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版块

慢人漫语——星空漫画吧继续开张

置顶 精华 发表在 漫话漫画

142

16822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只看楼主
  • xueli发表于2014-05-28 08:45|

    返回 本贴最后由 xueli 于 2014-05-28 08:47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61楼

  • 大俗老张发表于2014-05-28 09:57|

    好漫画是可以反复欣赏、品读,越看越有味道,每次都有收获的感觉,这也是漫画艺术特有的魅力吧! 本贴最后由 大俗老张 于 2014-05-28 10:00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62楼

  • 吴兴红发表于2014-05-28 21:08|

    作者: 大俗老张(2014-05-28 05:49 )  # 54楼  
    哈哈,经常发帖的人都有同感
    我前天还教武汉的落子老师发帖呢,他说想说话但不知道如何发帖子


    这什么世道,不知道如何发帖子的想发言,知道或者精于发帖门道的却一个个默默欢快的潜水……
    唉,没动力了,第一次开茶馆,生意好清淡啊!
    好在还有老张和雪笠一如既往帮俺撑起,飚哥还偶尔来客串……
    老张你早点把落子老师带来喝茶啊

    举报 回复

    # 63楼

  • 吴兴红发表于2014-05-28 21:22|

    作者: 得为先(2014-05-28 08:34 )  # 56楼  
    妹子:
    不给稿费也可以啊?
    请自重!

    认可就合作,不认可就走人。没有欺骗,更没强迫。那么多漫画家都不是傻子。大家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的判断力,自己的事自己做主,不劳外人费心。

    俺就奇怪了,跟朋友合作推广漫画,于个人于社会都有益,更不碍别人什么事,怎么就不自重了?

    举报 回复

    # 64楼

  • 吴兴红发表于2014-05-28 21:25|

    谢谢xueli一直支持。很期待你预留的席位是给谁的

    举报 回复

    # 65楼

  • 吴兴红发表于2014-05-28 21:29|

    今天群里更热闹,参与聊漫画的人更多。漫画语录已经整理出来,不过看样子没人对这个有兴趣,俺还是一个人留着学习了……

    不过如果有10人以上要求公布出来,俺还是不好意思拒绝滴~

    举报 回复

    # 66楼

  • 大俗老张发表于2014-05-28 21:35|

    啥漫画语录,我的原创“要么不俗,要么大俗”如何?还一句“假如我的生活中没有漫画,那就像吃饺子不蘸醋,甚至不就蒜一样。”

    那德危险就是罗兴发的马甲,他发破诗烂文没人搭理,就故意来捣乱,之前发的办假也是他...

    举报 回复

    # 67楼

  • 吴兴红发表于2014-05-28 21:59|

    老张你用微信吗?可以和各位漫画大师直接对话交流呢~
    哦,这次又中将了,验证码纯数字~~

    举报 回复

    # 68楼

  • 大俗老张发表于2014-05-28 22:04|

    微信那么神奇啊,能和大师交流?我想和丰子恺通个话....

    我这次也都是数字

    举报 回复

    # 69楼

  • 吴兴红发表于2014-05-28 22:07|

    那你不用安微信了,直接到上面找他去:D

    举报 回复

    # 70楼

  • 吴兴红发表于2014-05-28 22:19|

    作者: 大俗老张(2014-05-27 11:04 )  # 1楼  

    老树:画画就是这么简单(转)晨报记者 徐颖



    刘树勇作品:"北京有大雾,心情不大好。前去见朋友,云里雾里找。"
    “今日又开会,好像挺复杂。一句也没听,在想那丛花。”

    “傍晚残阳已西沉,街角老者弄胡琴。最是苍凉二胡调,一把一把说前人。”

    “此生所忙何事?垂钓水中云影。说破真是无趣,接着掩耳盗铃。”

    在微博上,每天上传一幅画,没加V的“老树画画”,短短几个月中迅速成了热门ID。

        他的画,总是寥寥数笔,传统的古典山水背景,一个或几个民国时期的长衫先生,偶尔也能看到飞机或牛仔裤等一些现代元素。传统与现代,在此随意“混搭”与“穿越”。更绝的还有与画面相配的一首首率性而肆意调侃的打油诗。有网友赞:“画这画的人,心在天上游荡呢!”“老树画画”究竟何许人也?通过打探,记者终于得知他的真实身份,是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刘树勇先生,1983年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刚教书时,学生送其外号“老树”,这一叫,就是20多年,也成了他的微博昵称。

         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让老树可以画得如此古意盎然,又深深吸引着现代人? 晨报记者日前对他进行了专访。

        过去我太把绘画当回事儿

          记者:你的画在微博上成为热议话题。生活中的你是什么样的,像不像古人?

          老树:生活中我和所有人一样,像驴一样地干活。也许我的某些感受和古人有同感。不过我不喜欢古代某种迂腐的东西,我比较喜欢的是上世纪20、30年代,既有大家烂熟于心的传统文化,又有留学生从欧美带来的西方文化。那种气象很平安、温和,是我喜欢的。记者:你感觉到大家对你的关注了吗?为什么你的作品能大受欢迎?老树:我感觉到了。我自己不是太在意,这不是矫情。我做博客很早,但后来不做了,因为不喜欢凑这个热闹。我对博客的定义是,光着屁股满大街跑。去年,有朋友建议我做微博,我就用“老树画画”这个名字开了微博。说到作品受欢迎,可能现代人都活得太累,所以才有很多共鸣。

    记者:有人夸你的画是“穿越版”画作——“在古典山水人物中放进当代人的思考。 ”你的画出来后,听到了哪些反响?

    老树:公众对我的画如此感兴趣,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当然我也听到不少专业画家的反应。他们说,你怎么可以画得那么放松,我们都很焦虑,表达不可能那么酣畅淋漓。其实过去我与他们一样,很紧张,看重这个形式,那个规范。后来我想明白了,画画不就是自我表达么?最好的表达,就是人间的话用人话说清楚。过去,我太把绘画当回事儿。放胆说,放胆画,就行。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全想明白了。我干过多年摄影,做过十多年的出版。我的经验告诉我,有些东西别看得太重,年轻时只有很少的东西,觉得特珍贵。当你拥有很多时,就无所谓了。阅历让我的笔下找到自己.

    记者:那如何才能做到你说的放下呢?

    老树:我有20年没画画,就是觉得自己画不下去了。画出来的这笔像齐白石,那笔像徐悲鸿,就是不像自己。这让我很沮丧。我没法回答自己一个问题,你是谁?如何通过你的绘画语言,证实你的存在?我在课堂上讲六朝历史、讲竹林七贤,明白了一个道理,谁是嵇康?我就是嵇康。你理解、阅读他都不够,关键得体验他。你要和他心意相通,你就是他。这就是打通古今,打通中外,无古无今。有人说我是从现代穿越到古代,其实一切都是个人经验,哪有穿越?我们都把时间和空间看得太重,谁说今年就是2012年?谁说我就叫刘树勇?这一切本来就是人定的。明白了这个,才会获得无比的自由。

    记者:你是在哪一年突然就找到了自己?

    老树:2005年,我父亲来北京看病。当时我郁闷烦躁,晚上睡不着觉,那就画画吧。其实我已经有20多年没画了。画了几张,直到天亮,突然觉得有点意思了,之前那种焦虑没了。我的生活阅历让我笔下有了自己的面目。面对一盏孤灯,手握一支破笔,我终于找到了自己。什么中锋侧锋、干湿浓淡,所有的规矩,统统没了。我发现,只要这样就行了,管别人说怎样,画画就是这么简单。写诗画画都只为痛快表达.

    记者:哪些画画的规矩被你打破了?

    老树:其实,传统技巧在绘画过程中还是会慢慢回来,但它不是来束缚你,而是来滋养你。墨法原来还是有道理的。我现在画画已经不像过去那样恐慌了。管它呢,我画画不求什么,只为个人表达。

    记者:除了画画,写打油诗也是你的强项吗?

    老树:我主业是中文,写诗算本行。我写诗,都是边写边想,写了这句,不知道下句是什么。虽然老写在地里种菜收菜,但实际上我没有自己的田园,那是我的向往。不过,我的作品出来后,也曾有读者很愤怒,说怎么可以写成那样,太不合韵律了。我不愿多争论,自由才是根本。我对绘画的理解是,不要有限制,读者看明白了就好,写诗也一样。不合韵律?好玩不就行了。

    记者:你是为自己画,还是为读者画?

    老树:首先为自己表达得痛快。其次,才会有别人看得痛快。在微博上传播后,至少有10家出版社找我要求出版。上海摄影家尔冬强,也邀我在今年春暖花开时,在田子坊尔冬强艺术中心举办展览。说实话,我做了10多年出版,对出书兴趣不是很大。我常说,书就是把干净的纸给弄脏了。

    记者:你的画一定要配上那些打油诗才好玩,是否画本身有局限性?

    老树:有的画家说我所有的东西都在画里,看不懂是你的事,其实这很无知。绘画确实有表达不了的东西,而文字可以补充这个缺陷,以诗配图,一个是视觉传达,一个是观念传达,相得益彰。现在有个偏见,认为画不够,字来凑。其实这是绘画语言的局限性,中国绘画本来就是诗书画一体的。只要直指人心的就是好画.

    记者:你的画让很多人看后舒缓了焦虑,生活中你自己有焦虑么?

    老树:我也有焦虑,大家的问题都一样,谁能解决?焦虑的时候,可以幽自己一默。画画也是一种宣泄。画完后真的有一种放松的愉悦。盖上印章时,先是自己哈哈一乐。然后发上微博,让读者一乐,很开心。

    记者:很多网友都很期待你的画。走红后是什么感觉?

    老树:我没觉得自己红,只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要说出名,我在摄影领域比这个红多了。生活中,我是一个悲观的完美主义者。我追求完美,但我很悲观,过去那么多伟大理想都没有实现,这让我很沮丧。我只好安慰自己让自己快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记者:很多人说,你的画跟丰子恺的画很像,你有没有刻意模仿?

    老树:其实没有关系。我喜欢丰子恺先生的精神,他画中有民国的气息和温度感,我喜欢那种味道和安详,所谓“岁月静好”的感觉,如果说从画的气息和味道而言,丰子恺对我有影响,但如果说笔墨、造型方面,应该没有影响。

    记者:画画最高的境界是什么?

    老树:我曾为此作过一幅画。“造句画画自摸,无幻无虚无真。哪有古今中外?造境无非由心。别跟我谈雅俗,天下本来无分。打通一切活着,自由才是根本。”画画就是自由表达。只要直指人心,就是好画。



    本贴最后由 吴兴红 于 2014-05-30 13:28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71楼

  • 吴兴红发表于2014-05-28 22:22|











    天天经过小巷,乱花漫了高墙。
    贪看蜂狂蝶舞,忘了世态炎凉


    本贴最后由 吴兴红 于 2014-05-30 16:44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72楼

  • 吴兴红发表于2014-05-28 23:56|

    星子说漫画之六——好玩与自由

    几年前我就在微博上注意到了老树漫画。宣纸水墨,造型非常简洁,人物总是一袭长衫,甚至连五官都省略了。更有意思的是每幅画都配了几句“打油诗”,韵律也不十分讲究,看似随心所欲,却极具生活气息,直指人心。在他笔下,一切皆可入画,万事都可戏说,一点不觉枯燥。他每天上传一两幅小品,粉丝数量迅速增加到几十万,可见人们对他作品之喜爱。

    第一次看到老树的画时,内心就被深深地打动了,那种感觉,和子恺漫画给我的感觉如出一辙。虽然他的造型、笔墨和丰子恺并不一样,但他的作品和丰子恺漫画在气息上却是相通的。老树说自己曾经二十年没画画,就因为画谁像谁,却找不到自我。而当他不为任何人画,只想表达自己情绪时,突然找到了自己。连同他画中自由散漫的小诗,也一起说明了这一点:自由,好玩,才是绘画的根本。

    肖承森老师在谈到漫画时说,“画好玩已经成功了。客观评价只有一种,感动或者打动读者。丰子恺大师没有惊人的作品,他的力量在画的背后。平平的美,更须功力。”这个话用在老树身上,同样适用。他那些小诗小画里透出的那种“味道和安详”,那种诙谐、自由的人生态度,才是最打动人心的。没有惊艳,没有震撼,却带来灵魂上的共鸣,给人温暖和力量。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  刘树勇 作  吴兴红 评









    一只吃撑了的鸟 本贴最后由 吴兴红 于 2014-05-30 19:17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73楼

  • 邝飚发表于2014-05-29 00:59|

    我来更正下:"德为先"不是老罗!
    尽管我和老罗很多观点相左,但依我对他的了解,老罗不会穿马甲上来干这儿事儿!
    老罗还是会光明磊落地和你交锋的,没那么污浊!

    举报 回复

    # 74楼

  • 大俗老张发表于2014-05-29 07:11|

    在我看来李向东虽然画的烂,人有点偏执症以外,还算是个搞创作的人;罗兴发属于自以为是睚眦必报,没有文化而且不尊重艺术,属于受文革影响的一代人;草马甲得为先则是不值一提的下三烂式的人物。所以此三人排名应该是李向东-罗野鹤- 得为先 本贴最后由 大俗老张 于 2014-05-29 13:39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75楼

  • 李向东发表于2014-05-29 08:18|

    作者: 大俗老张(2014-05-29 07:11 )  # 75楼  
    漫网三贱客
    在我看来李向东虽然画的烂,人有点偏执症以外,还算是个搞创作的人;罗兴发属于自以为是睚眦必报,没有文化而且不尊重艺术,属于受文革影响的一代人;草马甲得危险则是不值一提的下三烂式的人物。所以此三人排名应该是李向东-罗野鹤-德危险



    请问我的画的烂吗?   你为何不量量自己  你是个什么东西?

    没见过你 这么 一个不懂事的 在网上疯狂诋毁 污蔑别人 这是你张强做人的道理?

    你为何还不懂事? 你生下来 你父母没教育你如何做人吗?

    我看 中新漫画网最大的污蔑源 就是你张强

    举报 回复

    # 76楼

  • 德为先发表于2014-05-29 11:04|

    作者: 吴兴红(2014-05-28 21:22 )  # 64楼  
    作者: 得为先(2014-05-28 08:34 )  # 56楼  
    妹子:
    不给稿费也可以啊?
    请自重!

    认可就合作,不认可就走人。没有欺骗,更没强迫。那么多漫画家都不是傻子。大家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的判断力,自己的事自己做主,不劳外人费心。

    俺就奇怪了,跟朋友合作推广漫画,于个人于社会都有益,更不碍别人什么事,怎么就不自重了?
    ============================================================================
    本来很敬重你这个妮子的,但看到你说话不讲理,对邝剽窃这种不给人家搞费的恶劣事情还替他辩护,本末倒置.
    你跟朋友合作推广漫画,也要有劳动报酬,他不能榨取你的劳动报酬,不给你搞费,哪怕你说不碍别人什么事,但这种就是助长了坏风气,下次,其他报刊也可以不给漫画家搞费,你做何感想?
    妹子,很多事情不因为你情我愿就可以,难道你们两个勾搭就合法?哪怕你老公同意你.
    不是因为帅哥就可以白嫖的!不是因为打着香港的媒体就可以违反法律不给搞费的!

    举报 回复

    # 77楼

  • 德为先发表于2014-05-29 11:08|

    搞费是对劳动者尊重的具体表现!!!
    真可悲,大陆漫画作者不自爱!

    举报 回复

    # 78楼

  • 水墨漫画杨再琪发表于2014-05-29 11:24|

    作者: 德为先(2014-05-28 08:01 )  # 55楼  
    成报这种"没钱白嫖"的做法不受谴责,还振振有词说是"白给漫画作者做广告,不收广告费",居然还有人白送上门,中国大陆漫画可怜又可悲!


    作者: 德为先(2014-05-28 08:34 )  # 56楼  
    妹子:
    不给搞费也可以啊?
    请自重!


    这两个跟帖放在一个女漫友的文章后,实属缺德!谁家都有母亲和姐妺老婆女儿。

    举报 回复

    # 79楼

  • 大俗老张发表于2014-05-29 11:31|

    漫网三贱客
        在我看来李向东虽然画的烂,人有点偏执症以外,还算是个搞创作的人;罗兴发属于自以为是睚眦必报,没有文化而且不尊重艺术,属于受文革影响的一代人;草马甲得为先则是不值一提的下三烂式的人物。所以此三人排名应该是李向东-罗野鹤-得为先

    ~~~~~~~~~~~~~~~~~~~~~~
    所以我总结的是很恰当地 本贴最后由 大俗老张 于 2014-05-29 13:40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80楼

  • 水墨漫画杨再琪发表于2014-05-29 13:01|

    作者: 德为先(2014-05-29 11:04 )  # 77楼  


    妹子,很多事情不因为你情我愿就可以,难道你们两个勾搭就合法?哪怕你老公同意你.
    不是因为帅哥就可以白嫖的!不是因为打着香港的媒体就可以违反法律不给搞费的!


    无耻之极的语言!不管你与邝有什么过节,你对一个女漫友说出这种污言秽语,你还有丁点文人味道么?难道从小就没父母亲给你一点家教么?

    举报 回复

    # 81楼

  • 吴之如发表于2014-05-29 15:42|

    作者: 水墨漫画杨再琪(2014-05-29 13:01 )  # 81楼  
    作者: 德为先(2014-05-29 11:04 )  # 77楼  


    妹子,很多事情不因为你情我愿就可以,难道你们两个勾搭就合法?哪怕你老公同意你.
    不是因为帅哥就可以白嫖的!不是因为打着香港的媒体就可以违反法律不给搞费的!


    无耻之极的语言!不管你与邝有什么过节,你对一个女漫友说出这种污言秽语,你还有丁点文人味道么?难道从小就没父母亲给你一点家教么?





    吴之如感言:

    支持杨再琪漫友的仗义执言

    新漫网是众多漫画人探讨漫画艺术的文明交流平台
    不能容忍个别无赖肆意污辱漫画人的流氓行径

    曹智污辱漫画人尤其是女漫画人的极端下流之举
    理应受到漫友们的一致谴责

    举报 回复

    # 82楼

  • 吴兴红发表于2014-05-29 20:20|

    谢谢杨老师和吴老师仗义执言!不过俺觉得不能为不值一辩的人和事分心,让大家都不愉快。不理睬是最好的方式。
    一会俺来更新帖子。咱继续说漫画。

    举报 回复

    # 83楼

  • 吴兴红发表于2014-05-29 21:34|

    发几句格言大家共勉。

    1、成功并不在于别人走你也走,而是在于别人停下来你仍然在走。

    2、原谅别人常常比指责别人更有力量。

    3、只要你长着耳朵,就会听到不中听或中听的话,不必为此烦恼。

    4、把朋友变成敌人是一种愚蠢,把敌人化为朋友是一种智慧。

    5、只欣赏鸡的脚印,便看不到天上的雄鹰。

    6、控制不了自己,你就控制不了别人。

    7、你心中的空间越大,生长的花朵就会越繁茂。

    8、和小人对骂,你会变成矮子。

    9、你站在阴影里,却说太阳对你不公平。

    10、给个猴牵着,就以为自己是齐天大圣。这是人们常犯的错误。
    本贴最后由 吴兴红 于 2014-05-30 18:24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84楼

  • 吴兴红发表于2014-05-29 22:23|

    想发星子说漫画之六,又传不起图了,郁闷。明天再说。休息了。

    举报 回复

    # 85楼

  • 吴兴红发表于2014-05-30 18:38|

    2013-01-10 17:30:07   花乱开的评论         
      
       文/郭小寒
      
      最近,微博上有个热门id叫“老树画画”,没有v,也无从考证其来历,每隔几天就发一些小画儿,写几首小诗,用传统的中国画表现各种不可思议的题材主角,用大白话展现古诗才有的韵律意境。几个月内迅速涨粉十来万,各微博大号名家也都乐于第一时间转 “老树画画”的微博,彰显自己的心境和品味。后来这些热门微博被聪明的出版商发现商机,集结成《花乱开》,并热销大卖。(这是理所当然的),记者才有机会得以认识、了解、描述这样一个神秘人物和他的作品。
      老树画画原来是中央财经大学的教授,艺术系的主任,“老树”是他学生给他起的绰号,画画只是业余图一个“好玩”, “好玩”正是他画画写诗的精髓所在,他用一种游戏的精神,将作品突破了时间与题材的限制,既有古人才有的才情,又有强烈的现实映照,带你穿越古今,往返于现实与虚幻之间,正是一个年仅50岁,把什么都放下的人,才可以如此自由。
      而“自由”正是他用尽所有元素在寻找并表达的主题。
      
      
      大多数人放弃了自由表达
      老树在微博上广为流传的那些画,大概是一两天时间画好一幅,有的需要更长时间,老树画好了就拿到自己的办公室里,在两盏日光灯之间,用自己的数码相机翻拍出来,然后配上写好的小诗发到微博上。这个过程有点像文艺青年们的手机摄影加小酸文过程,但对于五十岁的老树来说,这种自由表达的形式也是近两年才适应并擅长的。问他创作有什么诀窍,他说自己就是放开了画。“每个人都有简单的、自我的、撒欢的一面,微博把人的这一面放大了。其实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但大多数人放弃了”
      平日里老树是不喜欢用数码相机的,办公室里藏着他的苏哈m2 和(型号问王坤我没记住), 只有在聊高兴了才拿出来让我们长长眼。老树的本名刘树勇在摄影界如雷贯耳,他是中国当代摄影评论里的老前辈,发表了几十万字的学术文章,策划了大量国际性的展览。而他说自己搞评论的时候不发表自己的作品,所以他拍了大量的摄影作品,但大部分没有公诸于世。至于画画,早在南开上大学的时候老树就开始画画了,在天津拜了几位名师,1983年老树毕业后跑到北京边教书边画画,中国画、油画、版画、甚至钢笔插花他都认真学习研究过。当时他也是个小年轻,教书的时候学生根本就不服,有次和学生闹矛盾,学生就跟他在操场上约架,他带着自己的九节鞭欣然前往,两人一顿拳打脚踢后,老树治服了学生,从此这个学生服服帖帖的跟他上课,这种“少年心气”在那个特殊年代里,也让他感到迷茫困惑,眼看周围的同学出国、下海,自己呆在学校里,不知道该干嘛,就像一个战士不知道敌人在那里一样,那种内在的焦虑反映在他的作品上就是画了很多艰涩苦难的版画、油画,写了很多艰涩苦难的诗,前几天老树把他80年代末的绘画作品贴在微博上,网友纷纷表示不敢相信:这和那些幽默小画是同一个人的作品。
      “因为自己画谁像谁,一直找不到自己”,80年代末,老树就逐渐停笔了,直到2005年老树父亲得病,他开始重新画画排解苦闷,没想到此时再动笔,一下子就找到了自己。2007年老树在朋友的劝说下把一些画作放到了微博上,只是想跟懂画画的人交流交流经验,没想到有那么多人喜欢。本身就是传播学教授的老树到没多想什么社交网络时代的传播特点等等这些大话题,他是只是觉得自己画的画轻松随意,紧贴着生活。他调侃轻松自嘲贴着每个人的生活经验和内心感受的东西。“因为贴着自己的生活,所以也贴到了所有人的生活。因为深入自己的内心,所以也深入了所有人的内心。”
      
      什么是穿越,什么是现实
      老树从2005年开始重新画画。这时候的他已经在摄影评论界很有名气,画画完全变成了业余爱好。工具技巧这些外在因素早已不能限制,画什么变成了他最先要考虑的。“我是性情表达,随着情绪来,小情绪,一时一地的感受。有点像小年轻拍了照片配点酸词发微博,这就是随机书写的快感。”
      微博时事是老树画画灵感的一个主要来源,他最著名的一张漫画作品是关于“75事件”的,在老树看来,这个这个乱七八糟的年代,生活比小说还魔幻,而微博又零碎而全面的呈现了这种魔幻——基于微博上各种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以及好玩的段子,老树就创作了这一系列的“乱世绘本”,有点像纽约客的漫画,有点阿q精神,在无奈的现实中给一点玩笑和自嘲。这个题材现在老树越来越少创作了,“后来发现也没那么多事可画,有的事画出来也不好看。”
      老树还有一类画很有趣,看似是传统的水墨小品,但画上的主人公们太不可思议,比如蚂蚱在ipad上叫,蝴蝶在插线板上玩耍,这样的选景,这样的搭配实在超出常规,另外:怎么可能用传统水墨来画插线板呢?老树说并不是他故意打破传统,而是我们现在的知识过于扁平化了:“古代画枯草蚂蚱,蚂蚱就在草里,这是必然的,但现在城市里没有这种真实的经验,对于农耕文明来说,山水花草虫,四季的感受这些就是真实存在,每天都能看到的。而我们现在呢?花只能去花卉市场买了。动物就是宠物还养几天就死了。这是很尴尬的,我们的现实经验就是坐地铁,每个人用手机,你看到的这些现实约等于古代农民下地看见的花花草草。这是真实的,花草反而不真实,反而是想象。所以我才是写实的。”
      不过说回来,老树画花花草草的功利也是非凡的,因为“对于你们来说花花草草是想象,对我来说是记忆。”老树的老家是山东林(月勾)农村,这些花花草草生在在他长达17年的童年记忆里,包括从小时候割的猪草,采的草药,爬过的大树,摘过的野花野果全部真实的在他生活里存在过。“你随便说一个草,我闭上眼睛就能想到它的结构,枝子叶子怎么发的,花怎么开的,我清楚得很。”
      老树说他只有一次画画的感觉很穿越,他画了两只螃蟹,放在地上准备拍照发微博时,一只苍蝇落了上去开始东闻闻西嗅嗅。老树拍了下来,拿到电脑上越看越觉得诡异:国画螃蟹、真苍蝇、数码摄影、照片、微博、这都哪跟哪啊!“当时猛的一看很穿越,后来认真一想觉得很真实:因为我画的螃蟹太像真的了!”
      2009年-2010年,老树画了一批真正“穿越”的画,就是传统水墨山水画里加入了潜艇、飞碟、导弹、降落伞~~~绝对是挑战正常视觉和正常思维逻辑的。但看上去又是那么和谐统一,有种说不出来的游戏快感。最开始激发老树创作这一题材作品的是网上一张流传了很久的画:一个老子一样的古代老头在山水丛林种悠闲自得的骑着自行车。这幅画被网友看成了笑话,却一下子打通了老树的“任督二脉”:“这个画解决了很多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打通了古今,自由表达,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于是老树也画出了这批有潜艇导弹的画,虽然在现实逻辑中是不对的,但在绘画逻辑上又是对的,“谁敢说两千年前飞碟没光顾过,大多数人被很小的小事僵化住了,这些都是可能的,绘画不一定是画现实,还可以画一种可能。”
      这种可能还延续到了老树的生活中,这幅“老子骑自行车”的画还让老树深刻体会到“人类就这么几千年,一瞬间就过去了,不用太当个事儿。”所以在他给学生讲六朝历史竹林七贤的时候,他不会翻阅教材按部就班地讲资料,而是会揣着二锅头把自己喝多了,说“我就是嵇康、刘伶。我们都是性情众人,喝多了感受都差不多。我告诉你我设身处地地感受,就对了。”
      “如果我能穿越回过去,我还想问问曹操是怎么看毛泽东的。”老树说。
      
      对历史感兴趣,对人的生存环境感兴趣,这也投射到老树的作品中来,老树最得意的作品就是那一套“民国范”的长衫先生写意图。一位长衫先生在不同的场景中生活思考吟诗作评,有点像老树本人的自画像。“民国是很令人神往的,我很想知道那个时期的人是怎么生活的,穿西服的先生挽着穿旗袍的太太,喝着黄酒听着西洋音乐,那才是穿越,但一切又那么自然,东方西方,传统现代在民国时代都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就是我说的那种自由。”
      “民国写意系列”也是老树花费笔墨最用心的作品,看似很简单很写意的画实际上在笔墨上很精良,老树画国画特别讲究用线条,寥寥几笔,别人看似简单,实际没有20几年的功底是做不到的。
       “整天写意,容易大化,还要收回来一点。”老树在微博上另一批受欢迎的作品就是类似花鸟静物的彩色“小清新”图。而这批画的创作,并不是老树自己的得意之作,而是用来“收杀笔墨”的,看似狂放不羁的老树对自己其实很有要求,画一段时间的水墨写意,就要画一些工笔来让自己收敛一点,细下来,定下来。 “就像大白菜长到一定时候得捆住长芯,外科医生平时要鼓捣鼓捣刺绣。”老树可以去浙江美术馆用一个星期的时间临摹一幅明朝文征明的《窗前鸣佩》手卷,这种传统的古代山水有着精细复杂得染色技巧,薄薄得一层颜色实际上上了四五遍颜色,清澈而丰富,对于老树来说是最好的“练笔办法”。
      
      弄直舌头再写诗
      在微博上,老树那么受欢迎,不单是因为他的画,还有他为画专门配作的小诗。俏皮幽默,网友很多戏称为打油诗,因为他题材的惯常性和口语化的语言风格,比如;“起了一个大早,肚子吃得挺饱,阳光灿烂照着,真他娘的美好”这到底算不算一首好诗呢?
      老树画画一般先画画,但故意不画满,画完再配上一首小诗,老树说自己遵循了中国画传统的规律性和叙事性,“中国画的图像一般都很扁平,想象得纵深也很有限,所以一般还要配诗文和印,传统得诗书画印存在着有机得平衡关系。我还是讲究这种平衡的”。
      老树说:“你们说是打油就打油吧,我也没必要争辩。”老树的文学功底是相当了得的,他上大学的时候是师从叶嘉滢先生学的中国古典文学。他那些看似俏皮的打油诗,有着很好的韵律感和讲究。他喜欢唐朝以前的诗,尤其是六朝的古体诗和诗经,所以他的小诗里有很多是四字句和六字句,网友有时嘲笑他不会写诗,他也不解释,无所谓。对他来说写诗就像他画画一样,“自由表达才是最重要的。” “我学这个,然后咣当放下,有资本但不放在眼里,这样你才能自由,只有半吊子才把这当个事儿”。老树也有点瞧不起现代诗,“好多人舌头还没弄直呢!”
      
      
      岁数到了,就都去他妈的!
      日常生活里的老树有点像他笔下的那位长衫先生,在学校里教书上课收拾学生,闲时画画写诗做陶器,老树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摄影评论家,所以还要做评论,策划展览,做画册。每天过得忙忙叨叨。但还是非常自由,他喝酒吃肉上课抽烟,画画随性,做评论不怕得罪人,做策展不怕麻烦,说话口头禅就是“他妈的”,比如“到一定岁数,就不管了,去他妈的。”
      “人总是看别人,不好好看自己。”老树说,其实每个人都有他在画里的那份自由,随性和天真。如果没有看了也不会有认同感,只可惜每个人都端着。” 本贴最后由 吴兴红 于 2014-05-30 20:10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86楼

  • 吴兴红发表于2014-05-30 20:11|

    活回你自己:推荐老树画画的一篇即兴演讲


    新浪微博上拥有四十多万粉丝的老树画画,原名刘树勇,是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视觉文化评论家,著名摄影评论家,策展人等等。他的水墨小画让中国画放下了冷艳高贵的架势,对接当下语境。再配以他自己的白话小诗,常常直抵人心最灵犀部位,让人不禁莞尔。而他的小诗小画背后透露出的人生态度也是粉丝们心头共鸣。

    偶然在微信上看到他最近的一个即兴演讲视频,风趣幽默的语言道出了深刻自省的人生态度。观后大为惊叹,他活的如此通透明白,很多困惑我们的问题,都被他四两拨千斤一般一语道破。比如,我们到底为什么活着,我是谁,我们应该怎样活着,如何面对现实和自由渴望等等。

    作为生长于当代社会环境里的人,身上多少带有时代社会灌输的观念规矩教条,在江湖里遨游多年,为生存苦苦努力顺从,多有不得已和麻木,随着年龄增长,都会身心疲累,渴望改变。那么,我相信每一个渴望自我觉醒,或者说虽然还在梦境之中,但已隐约想要自我醒来的人们都会在看过这篇演讲之后有顿悟。老树想告诉我们的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应该为自己而活,不要被外界的公共话语所制造的标准而左右,被公共话语权制造的自卑感而买单,不要依赖外界的认可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所有曾经当回事儿的事儿,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儿,做回自己,丰富自己的内心,才是活出自己本真与个性的人生。

    另外,还看过老树一个访谈,里面谈到自由的问题,自由是天生有之的东西,后来被社会,文明等等束缚,但人都渴望回归最大限度的自由, 当然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 那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我想这些变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画画,弹琴,旅行,等等等等。

    老树是一个人本主义至上的人,平等自由,尊重个体,以人为本。

    以下摘录一些秒言秒语,推荐大家有时间观看全部演讲,非常幽默风趣:


    1. 谈怎么做事情,怎么赚钱。我更关心怎么不做事情,还要心安理得。或者说你做了事情以后怎么看待自己做的事情,把这个事儿特别当做事儿,还是不当个事儿。


    2. 从小我们被塑造的是集体人格,我自己是谁,我们可能是不太清楚的。我们从来没有想到我要做回我自己,我是谁。我们是一个革命的  螺丝钉,一个巨大的机器,我们给拧上,然后转转转,上锈了,掉下来,那一天叫退休。我们从小被这样塑造。


    3.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后来发现道路曲折走不完,前途光明看不见。


    4.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大原欲,一是性欲,一是攻击欲。爱情和诗歌是性欲最优良的转化方式,足球是攻击欲最优良的转化方式。


    5. 民国原来那么温良。 我们的教科书里全是战争,民不聊生,到处流浪。不是的,老百姓该种地种地,该谈恋爱谈恋爱,该生孩子生孩子。什么都没耽误。每个人都很完整,很温良。


    6. 作为个体,要重回个人经验,找到自己我为谁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证实的方式,做事情,赚钱。不就有个房子吗,车对于我来说无所谓,我喜欢腿儿的。要振兴中华,为什么要振兴?不行啊。所有牛逼的人和牛逼的行为,就证明你是一傻逼。过度的自信说明你太自卑吧。所以拼命挣钱,挣了钱就拿回来给老婆,看看,你男人还行吧。我做的事情,获得别人的认可,哦,我还行。那么你是依赖型的,你的存在感来自于别人的承认。 挣钱也好,出名也好,要做事情。要通过别人的承认,才知道自己活着。


    7. 非大有不可以大无。当你有了那个东西的时候,你觉得没什么。草色遥看近却无。


    8. 哲学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谁能离开空气活着,空气雾霾,大家都傻了。


    9. 慢慢回到个体经验,我做一件事情就为自己做,我干什么要为民族为国家?


    10. 权力直接贯穿到底,没有世俗的空间了。社会没有空间了,这个特别要命。我们经常讲文化要生态,什么是生态,是草也长,树也长,花也开,这才叫生态。只能种这一种树,只能开这一种花,这叫什么生态,有病嘛?


    11. 这个责任都我们匹夫付了,那些当官的干嘛去啊,他们专职搞腐败啊?


    12. 我是平头百姓,就要平头下来。我有很多自己的显示焦虑,比如肚子疼,口渴。


    13. 我是一个虚无主义者,彻底的悲观主义者。


    14. 大家都说正能量,我就不明白正能量是啥么,打鸡血呢?


    15.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放在第一位,把自己做好。


    16. 太多抱怨,人处在抱怨中的时候,首先假定自己绝对正确,你怎么可能绝对正确。


    17. 人都是一块肉,晃来晃去,飘一圈没了,这就是人生啊。不就是这么点事儿嘛,几十年的事儿,你跟别人都一样的,有人性的一切缺点,但是我尽可能地修炼自己,比如看书啊,别老是没事那个微信在那里,我挺反感。它太浪费时间了,太耽误时间了,把有限的生命做好我自己喜欢的事情。


    18. 通过别人证明的方式这是落实的方式,我的方式是落到虚处的方式。比如说艺术。我觉得艺术是唯一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让我们内心柔软的部位。别的全是功能性的,可以比较的,竞争的,人不全是那样。


    19. 动物世界给我的启发,比我上的大学都重要,我从各类动物里面看到我自己,两个公的打架,肯定为了旁边一个母的。原来战争,原来财富,是为了异性。这个是很正常的。


    20. 我对成功两个字高度怀疑,什么叫成功啊,莫名其妙,这个词太恶劣了。让多少人就死在成功路上了。


    21. 不能为外面所有的东西,那种公共的话语,把我们通往自己的内心引诱出去,然后流浪在路上。不要有那么多的暗示。


    22. 庞大的说辞,大家对它的想象和我有什么关系。我要拿出我自己的东西,我不用这些东西来证明我,所以落到虚处,就是回到自己的内心去。


    23. 我们实实在在的作为一颗肉,怎么动,移动的很舒服,不动的时候也很舒服。


    24. 我们过去那么多的主义,那么多东西把我们塑造成了一种共同集体人格,我们所有的判断都是由别人赋予的,我们自己没有标准,我们自己没有对我们的自觉。


    25. 时尚是什么?时尚是一个巨大的陷阱啊......广告的本质是制造自卑感啊,你行吗,这东西你有吗,没有,掏钱吧。


    26. EMBA基本就是个富人俱乐部嘛。


    27. 我们一个人的完满性,具足性,才能让一个人真正强大。我干什么事情,不过做而已,成就重要吗?根本不重要。


    28. 大量时间花在无意义的交往,无意义的沟通,吃个饭,发个图,你这不是馋别人嘛,很不道德。


    29. 要活回你自己,这个不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的,让自己内心丰富起来,有意思起来,活的好玩一点,不要看别人脸色。

    以上内容选自 半盏茗香 的新浪博客

    原文及视频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8ff9580101fpyo.html
    本贴最后由 吴兴红 于 2014-05-30 20:16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87楼

  • 吴兴红发表于2014-05-31 17:15|


    星子说漫画之七——如此包扎

    第一次见到张爱学的这幅漫画的时候,我就被深深的震撼了。不为这样的事件(类似的事件早已不新鲜),而是为他的漫画表现力所折服。

    画面简洁,就一个受伤人的头部,但其单纯而强烈的色彩对比使画面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整块黑色的身躯强烈衬托出了白色的面部,使人物额头上那块红色的血迹一下映入眼里。然而包扎的地方却不在伤口,而在于伤者的嘴,被纱布捂了个严严实实!

    由此联想到一些“有关部门”,在出了事故后首先不是救人、安抚伤者家属,而是想方设法封闭消息,堵嘴、删帖、防止媒体曝光,尽量掩盖其罪证,减少甚至逃脱其责任。作者没有用很大的场面,很多的人物,来叙述整个事件,仅仅用一个错位的包扎特写镜头,就把整个事情的性质完全揭露了出来。

    仔细品读这幅画,难道他仅仅是在批评“有关部门”吗?显然,远远不止。官僚主义、人性的冷漠、人文精神的缺失……当见死不救、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成为一个社会的日常形态,那这个社会已经病得不轻。这不是医院的医疗事故,而是这个社会的医疗事故。


    本贴最后由 吴兴红 于 2014-06-01 15:44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88楼

  • 冯会仓发表于2014-06-01 14:28|

    张爱学同学越来越让人刮目了!!太有才了!!!星子同学的诠释更是妙笔生花,剖析透彻啊!!赞一个,加油!!

    举报 回复

    # 89楼

  • xueli发表于2014-06-03 12:54|

    作者:轶名

    这是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漫画组的一幅参赛作品。画面清晰明了,无需多言。作者是张爱学,刊登于2007年7月28日的《工人日报》。

        只需一眼,这幅漫画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了事故,不是赶紧包扎伤口、解决问题,而是首先要堵住当事人的嘴,不能把真相说出去。我们或许还可以往下想:如果当事人的嘴没有堵住,把真相捅给了记者,就要想方设法、威逼利诱,堵住记者的嘴;如果记者的嘴没有堵住,把报道拍了、写了,那就要想办法、托关系堵住媒体的嘴,决不能让媒体把报道发出去……

        总之,一层一层,只要能封住“嘴”,不管是哪一层的嘴,哪怕是掏再多钱、托再多人、费再大劲,也在所不惜。

        正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媒体高度发达的年代,“防民之口”自然就要“防传媒之口”。

        这一现象似乎在中国甚为普遍,不管是官员还是企业,又或者是什么组织还是个人,只要有问题,首先想到的决不是改正错误,而是找人平事儿。而这样的事也绝不局限于面对媒体,当自己将要接受任何一种惩罚或管制时,都会有此反应。比如,你在公路上被交警把车扣了,你首先想的是下次一定要注意改正吗?不是的。我可以很肯定地说,你先想到的绝对是我能不能想办法让交警不开罚单?我有没有什么朋友跟交警队熟络可以把这事儿平了?我能不能送点儿啥东西让交警网开一面?

        当你因为诉讼需要走上法庭前,你想到的是什么?决不是认真准备法庭上的陈述、辩论,而是我能不能跟法官攀上关系?能不能先到法官家里疏通疏通?当你寻找律师时,也绝不会想我的律师法律知识如何,而是考虑他在法院系统人脉如何?

        不是吗?

        有人说,这是中国法治观念的缺失。的确如此,却又不仅如此。或许更深层的,这是中国的社会结构所决定。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曾说,中国社会具有极强的乡村社会特质,这与中国长期的农耕文明密切相关。乡村社会中,人际关系有如下特征:乡村中皆为熟人,或熟人的熟人;人际之间绝非平等,而是以自我为中心,波纹式向外扩散,分清关系亲疏;感情的亲疏深刻地影响着人对是非对错的判断,对亲密之人,错亦可为对,对疏远之人,对亦可为错,是否应受惩戒也相应变化。

        当对错都可以伸缩的时候,我们会主动认错吗?显然,我们首先应做的是攀上关系,把“错”变成“对”,或“不错”,最起码要争取不会被惩戒。因为中国社会的乡村式结构,因为这种社会结构中前述三点人际关系的特征,让个人的这种努力有成功的可能,而且几率甚大。这显然是应对惩戒的最佳方案,即不用被惩戒的惩戒方式。既然有这样的一种方式存在,我们又有何理由不发扬光大呢?

        于是,几千年的历史中,直到今天,人脉可谓中国最宝贵的资源。只要有“人”,上,可上九天揽月,下,可下五洋捉鳖。这一点,国人应当都有深切体会。有时,为了找一个能起作用的“人”,七大姑八大姨,十六杆子打不着的亲戚都要充分地动用起来。

        那么,这与本文开头所谈“堵嘴”、“封口”有何关联?显然,舆论是直接指向惩罚或管制的。不管是哪一层的嘴,只要它被堵上了,消息传不到监管者、掌握权力者耳朵里,惩戒就不会来临。

        问题又出现了。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早已不是那个人人皆熟人或熟人的熟人的社会了,这种依靠熟人办事的做法已不像当年那么灵光了,怎么办?正所谓“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熟人,还有钱。于是,金钱成为人脉的替补资源,在免除惩戒、争取利益时同样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又或者,熟人关系本身就可以依靠金钱建立起来的。这便是在人脉上的投资。

        不过,这种依靠金钱办事的做法,决不是中国的专利,但凡有人有社会的地方,这一传统似乎都无法规避。只是在中国得到了一定的体现罢了。

        当我们踏上向现代文明社会迈进的大道后,这种从中国古远时期留下来的传统,显然与现代文明所必备的契约观念、平等观念、法治观念格格不入。但中国的社会结构又岂能一夜之间被改变?所以,我们这条通向现代文明社会的道路充满了屏障,但路既已确定,就不容再回头。我们所看到的希望是,“平事儿”思想虽仍存在,《包扎》反映的“堵嘴”弊病虽无法根治,但这毫无疑问都已只能存在于私下,在公共的舆论、法规、观点中,契约观念、平等观念、法治观念都已成为共识。我们可以期望,这种现代社会的观念可以逐渐渗透入国人的思想、思维之中,直至占据主流。这样,《包扎》所反映的问题才会真正解决。

    转自张爱学先生的博客

    举报 回复

    # 90楼

回复

最近发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