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版块

向冰兄致敬,发时代之音

置顶 精华 发表在 漫话漫画

59

16300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只看楼主
  • 小梁发表于2012-04-11 11:31|

    广州电视台对这次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

    举报 回复

    # 31楼

  • 邝飚发表于2012-04-11 14:08|

    文化人热议:寻找廖冰兄,寻找广州精神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时间:2012-04-11 09:21 

    --------------------------------------------------------------------------------

    提到广州,你会想起谁? 文化人热议———

    寻找廖冰兄,寻找广州精神

    羊城晚报讯 记者张演钦、通讯员邹杰杰报道:提到一座城市,我们往往会想到一个人;提到一个人,我们往往会想到一座城市:比如,北京有王朔,上海有韩寒,天津有冯骥才,凤凰有沈从文,丽江有宣科……广州呢?提到广州城市文化、城市性格,大伙儿第一时间想到了谁?

    4 月10 日,《寻找冰兄———2012 广州廖冰兄漫画文化大展》在广州艺博院开幕。这个话题引起了大家的热烈关注。

    当天下午,相关论坛举行。策展人周鲒认为,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高度。如果广州能够为当代中国寻找高度,那么这个高度就会跨越时间,为历史与精神所向往;而廖冰兄是广州城市的骄傲,“廖冰兄”是广州的“精神力量”与“道德高度”。

    记者留意到,展览请柬上写道:寻找冰兄,寻找广州人的高度与担当。

    论坛上,有论者发言称廖冰兄虽然已经逝世,但的确足以代表广州城市文化性格,“廖冰兄比韩寒更深刻、更有活力、更有现代意识”,廖冰兄具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寻找冰兄,寻找的是廖冰兄与广州的精神联系,而我们发现:与冰兄精神契合的公民文化,在广州发育良好。

    一 座城市的文化性格代言人,是人为努力的结果还是自然而然所生成? 能够海选吗? 论坛上有人表达了不同意见:要海选的话,周笔畅的得票也许比廖冰兄高,但显然廖冰兄更能代表广州。

    回到题目:提到广州文化、城市性格,大家第一时间想到谁了?
    +++++++++++++++++++++++++++++++++++++++++++++++++++++++++++++++++++

    “廖冰兄漫画文化大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开幕 羊城晚报记者 郑迅 摄

    举报 回复

    # 32楼

  • 邝飚发表于2012-04-11 14:14|

    广州廖冰兄漫画文化大展开展 近乎持续一个月
    http://www.dayoo.com/http://www.dayoo.com/ 2012-04-10 14:32来源: 大洋网 网友评论 (0)
    大洋网讯(文/摄记者 李冬冬) 市民可免费去看大师作品啦!“寻找冰兄——2012.广州廖冰兄漫画文化大展”开幕式暨《廖冰兄全集》出版启动仪式于4月10日上午10时在广州艺术博物院隆重举行。


    今年是我国著名漫画家廖冰兄大师从事创作80周年纪念之年,廖冰兄是广州的骄傲,是广州的“精神力量”与“好人品牌”。据悉,本次展览近乎持续一个月,展期从4月10开始,直至5月9日才结束。本次展览从地理、时间、传承这三个方面重新展示廖冰兄的漫画文化及其人格魅力,让观众能更为立体地了解廖冰兄的成长经历、各个时期的创作过程。

    “本次展览继2011年3月北京廖冰兄艺术回顾大展之后,结合廖老与广州这座城市90年不解之缘,寻找中国人的风骨与良心,寻找广州人的高度与担当,寻找漫画人的理想与智慧”,此次展览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大展厅以大量原作,设计、实物和视频呈现廖老‘永远的好人品牌’”。

    据介绍,当代著名漫画家夏大川、刘宏、黎青、朱松青、蔡联、邝飚、张小平,也各自贡献出主题为关注社会历史现实的经典代表作共计近百幅参与支持,向冰兄致敬,发时代之音。

    本次展览,也作为《廖冰兄全集》(一共十册)出版工作的一个开端,今后三年内将系统地搜集整理廖老的生平及创作资料,深入研究其艺术和思想。

    实用信息

    展期:2012年4月10日至5月9日

    展馆:艺博院1号厅、2号厅、廖冰兄艺术馆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四9:00——17:00 周六、日及法定节日 9:30——16:30 周一休馆

    温馨提示: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凭身份证、学生证等有效证件入场。


    (编辑: 李冬冬)

    +++++++++++++++++++++++++++++++++++++++++++++++++++++++
    廖冰兄生前的工作案,其晚年的大部分作品在此案完成。

    举报 回复

    # 33楼

  • 邝飚发表于2012-04-11 14:25|

    现场花絮照片





    举报 回复

    # 34楼

  • 邝飚发表于2012-04-11 14:28|

    花絮照片2



    举报 回复

    # 35楼

  • 邝飚发表于2012-04-11 14:33|

    上:诗人浪子和评论家徐旭在现场留影。
    下:这个玻璃柜里可是好东西,廖老和华老及英韬老前辈们的来往书信。



    本贴最后由 邝飚 于 2012-04-11 14:34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36楼

  • 邝飚发表于2012-04-11 14:38|

    廖冰兄之幸与不幸
    ——写在廖老展览之前

    廖冰兄生之不幸,生也有幸。
        廖冰兄之所以生之不幸,是因为他选择了一项在中国注定要遭受苦难的事业:批评性的和战斗性的漫画。

        廖冰兄疾恶如仇,爱憎分明,说话直率,少有拐弯抹角,在讲究人际关系的中国社会中,他的这种性格,几乎不可避免会得罪人,而不管他生在哪一个时代,在哪一种政治体制下生活,由可恶的独裁者还是伟大的领袖来领导。更重要的是,廖冰兄这一性格,又经常性地表现在对整体社会丑恶现象的激烈抨击上,是典型的对社会严重不满的家伙。

        在革命年代,革命有明确的打击目标,而社会丑恶现象乃至罪恶行径全由独裁者来埋单,由一个根本就没有统一过党内各派,更没有统一过全国的国民党来统治,所以廖冰兄的攻击有胆有识,既符合革命在整体战略上的大方向,又出自个人的愤怒心性,革命和批判重合,个性张扬不违背运动的需要,所以能够有效地发挥着自己的艺术才能,而且,越是遇到压力,反弹的动力就越大,战斗性也就越强。画于那个年代的系列漫画《猫国春秋》就是其中一个明证,作品不仅为廖冰兄带来巨大的名声,而且还赢得了艺术界的赞誉。在某种意义上,廖冰兄就是漫画界的鲁迅,是战士,所用是刀枪,一点也不温文尔雅。

        解放后情形大变,延安时关于鲁迅文风是否适应新社会的争论不仅延续到阳光灿烂的日子,而且,在过度严厉的伟人之俯视下,这一争论很快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单方面压制,不仅批评声音变得异常艰难,而且,越来越肉麻的吹捧与歌颂日益成为主流声音,响彻了神州大地。这种环境肯定不利于批评性漫画的发展,尤其是针对自己人的批评。除了一些讽刺众所周知的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以及走狗的漫画之外,几乎没有多少有价值的批评声音出现。相反,解放后的漫画呈现出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运动来临时,丑化曾经的领导人的漫画就大行其道。文革初期的漫画就是一个例证,丑化刘少奇的漫画走遍全中国。这就像打倒四人帮时大量涌现的丑化他们的漫画一样。严格来说,这不是漫画正常发展的必须,相反,是漫画步入绝境的最好说明。

        这时,廖冰兄之不幸可以说达到高峰,他命中注定无法逃脱被打击的命运。1957年反右运动,他就没有悬念地成为了右派,之后过着屈辱的生活,直到文革彻底结束。文革期间的漫画运动他没有参与,不仅是没有资格,而且,我估计他也没有热情,因为在他看来,这些漫画只是一种人身攻击,而不是社会艺术,一种发自内心的尖锐的视觉批评。

        廖冰兄画于打倒四人帮之后、几乎成为时代写照的《自嘲》,坛子砸碎了,人却保持着蹲在坛子里的形状不敢有所伸张的形象,成为了整整一代知识分子自我写照的象征符号,成为了描绘一个时代的漫画的悲剧命运的视觉留影。我甚至认为,这一作品的价值延续至今,仍然具有针对现实的鲜明喻意。

        他在苦笑,他在无奈地面对着大变动时代的种种悲剧,他没有闲情逸致去欣赏所谓的“美术”,因为他仍然要战斗!但他明白,他所面对的究竟是什么。那可不是虚无飘渺的影子,而是实实在在的丑恶。他有自己的活法,痛苦,但却必须坚持。

        打倒四人帮之后的廖冰兄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中。随之而来的是荣誉,是物质化之后的舒适,闲情成为了时代的主流,大家都在虚幻的美景中徜徉,而少人愿意面对问题。正常生活中的廖冰兄却愈益愤怒,因为他看到了坚持战斗的困境。渐渐地,名人开始惧怕与他交往,接待者也似乎不太乐意盛情款待他,因为他要批评。他不仅继续用画笔,而且还用日常语言。他不仅在艺术创作中,而且在平常的接触中。他随时想到繁华的另一面,那就是苦难。他不能忘却这社会化的苦难,就像不能忘却社会化的视觉讽刺一样。

        廖冰兄生也有幸,长寿,活到比古稀之年还要多。廖冰兄生之有幸,更表现在他所坚持的艺术,以及通过这艺术所呈现一生的战士形象。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有记者采访他对其所创作的“幽默画”的看法时,廖老不高兴了,明确地说:他画的不是幽默画,而是战斗的画。记者年轻,无法辨清幽默和战斗的区别,所以才发出这样的疑问。这暗示了年轻一始无法理解曾经的战斗,在歌舞升平中喧闹地轻盈了起来。这更反衬出廖老之有幸,在嘻哈调侃的经济与消费年代,坚持着一个战士的本色。

        我曾经撰文讨论漫画的社会意义,以为“漫画是自由的尺度”,用以衡量一个时代的宽松与容忍。廖老有幸成为这样一个指标,所以他的艺术超出同时代大多数无病呻吟的风花雪月。如果今天年轻一代对他的作品无动于衷,那不是廖老的错,而是年轻一代的错,除非我们的社会真的没有问题,人们真的除笑之外还是笑。可惜,这样的社会还不曾出现,隐藏在历史深处的哭泣,在寥寥寂静之时,会从遥远的天边骤然出来并迅速地响彻云霄,以其凄厉之声告诫我们,理想还须要努力前行才有可能看到。

        怀念廖老是为了对丑恶做持续的战斗,是为了证明战士的本色对于时代的重要,而不是为了幽默。这说明,其生之有幸与不幸本不属于他一人,而是属于整整一个时代,是我们全体活着的人之有幸与不幸。我们与廖老同行,与他的灵魂一起,发出凄厉的质疑与尖锐的批判。

    杨小彦                                                                                                       2012年4月3日草于东莞铂尔曼

    举报 回复

    # 37楼

  • 邝飚发表于2012-04-11 14:43|

    一段漫画往事  传承冰兄精神

    关于《也是武松?》

    1981年2月第4期《讽刺与幽默》发表署名“刘加”的“读者评画”,发起对《也是武松?》一画的讨伐。信中气势汹汹地质问冰兄:“这吃人的老虎是谁?是党?是国家?是社会?还是某个具体的人?它到底代表什么?”

    经历过反右运动和“文革”的人们,对于刘加信中的语言暴力并不陌生。
    然而时代不同了。人们已经厌恶姚文元式的文化打手,也不再迷信《人民日报》漫画增刊的所谓“来头”。

    声援冰兄的读者来信从全国各地如雪片般飞来。
    漫画界有人心有余悸,但不少漫画家如方成、丁聪、沈同衡、詹同、王乐天、吴步乃、刘雍等人均表达了义愤和声援。方成在信中写道:“对《讽与幽》吹这次风,北京反应也不好。这套手段三十年来已证明不得人心,不会有多少群众的。此举只能暴露风派犹在,臭气未泯”(方成1981年3月26日致冰兄信)。

    刘加的信发表究竟有什么背景?香港画家黄蒙田曾去问过华君武。
    冰兄接到黄茅(即黄蒙田)信后,曾于3月8日给华君武写信:
    “今日上午收到黄茅自京寄来几行字,提到你对他说该文之所以发表,乃是为了对我起到提醒的作用。

    “提醒什么呢?可能你没说清楚,也可能是黄茅省去。从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数十年中,我在创作上反对什么,批判什么,倾向如何,读者及同行们大概也会清楚……用得着拿出反党、反国家、反社会,挑拨党群关系等等大帽子来提醒吗?……从外地及本地来信及交谈中,都表达出对刘加一文所引起的余悸、预悸的反应。他们想:这种久违了的反右派、评黑画般的文章今天会在中央级的刊物出现,料必是不祥之兆。用这种逻辑来解画解文,是任何作者都难逃厄运的。还有可笑的说法:华君武在同期发表的《投机小贩》,如果这样一解也不得了。不是可以解为‘此人身居中央,背向人民,(读者也)忽左忽右’,然后再加一句‘究何所指’么?”

    据苗子说,黄永玉见到华君武也问起此事。黄还说,“不管你们怎么看冰兄,我要写文章。”这就是他发表于1981年第七期《中国建设》上的《米修士,你在哪里呀!——怀廖冰兄》,后来还收入《比我老的老头》一书。

    有趣的是,事过15年之后,当时的《讽刺与幽默》主编、漫画家英韬给冰兄来信为当年的事道歉:“多少年前,讽刊曾发表文章对您不敬,虽然文章不是我写的,但责任应由我负。我当时是同意文章中观点的,认为您批评得过了头。事隔多年,看今日社会之腐败成风,方知您当时的挖掘实更深刻,我对您倍增尊敬,谨在此向您致歉致礼。”(英韬1996年1月11日致冰兄信)。

    1983年6月在京举办“廖冰兄漫画创作50年展”的风波

    1982年12月,“廖冰兄漫画创作50周年展”在广州展出,这个展览延续了1979年六人漫画联展时的盛况。这个展览后来又移至北京、南宁、桂林、梧州、重庆、澳门和香港展出,一直持续到1985年5月。

    但这个展览在北京的展出就不是那么顺利,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华君武与廖冰兄对送展作品的评价产生严重分歧。两人思想和观念上的分歧,读者可以通过展览陈列的两人的书信自己去分析。

    由于对送展作品的评价争持不下,冰兄几乎准备罢展。冰兄坚持最后的底线是,1957年画的《打油词画——赠教条主义诸公》决不能撤,否则就不展了。冰兄在京征求朋友们的意见时,王琦认为,如果《打油词画》只扣四幅中的一幅,就同他妥协好了,还是展出。因为有成百幅作品,分量已经够了。冰兄最后同意了王琦的意见。

    这场“罢展”风波,最后以抽掉冰兄的八幅画再展出而告终。被抽掉的八幅作品分别是:《卫道擂台》(1957年)、《此猫神气十足》、《厕所即景》、《血腻鱼肥》、《狼性》、《曾经有过这样的时候》(黄永玉诗、冰兄画)(1979年)以及《护虎神》、《吹升》(1980年)。

    在京展览期间有一次漫画界的聚会,华君武拿着酒杯过来逗冰兄:“今天我们就喝酒,不吵架了。”但冰兄却不依不挠对华说:“酒要喝,架也要吵。你说的是官话,我说的是民话,但我们可以做吵架不翻脸的典范。”


    2012年春,在广州举办“寻找冰兄——廖冰兄漫画文化大展”。特邀请邝飚、夏大川、朱松青、黑马大叔、黎青、刘宏、蔡联七位全国著名的漫画家联展。为传承冰兄精神,为中国当代漫画寻找智慧与高度。

    举报 回复

    # 38楼

  • 邝飚发表于2012-04-11 14:49|

    策展人说(后记)
    寻找冰兄:漫画给予广州的荣耀

    对游客,城市是那些高高的楼;对历史,城市是那些独享高度的人。
    今天的城市热衷于用钢筋水泥去建筑地标,忘却了“人”才是城市的永恒标志。我们在城市的视野下呈现廖冰兄,为城市建构文化自信,以漫画的名义为城市中每一个人寻找清醒的良心。展览以“寻找冰兄”为题,其意为城市,为广州人寻找尊严的力量。在这个绚烂唯美的时代刺进带血的刀锋,为转型的今天留下生的坚强与死的挣扎。

        廖冰兄是城市的骄傲,“廖冰兄”是广州的“精神力量“与“道德高度”。他曾经以犀利的方式激发着国人的人道激情和直面丑恶的真诚,在中国最卑贱的黑暗岁月里敲打警示所有人的钟声。一般意义上来说,城市以谁为骄傲,意味着鼓励复制更多这个符号般的“谁”。如果广州以廖冰兄为骄傲,却是一个悖论,因为冰兄说:“廖冰兄应该绝后,我不绝后,中国就太悲哀了。千万不要克隆廖冰兄。”廖冰兄对于广州这个城市来说意味着什么?广州人把他誉为“好人品牌”,“大师、伟人、斗士”成为了冰兄的光环。大家都崇拜他,将他高高清供于“神龛”,我们指望着冷漠的时代拥有这样一个热血的符号,从而告诉历史我们时代的价值。对于这一点冰兄自己看得最清晰:冰兄很孤独。他说:“我的漫画,喝彩的人多,但志同道合者几乎没有。朋友最多的是我,艺术上最孤独的又是我。可以说孤独得不能再孤独了。”这个孤独的广州人,在城市的角落里呐喊:漫画死了。近代广州名人辈出,无论是政商两界还是艺术界,凭什么我们要记住一个画漫画的冰兄?从今天时兴的成功学来看,这个没有豪宅豪车的穷“公仔佬”,是不成功的落魄者。凭什么商机无限的城市要记住没钱的艺术家?当然,艺术家完全可以与时尚结合在一起,天价作品登上媒体的头版。漫画没有好价钱。冰兄甚至不觉得自己是个艺术家,他一生反感那种花前月下的自娱自乐。寻找冰兄,每一个广州人都可以来回答这个“凭什么”的问题。

        如果廖冰兄出生或者成长不是在广州,廖冰兄还会是今天这个廖冰兄吗?如果他40年代末在香港继续市民漫画没有回来。1957年冰兄被划为右派,摘帽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曾经抛出橄榄枝,那群三十年代的漫画兄弟正在实验着动画片的中国学派,很希望这个当年的“漫画军师”去出些点子。各种时代的机缘为这个城市留下了冰兄。20世纪的广州为廖冰兄提供了成长的土壤。什么样的土壤才能让这个不祥时代的廖冰兄成长?城市的舆论空间,思想开放度,这些看不见的推手在假设的历史中,让我们看见了一个模糊而又肯定的答案,廖冰兄只有在广州才会炸出那些经典“自嘲”与“噩梦录”,炸出“打油词画”与“残梦纪奇篇”。广州的廖冰兄才会成为画漫画的平民政治家,广州的廖冰兄才有机会成为20世纪重要的思想者,成为不祥时代的代言人。广州是不是要以漫画家为精神荣耀,是我们这个时代对待精神的立场问题。

        每一方土地,都有属于自己的高度。如果广州能够为当代中国寻找高度,那么这个高度就一定会跨越时间,为所有历史与精神所向往。
        这一份城市的荣耀是否属于漫画?

    本次展览的基本策展思路从城市地理、中国历史、精神传承这三个方面展示廖冰兄的漫画文化及其人格魅力。第一部分寻找广州的廖冰兄地图,从人文地理的角度呈现丰富的冰兄人生,让观众感受到这位漫画大师与广州、广州文化、广州人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二展厅寻找漫画的廖冰兄经典,从艺术与时代角度呈现充满了历史担当的冰兄漫画艺术。第三展厅寻找当代的冰兄血脉,邀请当代7位漫画家作品传承冰兄,从漫画与社会政治的角度呈现冰兄精神永不缺席。

    周鲒
    壬辰初春于广州晓港

    举报 回复

    # 39楼

  • 墨恋发表于2012-04-11 15:20|

    作者: 动漫大帝(2012-04-10 21:14 )  # 29楼  
    墨恋是辽宁美协的副主任,为辽宁动漫做出过突出贡献,可以代表辽宁

    其他人是干事实的少,吹牛逼的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动漫大帝漫友对我的认可。其实在我们省艺委会干实事的人不少,如高校艺术学院的院长、主任、师生等等。没有他们的参与、支持和帮助,若要开展活动是不可想象的。我只是这个人群中的一员而已。当然,我有时会是倡导者,并常想尽力把事情做的好一些。如十分敬佩广东漫画人时不时的就有相关漫画的重大举动,且意义深远,值得学习。为什么“彼能是,而吾乃不能是?”要很好反思。大家一起努力吧! 本贴最后由 墨恋 于 2012-04-11 15:55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40楼

  • 蔡联发表于2012-04-11 22:11|

    展览既厚重人文,又亲切有趣.很有意义! 本贴最后由 蔡联 于 2012-04-11 22:13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41楼

  • 邝飚发表于2012-04-12 09:38|

    2012-04-12 09:11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周豫 唐汝光
      南方日报讯 (记者/周豫 实习生/唐汝光)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州市委宣传部主办,广州艺术博物院、廖冰兄人文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承办的“寻找冰兄・2012・广州廖冰兄漫画文化大展”于4月10日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展出。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顾作义,广东省文联主席刘斯奋,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第政,著名雕塑家、廖冰兄老友潘鹤等领导和艺术家出席了开幕仪式。

      此次展览将持续到5月9日。开幕式当日,各路漫画家、美评家和媒体人齐聚广州举行“为漫画松绑”论坛,探讨网络时代、广东建设文化强省背景下,漫画创作在文化建设的格局中的突围之路。

      与变革“接轨”网络让创作不用“看眼色”

      实际上,中国漫画早在清末便随纸媒的出现而出现。建国以来,中国漫画一直和政治紧密相连。论坛上,跨界艺术家、广告人“黑马大叔”表示,“漫画作为先锋的文化符号,一旦有社会变革,必然受到直接影响。”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改变了漫画体制创造,“网络漫画的出现,让创作者省去了‘看脸色’的环节,媒介的变革是一种体制变革。”在场的漫画家蔡联强调。

      不少人认为,在当前各种艺术门类“虎虎生威”的氛围下,中国漫画艺术却是日渐滑坡,对此,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朱松青并不同意。在他看来,宽松的网络空间为漫画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消费主义的热潮对漫画创作也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我预言2012将是中国漫画的黄金时代。”朱松青表示。

      网络时代的博客、微博,使漫画的产生、消费、传播的方式发生根本性革命,“我在新浪微博就发现了很多优秀的漫画家,现在的漫画家赶上一个好时代了。”评论家徐旭说道。

      为漫画“解绑”把扣在头上的紧箍咒除掉

      近年来,广东努力打造文化强省意在提高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经济纵深发展,如何让漫画迸发更强的生命力,成了论坛讨论的焦点。广东漫画的老一辈泰斗人物如廖冰兄、方唐、云川水、李润堂等,皆名冠全国。

      提到廖冰兄的创作,潘鹤认为,“他是一个敢说敢表现的人,他的艺术创造是真实感情自然流露的,不哗众取宠。”在潘鹤看来,“现在的漫画讲市场了,但他和现在一些艺术家真的不一样,他纯粹是为社会、为人民在呼吁。”

      徐旭强调,大众不喜欢单纯是歌颂和赞美的漫画,他指出自上世纪90年代漫画创作转型以来,强烈的批判意识日渐淡薄,这样的漫画是没有生命力的。对此,漫画家邝飚认为,“老一辈漫画家的漫画批判意识非常强,他们本身的创作就在推动着漫画解缚。现在落实文化强省的政策,需要一线工作者一起行动,把扣在头上的紧箍咒除掉。”

      作者:周豫 唐汝光

    详情链接:
    为漫画松绑

    举报 回复

    # 42楼

  • 邝飚发表于2012-04-12 11:14|

    详情链接:廖冰兄纪念大展


    廖冰兄纪念大展推出
    纪念廖冰兄从事创作80周年,展出大量未曾公开书信手稿


    类别:社会民生   浏览量:19   
    版次:RB15   
    版名:文化副刊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2-04-12

    作者:陈晓勤 原创   手机看新闻 全国订报编辑此文

    摘要:今年是漫画家廖冰兄从事创作80周年纪念之年,为此,广州艺博院从即日起展出《寻找冰兄———2012广州廖冰兄漫画文化大展》,展期持续一个月。本次展览从地理、时间、传承这三个方面重新展示廖冰兄的漫画文化及其人格魅力。(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今年是漫画家廖冰兄从事创作80周年纪念之年,为此,广州艺博院从即日起展出《寻找冰兄———2012广州廖冰兄漫画文化大展》,展期持续一个月。本次展览从地理、时间、传承这三个方面重新展示廖冰兄的漫画文化及其人格魅力。廖冰兄(1915~2006),原名廖东生,生于广州,1932年开始在报刊发表漫画作品,他的作品嬉笑怒骂、针砭时弊,经时间洗涤而毫不褪色。特别的是,为了呈现当代漫画的传承发展,邀请夏大川、刘宏、黎青、朱松青、蔡联、邝飚、张小平等漫画家参展。

        展出未曾公开的书信手稿

        据展览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展览是继2011年3月北京廖冰兄艺术回顾大展之后的又一大展。展览分为广州冰兄、经典冰兄、得意冰兄三个部分,其中“广州冰兄”这一展区的重点是呈现廖冰兄在广州的生活地理与创作轨迹,用11个与他密切相关的地理位置勾勒出属于廖冰兄的广州地图。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切身感受到这位漫画家与广州千丝万缕的联系。二三区重点放在各个创作时期的经典作品的详细展示。(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另外,二楼展厅展出一批以往未曾公开发布的书信、手稿实物,包括华君武、英韬与廖冰兄通信等,他们围绕漫画的功能尺度展开讨论。“三大展厅以大量原作,设计、实物和视频呈现廖老‘永远的好人品牌’。”策展人周鲒说。

        珍贵作品《自嘲》重点展出

        南都记者现场所见,《打油词画———赠教条主义诸公》、《猫国春秋》、《禁鸣》、《自嘲》……一幅幅廖冰兄经典作品再现展厅。其中《自嘲》这幅作品最深入人心。

        1957年廖冰兄被打成右派,封笔二十年余,直到1979年2月,他头顶上那顶“右派”帽子才彻底摘下来,随后创作欲望旺盛,《自嘲》在1979年5-6月间一口气画成。“当他把《自嘲》拿给《广州日报》的编辑看时,他们都说‘画是好画,但我们不敢发啊’。《自嘲》首次见诸于传媒,是在1979年的《花城》(文艺丛刊),在易征写的《冰兄小志》上作为插图出现。”据廖冰兄的女婿黄民驹介绍,廖随后根据不同感悟,画出不同版本的《自嘲》。

        “为漫画松绑”研讨会举行(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开幕式当天,朱松青、蔡联、邝飚、张小平、黄大德、周鲒等漫画家、漫画研究者举行了“为漫画松绑”思想会,探讨廖冰兄的绘画精神与漫画发展。他们普遍认为,要给漫画松绑就先要给自己松绑。

        论坛上,有论者发言称廖冰兄虽然已经逝世,但的确足以代表广州城市文化性格,“廖冰兄比韩寒更深刻、更有活力、更有现代意识”,廖冰兄具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南方都市报美术编辑、职业漫画人邝飚说:“六十年来,中国的漫画都是为政治服务。‘文革’时期,漫画沦为政治宣传的工具,然而‘文革’后还是有不少人自我禁锢。”他呼吁当今应该回归漫画的批判性,凭良知进行创作。

        据悉,本次展览也是《廖冰兄全集》(一共十册)出版工作的一个开端,今后三年内将系统地搜集整理廖冰兄的生平及创作资料,深入研究其艺术和思想。

        采写:南都记者陈晓勤 实习生林恺雯
    ++++++++++++++++++++++++++++++++++++++++++++++
        《自嘲》(1979年)“十年浩劫告终,作此自嘲,并嘲与我相类者。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为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重绘,廖冰兄。”

    举报 回复

    # 43楼

  • 邝飚发表于2012-04-13 18:54|

    解放思想,为漫画松绑

    六十多年来,我们的时政漫画一直是为政治服务的,这个从廖老和华老两位漫画前辈的来往书信中可以佐证。
    漫画原创者的创作是被把握了方向的,作为泰斗级的廖老也不能例外,也要接受漫画舵手华老的把关和审核。
    这是政治需要,这是路线问题,写什么画什么要有政治觉悟……

    于是我们看到了对外猛批、猛画美帝国主义的国际题材的漫画。对内则以大字报形式出现的打到刘少奇,打到周扬、田汉、夏衍、阳翰笙等等“大批判漫画”。
    接着林彪摔死在温都尔汗,群起用漫画“轮奸”之,紧接着随着“四人帮”的倒台,全国上下又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批到批臭“四人帮”的漫画,甚至连2千5百年前的孔老夫子也要被从古墓里挖出来用漫画猛戳之。

    在这个政治环境中,漫画家们理所当然地承担起了“革命大批判”的神圣使命,并作为“有力武器”。一时间铺天盖地,举目皆是,只要有“大批判专栏”,就有漫画,而其描绘对象,除了高举造反大旗的“工农兵”等正面形象以外,反派形象要么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或属于“全民共讨之”“举国共诛之”的黑帮分子,要么是本地、本单位的“牛鬼蛇神”。

    这就是我国特色的时政漫画,在这样的环境中,漫画作者其实等于被套上了枷锁,已经彻底沦为宣传工具。

    这无形中制约了时政漫画的自然发展,以至于现在仍有大部分作者很自觉地遵守这个“潜规则”,仍然用这种意识进行创作,并已然成为习惯。

    领导叫画啥就画啥,不该画的绝对不碰,非常听话,已经完全没有了自己的思想。

    我认为,作为漫画艺术家,被阉割那是无奈,但如果还要自我阉割那就是无耻了!


    如何为漫画松绑?我认为首先要解放思想。

    2007年底,汪洋主政广东,提出了“以杀开一条血路的气魄继续解放思想”的口号,接着又提出“广东文化要与时俱进、把文化大省建设成文化强省”的目标。

    口号响起,但重在落实,如何落实需要艺术工作者动起来,把禁锢在自己头上的紧箍咒卸掉,拿出真思想的作品来,再不能象廖老画的《自嘲》里所描绘的那样还圈起自己的身体。瓮已经打破,该站起来伸伸胳膊、踢踢腿,做做广播体操了。

    时至今日,在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今天,在经济改革取得成功的时期,作为漫画艺术家们,我觉得该回归漫画的原始批判性了,做个思想不受羁绊的达达主义者吧!应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立场,站在众多被统治者的立场上,以人为本、以民生为本,凭良知进行创作,揭露真相、为民众鼓与呼,做个当今世相的记录者和见证人,我想这就是冰兄的人文精神。

    时下已经是新媒体时代,相对宽松的网络空间给了我们漫画人机遇,因此,我认为政治漫画的春天已经来临,路就在我们脚下。

    邝飚  
    2012年4月10日 本贴最后由 邝飚 于 2012-04-13 19:06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44楼

  • 小梁发表于2012-04-14 11:59|

    解放思想, 首先应解放“话语权”! 全社会应倡导“言者无罪”!

    举报 回复

    # 45楼

  • 邝飚发表于2012-04-17 01:00|

    经过半个月的深度釆访,从广州到北京,接触了数位漫画老前辈,广美的研究生美女记者辛苦了,八千多字的信息将给大家还原那曾经辉煌又纠结的真实历史。这历史造成的阴影至今不曾散去,令被访者欲言又止、胆懔心惊,甚至拒绝釆访

    举报 回复

    # 46楼

  • 邝飚发表于2012-04-17 01:11|

    敬请关注今日南方都市报的文化版深度报道!

    前几日墨恋老哥提到的:"挖掘漫画前輩们的故事"的提议,这工作我们正在展开,希望得到前辈们的配合。尽管在釆访中受到各种阻碍,但我们会坚持去努力!

    举报 回复

    # 47楼

  • 举报 回复

    # 48楼

  • 举报 回复

    # 49楼

  • 吴之如发表于2012-04-17 10:07|

    作者: 放大镜(2012-04-17 09:34 )  # 49楼  
    链接
    http://gcontent.oeeee.com/9/d1/9d15081dc54bcd9d/Blog/dc8/06aea1.html



    吴之如感言:

    此文甚好
    建议漫画人都能认真一读

    由此看来
    廖冰兄大师与华君武先生会面时
    笑谈“官画”与“民画”
    绝不是仅指作者身份之别
    或只指画风之异
    而是直指两者立场差异

    廖冰兄先生所谓“官画”者
    当指任何时候都绝对站在官方立场
    无论是反右
    大跃进
    总路线
    文革
    之类的错误甚至反动的政治货色
    总是百分之百地坚决拥护
    百般讴歌肉麻吹捧

    “民画”者
    则是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
    站在历史与现实的客观角度
    针砭时弊
    抒发感慨
    批判一切违背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
    违背人民根本意愿的错误和反动货色

    两者的高下
    当然十分清楚明确
    无可混淆
    无法颠倒 本贴最后由 吴之如 于 2012-04-17 10:08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50楼

  • 邝飚发表于2012-04-17 13:41|

    《老爷酒家》(1949年)。

    举报 回复

    # 51楼

  • 邝飚发表于2012-04-17 13:41|

    “君武:看了你的来信,如见其肺腑焉。”廖冰兄写给华君武的回信,此信无法确认是否寄出过。

    举报 回复

    # 52楼

  • 邝飚发表于2012-04-17 13:43|

    “此类作品,还是以不展出为好。”华君武在广州看过展览后,去信提醒廖冰兄。

    举报 回复

    # 53楼

  • 邝飚发表于2012-04-17 13:44|

    “廖冰兄漫画创作五十周年展”进京巡展时被撤掉的八幅作品之一《此猫神气十足》(1979年)。

    举报 回复

    # 54楼

  • 邝飚发表于2012-04-17 13:44|

    《打油词画之四———以教条为本》。

    举报 回复

    # 55楼

  • 邝飚发表于2012-04-17 13:45|

    引发漫画界争论的《也是武松?》(1980年)。

    举报 回复

    # 56楼

  • 邝飚发表于2012-04-18 21:22|

    时间:2012-04-18 10:30
    来源:财经网博客
    作者: 鄢烈山

    点击: 12955 次
    中国需要钟南山们的悲愤

    并未见钟南山先生用过悲愤之词,是我借用已故漫画家廖冰兄的话来表述的。 在我看来,梁启超之后,廖冰兄和钟南山就是南粤大地最值得敬重的知识分子了;他们不仅是广东的贤士,放在全中国的大背景,他们也是知识界的翘楚。 广中国需要钟南山们的“悲愤”


      鄢烈山


      并未见钟南山先生用过“悲愤”之词,是我借用已故漫画家廖冰兄的话来表述的。


      在我看来,梁启超之后,廖冰兄和钟南山就是南粤大地最值得敬重的知识分子了;他们不仅是广东的贤士,放在全中国的大背景,他们也是知识界的翘楚。


      广州艺术博物院从4月10日起,正在举办为期一月的《寻找冰兄——纪念廖冰兄漫画文化大展》。我看了廖冰兄的生平介绍和经典作品,深受感动。他一生重情义、讽世亦自嘲,从白色恐怖年代、反右“阳谋”时期到“文革”之后一直关注思想解放和言论自由,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给自己的定评是“为被害的善良而悲,为害人的邪恶而愤,故我所作多是悲愤漫画。”


      我注意到,他说的是“善良”,而非“善良人”;说的是“邪恶”而非“邪恶者”,亦即他是对事不对人的,没有阶级斗争思维,更没有党同伐异的恩怨纷争。他争的是天理人心,扶正祛邪。而这“悲愤”,也就不同于蔡文姬的《悲愤诗》抒个人身世坎坷之苦厄。


      我们当下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混乱,欺良压善,成王败寇,不择手段损人利己者大有人在,而昧着良心,为虎作伥、助纣为虐的专家学者亦非个别。敢于挺身而出,为公共利益仗义执言的人士,一定是有廖冰兄所尊奉的“为被害的善良而悲,为害人的邪恶而愤”情怀的人。


      钟南山就是一个有这种“悲愤”情怀的人。


      不提2003年大疫“非典”来袭时,他悲民生之多艰,毅然奔走在抗疫第一线,并勇敢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为科学地遏制疫病提供了基本条件,且看近例:


      “中式卷烟”项目参评国家科技奖,继中国控烟协会致信科技部“抗议”后,秦伯益、钟南山等30位院士日前联名致信《中国科学报》公开表示反对,称该项目参评有违基本的社会正义,呼吁有关部门尽快给社会明确交代,切实承担起对中国控烟事业的公益职责。钟南山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他看不出来中式卷烟对人体有任何好处,“谢剑平做的‘减焦’很漂亮,有很多创造。但是看不出有任何的减害。”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他指出,我国之所以一直控烟履约不力,其根源在于卖烟的(中国烟草总公司)和控烟的(国家烟草专卖局)是一个主体,“这是一种悲哀”。他用了一个“悲”字。他表示,促进烟草销售的研究项目参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无形中是鼓励更多人吸烟,损害更多人的健康,因此他“无法容忍”。一句“无法容忍”,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他的“悲”与“愤”,是对民众利益受损的痛心,是对践踏社会正义的愤怒。


      联名信另一位发起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则说,能不能阻止中式卷烟参评,“这要看政府官员和参加评审的专家们有无道德和良心。如果都不要脸皮了,拿了好处就投赞成票,那我们也没办法。我们只是舆论呼吁,但我们是专家,知道其中的危害。”在不少人看来,秦伯益的话说到这个分上,更是太“偏激”,太“愤青”了!


      可是,“中式卷烟特征理论体系构建及应用”进入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名单,公示材料称该项目“三年来累计实现新增销售收入1735 .74亿元,新增利税1421.8亿元”,这种见利忘义的表达,是这么地赤裸裸,这么地无耻,有正义感的人不应该愤怒吗?有媒体统计,烟草类研究曾在10年中7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这种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难道不是恰如公开信所指出的,“其中根源,既与部分政府官员的控烟意识仍不到位有关,也与企业利益集团对社会正义的蔑视有关”?而社会正义之所以受蔑视,不正是因为对此表达“悲愤”的专家学者太少,舆论压力无足轻重吗?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中间,读到《南方周末》4月12日的调查报道《中药失控,步步惊心》:“全国17个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掺假、再加工的情况早已屡见不鲜。保守估计,药材市场上至少有两成是假货。”药材掺假,是不折不扣的谋财害命。不仅吃饭吃菜喝水喝酸奶,而且吃药,都教人心悬悬意惶惶,这成什么人间世界?事态发展到如今,重要难道能够只怪掺杂做假没良心吗?不妨自问,我们出于正义感和公益心做了什么?


      退休后几个月,与学生打交道多了,发现在年轻人的话语里,“愤青”是个避之惟恐不及的污名。所谓“主流”要他们充“成熟”,装“淡定”。“成熟”当然好,“淡定”也好,然而如果年轻人“成熟”到对害人的邪恶熟视无睹,“淡定”到对善良被害无动于衷,绝非中国之福。我想,一个好的公民,对某些事情,在某些情境,就应该像廖冰兄,像钟南山、秦伯益们这样,不惮于表达自己的“悲愤”。

    (责任编辑:sxc)

    举报 回复

    # 57楼

  • 邝飚发表于2012-04-18 21:29|

    [导读]廖冰兄以画笔为投枪,他希望世界上再无可悲可愤之事,《自嘲》极负盛名以控诉文革为题,《也是武松?》风波引发因为华君武和廖冰的观念纷争引发漫画界的大震荡。

    廖冰兄漫画讽刺腐败引发大震荡

    举报 回复

    # 58楼

  • 邝飚发表于2012-04-18 21:49|

    登上腾讯文化新闻板块头条

    举报 回复

    # 59楼

回复

最近发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