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版块

时光如流水账

置顶 精华 发表在 老油

0

1589

朱松青



几年前,中学的校友举办过一次很隆重的毕业30周年纪念活动,我很投入,既一手操办视频,又猛写回忆。今年,我们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也要搞庆祝广州美院师范建系30周年的活动。不知道是上了岁数还是赶上好光景,近年类似这样的喜庆活动还不少。既然是周年活动,那就肯定是要回头看看弄点回忆。在此,本人不敢为教育系做回顾,谨借此怀旧之风,搭个顺风车,捎上个人的杂七杂八。
面对今天风风火火的美术教育,回想自己40年的美术道路,感慨万千!这一路走来就像一只野生动物,既遭遇了今天的学习者所难以想象的艰辛与挫折,也领略到他们所难以亲历的无限风光。借此机会,把自己进入这个圈子之前之后的一些花絮集合起来,权作一种备忘。
小学语文老师说记叙文不要写成流水账,而张铁林却说:日记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流水账。老师的话不可不听,且最高境界肯定也很难做到。那么,我就以“如流水账”的形式与大家分享一些难忘的片断吧——


考研前传
我与教育系的缘分是从考读研究生开始的,一个人的道路,之前与之后或多或少地会有些因果关联,有鉴于此,还得容我从头说起。
我从70年代初开始接触比较靠谱的美术教育,最早的老师是华师附小的美术老师,我们都叫他赵伯。五年级时候,他带我们去考少年宫,画的是一只石膏耳朵。那就是我印象中最早的石膏像写生。后来读华师附中,美术老师叫韦耀田,原本是广美附中的老师。由于一些我们不清楚的原因,调到华师附中。当时全校就我们级组有几个画画的,如全心(现在华师大美术学院)、司徒锦璇(现在荔湾区教育局)等。印象最深刻的也和石膏像有关,韦老师曾带我们几个到广州雕塑工作室(现广州雕塑院)买石膏,买回来连同美术室就交给我们几个。我们有钥匙,几个人就占领了这个阵地。97年附中搞校庆,由我发起并操办了一个《韦耀田师生联谊画展》。除我们这一届的同学,还联谊了韦老师的其他学生,如叶家斌、张永齐等;甚至还联谊了华师附中的早期校友潘行健老师。
那时的学画者都要想方设法认识名家。在想看书没书看、想上课没课上的70年代,只有名家那里才有标准与规范,那里才是学画画的唯一正道。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直接到名家的工作室甚至家里,请他们指教,看他们创作。我拜见过的老前辈有谭华牧、胡根天等老先生;中青年名家有袁浩、杨尧、廖惠兰、李醒滔、叶家斌等老师;还有年少得志的陈小强等。大部分就是走马观花地到此一游。尽管在人家那就当一阵风吹过;但在我却是终生难忘。还有两位雕塑前辈给了我较深入的辅导,对我的影响就更为深远,他们是唐大禧老师和陈宅中老师。
跟唐老师学画时我17岁。我隔一段时间便拿画请他指点;唐老师还会借一些原作给我临摹。一次我借了幅纸本油画(是当时另一位名家的),挤公共汽车时被折坏了。这事让我一直内疚,迄今仍很纠结!我还呆在唐老师的工作室看他做雕塑。一天来了一位年轻人,很随和、很活力。他用家乡话和唐老师谈了很久,我一句都听不懂。他走后我问唐老师,才知道是许钦松老师。当时还有位师兄一起跟唐老师学习,叫钟志源。
与此同时,我还师从陈宅中老师。他是广美附中早期学生,后来读广美雕塑系,与梁明诚、黄文波等前辈同届(64届)。其素描和速写都很强;毕业创作是《收获》(又名《甘蔗女》)。70年代,该作品一直摆在雕塑系的走廊。从他那里我听到许许多多美术界的名人轶事;也看到一些名家的小品,比如叶家斌老师的自传体插画,很浪漫。在他的书架,我看到很多当时难得一见的外国资料,像怀斯,还有费钦等。这些在当时都是很稀罕的宝贝。当年别说买,就是想借一本专业书都很难。一旦借到,就恨不能把它全部抄下来。陈老师就抄过一本书,我把他的手抄本借来又抄了一遍。像张基隆《怎样画油画》、赫拉帕科夫斯基《给初学画者的信》等等,都几乎全文照抄。
陈老师在珠影做美工,家人在中山。很多个周日我们一起度过:早上我骑一个多小时的单车到珠影,他指点我的作业;中午他请我吃饭堂;下午我就读他的书架,听他海阔天空;如果晚上有“内部参考片”(外国电影)我还直落。经常,从赤岗回到沙河已是深夜,因为没有电话,家里不知道。快到家时,往往会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牵肠挂肚的母亲在茫茫的夜色中不知等了多久!
值得一说的是,当时拜师没有交学费的。顶多逢年过节送些水果、特产等。波叔(黄文波老师)说,陈宅中老师常提起当年我给他做了一只油画箱。我读中学的时候就会做木工。老前辈谭华牧去世后留下一批画具,大部分法国货。因其后人不擅此道,故这批画具连同一批杂志被我继承。我“山寨”了其中一只油画箱送给陈老师。此事我本已忘却,经波叔一说才恢复记忆。
尽管师从了两位雕塑前辈,但因为我太喜欢绘画,以至于没有走上雕塑道路。79年我去肇庆师专读书,钟志源骑单车送我到大沙头码头上船。5年后我到北京看全国美展,就看到他的雕塑了。
与钟志源的专一相反,我走的却是多种经营的道路。盘点一下,除了多种绘画,迄今我涉足过的领域还有:平面设计、装饰设计、工业设计、报社编辑,等等,当然还有雕塑(包括陶艺、木雕等)。
03年我和陈卫东合作了一件东江纵队的纪念雕塑,体量还挺大的。在铸造厂遇到唐老师,在我请唐老师指点时,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黎明院长曾问我:“你做了许多跨学科的工作,到底是因为碰上了机遇还是本身就很喜欢?”我觉得这个选择题是可以双选甚至多选的。客观机遇当然最重要,但机遇至少是留给有所期待者的。而我当时的回答是:各种美术形式总体上是相通的,不同的仅仅是某些特殊性,一旦搞通了特殊性,做起来就一样了。在思考这类问题的时候,我心里就想到了唐老师。他在雕塑界的地位是公认的;而他的中国画《人民的苹果》也曾在70年代红遍大江南北,成为那个时代标志性的作品之一;此外我还从《美术》看过他大跃进时期的插画。
我当年也做过一些雕塑,中学毕业后我下农村,那里有一些做瓷器的白泥土,我拿来做了一些头骨、人像的泥塑,干了之后很白,就成了标准的伪石膏像。做这些主要不是想练雕塑,而是为了练习画素描。这就是那个时代“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是我走多种经营道路的历史原因与时代背景。
考研前近20年的磨砺,使我的品格基本定型。有学生看我天天都忙个不停,问我:“最近忙吗?”我说:“是啊,最近这几十年还真的比较忙!”与当年许多初学者一样,我的初学经历属于游走型的。这种求学经历练就了我如野生动物般的独立生存习性,而在游走中零距离地接触到许多前辈,并被他们的品格所熏陶。由此而亲历的一些零零星星的片断,对我之后的人生具有深远的影响。比如李醒滔老师很有条理,工作室被他打理得很有品味,很对得起华侨新村的那套洋房。在那个工农兵主导时尚的年代,这就很另类;对我而言也是一种教育:原来画画人也可以不邋遢的。尽管我本人在内务方面一直做不好,但在涉及到集体与他人的事务方面基本上还是比较严谨的。
带我去拜见李醒滔老师的是一位仰慕他的妙龄女郎。20多年后,在一次活动中与李老师抚今追昔,知道他对往事也难以忘怀!


美院之梦
虽然很努力,美院还是考不上,79年我就去了肇庆师专,当时它是除美院以外,广东省唯一有美术大专的地方。后来才有美院教育系,再后来才有华师大美术系(小学同学全心参与了创建)。尽管没有考上美院,但美院之梦想一直没有熄灭。在肇庆师专的同学中,也有做同一个梦的同学,其中有李劲堃、潘绍元(现在华工)、王家儒(现在海南大学)等。最终,我们几个读了研究生,除王家儒外,都是读广美。我和潘绍元还是同一级的(89级)。我跟他很有缘,79年考广美油画系,我们在一个组,他问我借了丁点调色油,我说拿多点吧,他说不能用多,否则会发黄。10年后我们又一起考研。
当我和潘绍元考研的时候,李劲堃已在广美任教了,中午我们就在他的宿舍休息,邻居有点惊讶:“现在还有人考研究生?”我们便自嘲为“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
当年广州美院的研究生,往上往下各数几届,我们这一届人最多,但也就7个:马新林(现中国美协领导)、潘绍元、陈少珊、胡国强、谭秀江、张洪亮和我。而招生的名额却有15个。当时,正是国家大发展时期,美术人才(尤其是设计类人才)可以在社会上大展宏图。考研自然就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了。
进入美院后,发现还有几位来自肇庆师专的校友:冯源(现在中大)、蔡伟国、龙虎,后来还有陈湘波等等。广美本科毕业后他们到肇庆做老师。因此有人说:肇庆师专盛产广美研究生。如果谁到过那里,那就会知道:处在一座大山之下,人就会谦虚;要么安份,要么发奋。现任省美协常务副主席王永老师也从那里走来。
我的报考经历也有个插曲。原计划是88年考的,但单位领导竟以 “人才难得”为由不批准。原本准备冲刺了,却一下子无聊起来,心里还憋着一口气。刚好看到广州日报首届社会漫画大赛的征稿消息,忽然来了灵感。一气呵成就画了一张讽刺领导的漫画《不提不让》,竟得了一等奖。500元奖金就是几个月的工资了。一下子惊动了漫画界,很自然就是个漫画人了。考研的挫折竟给我带来了一个新的经营项目。受党的教育,从小我就相信:挫折也是一种财富。
因为有点名气了,还因为我的不懈抗争,第二年终于批准了。我原本想考油画系,但原单位领导又以我是教师为由,限定报考师范系。按照这个逻辑,还幸亏美院有师范系,否则,我的美院之梦就肯定要破灭了。从这一角度看,原单位领导对教育系还是有点贡献的,我对教育系的这份苦劳,就是他们坚持原则的结果。
为免节外生枝,我屈服了。我选了素描方向,觉得自己的素描也很需要提高。进来之后才知道导师竟是久仰的油画名家郭绍纲老师。看来人生道路还真的不可能随心所欲地选择:从小就想学油画,却跟了雕塑家;等跟了油画家,学的竟是素描!直到20余年后的今年,我才有机会正儿八经地请郭老指导我的一批油画。
当年报考时并不知道导师是谁,考上了才“双向选择”。郭老单独带的研究生就我一个,许多人都以为郭老没带过研究生。即便知道,也费解:向以严谨著称的郭老,怎么会有一个搞漫画的研究生?
郭老是师范系的创建者,当时已是广美的院长了。公务缠身,日理万机。我对现在的研究生说:当年我的导师只是在我刚入学的时候召见我一次,以后每次都是因为我主动申请老师才指点的;而且可能还要申请多次才获接见。现在有的研究生,别说主动请教,就是导师想找也未必找得到。
进入美院,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出门就能遇到许多的名家;同时,还有一批非常自觉与勤奋的同学,他们让我强烈地感受到有一种如浪潮般的冲击力。记得刚入学,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苏联的素描书开始钻研。师兄龙虎见了就提醒我:光看这个不够,以后还需要跳出来……
当年的研究生大部分是男生,我们这届是全男,上两届的师姐好像就雷淑娟。广美把研究生和本科女生混在一栋宿舍。我们肯定不会提什么意见,本科的女同学好像也没有不乐意!现在广大美院的林小燕老师,当年就住我的斜对面。
可惜,当年我有早睡早起的毛病;被吵醒后还会失眠。这就不太适应美院热火朝天的夜生活。才知道在美院做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于是便挪到课室去睡,当时这种情况也不止我一个。第二年条件有所改善,我拿到一间比较清静的宿舍自己住。在二楼东面走廊尽头有三间房,一扇铁门与外界隔绝。我住中间,左右两间都住女生。尽管也常被吵醒,但也渐渐适应。当年有些老师还会到宿舍指导学生。一天,李正天老师来串门,说:“真没想到,这里竟然还有一个郭绍纲老师的研究生!”
当时很多研究生都可以住单间;房源的宽裕反映了生源的紧缺。读三年级的时候,教育系的研究生就剩下我和陈少珊。我们是教育系第三届研究生。90届:蔡伟国、马勇;91届:龙虎、黄增炎、纪叶(现在美国);92届:我和少珊。堪称“老三届”的同学,除一人外都成了同事。
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学院对研究生的管理平时很宽松,因为每个人都在拼老命地学习,根本就不需要导师督促。但对毕业就抓得很严,甚至太严,主要是论文。因为作品基本上都是过硬的,有些更是大器早成,像师兄黄增炎,读研的时候已经拿水彩大赛金奖了。当时普遍就是作品易过论文难过。半天一场的答辩就弄一个学生;那架势跟大批判差不多。
在此,我要谈谈一位前辈,那就是梁明诚先生。在当年的论文答辩会上,他对我的论文作了客观公正的评语,尤其肯定了我的一个颇具核心意义的论点。当年他的点评迄今仍在耳边回响——“几何、色彩、肌理,很概括,就那么多!”正是在他的鼓励之下,近20年来,我坚持这个思路的探索,并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相关论文《论美术之原理架构》去年在南艺《美术与设计》上发表后,我郑重其事地给梁先生奉上,以表敬意!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就是在自我压力与外界压力之下度过的。我从一年级就开始做毕业创作,郭老似乎早就了然于胸,从来就不过问此事,直到论文通过那天,才要我把毕业创作拿出来。看过30多张画,挑了10几张参展,郭老说:“有人物,有风景,再画一张静物吧。”这就是郭老给我布置的唯一作业;我把这个作业——《为爱椅造像》画进了学院美术馆,成了馆藏作品。
除毕业创作,我平时还有其他作业给导师指点,如大量的习作,还有文章。研读期间我发表了三篇学术论文。
在毕业展览中,系主任于秉正老师告诉我:“你的毕业创作被评为优秀,系里决定你留校。”考上研究生仅仅实现了我的美院之梦的一部分;能成为一名光荣的美院教师,这个梦想就完全变成现实了!
18年后,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一本名为《大家素描》的素描集,指定要我当年的毕业创作。


面对现实
我在美院的第一次授课就是研三时的教学实习,教一年级素描(四周)。结束时班长陈超代表全班同学对我说:“朱老师,您是我们到美院后第一位老师……”随后送了一本全体签名的相本。当时我还不是美院老师,但我已经感受到一个美院教师的荣耀了。
我们一家几乎都是教师,从幼儿园到大学各级教师都有,太太也随我们家做了教师。我是从华师幼儿园到华师附小、华师附中读出来的。大学又是师范专科生、教学法研究生。工作则先是师范学校教师、后是美院教育系教师。一辈子几乎就没有脱离过教育体制,而且都是教育中的教育。
子曰:“有教无类。”从我投身教育事业至今已32年了,面对这个越来越浮躁、越来越迷失准则、越来越击穿底线的现实社会,我就越加理解古贤名句的意义所在。
我对研究生说:合格的研究生本不需要导师操心。自己的学业应当按自己的计划去展开;包括老师的指导,也应该由研究生主动申请。我当年就是这样,三年的时间就是自己把握自己。今天如果谁能这样,我将给你们充分的自主权。如果你们做不到,没关系,我就降低标准教你们,直至降到小学生的标准。这就是我的职责,这就是有教无类。
我要求研究生:老师来指导的时候,要准备笔记本;听老师说话的时候,不要背对着老师,不要听耳机,不要一边听一边画;发邮件给老师时,不要只发文件不写文字。我还带研究生去买画具,买参考书。如果学业进程缓慢、严重拖欠,还要求他们每天到办公室按时签到。如果还不行,那么放假也取消了。我还给他们讲学习计划的必要,对拒绝上交计划的学生做耐心的思想工作……只要我一想到伟大的孔圣人,我就能以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去做这些本来并不需要做的事情。这就是有教无类。
当今我们国内的教育肯定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应试教育体制所造成的种种弊端等,而且还看不到改进的希望。但是,对教育现状及学生素质的抱怨再多也无济于事,这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大环境所造成的。如波叔所言:不要埋怨现在的学生不如从前,以后连这样的学生都可能招不到了!
波叔人很好,可惜走早了!从我读研到留校之后,我们长期在一起写生与创作。他当年读大学时的作品被评为广东省经典作品,我便称其为经典画家。能成就这一经典,也算是人过留名。我以此为例对学生说:别小看在校时的作品,很可能这就是你一辈子的代表作了。
当年留校的时候,波叔、榜叔(宣承榜老师)就是我们的前辈。一晃眼,他们退了,因为十年文革所造成的断层,我们这批人一下子就成为等退休的板块了。到了这个阶段,虽说不妨生命不息美梦不止,但的确不必给自己定什么硬指标了。
也就是在这样一种只在乎过程不在乎结果的心态之下,我坚持了几十年的创作。我是以一种科学研究的态度去耕耘这块自留地的。比如我四次参加全国美展的漫画,所用的方法都不同,先后用了水粉、喷笔、数码和油画等手段。我最喜欢的油画创作参加了一次全国体育美展,拿过三次省优。这些画放在一起看,画风相去甚远,因为我每幅画都要尝试不熟练的方法。虽不成大器也自得其乐。我还很清楚地记得,作为初学者的我所向往的那个理想境界,那就是能在上班时间里画画。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本身就是最大的享受,至于其它,神马都是浮云!
李凯煌告诉我们一个坏消息,说我们已经到了恶心的年龄;蔡伟国说心态不恶心就不可怕;我说最可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恶心啊!我们这批60后课间常坐在办公室进行教研活动,乍一看就是一道恶心的风景线!
趁还不太恶心,我想抓紧完成一些原理性的探索。投身教育事业后,我就经常想:什么叫做教育,尤其是审美教育?
上世纪末,在张家界,有一个7岁的小孩在山里迷失了,从此成了“野人”,靠生吃蛇鼠等为生。8年后因为下山偷吃村民的家禽而被捉回文明社会。此时的他,对熟食已经非常的厌恶与抗拒……这一案例证明:人的感觉需求及其评判标准与所处环境是密切关联的。
视觉需求与环境的关系亦然。所谓的审美教育,就是用形成于某一环境的标准置换形成于另一环境的标准。学生一旦接受这种置换,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同的只是那个颇受环境左右的评判标准。那么是否可以认为评判标准有高低之分呢?站在人类文明发展主流的角度看,当然可以得出肯定的答案;但如果站在人人平等的角度看,也许就会有不同的答案。
也许有人会说当今社会已经多元化了,还存在什么主流吗?其实,多元化本身就是当今社会审美发展的主流趋势,甚至,某种针对社会的叛逆倾向,也是当今颇受尊重甚至追捧的一种时尚。而无论如何多元化,又如何的叛逆,都不意味着没有标准,仅仅是大同之中有小异。就像味觉的审美,一个正常的文明社会再多元化也不可能形成与流行生吃蛇鼠的时尚。
说穿了,所谓教育就是人影响人。当年我想方设法去拜见名家、想方设法要进美院,无非就是希望有人来影响自己。
可见,我们教育工作者理应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标准。作为术科教师,我们的标准不仅是我们的一字一句,更是我们的一笔一划。这就是我们进行审美教育时赖以影响学生所不可或缺的环境。从教以来,我不仅“笔耕不辍”,更坚持与同学们一起作画。我的求学经历让我清楚:一个学画者对老师最大的期待,那就是看他的示范。那一笔一划就是老师的审美宣言。
关于人类最原始的文明,再如何雄辩也会没图没真相。但当我回望文艺复兴,却可以形象地解读出这样的体会:艺术是人类文明之本,美术是艺术之本,素描是美术之本,速写是素描之本。我最喜欢在课堂画速写,20年的积累也有大量了。
这,就是我所理解并实践着的人影响人的审美教育。这,不是一朝一夕的立竿见影;而是每时每刻的水滴石穿。想通了这个问题,在面对现实的时候就有了把握自己的标准与规范了。
2008年,拙文《高等美术教育当前实际与未来变革》获广东省教育厅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2009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


后记
2000年,省美协在茂名召开了一次艺委会工作会议。在返程的列车上,我问黄璜生馆长:“你们理论界对谭华牧有何研究?”黄馆说:“知道这个人,但苦于找不到他的作品。”我戏言:“看来这次会议很有成果了。”不久,先辈谭老大量遗作或暂时或永久地被藏于广东美术馆,2001年该馆举办了一次大型画展,题为《“失踪者”的踪迹:谭华牧油画展》。当时多家报纸作了报道,在一些细节上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皆颇为传奇而精彩。作为故事亲历者的我,由此知道细节是很容易被创作的。
有鉴于此,我认为有必要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把一些历史细节记录下来,立此存照。

2011-6-21

                       

摘自《回望与前瞻——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建系30周年》(广东高等美育出版社2011年11月)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只看楼主
  • 老油发表于2012-04-25 18:08|

    朱松青



    几年前,中学的校友举办过一次很隆重的毕业30周年纪念活动,我很投入,既一手操办视频,又猛写回忆。今年,我们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也要搞庆祝广州美院师范建系30周年的活动。不知道是上了岁数还是赶上好光景,近年类似这样的喜庆活动还不少。既然是周年活动,那就肯定是要回头看看弄点回忆。在此,本人不敢为教育系做回顾,谨借此怀旧之风,搭个顺风车,捎上个人的杂七杂八。
    面对今天风风火火的美术教育,回想自己40年的美术道路,感慨万千!这一路走来就像一只野生动物,既遭遇了今天的学习者所难以想象的艰辛与挫折,也领略到他们所难以亲历的无限风光。借此机会,把自己进入这个圈子之前之后的一些花絮集合起来,权作一种备忘。
    小学语文老师说记叙文不要写成流水账,而张铁林却说:日记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流水账。老师的话不可不听,且最高境界肯定也很难做到。那么,我就以“如流水账”的形式与大家分享一些难忘的片断吧——


    考研前传
    我与教育系的缘分是从考读研究生开始的,一个人的道路,之前与之后或多或少地会有些因果关联,有鉴于此,还得容我从头说起。
    我从70年代初开始接触比较靠谱的美术教育,最早的老师是华师附小的美术老师,我们都叫他赵伯。五年级时候,他带我们去考少年宫,画的是一只石膏耳朵。那就是我印象中最早的石膏像写生。后来读华师附中,美术老师叫韦耀田,原本是广美附中的老师。由于一些我们不清楚的原因,调到华师附中。当时全校就我们级组有几个画画的,如全心(现在华师大美术学院)、司徒锦璇(现在荔湾区教育局)等。印象最深刻的也和石膏像有关,韦老师曾带我们几个到广州雕塑工作室(现广州雕塑院)买石膏,买回来连同美术室就交给我们几个。我们有钥匙,几个人就占领了这个阵地。97年附中搞校庆,由我发起并操办了一个《韦耀田师生联谊画展》。除我们这一届的同学,还联谊了韦老师的其他学生,如叶家斌、张永齐等;甚至还联谊了华师附中的早期校友潘行健老师。
    那时的学画者都要想方设法认识名家。在想看书没书看、想上课没课上的70年代,只有名家那里才有标准与规范,那里才是学画画的唯一正道。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直接到名家的工作室甚至家里,请他们指教,看他们创作。我拜见过的老前辈有谭华牧、胡根天等老先生;中青年名家有袁浩、杨尧、廖惠兰、李醒滔、叶家斌等老师;还有年少得志的陈小强等。大部分就是走马观花地到此一游。尽管在人家那就当一阵风吹过;但在我却是终生难忘。还有两位雕塑前辈给了我较深入的辅导,对我的影响就更为深远,他们是唐大禧老师和陈宅中老师。
    跟唐老师学画时我17岁。我隔一段时间便拿画请他指点;唐老师还会借一些原作给我临摹。一次我借了幅纸本油画(是当时另一位名家的),挤公共汽车时被折坏了。这事让我一直内疚,迄今仍很纠结!我还呆在唐老师的工作室看他做雕塑。一天来了一位年轻人,很随和、很活力。他用家乡话和唐老师谈了很久,我一句都听不懂。他走后我问唐老师,才知道是许钦松老师。当时还有位师兄一起跟唐老师学习,叫钟志源。
    与此同时,我还师从陈宅中老师。他是广美附中早期学生,后来读广美雕塑系,与梁明诚、黄文波等前辈同届(64届)。其素描和速写都很强;毕业创作是《收获》(又名《甘蔗女》)。70年代,该作品一直摆在雕塑系的走廊。从他那里我听到许许多多美术界的名人轶事;也看到一些名家的小品,比如叶家斌老师的自传体插画,很浪漫。在他的书架,我看到很多当时难得一见的外国资料,像怀斯,还有费钦等。这些在当时都是很稀罕的宝贝。当年别说买,就是想借一本专业书都很难。一旦借到,就恨不能把它全部抄下来。陈老师就抄过一本书,我把他的手抄本借来又抄了一遍。像张基隆《怎样画油画》、赫拉帕科夫斯基《给初学画者的信》等等,都几乎全文照抄。
    陈老师在珠影做美工,家人在中山。很多个周日我们一起度过:早上我骑一个多小时的单车到珠影,他指点我的作业;中午他请我吃饭堂;下午我就读他的书架,听他海阔天空;如果晚上有“内部参考片”(外国电影)我还直落。经常,从赤岗回到沙河已是深夜,因为没有电话,家里不知道。快到家时,往往会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牵肠挂肚的母亲在茫茫的夜色中不知等了多久!
    值得一说的是,当时拜师没有交学费的。顶多逢年过节送些水果、特产等。波叔(黄文波老师)说,陈宅中老师常提起当年我给他做了一只油画箱。我读中学的时候就会做木工。老前辈谭华牧去世后留下一批画具,大部分法国货。因其后人不擅此道,故这批画具连同一批杂志被我继承。我“山寨”了其中一只油画箱送给陈老师。此事我本已忘却,经波叔一说才恢复记忆。
    尽管师从了两位雕塑前辈,但因为我太喜欢绘画,以至于没有走上雕塑道路。79年我去肇庆师专读书,钟志源骑单车送我到大沙头码头上船。5年后我到北京看全国美展,就看到他的雕塑了。
    与钟志源的专一相反,我走的却是多种经营的道路。盘点一下,除了多种绘画,迄今我涉足过的领域还有:平面设计、装饰设计、工业设计、报社编辑,等等,当然还有雕塑(包括陶艺、木雕等)。
    03年我和陈卫东合作了一件东江纵队的纪念雕塑,体量还挺大的。在铸造厂遇到唐老师,在我请唐老师指点时,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黎明院长曾问我:“你做了许多跨学科的工作,到底是因为碰上了机遇还是本身就很喜欢?”我觉得这个选择题是可以双选甚至多选的。客观机遇当然最重要,但机遇至少是留给有所期待者的。而我当时的回答是:各种美术形式总体上是相通的,不同的仅仅是某些特殊性,一旦搞通了特殊性,做起来就一样了。在思考这类问题的时候,我心里就想到了唐老师。他在雕塑界的地位是公认的;而他的中国画《人民的苹果》也曾在70年代红遍大江南北,成为那个时代标志性的作品之一;此外我还从《美术》看过他大跃进时期的插画。
    我当年也做过一些雕塑,中学毕业后我下农村,那里有一些做瓷器的白泥土,我拿来做了一些头骨、人像的泥塑,干了之后很白,就成了标准的伪石膏像。做这些主要不是想练雕塑,而是为了练习画素描。这就是那个时代“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是我走多种经营道路的历史原因与时代背景。
    考研前近20年的磨砺,使我的品格基本定型。有学生看我天天都忙个不停,问我:“最近忙吗?”我说:“是啊,最近这几十年还真的比较忙!”与当年许多初学者一样,我的初学经历属于游走型的。这种求学经历练就了我如野生动物般的独立生存习性,而在游走中零距离地接触到许多前辈,并被他们的品格所熏陶。由此而亲历的一些零零星星的片断,对我之后的人生具有深远的影响。比如李醒滔老师很有条理,工作室被他打理得很有品味,很对得起华侨新村的那套洋房。在那个工农兵主导时尚的年代,这就很另类;对我而言也是一种教育:原来画画人也可以不邋遢的。尽管我本人在内务方面一直做不好,但在涉及到集体与他人的事务方面基本上还是比较严谨的。
    带我去拜见李醒滔老师的是一位仰慕他的妙龄女郎。20多年后,在一次活动中与李老师抚今追昔,知道他对往事也难以忘怀!


    美院之梦
    虽然很努力,美院还是考不上,79年我就去了肇庆师专,当时它是除美院以外,广东省唯一有美术大专的地方。后来才有美院教育系,再后来才有华师大美术系(小学同学全心参与了创建)。尽管没有考上美院,但美院之梦想一直没有熄灭。在肇庆师专的同学中,也有做同一个梦的同学,其中有李劲堃、潘绍元(现在华工)、王家儒(现在海南大学)等。最终,我们几个读了研究生,除王家儒外,都是读广美。我和潘绍元还是同一级的(89级)。我跟他很有缘,79年考广美油画系,我们在一个组,他问我借了丁点调色油,我说拿多点吧,他说不能用多,否则会发黄。10年后我们又一起考研。
    当我和潘绍元考研的时候,李劲堃已在广美任教了,中午我们就在他的宿舍休息,邻居有点惊讶:“现在还有人考研究生?”我们便自嘲为“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
    当年广州美院的研究生,往上往下各数几届,我们这一届人最多,但也就7个:马新林(现中国美协领导)、潘绍元、陈少珊、胡国强、谭秀江、张洪亮和我。而招生的名额却有15个。当时,正是国家大发展时期,美术人才(尤其是设计类人才)可以在社会上大展宏图。考研自然就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了。
    进入美院后,发现还有几位来自肇庆师专的校友:冯源(现在中大)、蔡伟国、龙虎,后来还有陈湘波等等。广美本科毕业后他们到肇庆做老师。因此有人说:肇庆师专盛产广美研究生。如果谁到过那里,那就会知道:处在一座大山之下,人就会谦虚;要么安份,要么发奋。现任省美协常务副主席王永老师也从那里走来。
    我的报考经历也有个插曲。原计划是88年考的,但单位领导竟以 “人才难得”为由不批准。原本准备冲刺了,却一下子无聊起来,心里还憋着一口气。刚好看到广州日报首届社会漫画大赛的征稿消息,忽然来了灵感。一气呵成就画了一张讽刺领导的漫画《不提不让》,竟得了一等奖。500元奖金就是几个月的工资了。一下子惊动了漫画界,很自然就是个漫画人了。考研的挫折竟给我带来了一个新的经营项目。受党的教育,从小我就相信:挫折也是一种财富。
    因为有点名气了,还因为我的不懈抗争,第二年终于批准了。我原本想考油画系,但原单位领导又以我是教师为由,限定报考师范系。按照这个逻辑,还幸亏美院有师范系,否则,我的美院之梦就肯定要破灭了。从这一角度看,原单位领导对教育系还是有点贡献的,我对教育系的这份苦劳,就是他们坚持原则的结果。
    为免节外生枝,我屈服了。我选了素描方向,觉得自己的素描也很需要提高。进来之后才知道导师竟是久仰的油画名家郭绍纲老师。看来人生道路还真的不可能随心所欲地选择:从小就想学油画,却跟了雕塑家;等跟了油画家,学的竟是素描!直到20余年后的今年,我才有机会正儿八经地请郭老指导我的一批油画。
    当年报考时并不知道导师是谁,考上了才“双向选择”。郭老单独带的研究生就我一个,许多人都以为郭老没带过研究生。即便知道,也费解:向以严谨著称的郭老,怎么会有一个搞漫画的研究生?
    郭老是师范系的创建者,当时已是广美的院长了。公务缠身,日理万机。我对现在的研究生说:当年我的导师只是在我刚入学的时候召见我一次,以后每次都是因为我主动申请老师才指点的;而且可能还要申请多次才获接见。现在有的研究生,别说主动请教,就是导师想找也未必找得到。
    进入美院,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出门就能遇到许多的名家;同时,还有一批非常自觉与勤奋的同学,他们让我强烈地感受到有一种如浪潮般的冲击力。记得刚入学,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苏联的素描书开始钻研。师兄龙虎见了就提醒我:光看这个不够,以后还需要跳出来……
    当年的研究生大部分是男生,我们这届是全男,上两届的师姐好像就雷淑娟。广美把研究生和本科女生混在一栋宿舍。我们肯定不会提什么意见,本科的女同学好像也没有不乐意!现在广大美院的林小燕老师,当年就住我的斜对面。
    可惜,当年我有早睡早起的毛病;被吵醒后还会失眠。这就不太适应美院热火朝天的夜生活。才知道在美院做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于是便挪到课室去睡,当时这种情况也不止我一个。第二年条件有所改善,我拿到一间比较清静的宿舍自己住。在二楼东面走廊尽头有三间房,一扇铁门与外界隔绝。我住中间,左右两间都住女生。尽管也常被吵醒,但也渐渐适应。当年有些老师还会到宿舍指导学生。一天,李正天老师来串门,说:“真没想到,这里竟然还有一个郭绍纲老师的研究生!”
    当时很多研究生都可以住单间;房源的宽裕反映了生源的紧缺。读三年级的时候,教育系的研究生就剩下我和陈少珊。我们是教育系第三届研究生。90届:蔡伟国、马勇;91届:龙虎、黄增炎、纪叶(现在美国);92届:我和少珊。堪称“老三届”的同学,除一人外都成了同事。
    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学院对研究生的管理平时很宽松,因为每个人都在拼老命地学习,根本就不需要导师督促。但对毕业就抓得很严,甚至太严,主要是论文。因为作品基本上都是过硬的,有些更是大器早成,像师兄黄增炎,读研的时候已经拿水彩大赛金奖了。当时普遍就是作品易过论文难过。半天一场的答辩就弄一个学生;那架势跟大批判差不多。
    在此,我要谈谈一位前辈,那就是梁明诚先生。在当年的论文答辩会上,他对我的论文作了客观公正的评语,尤其肯定了我的一个颇具核心意义的论点。当年他的点评迄今仍在耳边回响——“几何、色彩、肌理,很概括,就那么多!”正是在他的鼓励之下,近20年来,我坚持这个思路的探索,并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相关论文《论美术之原理架构》去年在南艺《美术与设计》上发表后,我郑重其事地给梁先生奉上,以表敬意!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就是在自我压力与外界压力之下度过的。我从一年级就开始做毕业创作,郭老似乎早就了然于胸,从来就不过问此事,直到论文通过那天,才要我把毕业创作拿出来。看过30多张画,挑了10几张参展,郭老说:“有人物,有风景,再画一张静物吧。”这就是郭老给我布置的唯一作业;我把这个作业——《为爱椅造像》画进了学院美术馆,成了馆藏作品。
    除毕业创作,我平时还有其他作业给导师指点,如大量的习作,还有文章。研读期间我发表了三篇学术论文。
    在毕业展览中,系主任于秉正老师告诉我:“你的毕业创作被评为优秀,系里决定你留校。”考上研究生仅仅实现了我的美院之梦的一部分;能成为一名光荣的美院教师,这个梦想就完全变成现实了!
    18年后,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一本名为《大家素描》的素描集,指定要我当年的毕业创作。


    面对现实
    我在美院的第一次授课就是研三时的教学实习,教一年级素描(四周)。结束时班长陈超代表全班同学对我说:“朱老师,您是我们到美院后第一位老师……”随后送了一本全体签名的相本。当时我还不是美院老师,但我已经感受到一个美院教师的荣耀了。
    我们一家几乎都是教师,从幼儿园到大学各级教师都有,太太也随我们家做了教师。我是从华师幼儿园到华师附小、华师附中读出来的。大学又是师范专科生、教学法研究生。工作则先是师范学校教师、后是美院教育系教师。一辈子几乎就没有脱离过教育体制,而且都是教育中的教育。
    子曰:“有教无类。”从我投身教育事业至今已32年了,面对这个越来越浮躁、越来越迷失准则、越来越击穿底线的现实社会,我就越加理解古贤名句的意义所在。
    我对研究生说:合格的研究生本不需要导师操心。自己的学业应当按自己的计划去展开;包括老师的指导,也应该由研究生主动申请。我当年就是这样,三年的时间就是自己把握自己。今天如果谁能这样,我将给你们充分的自主权。如果你们做不到,没关系,我就降低标准教你们,直至降到小学生的标准。这就是我的职责,这就是有教无类。
    我要求研究生:老师来指导的时候,要准备笔记本;听老师说话的时候,不要背对着老师,不要听耳机,不要一边听一边画;发邮件给老师时,不要只发文件不写文字。我还带研究生去买画具,买参考书。如果学业进程缓慢、严重拖欠,还要求他们每天到办公室按时签到。如果还不行,那么放假也取消了。我还给他们讲学习计划的必要,对拒绝上交计划的学生做耐心的思想工作……只要我一想到伟大的孔圣人,我就能以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去做这些本来并不需要做的事情。这就是有教无类。
    当今我们国内的教育肯定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应试教育体制所造成的种种弊端等,而且还看不到改进的希望。但是,对教育现状及学生素质的抱怨再多也无济于事,这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大环境所造成的。如波叔所言:不要埋怨现在的学生不如从前,以后连这样的学生都可能招不到了!
    波叔人很好,可惜走早了!从我读研到留校之后,我们长期在一起写生与创作。他当年读大学时的作品被评为广东省经典作品,我便称其为经典画家。能成就这一经典,也算是人过留名。我以此为例对学生说:别小看在校时的作品,很可能这就是你一辈子的代表作了。
    当年留校的时候,波叔、榜叔(宣承榜老师)就是我们的前辈。一晃眼,他们退了,因为十年文革所造成的断层,我们这批人一下子就成为等退休的板块了。到了这个阶段,虽说不妨生命不息美梦不止,但的确不必给自己定什么硬指标了。
    也就是在这样一种只在乎过程不在乎结果的心态之下,我坚持了几十年的创作。我是以一种科学研究的态度去耕耘这块自留地的。比如我四次参加全国美展的漫画,所用的方法都不同,先后用了水粉、喷笔、数码和油画等手段。我最喜欢的油画创作参加了一次全国体育美展,拿过三次省优。这些画放在一起看,画风相去甚远,因为我每幅画都要尝试不熟练的方法。虽不成大器也自得其乐。我还很清楚地记得,作为初学者的我所向往的那个理想境界,那就是能在上班时间里画画。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本身就是最大的享受,至于其它,神马都是浮云!
    李凯煌告诉我们一个坏消息,说我们已经到了恶心的年龄;蔡伟国说心态不恶心就不可怕;我说最可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恶心啊!我们这批60后课间常坐在办公室进行教研活动,乍一看就是一道恶心的风景线!
    趁还不太恶心,我想抓紧完成一些原理性的探索。投身教育事业后,我就经常想:什么叫做教育,尤其是审美教育?
    上世纪末,在张家界,有一个7岁的小孩在山里迷失了,从此成了“野人”,靠生吃蛇鼠等为生。8年后因为下山偷吃村民的家禽而被捉回文明社会。此时的他,对熟食已经非常的厌恶与抗拒……这一案例证明:人的感觉需求及其评判标准与所处环境是密切关联的。
    视觉需求与环境的关系亦然。所谓的审美教育,就是用形成于某一环境的标准置换形成于另一环境的标准。学生一旦接受这种置换,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同的只是那个颇受环境左右的评判标准。那么是否可以认为评判标准有高低之分呢?站在人类文明发展主流的角度看,当然可以得出肯定的答案;但如果站在人人平等的角度看,也许就会有不同的答案。
    也许有人会说当今社会已经多元化了,还存在什么主流吗?其实,多元化本身就是当今社会审美发展的主流趋势,甚至,某种针对社会的叛逆倾向,也是当今颇受尊重甚至追捧的一种时尚。而无论如何多元化,又如何的叛逆,都不意味着没有标准,仅仅是大同之中有小异。就像味觉的审美,一个正常的文明社会再多元化也不可能形成与流行生吃蛇鼠的时尚。
    说穿了,所谓教育就是人影响人。当年我想方设法去拜见名家、想方设法要进美院,无非就是希望有人来影响自己。
    可见,我们教育工作者理应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标准。作为术科教师,我们的标准不仅是我们的一字一句,更是我们的一笔一划。这就是我们进行审美教育时赖以影响学生所不可或缺的环境。从教以来,我不仅“笔耕不辍”,更坚持与同学们一起作画。我的求学经历让我清楚:一个学画者对老师最大的期待,那就是看他的示范。那一笔一划就是老师的审美宣言。
    关于人类最原始的文明,再如何雄辩也会没图没真相。但当我回望文艺复兴,却可以形象地解读出这样的体会:艺术是人类文明之本,美术是艺术之本,素描是美术之本,速写是素描之本。我最喜欢在课堂画速写,20年的积累也有大量了。
    这,就是我所理解并实践着的人影响人的审美教育。这,不是一朝一夕的立竿见影;而是每时每刻的水滴石穿。想通了这个问题,在面对现实的时候就有了把握自己的标准与规范了。
    2008年,拙文《高等美术教育当前实际与未来变革》获广东省教育厅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2009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


    后记
    2000年,省美协在茂名召开了一次艺委会工作会议。在返程的列车上,我问黄璜生馆长:“你们理论界对谭华牧有何研究?”黄馆说:“知道这个人,但苦于找不到他的作品。”我戏言:“看来这次会议很有成果了。”不久,先辈谭老大量遗作或暂时或永久地被藏于广东美术馆,2001年该馆举办了一次大型画展,题为《“失踪者”的踪迹:谭华牧油画展》。当时多家报纸作了报道,在一些细节上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皆颇为传奇而精彩。作为故事亲历者的我,由此知道细节是很容易被创作的。
    有鉴于此,我认为有必要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把一些历史细节记录下来,立此存照。

    2011-6-21

                           

    摘自《回望与前瞻——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建系30周年》(广东高等美育出版社2011年11月)

    举报 回复

    # 1楼

回复

最近发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