014-08-18 10:59 编辑过。
+++++++++++++++++++++++++++++++++++++++++++

从造句上看得出,作者读过一些古诗,欲刻意于诗的表达,也仿佛像诗,但目下这几句确实还不能算真正的诗。因为,这几句内部结构缺乏统一的逻辑。第一句“天津桥旁情切切”设置了一个意境,联系最后一句看,此景仿佛是一对情人在告别。但是,第二句“银锄花开何迟迟?”逻辑就接不上第一句了,“银锄花开”为何物?谁能够看得懂?于是乎,人们也就不知道最后一句“书到江南几日春”写姑娘为何物何事思盼有信到达。当然,作者按他自己询问“漫画比赛的信”何时到达的逻辑说话,这个逻辑还是清楚的。但是,按照诗的逻辑衡量,内部结构就缺乏逻辑的统一了。

赋予艺术意境的创造且含蓄婉转表达,才能够起到真正是诗的表达效果。艺术意境的创造,应该自成事理,事理不成,杂乱无章,甚至连真正的打油诗都说不上的。顺着“天津桥旁情切切”这个意境设置,自成事理逻辑的演变,就可能出现下面一种场景:

津埠桥头情切切,
一回一步难离别。
雁鸿或困鸡床虏,
谁闵岳阳泪不绝。

这个场景一旦确定下来,题目肯定就应该改一改了,以《漫画参赛呈天津一朋友》作题,那么“雁鸿或困鸡床虏”一句就不是骂人的话了,是朋友之间的调侃玩笑,最后一句“泪不绝”也就不显得太悲情。

为了讲究一点平仄,第一句作了一点文字上的调整。

经过以上这么一些讲究,可能更像诗了一些。

至于这样的诗,能不能让对方理解自己的用心良苦,就不必把对方看得太狭隘了。或许在有些人的眼睛看来,“李向东”是一个可以随意拿来羞辱的形象,但是,这毕竟是属于“感情用事”。就事论事而言,就一事必然有一事的逻辑,违背这一事的逻辑,就没道理了。世间的事情很复杂,诗是没办法把这些说清楚的。写诗,能够表达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情,表达清楚了,也就足了,特别是,能够让第三者旁边人看清楚你的表达,了解你的情感,才是最重要的。

在这里,我还想说说两首唐诗。

唐朝朱庆余曾得到张籍的赏识,而张籍又乐于推荐提拔后辈。因而朱庆余在临应考前(朱是宝历二年进士及第,官至秘书省校书郎)作了一首诗献给他,借以征求意见。这首诗题为《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馀呈献的这首诗获得了张籍明确的回答。在《酬朱庆馀》中,他写道:
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
一曲菱歌敌万金。

朱庆馀的呈诗写得好,张籍诗答的也很妙,“一曲菱歌敌万金”,对朱庆馀很是夸奖了一番,千余年来仍作佳话流传。

2014•8•19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只看楼主
  • 野鹤放云发表于2014-08-20 08:57|

    谈诗一例

    •罗兴发•

    下面录有一首“打油”:
    ++++++++++++++++++++++++++++++++++
    作者: 李向东(2014-08-17 10:56 )
    # 1楼
    致组委会
    天津桥旁情切切,
    银锄花开何迟迟?
    寄言北方红颜子,
    书到江南几日春?

    本贴最后由 李向东 于 2014-08-18 10:59 编辑过。
    +++++++++++++++++++++++++++++++++++++++++++

    从造句上看得出,作者读过一些古诗,欲刻意于诗的表达,也仿佛像诗,但目下这几句确实还不能算真正的诗。因为,这几句内部结构缺乏统一的逻辑。第一句“天津桥旁情切切”设置了一个意境,联系最后一句看,此景仿佛是一对情人在告别。但是,第二句“银锄花开何迟迟?”逻辑就接不上第一句了,“银锄花开”为何物?谁能够看得懂?于是乎,人们也就不知道最后一句“书到江南几日春”写姑娘为何物何事思盼有信到达。当然,作者按他自己询问“漫画比赛的信”何时到达的逻辑说话,这个逻辑还是清楚的。但是,按照诗的逻辑衡量,内部结构就缺乏逻辑的统一了。

    赋予艺术意境的创造且含蓄婉转表达,才能够起到真正是诗的表达效果。艺术意境的创造,应该自成事理,事理不成,杂乱无章,甚至连真正的打油诗都说不上的。顺着“天津桥旁情切切”这个意境设置,自成事理逻辑的演变,就可能出现下面一种场景:

    津埠桥头情切切,
    一回一步难离别。
    雁鸿或困鸡床虏,
    谁闵岳阳泪不绝。

    这个场景一旦确定下来,题目肯定就应该改一改了,以《漫画参赛呈天津一朋友》作题,那么“雁鸿或困鸡床虏”一句就不是骂人的话了,是朋友之间的调侃玩笑,最后一句“泪不绝”也就不显得太悲情。

    为了讲究一点平仄,第一句作了一点文字上的调整。

    经过以上这么一些讲究,可能更像诗了一些。

    至于这样的诗,能不能让对方理解自己的用心良苦,就不必把对方看得太狭隘了。或许在有些人的眼睛看来,“李向东”是一个可以随意拿来羞辱的形象,但是,这毕竟是属于“感情用事”。就事论事而言,就一事必然有一事的逻辑,违背这一事的逻辑,就没道理了。世间的事情很复杂,诗是没办法把这些说清楚的。写诗,能够表达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情,表达清楚了,也就足了,特别是,能够让第三者旁边人看清楚你的表达,了解你的情感,才是最重要的。

    在这里,我还想说说两首唐诗。

    唐朝朱庆余曾得到张籍的赏识,而张籍又乐于推荐提拔后辈。因而朱庆余在临应考前(朱是宝历二年进士及第,官至秘书省校书郎)作了一首诗献给他,借以征求意见。这首诗题为《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馀呈献的这首诗获得了张籍明确的回答。在《酬朱庆馀》中,他写道:
    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
    一曲菱歌敌万金。

    朱庆馀的呈诗写得好,张籍诗答的也很妙,“一曲菱歌敌万金”,对朱庆馀很是夸奖了一番,千余年来仍作佳话流传。

    2014•8•19
    本贴最后由 野鹤放云 于 2014-08-20 09:08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1楼

  • 王偃生发表于2014-08-20 09:15|

    读罗老师文章,大长见识,受益匪浅。谢谢!

    举报 回复

    # 2楼

  • 野鹤放云发表于2014-08-20 09:29|

    王先生自谦了,对石匠过奖了。

    还是值得感谢。
    本贴最后由 野鹤放云 于 2014-08-20 16:14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3楼

  • 野鹤放云发表于2014-08-20 16:08|

    重看以前的帖子,好像李向东不是湖南岳阳人,是衡阳人吧?与成士璧教授住家街区不远?衡阳是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有“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的典故,衡阳又称为“雁城”。所以,“谁闵岳阳泪不绝”一句改成“谁闵衡阳泪不绝”。如下写来可能更贴切:

    《漫画参赛呈天津一朋友》
    津埠桥头情切切,
    一回一步难离别。
    雁鸿或困鸡床虏,
    谁闵衡阳泪不绝。

    传书大雁可能被鸡床虏去了,大雁飞不到衡阳也就是必然的事了。这个逻辑是含有味道的。
    本贴最后由 野鹤放云 于 2014-08-20 16:20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4楼

  • 李向东发表于2014-08-20 19:48|

    因今天停电一整天,我是在外上网的哦
    因资料在家,无法细论诗
    哪天来电了 我一定好好回帖的哦  
    先谢了!

    举报 回复

    # 5楼

  • 李向东发表于2014-08-20 20:07|

    第一 韵脚不伤其意
    第二,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28个字)
    第三,在韵脚不伤其意的情况下,单句末字可以不押 复句末字可押可不押……

    举报 回复

    # 6楼

  • 李向东发表于2014-08-21 10:55|

    我当然知道诗的格律哦!!!

    引用香港学者邓中龙在他的《唐代诗歌演变》一书中,

    唐代一些大诗人中常有平仄欠谐的作品,

    但没人敢说,这些大诗人不懂近体诗的平仄,为什么会这样呢?

    邓先生认为,这些大诗人认为表达是第一位的哦,内容重于形式。

    当内容的表达有时无法完全迁就形式时,他们就不顾及形式的约束了。


    借用别人的话:抱定诗以立意为要!若有了奇句,平仄虚实可以不拘于成法! 本贴最后由 李向东 于 2014-08-22 10:59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7楼

  • 李向东发表于2014-08-21 11:01|

    再致组委会
    天津桥旁情切切,
    银锄花开何迟迟?
    寄言北方红颜子,
    书到江南几日春?

    请参阅“银锄杯”静海国土资源全国漫画大赛征稿启事 和其获奖名单

    各位就会明白的哦

    举报 回复

    # 8楼

  • 野鹤放云发表于2014-08-22 09:15|

    “读书要善于把书读活!不要读死了哦!!!

    我这样回答,相关人士满意吗?”
    +++++++++++++++++++++++++++

    这是李先生帖子中的两句话。

    “相关人士”肯定很满意李先生的回答。不过,“相关人士”也可能这样说,李先生可能连石匠这篇文章的用意都没读懂。石匠在文章里说:“或许在有些人的眼睛看来,‘李向东’是一个可以随意拿来羞辱的形象,但是,这毕竟是属于‘感情用事’。就事论事而言,就一事必然有一事的逻辑,违背这一事的逻辑,就没道理了。”后面还举出唐朝朱庆余与张籍的诗,而且还特别提到“张籍又乐于推荐提拔后辈”。这话是在向谁委婉地“进言”的?李先生读懂没有?

    其实,石匠谈诗只是一个由头,不找这个由头,直冲冲地建议人家重视“人才”,石匠就真是傻得不能再傻了。石匠真的不想范傻,石匠借个由头说话,任何人也笑话不了石匠在乱“进言”。如果有人笑话石匠不懂什么是人才,石匠有很多话可以回答,诸如,“你从文章里看得出石匠在歌功颂德‘人才’吗?”“石匠举两首唐诗,无非是想举出一个作诗的样板来说明,如何才能把诗作得像个样儿。”不过,关于“就事论事而言,就一事必然有一事的逻辑,违背这一事的逻辑,就没道理了”这句话的“进言”,必定是实实在在的。石匠这句“进言”是公允的。

    石匠本不想说写文章如何的良苦用心,反被认为没把书读活,读死了,所以才来说几句。

    谈诗虽然是这篇文章的由头,就谈诗而言,也尽量注意了逻辑上的滴水不漏。石匠在这篇文章里谈诗,主要是针对章法体构上如何更像诗一些,举出唐朝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作为样板,是恰当的。对于李先生那几句“致组委会”的话,符合不符合平仄押韵,石匠根本就没着眼。李先生真要以“死读书”驳斥石匠,应该对准石匠对诗的章法体构的例举议论进行驳斥,才是对准了靶子。关于诗的平仄押韵,石匠还没有阐述自己的观点呢,就说石匠是“死读书”,就缺乏公允了。真要谈诗的平仄押韵,石匠以为,诗的章法体构才是诗之“本”,平仄押韵无非是为了增加“音乐美感”而已,相对于“本”,只是“毛”而已,“本之不存毛将焉附”?章法体构弄好了,又能够在意一下平仄押韵,又何尝不好,正如美人身段好,又有一件美丽的衣裳,岂不更美了吗?美人身段好,穿朴素一点,仍然是美人,这是常识。看来,李先生连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诗都没怎么读懂啊,于是就喊“不要死读书”,这种不求甚解的“读活”,仍然是不可取的哟。

    真的不想码这些文字,李先生这句“相关人士满意吗?”确实有欠礼貌尔。

    举报 回复

    # 9楼

  • 李向东发表于2014-08-22 10:58|

    在此略谈谈诗——诗要老少咸知 一看能看明白!
    第一 韵脚不伤其意
    第二,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28个字)
    第三,在韵脚不伤其意的情况下,单句末字可以不押 复句末字可押可不押……

    我早就回答过了呵

    另,既然有人不喜欢某些句子。我删去就是了! 本贴最后由 李向东 于 2014-08-22 11:10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10楼

  • 李向东发表于2014-08-22 11:05|

    不好意思!我没时间哦 本贴最后由 李向东 于 2014-08-22 11:12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11楼

  • CSB发表于2014-08-22 12:51|

    我以为罗老只衷情河边钓鱼,而忘了新漫网里也有"佘"!

    举报 回复

    # 12楼

  • CSB发表于2014-08-22 19:27|

    您对鱼钟情,我对新漫网感兴趣,来吧,我撒网,您抓鱼!只要努力,必有收获!

    举报 回复

    # 13楼

  • 野鹤放云发表于2014-08-22 19:38|

    一直未忘记成教授对我的帮助,也未忘记成教授那些既是真正的漫画而水墨技法又纯熟精炼的水墨漫画。

    你很赞赏海边人的国画花鸟,赞赏是有见地的。不几天海边人又画了一幅叫<隶书>的漫画,当时我就写了一篇文章。可是怎么也发不上网了。

    现在能上网了,现在就发在这里吧。


    ++++++++++++++++++++++++++++++++++++++


    小谈海边人一幅漫画

    •罗兴发•

    海边人这幅叫《隶书》的漫画,貌不惊人,并不华丽,但是,内容却很有意思,它在讲一个沉重的问题:带枷思考。

    关于带枷思考的问题,历朝历代都有。程邈发明隶书就是一个例子,焚书坑儒之后,不知有多少读书人被戴上了脚镣手铐,史书也记载了不少案例,我这里就不对此事举例了。好漫画的重要作用就是能够延伸人们的思维。在下从另一角度谈谈。

    带枷思考,除了如前面例举的社会政治原因之外,还有社会知识的原因,更有个人知识浅薄与偏执的原因等等。

    例如,天主教一直宣传“地球中心说”,还把一位维护哥白尼“日心说”的科学家布鲁诺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这是整个人类的天文科学水平还不发达的原因,天主教才得以给整个社会套上思想枷锁。

    就个人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的事就更是数不胜数了。就举我们漫画界吧。例如,总有一些人认为,漫画评论不是做实事,这确实是浅薄之见了。一幅漫画以图的形式呈现在那里,这漫画到底有多大的思想容量,思想的延伸思维到底有多深多远,就得靠评论来完成了。写几千字是评论,几百字也是评论,嘴巴说说也是评论。把评论看成是不作实事,完全是由于个人知识的浅薄与思想狭隘的偏执,自己给自己的思维戴上了枷锁。

    再例如,有人以为华君武漫画绘画形体画得不好,很贬低华君武。其实是这些先生自己既没有读懂华君武,也没有把漫画艺术的本体弄透。华君武画蒋介石的漫画造型,神似是独一无二的。50年代初,华君武漫画有一些写实的倾向,后来访问波兰的时候,一位波兰漫画家认为反而不如给蒋介石画漫画那个时候更有漫画的生动性。华君武接受了这个意见,后来就一直以简易笔墨在追求神似上用力,直到后来创造“漫画是画思想的艺术”的本体论。漫画画思想,也就是借画一定的物体来画思想,思想相比之于物体是虚,所以漫画中的物体画虚一些,正符合“形式服从于内容”这个哲学道理。哲学是个什么东东?举个例子,有人说,蒋介石为什么斗不过毛泽东,毛泽东懂哲学,蒋介石不懂哲学。毛泽东思想至今颠扑不破,就是支撑毛泽东思想的哲学体系颠扑不破。毛泽东强调“我们看实物必须看它的实质”,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倡“求实”,现新一届领导很强调反对形式主义,其中的哲学道理是一致的。弄漫画的人,学习学习哲学,大有好处的。漫画人不懂哲学,漫画界出现一些漫画被“国画化”、“荒唐主义化”的现象,根本原因就是漫画人不懂哲学。不懂哲学,闹哄哄的自吹自擂还是所谓的创新,最后都是出不了所以然滴,后代人又会重新捡起哲学这个武器来对照滴,他们一定会笑话我们这些没有哲学根基的所谓创新滴。不懂哲学的思维,永远也看不清自己给自己戴的枷锁,这也是最可悲的地方。

    自己如何才能发现自己给自己戴了枷锁?最好的方法是学习一点哲学,把自己的思维方法弄正确。

    海边人这幅漫画到底能够把我们思维延伸多深多远,大家评论吧,石匠就只说这些了。那些挖苦漫画评论是不作实事的先生们,也来参加评论吧,没有人会说你是自己来掴自己耳光,只会说你提高了,进步了。

    2014•6•17


    (本想把海边人的漫画《隶书》发上来,好久没上网了,图片都发不来了。成教授可否帮助发在这里?谢谢。)



    本贴最后由 野鹤放云 于 2014-08-22 20:17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14楼

  • CSB发表于2014-08-22 20:35|

    隶书

    本贴最后由 CSB 于 2014-08-22 20:37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15楼

  • 海边人发表于2014-08-22 20:38|

    毋容置疑,老罗思维清晣!
       余客观的自剖犯了年龄病(比老罗年轻),余也不想自责太多,因我一直在修正自身。斗胆说句狂言,我不想介入太深漫画,正如老罗所说:“擦边球”, 尽管近年廉风让我的酒业公司元气大伤,然,我仍不用靠稿费或卖画过日子。也斗胆赞老罗一句:你是个“智者”, 你不为铜臭而言,或讽或赞;或对或错。
        海边人心中有你。此刻我也鄙视。。。。。。。暂忍得住。

    举报 回复

    # 16楼

  • 野鹤放云发表于2014-08-22 20:52|

    谢谢成教授。


    写文章,有不同的用意,有不同的着眼点。一幅好漫画,真的可以供很多人写出不同的文章。海边人的这幅漫画,利用隶书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题材,神来之笔出在一个“思”字上。我的文章没从这个角度用笔,希望有其它的先生来写。好画需要大家夸。

    举报 回复

    # 17楼

  • 海边人发表于2014-08-22 21:15|

    成先生是我心中的偶象之一。
    我在佛学院挂的一幅画就是临成先生的“机遇” 之作, 此作让我受益匪浅。我曾说过,如果我居住在湖南,我一定努力成为成先生的好学生。

    本贴最后由 海边人 于 2014-08-22 21:17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18楼

  • CSB发表于2014-08-22 22:18|

    二先生将我奉得无地自容了,我自已是驴是马,半斤还是八两,自巳最明白。谢二位厚爱!

    举报 回复

    # 19楼

  • 野鹤放云发表于2014-08-27 10:24|

    前面一楼帖子中的诗,一二两句写情人离别的景与情。后两句是前两句的一种结果。如果写诗的人觉得“衡阳泪不绝”写来显得自己很窝囊。自己要想表现得骨气一点,那么就应该选择另一种写法。看下面:

    《雁城乡女》
    津埠桥头情切切,
    一回一步难离别。
    雁翼若落鸡床虏,
    休怪妾心鄙纸屑。


    这一诗中女主角形象的个性与前面一首诗的女主角截然相反,很有“女汉子”的骨气。
    两首诗,同一场景,两种不同的结果,但都符合逻辑。关键是,就看写诗人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智情感了。当然,如果诗人连“女汉子”的骨气都没有,也就只能够“泪不绝”了。
    本贴最后由 野鹤放云 于 2014-08-27 10:26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20楼

回复

最近发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