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版块

留点念想给济南

置顶 精华 发表在 会员BLOG

0

1291

.   斑驳的影壁墙角,苍苔浸透着岁月的印痕;老旧的门楼上,茅草摇曳着陈年的记忆;光滑的青石板桥下,流泉叙述着古老的传说;幽静的窄巷里,雨滴敲打着如诗如歌的韵味。夏荷秋蒲、垂柳众泉,一城山色、半城湖光,昔日里喧哗热闹的巡抚衙门,连同那饱经沧桑的老街旧巷,共同构成了济南的符号。

    古朴的城墙,厚重的城门,把散淡的城市与恬静的乡村浑然一体地串联起来。济南,作为一座根植于乡土文化的古城,自然很乐意与周边广袤的乡村保持着一份亲密。  

    当春风拂过古城,顽童们沿马道登上高高的府城墙,宽阔的城道上,风筝放飞了孩子们欢快的笑声。骄阳似火的夏天,泛舟明湖,蒲曼青影荷竞放,漫步河畔,岸柳垂阴苇生凉。待到秋高气爽,城里的人们在蛐蛐儿的琴音里,嗅到郊外飘来的秋熟果香。在细雪飘洒的冬日,友人相约山坡赏雪、湖上溜冰,文人墨客登上箭楼四望,眼前呈现的即是老舍先生在《济南的冬天》里所描述的景象。  
                  
    可别小看了这份素雅的情怀、这种淡定的韵味,它就如同文玩古董的包浆,非得是有着数千年岁月磨砺的历史古城才可具备哩。
   
    济南护城河畔的解放阁,算得上是让我们发点儿古之幽情的好去处。这儿是老济南府城墙的东南角。早年间曾建有一座宏伟壮观的魁星阁,合“龙脉入城,紫气东来、文运昌盛”之意。阁内所供文曲星神像,作执朱笔点状元状,端的是华章氤氲,吉星高照,与济南府学文庙一样,为历代文人学子朝拜的圣坛所在。   

      济南的城墙是在明洪武初年将原来的土城墙加固,以砖石重修的,如今都已基本拆除殆尽,解放阁的底座成为仅存的一段城墙角。当时有四个城门,皆筑有城楼及瓮城,高大威武。按照常理儿,一座城的四面城门都遥相对应,偏就济南挺个别,不知为什么,东、西、南、北四个城门错缘着老大一截子,现如今,那东“齐川门”西“泺源门”南“历山门”早都毁于战火,光剩形单影只、被称作“水门”的北“汇波门”,依旧在大明湖的北岸茕茕孑立。那“三山不见,四门不对”城居“历山之顶”的明代城墙,是没得见了;就连一些古刹名寺、百年老街、史载楼阁、名人故居也早已荡然无存。可即便是如此,我们仍可从那些残存下来的老街巷名称里边,咂摸出些许老济南的味道来。

    济南是明清两代山东首府,城里有省、府、县三级机构衙门,还有军卫、营房、仓库、驿站以及寺庙道观等,好些街名都是以它们命名的。比如省府前街,原名大布政司街,为明朝布政使司衙署、现今仍为省政府驻地,省府东街和省府西街原为小布政司街,院前大街、院东大街、院西大街,贡院墙根、学院街、后宰门、府馆街、小王府街、司马府,按察司街、运署街、县东巷、县西巷,高都司巷、鞭指巷、卫巷,以及长春观、将军庙街、钟楼寺街、正觉寺街、周公祠街等,怎么样?听着挺有范儿吧。细品这些街名,就仿佛在你眼前展开了一幅中国古城历史变迁的画卷,多少高门府第,深宅大院,老树古井、断壁残垣,向你追忆往日如梦的繁华,诉说朝代更迭的兴衰。

    济南不仅仅是这些街名带着古城的烙印,从建筑的分布也能窥见一些中国古城建史的特点。与外邦古城多以教堂为中心的格局不同,位居老济南府城中央的,并非是那天神佛祖或坛宗教主,而是“院东、院西”的那个“院”,即清代的巡抚衙门,明代的德王府(今珍珠泉)。而像长春观、将军庙、老君堂、正觉寺等宗教圣地,则远离城中心屈身于城关一带。这一现象也揭示了咱中国的传统——皇权大于神权。于是,这象征皇权的“院”,端坐城区正中,其余官民僧道则各守本分,依近远尊卑四方拱卫。这看上去很是合乎“礼”的。谁让咱齐鲁首府是礼仪之邦呢。

    济南历史上最高的行政机构,也就是这明清两代的“齐鲁之邦首府”了,却从未作过“古都”。究其根源,倒也不是“不敢为天下先”的山东人太老实,或没有抓住“历史机遇”,盖因济南这地脉风水忒“冲” ―― 居中原南北之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的缘故吧。与曾做过古都的西安、洛阳、开封、南京等古城相比,似乎是少了那份“门开八面,城阙九重”的天子脚下之气派。
  
    济南虽没做过古都,倒也有没做过的好处。这便是少了点“霸气”多了些“文气”,乐得个清净。君不见从历下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杜甫名句,到赵孟頫高古散逸的“鹊华秋色图”,都洋溢着浓郁的文人气质与飘逸的诗画意趣。所以大多数的济南人,脾气性格是内敛的,情感表达是含蓄的。老济南呈现出的情致与韵味,并非表露于那几处王府旧宅、官衙遗址;更多的是体现在那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有着许多动人传说的老街旧巷里和胡同杂院间。
                
    济南许多老街巷和小胡同的名称,充盈着平民大众的市井情趣。例如剪子巷、篦子巷、袼褙巷、熨斗隅、杆面巷、柴火巷、窑胡同、筐市街、估衣市街、藕市街、菜市街、竹竿巷、花店街、马市街、棘榛市(现制锦市),东西镰把胡同,南北菜园子,木头园子、杉篙园,十亩园、十方院,马道口、半边街、顺河街,以及下河崖、马家湾崖、王家后门等,都十分生活化,透着浓浓的草根气息,挺是接地气儿,彰显济南人内心深处的村野情怀。  

    济南人实在且率真,起个街名,多是任由着性子来,横竖的先叫着上口再说,如头大身子小的叫“牛头巷”;拐了俩直弯儿的,叫“轱辘把子街”;两端翘点儿弧度的吧,称作“元宝街,”巷口嘬似葫芦顶状的,就叫它“葫芦头巷”;五条街的交叉口,就叫“五路狮子口”,还有“三曲巷”、“墙缝巷”、“勺子胡同”、“十八拐”、“耳朵眼胡同”等等。可谓是大俗。
   
    济南的街名不仅有俗,亦有雅,如翔凤巷、云彩眼儿、金菊巷、青云里、茶巷、芙蓉街、历山顶、对山街、泮宫壁、临湖街、凤凰嘴、曲水亭、东流水、小板桥、鹊华桥、起凤桥、秋柳园、铁塔街、司马府、百花洲、饮虎池街、石涌泉胡同、贺胜戏场、司家码头等等。这些街虽多为小街窄巷,可名儿不但起的雅致,更似乎是透了点儿诗意出来呢。由此可见咱老济南人,即便是市井平民,也是朴素儒雅的。这也正是“田园老城”的贫民,与近代新兴“工商城市”的市民间的不同之处。

    济南一些街名挺有点儿讲究,蕴含了不少民间传说和历史学问。举个例子说,南门附近的离明街,就因这条街上原先有座火神庙,火不仅“明”,且在《易经》中属“离”卦。又如历山顶街,有此街是建在古历山之顶的传说;三曲巷,不长的巷子却拐了三道弯,并有“两山夹一井”的之典故;长春观,有“先有长春观,后有济南府”一说;东长盛街,有“长盛街上打春牛”的民俗谚语。此外,还有街名歌:“东更道,西更道,王府池子,二郎庙”。便是说的王府池子附近,泉景幽,民居密,街巷极窄。不乏有像老扬州 “一人巷,一人巷,一人走路一人让” 的小巷子。此等民谚传说和掌故那可多的是了。
                 
    济南的街名何以这样?这还得说咱老济南的文化,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城圈文化”。纵观这千年古城;水旱码头,官绅商民,汉回杂糅。一座由城墙围成的一个“大围子”的老城,既有官场文化、士大夫文化,也有市井民俗文化和跑江湖、扎码头文化,共同构成一种多层共存的有机生态文化。在此背景下,自是各有各的圈子,且大圈套小圈。既然为山东首府、北门锁钥,这天南地北、四方八面各色人等少不得在此汇聚并发展;你喊你的号子,我唱我的调子,你坐你的轿子,我拉我的套子,咱互不相妨。中外文化、九州风俗在此交汇、碰撞、融合,且儒道释景回,诸学百家,使济南愈来愈具兼容性,一个不留神,便将那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给它来了个一锅炖。
   
    济南的这种你是说它丰富也行,热闹也罢的共生型城圈文化,好似一个水系模式,泉溪泽河汇聚其中,不断的渗透和发展,让这座城市日渐丰腴。当它经历了岁月沧桑的积淀,烽火硝烟的历练,诗词歌赋的滋养,琴棋书画的相伴,外加那曲山艺海的熏陶后,日久天长,便生出了带有显著地域特点的气质,就是在文化层面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清淡典雅,敦厚宽容。大概就是古典济南所特有的那种从容与淡定吧。   
   
    济南的这些老旧的街巷胡同,不光是有情调、有韵味,还有着人们对老屋旧园的依恋。篱笆边,秋虫低唱;瓜藤间,荷风送爽;屋檐下,燕子窝叙说着幽幽的岁月情;井台旁,玉簪花散发出淡淡的书卷香……这魂萦梦绕的文化古城之魂,纠结在每一个老济南人的心底,久久挥之不去,它承载着东夷古国的历史文明,传递着魅力泉城的人文春秋,是一份不可再生的珍稀资源。中国的城市固然要发展、要现代化,但并非一定要以毁坏传统文化,抹煞城市个性为代价,说这话并非单指咱济南,当然也包括其它省份那些历史文化名城。
                
    济南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砍古树、毁名胜、埋古泉、填旧井,拆城墙、拆寺庙、拆名宅、拆老院,拆……两千年旧城改造又大拆旧街巷,如今该拆的和不该拆的都已拆得差不离儿了。济南的四合院小胡同和旧街老巷已基本消逝殆尽。多少名泉古池被深埋地下。一些人的政绩是有了,可百姓心中的怀念却没了……

    可怜济南这座曾有着内外城两层城墙,各开八座城门,曾被誉为兵书上所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古代城防体系最坚固、古朴浑厚的中古老城,历经百年天灾人祸,沐浴千载风雨沧桑。躲过了野蛮的枪炮,却躲不过愚鲁的镐锹。从遍体鳞伤至千疮百孔,到如今终于是“西风吹尽无痕迹”了。反倒让这缕仅留于精神层面的情丝,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济南人生活中的这种田园情调和平民意味,现在是日渐稀薄了。但老济南人都认为,只有这种敦厚悠长的意味,像一壶飘着茉莉花香的酽茶,才是纯正的济南味儿,也正是这座文化古城最让人唏嘘不已、让人痛惜和难以割舍的情愫。每每想到此处,眼前就浮现出林徽因、梁思成伉俪为保护中国老建筑而声嘶力竭、顿足捶胸的画面!想起了那无辜且无助的老济南火车站,欲言又止、欲哭无泪……

    留点儿念想给济南吧。多留住些老济南的意境和韵味,就像留住那生生不息的泉水一样,这是咱济南城的魂儿。



                                                   初稿于2014年元宵节前夕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只看楼主
  • wk88发表于2014-02-24 21:09|

    .   斑驳的影壁墙角,苍苔浸透着岁月的印痕;老旧的门楼上,茅草摇曳着陈年的记忆;光滑的青石板桥下,流泉叙述着古老的传说;幽静的窄巷里,雨滴敲打着如诗如歌的韵味。夏荷秋蒲、垂柳众泉,一城山色、半城湖光,昔日里喧哗热闹的巡抚衙门,连同那饱经沧桑的老街旧巷,共同构成了济南的符号。

        古朴的城墙,厚重的城门,把散淡的城市与恬静的乡村浑然一体地串联起来。济南,作为一座根植于乡土文化的古城,自然很乐意与周边广袤的乡村保持着一份亲密。  

        当春风拂过古城,顽童们沿马道登上高高的府城墙,宽阔的城道上,风筝放飞了孩子们欢快的笑声。骄阳似火的夏天,泛舟明湖,蒲曼青影荷竞放,漫步河畔,岸柳垂阴苇生凉。待到秋高气爽,城里的人们在蛐蛐儿的琴音里,嗅到郊外飘来的秋熟果香。在细雪飘洒的冬日,友人相约山坡赏雪、湖上溜冰,文人墨客登上箭楼四望,眼前呈现的即是老舍先生在《济南的冬天》里所描述的景象。  
                      
        可别小看了这份素雅的情怀、这种淡定的韵味,它就如同文玩古董的包浆,非得是有着数千年岁月磨砺的历史古城才可具备哩。
       
        济南护城河畔的解放阁,算得上是让我们发点儿古之幽情的好去处。这儿是老济南府城墙的东南角。早年间曾建有一座宏伟壮观的魁星阁,合“龙脉入城,紫气东来、文运昌盛”之意。阁内所供文曲星神像,作执朱笔点状元状,端的是华章氤氲,吉星高照,与济南府学文庙一样,为历代文人学子朝拜的圣坛所在。   

          济南的城墙是在明洪武初年将原来的土城墙加固,以砖石重修的,如今都已基本拆除殆尽,解放阁的底座成为仅存的一段城墙角。当时有四个城门,皆筑有城楼及瓮城,高大威武。按照常理儿,一座城的四面城门都遥相对应,偏就济南挺个别,不知为什么,东、西、南、北四个城门错缘着老大一截子,现如今,那东“齐川门”西“泺源门”南“历山门”早都毁于战火,光剩形单影只、被称作“水门”的北“汇波门”,依旧在大明湖的北岸茕茕孑立。那“三山不见,四门不对”城居“历山之顶”的明代城墙,是没得见了;就连一些古刹名寺、百年老街、史载楼阁、名人故居也早已荡然无存。可即便是如此,我们仍可从那些残存下来的老街巷名称里边,咂摸出些许老济南的味道来。

        济南是明清两代山东首府,城里有省、府、县三级机构衙门,还有军卫、营房、仓库、驿站以及寺庙道观等,好些街名都是以它们命名的。比如省府前街,原名大布政司街,为明朝布政使司衙署、现今仍为省政府驻地,省府东街和省府西街原为小布政司街,院前大街、院东大街、院西大街,贡院墙根、学院街、后宰门、府馆街、小王府街、司马府,按察司街、运署街、县东巷、县西巷,高都司巷、鞭指巷、卫巷,以及长春观、将军庙街、钟楼寺街、正觉寺街、周公祠街等,怎么样?听着挺有范儿吧。细品这些街名,就仿佛在你眼前展开了一幅中国古城历史变迁的画卷,多少高门府第,深宅大院,老树古井、断壁残垣,向你追忆往日如梦的繁华,诉说朝代更迭的兴衰。

        济南不仅仅是这些街名带着古城的烙印,从建筑的分布也能窥见一些中国古城建史的特点。与外邦古城多以教堂为中心的格局不同,位居老济南府城中央的,并非是那天神佛祖或坛宗教主,而是“院东、院西”的那个“院”,即清代的巡抚衙门,明代的德王府(今珍珠泉)。而像长春观、将军庙、老君堂、正觉寺等宗教圣地,则远离城中心屈身于城关一带。这一现象也揭示了咱中国的传统——皇权大于神权。于是,这象征皇权的“院”,端坐城区正中,其余官民僧道则各守本分,依近远尊卑四方拱卫。这看上去很是合乎“礼”的。谁让咱齐鲁首府是礼仪之邦呢。

        济南历史上最高的行政机构,也就是这明清两代的“齐鲁之邦首府”了,却从未作过“古都”。究其根源,倒也不是“不敢为天下先”的山东人太老实,或没有抓住“历史机遇”,盖因济南这地脉风水忒“冲” ―― 居中原南北之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的缘故吧。与曾做过古都的西安、洛阳、开封、南京等古城相比,似乎是少了那份“门开八面,城阙九重”的天子脚下之气派。
      
        济南虽没做过古都,倒也有没做过的好处。这便是少了点“霸气”多了些“文气”,乐得个清净。君不见从历下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杜甫名句,到赵孟頫高古散逸的“鹊华秋色图”,都洋溢着浓郁的文人气质与飘逸的诗画意趣。所以大多数的济南人,脾气性格是内敛的,情感表达是含蓄的。老济南呈现出的情致与韵味,并非表露于那几处王府旧宅、官衙遗址;更多的是体现在那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有着许多动人传说的老街旧巷里和胡同杂院间。
                    
        济南许多老街巷和小胡同的名称,充盈着平民大众的市井情趣。例如剪子巷、篦子巷、袼褙巷、熨斗隅、杆面巷、柴火巷、窑胡同、筐市街、估衣市街、藕市街、菜市街、竹竿巷、花店街、马市街、棘榛市(现制锦市),东西镰把胡同,南北菜园子,木头园子、杉篙园,十亩园、十方院,马道口、半边街、顺河街,以及下河崖、马家湾崖、王家后门等,都十分生活化,透着浓浓的草根气息,挺是接地气儿,彰显济南人内心深处的村野情怀。  

        济南人实在且率真,起个街名,多是任由着性子来,横竖的先叫着上口再说,如头大身子小的叫“牛头巷”;拐了俩直弯儿的,叫“轱辘把子街”;两端翘点儿弧度的吧,称作“元宝街,”巷口嘬似葫芦顶状的,就叫它“葫芦头巷”;五条街的交叉口,就叫“五路狮子口”,还有“三曲巷”、“墙缝巷”、“勺子胡同”、“十八拐”、“耳朵眼胡同”等等。可谓是大俗。
       
        济南的街名不仅有俗,亦有雅,如翔凤巷、云彩眼儿、金菊巷、青云里、茶巷、芙蓉街、历山顶、对山街、泮宫壁、临湖街、凤凰嘴、曲水亭、东流水、小板桥、鹊华桥、起凤桥、秋柳园、铁塔街、司马府、百花洲、饮虎池街、石涌泉胡同、贺胜戏场、司家码头等等。这些街虽多为小街窄巷,可名儿不但起的雅致,更似乎是透了点儿诗意出来呢。由此可见咱老济南人,即便是市井平民,也是朴素儒雅的。这也正是“田园老城”的贫民,与近代新兴“工商城市”的市民间的不同之处。

        济南一些街名挺有点儿讲究,蕴含了不少民间传说和历史学问。举个例子说,南门附近的离明街,就因这条街上原先有座火神庙,火不仅“明”,且在《易经》中属“离”卦。又如历山顶街,有此街是建在古历山之顶的传说;三曲巷,不长的巷子却拐了三道弯,并有“两山夹一井”的之典故;长春观,有“先有长春观,后有济南府”一说;东长盛街,有“长盛街上打春牛”的民俗谚语。此外,还有街名歌:“东更道,西更道,王府池子,二郎庙”。便是说的王府池子附近,泉景幽,民居密,街巷极窄。不乏有像老扬州 “一人巷,一人巷,一人走路一人让” 的小巷子。此等民谚传说和掌故那可多的是了。
                     
        济南的街名何以这样?这还得说咱老济南的文化,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城圈文化”。纵观这千年古城;水旱码头,官绅商民,汉回杂糅。一座由城墙围成的一个“大围子”的老城,既有官场文化、士大夫文化,也有市井民俗文化和跑江湖、扎码头文化,共同构成一种多层共存的有机生态文化。在此背景下,自是各有各的圈子,且大圈套小圈。既然为山东首府、北门锁钥,这天南地北、四方八面各色人等少不得在此汇聚并发展;你喊你的号子,我唱我的调子,你坐你的轿子,我拉我的套子,咱互不相妨。中外文化、九州风俗在此交汇、碰撞、融合,且儒道释景回,诸学百家,使济南愈来愈具兼容性,一个不留神,便将那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给它来了个一锅炖。
       
        济南的这种你是说它丰富也行,热闹也罢的共生型城圈文化,好似一个水系模式,泉溪泽河汇聚其中,不断的渗透和发展,让这座城市日渐丰腴。当它经历了岁月沧桑的积淀,烽火硝烟的历练,诗词歌赋的滋养,琴棋书画的相伴,外加那曲山艺海的熏陶后,日久天长,便生出了带有显著地域特点的气质,就是在文化层面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清淡典雅,敦厚宽容。大概就是古典济南所特有的那种从容与淡定吧。   
       
        济南的这些老旧的街巷胡同,不光是有情调、有韵味,还有着人们对老屋旧园的依恋。篱笆边,秋虫低唱;瓜藤间,荷风送爽;屋檐下,燕子窝叙说着幽幽的岁月情;井台旁,玉簪花散发出淡淡的书卷香……这魂萦梦绕的文化古城之魂,纠结在每一个老济南人的心底,久久挥之不去,它承载着东夷古国的历史文明,传递着魅力泉城的人文春秋,是一份不可再生的珍稀资源。中国的城市固然要发展、要现代化,但并非一定要以毁坏传统文化,抹煞城市个性为代价,说这话并非单指咱济南,当然也包括其它省份那些历史文化名城。
                    
        济南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砍古树、毁名胜、埋古泉、填旧井,拆城墙、拆寺庙、拆名宅、拆老院,拆……两千年旧城改造又大拆旧街巷,如今该拆的和不该拆的都已拆得差不离儿了。济南的四合院小胡同和旧街老巷已基本消逝殆尽。多少名泉古池被深埋地下。一些人的政绩是有了,可百姓心中的怀念却没了……

        可怜济南这座曾有着内外城两层城墙,各开八座城门,曾被誉为兵书上所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古代城防体系最坚固、古朴浑厚的中古老城,历经百年天灾人祸,沐浴千载风雨沧桑。躲过了野蛮的枪炮,却躲不过愚鲁的镐锹。从遍体鳞伤至千疮百孔,到如今终于是“西风吹尽无痕迹”了。反倒让这缕仅留于精神层面的情丝,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济南人生活中的这种田园情调和平民意味,现在是日渐稀薄了。但老济南人都认为,只有这种敦厚悠长的意味,像一壶飘着茉莉花香的酽茶,才是纯正的济南味儿,也正是这座文化古城最让人唏嘘不已、让人痛惜和难以割舍的情愫。每每想到此处,眼前就浮现出林徽因、梁思成伉俪为保护中国老建筑而声嘶力竭、顿足捶胸的画面!想起了那无辜且无助的老济南火车站,欲言又止、欲哭无泪……

        留点儿念想给济南吧。多留住些老济南的意境和韵味,就像留住那生生不息的泉水一样,这是咱济南城的魂儿。



                                                       初稿于2014年元宵节前夕 本贴最后由 wk88 于 2014-02-24 21:12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1楼

回复

最近发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