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版块

散文随笔:寻找我的乡村

置顶 精华 发表在 会员BLOG

11

2767

有次和一位同事聊天,她说:“我想到北京那样的大地方去发展,连重庆这样的城市都不想呆了。”我说:“我想到僻静的乡下去生活,连马鞍这样的乡场也不想呆了。”看似调侃,其实是真话。我好象不适合生活在喧嚣的地方,更喜欢安静的生活。但是现在,连马鞍也越来越象城市了。

     受人之托,帮人在附近看一套房子,今天专门出去溜达了一圈,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马鞍这个几年前还是个小乡场的地方,已经到处是高楼大厦,马路四通八达,绿树成荫。去看了一个楼盘,其园林山水,商业门面,休闲广场等等布局,已经俨然大都市的格调。自然,房价也已经是几年前的十倍多。难怪房价被炒得水深火热,几年就是十倍的利润,怎不叫人疯狂跟风。看高楼林立,其实真正还没有房子住的人有多少呢?即便有,也是拿不出那么多的钱来买的,房子多在有钱人手里玩来玩去。当然,这里有一大片工业园区,几所学校,按照规划,涪陵城的中心已经移到这里,发展之迅猛也是理所当然的。新校区才搬来的时候,我还有些喜欢,这里毕竟清净。不过,看样子这里很快,不,已经变成城市了。而且会越来越繁华,越来越便捷,当然,也会越来越喧嚣。到哪里去找我的乡村呢?

     记得05年我第一次到大木乡的时候,被那里美丽的景色和淳朴的民风吸引。但那时候交通不是很便利。后来那里发展起了花谷,成了重庆范围内著名的旅游景点。当然,楼房别墅也多起来,现在那里已经很热闹了。一个地方一旦开发出来,就不再安静了。当然这对当地农民有利,对当地经济发展有利。只是自己总是不喜欢太热闹。

     前两天,陪表弟到江北一个村去考察。他在外地大城市打拼多年,积累了一定资金,想回来包几十亩地搞观光农业。在好几个地方到处转了一圈,最后看中一块地,有山有田,正符合他的要求。找到当地政府部门,却被告知那地方已经被征为工业用地。对方给了指出另一个村可以搞农业,马上又去那里看,果然已经是一大片蔬菜基地,几百亩全是种的大棚蔬菜。十多个农民在蔬菜地里忙活。他们说自己的地基本被政府出面租给了这几个菜老板,自家只留了点地种点菜吃。租金够一年的粮食,但他们给菜老板打工的钱相当低。也就是说这些农民实际上没自己的地种了。当然也有还没出租的村,不过根据蔬菜基地规划,被出租也是早晚的事了。据说他们很快也会被集中起来,住进统一修建的村舍,也会有自己的休闲广场。那么这里也不是我理想中的乡村了,不过,如果村民们能享受到比以前更为便捷的生活,我还是为他们高兴的。

     小时候,我生活在乡下。那时候说起旅游,一般就是到大城市里去看新事物。而现在,城里人越来越多,一般说到旅游,多是到乡下去看旧东西。例如古镇,苗寨,山村,河流,甚至农家乐。种菜,不是出于生存压力,而是一种时尚,一种休闲。以至于网上的开心农场游戏能够如此的普及和红火。农妇,山泉,有点田,成了许多都市人向往的生活方式。

     以前,办个城镇户口,成为城里人,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愿望。记得在上个世纪90年代,农村人到城里立足,还要托人找关系,花上一大笔钱,才能办一个非农户口。现在时代不同了。农村人要成为城市人容易,城里人想要办到农村,难上难。以至于,在有的发达地区,一些村官借职务便利悄悄给自己办农村户口。这就意味着一笔数目可观的赔偿金。农村大学生考进学校以后,不愿意把自己的户口转到城市,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祖辈务农的人家节衣缩食供娃娃读书考大学,不就是为了跳出“农门”吗?城市化进程让以前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而又让可能变成了不可能。呵,成绕口令了。

     到哪里去找我的乡村呢?我一直在突围。就好象我曾经的签名:“一直在行走,永远在路上。”在浙江一个著名的工业区,那里的工厂规模国内也不多见。有一次,朋友带我去了这附近一个地方,说那里有一块圣地。我想在工业如此发达的地方能有什么福地。却不想,一进那里,我豁然开朗,发现自己了自己一直在找的地方。原生态的池塘,迎风起伏的芦苇,停在湖边的大鸟,静默而幽雅的亭子,雄伟而宁静的寺庙,金黄的稻田,碧绿的山林,宁静古老的乡村。。。。。几只本地狗快乐的追逐嬉戏,农人悠闲地收获了菜担回家。两个年轻僧人一边交谈一边散步在路上。。。。。而我一到那里,就被路边两只互相打招呼的蚂蚁吸引住了,悄悄地观察了它们好一阵。这样喧嚣的工业区竟然还有这样一块世外桃源,这真是一个奇迹。朋友告诉我说,其实是政府下了大力气来保护这个地方。村里的房子是老建筑,除了简单粉刷,不许做大的变动,更不能建新房子,基本保持原貌。寺庙也维修得很好,附近除了搭了几个简易棚子由附近村民在那里卖点香火和饮料以外,没搞更多商业化的门面和建筑。连公交车也是最近才开通,由一种小小的面包车来承担。可以想象,这样一块风水宝地,要是在一些落后的地方,早就被开发得体无完肤,从而失去了它应有的味道。不得不佩服当地政府的高明。

     那天我们在那个地方留恋忘返。一直以为这样的村庄找不到了,原来它一直都在,从未离开。我理想中的生活,也就是一天工作之余,能和家人徜徉在这样美丽的山村里吧。夕阳西下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幅只在电影里看到的画面,耳边响起一首抒情而感伤的歌。突然间我明白了,为什么是弘一大师,创作出了这样一首美丽而永恒的歌: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

唯有别离多……”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只看楼主
  • 吴兴红发表于2012-11-02 19:26|

    有次和一位同事聊天,她说:“我想到北京那样的大地方去发展,连重庆这样的城市都不想呆了。”我说:“我想到僻静的乡下去生活,连马鞍这样的乡场也不想呆了。”看似调侃,其实是真话。我好象不适合生活在喧嚣的地方,更喜欢安静的生活。但是现在,连马鞍也越来越象城市了。

         受人之托,帮人在附近看一套房子,今天专门出去溜达了一圈,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马鞍这个几年前还是个小乡场的地方,已经到处是高楼大厦,马路四通八达,绿树成荫。去看了一个楼盘,其园林山水,商业门面,休闲广场等等布局,已经俨然大都市的格调。自然,房价也已经是几年前的十倍多。难怪房价被炒得水深火热,几年就是十倍的利润,怎不叫人疯狂跟风。看高楼林立,其实真正还没有房子住的人有多少呢?即便有,也是拿不出那么多的钱来买的,房子多在有钱人手里玩来玩去。当然,这里有一大片工业园区,几所学校,按照规划,涪陵城的中心已经移到这里,发展之迅猛也是理所当然的。新校区才搬来的时候,我还有些喜欢,这里毕竟清净。不过,看样子这里很快,不,已经变成城市了。而且会越来越繁华,越来越便捷,当然,也会越来越喧嚣。到哪里去找我的乡村呢?

         记得05年我第一次到大木乡的时候,被那里美丽的景色和淳朴的民风吸引。但那时候交通不是很便利。后来那里发展起了花谷,成了重庆范围内著名的旅游景点。当然,楼房别墅也多起来,现在那里已经很热闹了。一个地方一旦开发出来,就不再安静了。当然这对当地农民有利,对当地经济发展有利。只是自己总是不喜欢太热闹。

         前两天,陪表弟到江北一个村去考察。他在外地大城市打拼多年,积累了一定资金,想回来包几十亩地搞观光农业。在好几个地方到处转了一圈,最后看中一块地,有山有田,正符合他的要求。找到当地政府部门,却被告知那地方已经被征为工业用地。对方给了指出另一个村可以搞农业,马上又去那里看,果然已经是一大片蔬菜基地,几百亩全是种的大棚蔬菜。十多个农民在蔬菜地里忙活。他们说自己的地基本被政府出面租给了这几个菜老板,自家只留了点地种点菜吃。租金够一年的粮食,但他们给菜老板打工的钱相当低。也就是说这些农民实际上没自己的地种了。当然也有还没出租的村,不过根据蔬菜基地规划,被出租也是早晚的事了。据说他们很快也会被集中起来,住进统一修建的村舍,也会有自己的休闲广场。那么这里也不是我理想中的乡村了,不过,如果村民们能享受到比以前更为便捷的生活,我还是为他们高兴的。

         小时候,我生活在乡下。那时候说起旅游,一般就是到大城市里去看新事物。而现在,城里人越来越多,一般说到旅游,多是到乡下去看旧东西。例如古镇,苗寨,山村,河流,甚至农家乐。种菜,不是出于生存压力,而是一种时尚,一种休闲。以至于网上的开心农场游戏能够如此的普及和红火。农妇,山泉,有点田,成了许多都市人向往的生活方式。

         以前,办个城镇户口,成为城里人,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愿望。记得在上个世纪90年代,农村人到城里立足,还要托人找关系,花上一大笔钱,才能办一个非农户口。现在时代不同了。农村人要成为城市人容易,城里人想要办到农村,难上难。以至于,在有的发达地区,一些村官借职务便利悄悄给自己办农村户口。这就意味着一笔数目可观的赔偿金。农村大学生考进学校以后,不愿意把自己的户口转到城市,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祖辈务农的人家节衣缩食供娃娃读书考大学,不就是为了跳出“农门”吗?城市化进程让以前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而又让可能变成了不可能。呵,成绕口令了。

         到哪里去找我的乡村呢?我一直在突围。就好象我曾经的签名:“一直在行走,永远在路上。”在浙江一个著名的工业区,那里的工厂规模国内也不多见。有一次,朋友带我去了这附近一个地方,说那里有一块圣地。我想在工业如此发达的地方能有什么福地。却不想,一进那里,我豁然开朗,发现自己了自己一直在找的地方。原生态的池塘,迎风起伏的芦苇,停在湖边的大鸟,静默而幽雅的亭子,雄伟而宁静的寺庙,金黄的稻田,碧绿的山林,宁静古老的乡村。。。。。几只本地狗快乐的追逐嬉戏,农人悠闲地收获了菜担回家。两个年轻僧人一边交谈一边散步在路上。。。。。而我一到那里,就被路边两只互相打招呼的蚂蚁吸引住了,悄悄地观察了它们好一阵。这样喧嚣的工业区竟然还有这样一块世外桃源,这真是一个奇迹。朋友告诉我说,其实是政府下了大力气来保护这个地方。村里的房子是老建筑,除了简单粉刷,不许做大的变动,更不能建新房子,基本保持原貌。寺庙也维修得很好,附近除了搭了几个简易棚子由附近村民在那里卖点香火和饮料以外,没搞更多商业化的门面和建筑。连公交车也是最近才开通,由一种小小的面包车来承担。可以想象,这样一块风水宝地,要是在一些落后的地方,早就被开发得体无完肤,从而失去了它应有的味道。不得不佩服当地政府的高明。

         那天我们在那个地方留恋忘返。一直以为这样的村庄找不到了,原来它一直都在,从未离开。我理想中的生活,也就是一天工作之余,能和家人徜徉在这样美丽的山村里吧。夕阳西下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幅只在电影里看到的画面,耳边响起一首抒情而感伤的歌。突然间我明白了,为什么是弘一大师,创作出了这样一首美丽而永恒的歌: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

    唯有别离多……”

    举报 回复

    # 1楼

回复

最近发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