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版块

老油手记(炒冷饭)

置顶 精华 发表在 老油

9

4338

前几天有一个漫画教学的研讨会,一些国家级的美术教育“官员”也来了,阵容比较可客观,我放了一炮。我说:我是一个老游击队员,打了10几年的游击,今天终于见到大部队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体制之内,并没有荒诞美学的一席之地,因为这与我们所理解的“真善美”格格不入,为此,我们管教育和从事教育的工作者要真正地理解和认识荒诞美学及其意义和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宽泛的理念与宽容的态度推动与开展漫画的教学。

以下是我10几年前的认识,现在看来大部分还不过时,最起码,我们的教育官们的认识还远远没有达到我10几年前的高度、广度与深度。



漫 画 姓 漫

漫画、漫谈之类的“漫”字,按字典的解释是“没有限制,没有约束”的意思。
漫画大多能引人发笑,真正的笑也是没有限制与约束的。
只有真正的笑,没有标准的笑;只有真正的漫画,没有标准的漫画。
许多人太过相信漫画的战斗力了。其实,漫画从未干倒过一个敌人;相反,漫画人被打倒的却不少。
漫画未必都是讽刺,讽刺也未必就是战斗。漫画本质上是些寻开心的玩意;在漫画人看来,世界的每一角落都有可能成为游乐园。
作漫画者要漫,读漫画者也要漫。
不少读者的思路很狭窄,总认为漫画就是讽刺人的,不是讽刺金局长就是讽刺钱经理,不是讽刺贾保卫就是讽刺白干事。于是便无中生有,捕风捉影,牵强附会,无限上纲……如此一来,漫画的娱乐性荡然无存了。
尽管讽刺漫画、战斗漫画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垄断了中国漫画界,但它们毕竟不是漫画的整体。而且,这段历史已经结束或即将结束。今天,大量的漫画,尤其是艺术性漫画并不含有具体的针对性和倾向性;顶多为读者的联想、遐想、幻想甚至狂想提供一丁点的启发。至于想到哪里去,那是因人而异的。漫画的漫味,往往就体现在这种不确切性。
现代社会日趋科学化,说话办事都喜欢讲求明确。但过分明确会使人觉得乏味,所以需要一些相反的东西来调剂调剂,于是漫画就有了市场。漫画的古灵精怪、颠三倒四、傻乎乎、乐融融的情趣,最能松弛那些被工作的条理、规范、严肃和紧张弄得麻木僵化了的神经。
社会越科学,艺术就越荒谬,漫画就越繁荣。
漫画姓漫,漫无边际的漫。作者漫漫然地作,读者漫漫然地读。无拘无束,无规无矩。其乐也无穷,其趣也无尽。无穷无尽,是为至漫。


92.12. 26《广州日报》




幽他一默又何妨

漫画未必都是幽默的,但好的漫画都是幽默的。
幽默是成熟的天真。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人残杀了自己的天真,有人却养熟了天真。
幽默感是情感与智慧的结晶,幽默感强的人其感情与智慧能达到高水平的平衡。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弱智者和机器人都不可能具有幽默感。机器人绘画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向人工绘画挑战,但漫画家在它们面前将永远都是胜利者。
幽默是一种斯文的破坏。
许多男人天生就有破坏的潜意识,幸亏我们文明社会为这种潜意识提供了许多适度的、有益的发泄机会,避免了这种意识的恶性膨胀。
幽默艺术是最男性的艺术,这是天意的安排;女人大多欣赏幽默,这也合乎天意;幽默感强的女性都是女中豪杰,切莫等闲视之。
有记者在文章中写了“幽他一默”四字,马上就有批评家指责他破坏了语法。在这里,记者幽默地调他一皮,批评家机械地严他一肃。在批评家看来,幽默者的破坏实在可恶!
幽默也是追求平等的一种方式,许多高贵的东西,恰恰是幽默者所喜欢破坏的对象。在这种破坏中,幽默者发泄了渴求平等的欲望。有幽默感的老师或领导特别受欢迎,因为他们常把自己高出别人的那点东西斯文地破坏了,使大家享受到平等的快乐。
彻底的幽默者是坦荡的。当他们把别人都笑过之后,就会发现世上最可笑的就是自己。所以漫画家都喜欢画自嘲漫画像。能战胜自己的人是最无所畏惧的,因此,在不幽默者看来,他们都很反骨。
漫画的幽默体现在其幽默的构思和幽默的造型两个方面,两者皆佳,便是漫画之精品。
搞文字一族大都喜爱看漫画,在这里,他们可欣赏到能引起内心共鸣的思维情趣,而幽默的造型又是他们易于理解却难于创造的形象。所以漫画家在美术界往往不如在文学界那么风光。一般美术家看漫画跟文学家看漫画的感受往往是相反的。
由于具有幽默成份,漫画作为一种边缘性的艺术拥有者广泛的读者。其实,不论是人是物,只要具有幽默感,总能赢得大多数人的喜爱。
做人一世,幽他一默又何妨?


93.1.2《广州日报》




话 说 荒 诞

多逼真的艺术也是假的。写实艺术,由于逼近真实,其虚假性常被人忽略;非写实艺术,由于远离真实,便显得虚假,甚至荒诞。
漫画从不忌讳荒诞,而且旗帜鲜明地追求荒诞,它是一种荒诞程度达到极限的艺术。
漫画的荒诞体现在两方面:手法的荒诞和内容的荒诞。手法方面指的是造型、组织结构和表达方式的荒诞;内容方面可分为生活中的荒诞和虚构的荒诞。
只要有荒诞的手法或荒诞的内容都有可能成为漫画。有的漫画是用不荒诞的手法表现荒诞的内容,如一些科幻漫画;有的用荒诞手法表现不荒诞的内容,如一些插图及肖像漫画;有的用荒诞手法表现生活中的荒诞,如讽刺、战斗漫画;有的用荒诞手法表现虚构的荒诞,如幽默画。显然,幽默画的荒诞程度最高。如果幽默画又蕴含了某些道理,便可称哲理漫画。
漫画形象的荒诞,除体现在虚假性之外,还体现在或丑、或恶、或笨、或弱……等等反面的属性。恰恰是这些属性,可以反衬出读者的美、善、灵、强……从而使他们获得一种美妙的优越感,进而引发出开心的笑。荒诞的审美价值由此得以实现。
常看漫画常自信,常崇拜偶像常自卑,原因都在于——反衬。
有些东西本不荒诞,而在不理解者眼里则有可能荒诞。比如西方的许多东西在我们的旧眼光里就很荒诞,其实往往是我们不理解而已。
漫画人就是要发现或创造出真正的有欣赏价值的荒诞。那种抄袭别人作品的行为,就象穿着别人衣服到处炫耀一样,本身就是生活中的一种荒诞。
生活永远都有荒诞。科学破荒诞以求真;宗教传荒诞以求善;艺术造荒诞以求美。
有时,我错误地认为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的荒诞史,你说荒诞不荒诞?


93.4.17《广州日报》




(以下原载《周末画报》漫画版)

颠 三 倒 四

一天, 我和朋友们走在街上,见一疯子坐在路旁开心地笑着,我对大伙说:“瞧,他在笑我们傻。”
按习惯的(或称惰性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事物,很多东西都是索然无味的。若大胆地打破惯势的束缚,你就有可能领略到许多有趣的东西。以上笔者运用的就是颠倒思维法。习惯上是常人笑疯子傻,许多打闹式漫画、喜剧中的人物疯疯颠颠,图的就是常人对非常人的笑,故其档次称不上幽默。但如果颠倒过来,是疯子笑常人傻,这就有趣味多了,因为顺着这条思路再往下想,似乎可以体味到一些歪歪的道理。
颠倒思维法在漫画中的运用是十分常见的,尤其是动物题材的漫画。比如动物园里动物给游客拍照;又如饲养员拼命地推老虎,老虎却死活不肯出笼子(因为外面的世界一片荒凉);还有在蛤蟆学堂里,先生教的是“天鹅想吃蛤蟆肉”等等。
在生活中,有些东西本来就被人为地颠倒了,如果我们用颠倒的方法去看,则有可能发现事物的本来面目。通过读点漫画,学习和掌握一点颠倒思维方法,既可以幽他一默,有可以反他一思,一举两得,不亦乐乎?


恶作剧与恶作狂

玩笑过了头就是恶作剧,有此癖好者就是恶作狂。读小学时,一位善良而又早熟的同学看不惯其他人的恶作剧,大声疾呼:“别再搞恶作剧了!”大伙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怪怪的,有意思,便一齐唱了起来——“恶作剧,恶作剧……”从此,那善良人得了一个带“恶”字的外号。后来摘了帽,简称为“作剧”,有点作词作曲的味道,倒也像他的本色,顾沿用至今。
一般人天生下来就爱开玩笑,任何玩笑都含有或多或少的破坏成份,分寸把握得当,皆大欢喜;否则,变成恶作剧,就可能损朋友而伤和气。有的人开玩笑的欲望失控,成了恶作狂,这就很危险。他们应该经常地借助其它途径转移一下或斯文地发泄一下,如从事一点幽默艺术创作。久而久之,就可以由恶作狂转正成为幽默大师,这对于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来说,都是公德无量的。
恶作狂们,快悬崖勒马,改恶从善吧!有表演潜质的就去当演员,演小品、说相声,扮小丑;有文字功夫的就去当作家,编笑话,写喜剧;喜欢画画的就不必多说了。什么都做不来的,就当观众读者,过过瘾,开开心,也能避免“恶性”发作。
依我之见,对“恶作狂”的发现与引导应该从儿童抓起。



错 位

第一次看真人穿西装是在“文革”时,在一穷乡村,我看到了大广州也难得一见的服式。那是一个光脚男孩,他的西装式样跟电影里的差不多,但料子却是取自装稻谷的麻包袋。贫下中农穷则思变的精神让我一直感动到现在,以至一看见有人穿西装,我便联想到麻包袋。
用现在的术语,这是一种错位现象:高档款式与低档料子错到一块了。错位现象在那个是非大错位的年代是司空见惯了的:教授山中放牛羊,工人车间读马列,农民地里学哲学,军人饭前必跳舞,学生报上骂老师……因此而闹出的笑话,真可谓史无前例!
漫画里也常常有错位的现象。《父与子》中的父子俩,为了进入富家大院拾马粪,他们不惜衣冠楚楚,手提皮箱;一混入大门,便皮箱作筐,大拾其粪。又如一幅两格漫画,第一格:老男人为美女拍沙滩照,女郎侧身卧沙再回眸,美人鱼似的;第二格:换成女郎抓相机,男士做动作,那“老狗”也一模一样地侧身卧沙再回眸,虽不象美人鱼,倒也如龟如鳖,可爱之至。要创造错位艺术效果,就要把不大相关或不大接近的东西巧妙地结合起来,这需要有丰富的联想力。所以,我非常佩服那件麻包袋西装的作者;我甚至认为,该作品填补了中国西装艺术发展史中的一段空白。





多 余 的 智 慧

幽默是多余的智慧的产物。多余者,过剩或无实用价值也。
幽默者之智慧大多呈过剩状态:除了应付日常实际的工作之外,他们的智慧尚余多多。类似吃饱了撑着的感觉迫使他们要寻机发泄,其中一种发泄形式就是玩幽默。
漫画家经常喜欢搞些发明创造,但这些发明创造是不实用的,多此一举甚至是弄巧成拙的。正因为如此,才能引人发笑;倘若是实用可行的,读者便笑不起来了。
人在小时候就有多余的智慧了。我的一个外甥。他6岁时说要写一封信给表弟(我另一个外甥),那个才4岁的表弟收到的“信”是这样的:4张小纸条,分别写着“1234……10”,“一二三四……十”,“1二3四……十”和“一2三4……10”。这样的“信”,这样的智慧,实在是太多余了。后来他上小学,学校搞IQ普查,据说他名列前茅,证明其智慧的确是多余。
然而,并非有多余智慧就一定IQ过人,多余的的智慧有可能是一个人事业不太兴旺的标志。一旦他进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行列,其智慧也许就会不足了。尤其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还有雅兴卖弄幽默的人简直就是在卖弄清贫。
既然是多余之物,当然能卖还是卖了好。靠出卖多余智慧而奔小康的也不乏其人。但居经济战线最前沿的大广州,玩漫画的人却是日寡一日了。谁能说这不是人才到位率和智慧利用率上升的一种体现呢?谁又能说这不是件大好事呢?





含蓄与暴露

含蓄,按辞书的解释是含而不露;从字面上看,也似乎与暴露反义。但实际上含蓄也是一种暴露。
在言谈、文章中,“含蓄”一词常常就跟暴露性的字眼相连,如“表示”、“显示”、“流露”等等。的确,假如没有一丁点的暴露,含蓄也就不存在了。
可以这么说,大凡含蓄一类,目的总是要暴露;含蓄只是用来限制暴露程度,起修饰作用。
含蓄是做人做事的一宝。例如用“今晚的月亮真圆”等含蓄台词去突破异性间的铜墙铁壁,往往会比赤裸裸地念“三字经”有效得多。又如有的单位或个人,拿金剪刀供首长剪彩,咔嚓之后便归首长留念,想做而又不敢做的事便做成了。含蓄的威力可见一斑。
含蓄是一种矛盾的暴露,它适应了暴露者矛盾的心态。
中国的旗袍,就是这种矛盾的暴露的典型例子。从正面去欣赏,旗袍从脖子一直含蓄到脚;换一角度,却是从脚一直暴露到“那”。强力的含蓄手段为的就是要造成强烈的暴露效果。某总统夫人来华访问,在试穿旗袍时感叹道:“难怪中国那么多人!”她说得也太含蓄了。
艺术崇尚含蓄,艺术作品里充满了矛盾的暴露。
幽默离不开含蓄,甚至几乎等同于含蓄。把humor译成“幽默”肯定也考虑到这一层意思:“幽”、“默”与“含”、“蓄”在意念上是十分贴近的。
漫画讲求含蓄,漫画之漫味就是一种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的含蓄感。



距 离

有一个人,住在山上。一天,夕阳西下之时,他发现东边远远的山上有一座闪着金光的房子。他羡慕地想:那一定是座金房子。第二天,他便前去参观。走了一天才到达。然而那不过是座破房子,几块烂玻璃在夕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疲倦而又失望的他在破房子睡了一觉。天亮醒来,顺着灿烂的朝阳望去,只见西边远远的山上有一座更加金光闪闪的房子,那就是他自己的家!
这个寓言在教人知足自尊的同时,还蕴含了一条美学规律:美的产生常常有赖于一段恰当的距离;太远或太近都不美,美就美在不太远和不太近。
对月亮的赞美之辞比月亮的坑还多;自古以来多少人欲步嫦娥后尘而移居月宫。但在登月者的眼里,月球比沙漠还荒凉,地球比宝石还晶莹。
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往往是最美的。
单相思者都会认为最美的异性就是心上人,所以单相思被有的人誉为最纯最美的爱。历史上曾有许多单相思者把那份爱抒发到艺术作品里,使作品充满了可歌可泣、至纯至美的浪漫色彩而千古流传。
艺术家的劳动就包含了调节作品与现实相互间的距离,使观赏者喜欢、动情、入迷而又不完全地明白、理解、掌握。对大家不熟悉的内容,艺术家便用逼近真实的方式去表现;反之,就用远离真实的方式表现。
漫画是一种远离真实的艺术形式。所以如果表现的内容是读者不熟悉的,他们就看不懂。比如许多洋漫画或带有典故的漫画。远上加远,必定曲高和寡。相反,假如简单地用漫画笔法把日常生活再现出来而不加大距离去表现,也不可能让人喜爱。近上加近,俗不可耐。
调节距离还有一个调节方向问题。并不是从远看就一定能看到金房子,这里还有一个选择角度的问题。个中奥妙就只有读者自己意会了。




假 设

假如生态环境一天天地恶化,到最后,只剩下一棵树,那会出现什么情景呢?顺着这条思路,我创作了《珍贵的遗产》这幅漫画。围绕“最后一棵树”这一内容去创作的漫画不少,表现的角度各有不同,但构思方法都离不开“人还活着(甚至很多),而树快没了”这一假设。
假设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思维方法。它往往是超越既定或既知的现实或真实而设定一个前提,再按照现实或真实的逻辑去进行推断,从而寻找出某些不一般的结果,这些结果有时还会被用来针对现实或真实。
经常有一些“假如我是某长”之类的讨论,就是为了发挥那些并不是某长的人们的假设推断才华而开展的活动。由于是假设的,所以并不能引起某长们的多大重视。不挑担子不知重,说得再好听也白搭。
西方的总统竞选者也常用这种手法。他们很合乎逻辑地推断出假如他们当了总统后的良辰美景。尽管也是假设,但因为选民们都没有当过总统,所以就相信了,于是便投他一票。
读小学时,学校常搞“忆苦餐”。弄些难吃的东西让大家边吃边想:假如我生活在旧社会……这就叫“忆苦思甜”。
有一次吃的是豆腐渣煮马屎苋(一种野菜),由于厨师操作得当,大家吃得都很满意,不过谁也不敢说好吃。当大家正在沉默中品尝的时候,有人满怀阶级情感地申请道:“老师,我想再吃一碗!”老师马上表扬他“革命”。而我们在私下议论时,都认为他“反动”。
当年我们采集马屎苋的青青草地,现在已盖满了高楼大厦。呜呼!假如现在还搞“忆苦餐”,我们该吃点什么呢?




瞎 解 释

解释是为了让人明白、理解的一种手段。但有的解释所揭示的并非事实或真理,比如瞎解释。
在北京旅游时,我听到一对青年男女在探讨摄影。
女:什么是景深?
男:景深嘛——就是——反差。
女:哦,原来是这样。
景深并非反差。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男青年作出了不可理解的解释,女青年居然也能“理解”,实在让我很难理解。
瞎解释者,有的是一知半解,有的是词不达意,有的是不懂装懂,有的是自欺欺人……总之,不是别有用心便是糊涂虫。
上中学时我们到工厂参观,看一位师傅演示一项“革新成果”——几根圆钢能把钢板滚成圆桶状。他先详细地介绍这机器如何威猛,然后解释说:“这些钢板是从日本进口的。众所周知,日本是资本主义国家,产品质量很差,钢板厚薄不均,有可能导致出废品……”我们都很担心。好在滚出件正品,我们便鼓掌、欢呼,社会主义终于战胜了资本主义。
那时还听说有位好事的外宾,问为什么我们的围墙上都插着碎玻璃,接待人员解释到:“这样很好看。”
这类瞎解释在生活中并不少见。而在漫画艺术中更是家常便饭,尤其是在带有文字的漫画中。在这里,漫画家把瞎解释作为一宝,制造出一个个笑料,这种笑料对作者有怡情益智的功效。
阿根廷季诺的《玛法达与伙伴们》是一部用小孩的口舌说大人话的作品。当中有不少瞎解释的精彩片断,很值得一读。




艺术加法

在大街上,我曾见过一位摩登女郎,穿着一件文化衫,上面印着一只名牌洋酒的广告标语——“Men’s Club”,可直译为“男人们的俱乐部”……
这让我想到了蒙太奇。蒙太奇(montage)本为电影中剪接与组合的一种手段,但其精神是可以推而广之的,这种精神就是艺术加法。一般意义上的加法,其结果是相加者的总和;艺术加法的结果却能大大超出这个量,有时能达到核裂变式的一个量。最常用的说明例子就是中国造字艺术中的“鸣”字,“口”加“鸟”的结果大大超出了“鸟的嘴巴”。一般加法要求同类才能相加,数学中也有合并同类项一说;但艺术加法则没有什么限制,只要能得出一个巧妙的结果,怎么加都可以。在艺术加法里,相加者本无什么意味;相加之后便会给人以新奇的感受,有时甚至是非常震撼的感受,就跟上述那个摩登女郎加上那件文化衫的情形差不多。
艺术加法在漫画创作中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在以下的两件拙作中,笔者运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其一,西瓜加卖西瓜人的笑口;其二,一段歌词加上一个情景。相加后前者出现了相似的巧合;后者出现了相关的巧合。这种巧合就是所谓“笑弹”爆炸的契机,它往往能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
这类“笑弹”的制作说难不难,说易不易。有时踏破铁鞋无觅处,有时得来全不费工夫,似乎是可遇不可求。不过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作者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有广泛的兴趣。有兴趣才有积累,有积累才有联想,有联想才能运用艺术加法。
时常留意大街上走动着的文字,也算是我的一种兴趣吧!

艺 术 与 骗 术

朝三暮四、朝四暮三的典故告诉我们,同一码事以不同的形式出现,给人的感觉可能是不同的。
有的学生习惯了迟交作业,于是做老师的便用扣分去“制裁”他们。但假如迟交已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制裁”面广了效果肯定不好,这时就可以改用加分的方法去奖励按时交作业的学生。
幽默艺术常常使用这种名异实同的手法。有段相声说一个读书人被人骂了“他妈的”之后,很斯文地回敬了一句“他母亲的”;在一幅讽刺官僚主义的漫画中,官老爷坐在轿子上,对轿夫说不要称他为“老爷”,要叫“公仆”;又有一幅漫画:几个搬运工扛着重重的货物,站在行进中的货车厢里,题目叫做“人人有活干”。
这类手法,既可被视为艺术,亦可被看成骗术;是一种带有欺骗性的艺术,或是一种带有艺术性的骗术。
艺术与骗术似乎很难划清界限,我的理解是——善意的就是艺术,恶意的就是骗术。在日常生活中假如我们能善意地、巧妙地运用这类手法,便能创造出大受欢迎的“公关艺术品”。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只看楼主
  • 老油发表于2006-12-25 22:55|

    前几天有一个漫画教学的研讨会,一些国家级的美术教育“官员”也来了,阵容比较可客观,我放了一炮。我说:我是一个老游击队员,打了10几年的游击,今天终于见到大部队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体制之内,并没有荒诞美学的一席之地,因为这与我们所理解的“真善美”格格不入,为此,我们管教育和从事教育的工作者要真正地理解和认识荒诞美学及其意义和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宽泛的理念与宽容的态度推动与开展漫画的教学。

    以下是我10几年前的认识,现在看来大部分还不过时,最起码,我们的教育官们的认识还远远没有达到我10几年前的高度、广度与深度。



    漫 画 姓 漫

    漫画、漫谈之类的“漫”字,按字典的解释是“没有限制,没有约束”的意思。
    漫画大多能引人发笑,真正的笑也是没有限制与约束的。
    只有真正的笑,没有标准的笑;只有真正的漫画,没有标准的漫画。
    许多人太过相信漫画的战斗力了。其实,漫画从未干倒过一个敌人;相反,漫画人被打倒的却不少。
    漫画未必都是讽刺,讽刺也未必就是战斗。漫画本质上是些寻开心的玩意;在漫画人看来,世界的每一角落都有可能成为游乐园。
    作漫画者要漫,读漫画者也要漫。
    不少读者的思路很狭窄,总认为漫画就是讽刺人的,不是讽刺金局长就是讽刺钱经理,不是讽刺贾保卫就是讽刺白干事。于是便无中生有,捕风捉影,牵强附会,无限上纲……如此一来,漫画的娱乐性荡然无存了。
    尽管讽刺漫画、战斗漫画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垄断了中国漫画界,但它们毕竟不是漫画的整体。而且,这段历史已经结束或即将结束。今天,大量的漫画,尤其是艺术性漫画并不含有具体的针对性和倾向性;顶多为读者的联想、遐想、幻想甚至狂想提供一丁点的启发。至于想到哪里去,那是因人而异的。漫画的漫味,往往就体现在这种不确切性。
    现代社会日趋科学化,说话办事都喜欢讲求明确。但过分明确会使人觉得乏味,所以需要一些相反的东西来调剂调剂,于是漫画就有了市场。漫画的古灵精怪、颠三倒四、傻乎乎、乐融融的情趣,最能松弛那些被工作的条理、规范、严肃和紧张弄得麻木僵化了的神经。
    社会越科学,艺术就越荒谬,漫画就越繁荣。
    漫画姓漫,漫无边际的漫。作者漫漫然地作,读者漫漫然地读。无拘无束,无规无矩。其乐也无穷,其趣也无尽。无穷无尽,是为至漫。


    92.12. 26《广州日报》




    幽他一默又何妨

    漫画未必都是幽默的,但好的漫画都是幽默的。
    幽默是成熟的天真。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人残杀了自己的天真,有人却养熟了天真。
    幽默感是情感与智慧的结晶,幽默感强的人其感情与智慧能达到高水平的平衡。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弱智者和机器人都不可能具有幽默感。机器人绘画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向人工绘画挑战,但漫画家在它们面前将永远都是胜利者。
    幽默是一种斯文的破坏。
    许多男人天生就有破坏的潜意识,幸亏我们文明社会为这种潜意识提供了许多适度的、有益的发泄机会,避免了这种意识的恶性膨胀。
    幽默艺术是最男性的艺术,这是天意的安排;女人大多欣赏幽默,这也合乎天意;幽默感强的女性都是女中豪杰,切莫等闲视之。
    有记者在文章中写了“幽他一默”四字,马上就有批评家指责他破坏了语法。在这里,记者幽默地调他一皮,批评家机械地严他一肃。在批评家看来,幽默者的破坏实在可恶!
    幽默也是追求平等的一种方式,许多高贵的东西,恰恰是幽默者所喜欢破坏的对象。在这种破坏中,幽默者发泄了渴求平等的欲望。有幽默感的老师或领导特别受欢迎,因为他们常把自己高出别人的那点东西斯文地破坏了,使大家享受到平等的快乐。
    彻底的幽默者是坦荡的。当他们把别人都笑过之后,就会发现世上最可笑的就是自己。所以漫画家都喜欢画自嘲漫画像。能战胜自己的人是最无所畏惧的,因此,在不幽默者看来,他们都很反骨。
    漫画的幽默体现在其幽默的构思和幽默的造型两个方面,两者皆佳,便是漫画之精品。
    搞文字一族大都喜爱看漫画,在这里,他们可欣赏到能引起内心共鸣的思维情趣,而幽默的造型又是他们易于理解却难于创造的形象。所以漫画家在美术界往往不如在文学界那么风光。一般美术家看漫画跟文学家看漫画的感受往往是相反的。
    由于具有幽默成份,漫画作为一种边缘性的艺术拥有者广泛的读者。其实,不论是人是物,只要具有幽默感,总能赢得大多数人的喜爱。
    做人一世,幽他一默又何妨?


    93.1.2《广州日报》




    话 说 荒 诞

    多逼真的艺术也是假的。写实艺术,由于逼近真实,其虚假性常被人忽略;非写实艺术,由于远离真实,便显得虚假,甚至荒诞。
    漫画从不忌讳荒诞,而且旗帜鲜明地追求荒诞,它是一种荒诞程度达到极限的艺术。
    漫画的荒诞体现在两方面:手法的荒诞和内容的荒诞。手法方面指的是造型、组织结构和表达方式的荒诞;内容方面可分为生活中的荒诞和虚构的荒诞。
    只要有荒诞的手法或荒诞的内容都有可能成为漫画。有的漫画是用不荒诞的手法表现荒诞的内容,如一些科幻漫画;有的用荒诞手法表现不荒诞的内容,如一些插图及肖像漫画;有的用荒诞手法表现生活中的荒诞,如讽刺、战斗漫画;有的用荒诞手法表现虚构的荒诞,如幽默画。显然,幽默画的荒诞程度最高。如果幽默画又蕴含了某些道理,便可称哲理漫画。
    漫画形象的荒诞,除体现在虚假性之外,还体现在或丑、或恶、或笨、或弱……等等反面的属性。恰恰是这些属性,可以反衬出读者的美、善、灵、强……从而使他们获得一种美妙的优越感,进而引发出开心的笑。荒诞的审美价值由此得以实现。
    常看漫画常自信,常崇拜偶像常自卑,原因都在于——反衬。
    有些东西本不荒诞,而在不理解者眼里则有可能荒诞。比如西方的许多东西在我们的旧眼光里就很荒诞,其实往往是我们不理解而已。
    漫画人就是要发现或创造出真正的有欣赏价值的荒诞。那种抄袭别人作品的行为,就象穿着别人衣服到处炫耀一样,本身就是生活中的一种荒诞。
    生活永远都有荒诞。科学破荒诞以求真;宗教传荒诞以求善;艺术造荒诞以求美。
    有时,我错误地认为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的荒诞史,你说荒诞不荒诞?


    93.4.17《广州日报》




    (以下原载《周末画报》漫画版)

    颠 三 倒 四

    一天, 我和朋友们走在街上,见一疯子坐在路旁开心地笑着,我对大伙说:“瞧,他在笑我们傻。”
    按习惯的(或称惰性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事物,很多东西都是索然无味的。若大胆地打破惯势的束缚,你就有可能领略到许多有趣的东西。以上笔者运用的就是颠倒思维法。习惯上是常人笑疯子傻,许多打闹式漫画、喜剧中的人物疯疯颠颠,图的就是常人对非常人的笑,故其档次称不上幽默。但如果颠倒过来,是疯子笑常人傻,这就有趣味多了,因为顺着这条思路再往下想,似乎可以体味到一些歪歪的道理。
    颠倒思维法在漫画中的运用是十分常见的,尤其是动物题材的漫画。比如动物园里动物给游客拍照;又如饲养员拼命地推老虎,老虎却死活不肯出笼子(因为外面的世界一片荒凉);还有在蛤蟆学堂里,先生教的是“天鹅想吃蛤蟆肉”等等。
    在生活中,有些东西本来就被人为地颠倒了,如果我们用颠倒的方法去看,则有可能发现事物的本来面目。通过读点漫画,学习和掌握一点颠倒思维方法,既可以幽他一默,有可以反他一思,一举两得,不亦乐乎?


    恶作剧与恶作狂

    玩笑过了头就是恶作剧,有此癖好者就是恶作狂。读小学时,一位善良而又早熟的同学看不惯其他人的恶作剧,大声疾呼:“别再搞恶作剧了!”大伙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怪怪的,有意思,便一齐唱了起来——“恶作剧,恶作剧……”从此,那善良人得了一个带“恶”字的外号。后来摘了帽,简称为“作剧”,有点作词作曲的味道,倒也像他的本色,顾沿用至今。
    一般人天生下来就爱开玩笑,任何玩笑都含有或多或少的破坏成份,分寸把握得当,皆大欢喜;否则,变成恶作剧,就可能损朋友而伤和气。有的人开玩笑的欲望失控,成了恶作狂,这就很危险。他们应该经常地借助其它途径转移一下或斯文地发泄一下,如从事一点幽默艺术创作。久而久之,就可以由恶作狂转正成为幽默大师,这对于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来说,都是公德无量的。
    恶作狂们,快悬崖勒马,改恶从善吧!有表演潜质的就去当演员,演小品、说相声,扮小丑;有文字功夫的就去当作家,编笑话,写喜剧;喜欢画画的就不必多说了。什么都做不来的,就当观众读者,过过瘾,开开心,也能避免“恶性”发作。
    依我之见,对“恶作狂”的发现与引导应该从儿童抓起。



    错 位

    第一次看真人穿西装是在“文革”时,在一穷乡村,我看到了大广州也难得一见的服式。那是一个光脚男孩,他的西装式样跟电影里的差不多,但料子却是取自装稻谷的麻包袋。贫下中农穷则思变的精神让我一直感动到现在,以至一看见有人穿西装,我便联想到麻包袋。
    用现在的术语,这是一种错位现象:高档款式与低档料子错到一块了。错位现象在那个是非大错位的年代是司空见惯了的:教授山中放牛羊,工人车间读马列,农民地里学哲学,军人饭前必跳舞,学生报上骂老师……因此而闹出的笑话,真可谓史无前例!
    漫画里也常常有错位的现象。《父与子》中的父子俩,为了进入富家大院拾马粪,他们不惜衣冠楚楚,手提皮箱;一混入大门,便皮箱作筐,大拾其粪。又如一幅两格漫画,第一格:老男人为美女拍沙滩照,女郎侧身卧沙再回眸,美人鱼似的;第二格:换成女郎抓相机,男士做动作,那“老狗”也一模一样地侧身卧沙再回眸,虽不象美人鱼,倒也如龟如鳖,可爱之至。要创造错位艺术效果,就要把不大相关或不大接近的东西巧妙地结合起来,这需要有丰富的联想力。所以,我非常佩服那件麻包袋西装的作者;我甚至认为,该作品填补了中国西装艺术发展史中的一段空白。





    多 余 的 智 慧

    幽默是多余的智慧的产物。多余者,过剩或无实用价值也。
    幽默者之智慧大多呈过剩状态:除了应付日常实际的工作之外,他们的智慧尚余多多。类似吃饱了撑着的感觉迫使他们要寻机发泄,其中一种发泄形式就是玩幽默。
    漫画家经常喜欢搞些发明创造,但这些发明创造是不实用的,多此一举甚至是弄巧成拙的。正因为如此,才能引人发笑;倘若是实用可行的,读者便笑不起来了。
    人在小时候就有多余的智慧了。我的一个外甥。他6岁时说要写一封信给表弟(我另一个外甥),那个才4岁的表弟收到的“信”是这样的:4张小纸条,分别写着“1234……10”,“一二三四……十”,“1二3四……十”和“一2三4……10”。这样的“信”,这样的智慧,实在是太多余了。后来他上小学,学校搞IQ普查,据说他名列前茅,证明其智慧的确是多余。
    然而,并非有多余智慧就一定IQ过人,多余的的智慧有可能是一个人事业不太兴旺的标志。一旦他进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行列,其智慧也许就会不足了。尤其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还有雅兴卖弄幽默的人简直就是在卖弄清贫。
    既然是多余之物,当然能卖还是卖了好。靠出卖多余智慧而奔小康的也不乏其人。但居经济战线最前沿的大广州,玩漫画的人却是日寡一日了。谁能说这不是人才到位率和智慧利用率上升的一种体现呢?谁又能说这不是件大好事呢?





    含蓄与暴露

    含蓄,按辞书的解释是含而不露;从字面上看,也似乎与暴露反义。但实际上含蓄也是一种暴露。
    在言谈、文章中,“含蓄”一词常常就跟暴露性的字眼相连,如“表示”、“显示”、“流露”等等。的确,假如没有一丁点的暴露,含蓄也就不存在了。
    可以这么说,大凡含蓄一类,目的总是要暴露;含蓄只是用来限制暴露程度,起修饰作用。
    含蓄是做人做事的一宝。例如用“今晚的月亮真圆”等含蓄台词去突破异性间的铜墙铁壁,往往会比赤裸裸地念“三字经”有效得多。又如有的单位或个人,拿金剪刀供首长剪彩,咔嚓之后便归首长留念,想做而又不敢做的事便做成了。含蓄的威力可见一斑。
    含蓄是一种矛盾的暴露,它适应了暴露者矛盾的心态。
    中国的旗袍,就是这种矛盾的暴露的典型例子。从正面去欣赏,旗袍从脖子一直含蓄到脚;换一角度,却是从脚一直暴露到“那”。强力的含蓄手段为的就是要造成强烈的暴露效果。某总统夫人来华访问,在试穿旗袍时感叹道:“难怪中国那么多人!”她说得也太含蓄了。
    艺术崇尚含蓄,艺术作品里充满了矛盾的暴露。
    幽默离不开含蓄,甚至几乎等同于含蓄。把humor译成“幽默”肯定也考虑到这一层意思:“幽”、“默”与“含”、“蓄”在意念上是十分贴近的。
    漫画讲求含蓄,漫画之漫味就是一种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的含蓄感。



    距 离

    有一个人,住在山上。一天,夕阳西下之时,他发现东边远远的山上有一座闪着金光的房子。他羡慕地想:那一定是座金房子。第二天,他便前去参观。走了一天才到达。然而那不过是座破房子,几块烂玻璃在夕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疲倦而又失望的他在破房子睡了一觉。天亮醒来,顺着灿烂的朝阳望去,只见西边远远的山上有一座更加金光闪闪的房子,那就是他自己的家!
    这个寓言在教人知足自尊的同时,还蕴含了一条美学规律:美的产生常常有赖于一段恰当的距离;太远或太近都不美,美就美在不太远和不太近。
    对月亮的赞美之辞比月亮的坑还多;自古以来多少人欲步嫦娥后尘而移居月宫。但在登月者的眼里,月球比沙漠还荒凉,地球比宝石还晶莹。
    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往往是最美的。
    单相思者都会认为最美的异性就是心上人,所以单相思被有的人誉为最纯最美的爱。历史上曾有许多单相思者把那份爱抒发到艺术作品里,使作品充满了可歌可泣、至纯至美的浪漫色彩而千古流传。
    艺术家的劳动就包含了调节作品与现实相互间的距离,使观赏者喜欢、动情、入迷而又不完全地明白、理解、掌握。对大家不熟悉的内容,艺术家便用逼近真实的方式去表现;反之,就用远离真实的方式表现。
    漫画是一种远离真实的艺术形式。所以如果表现的内容是读者不熟悉的,他们就看不懂。比如许多洋漫画或带有典故的漫画。远上加远,必定曲高和寡。相反,假如简单地用漫画笔法把日常生活再现出来而不加大距离去表现,也不可能让人喜爱。近上加近,俗不可耐。
    调节距离还有一个调节方向问题。并不是从远看就一定能看到金房子,这里还有一个选择角度的问题。个中奥妙就只有读者自己意会了。




    假 设

    假如生态环境一天天地恶化,到最后,只剩下一棵树,那会出现什么情景呢?顺着这条思路,我创作了《珍贵的遗产》这幅漫画。围绕“最后一棵树”这一内容去创作的漫画不少,表现的角度各有不同,但构思方法都离不开“人还活着(甚至很多),而树快没了”这一假设。
    假设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思维方法。它往往是超越既定或既知的现实或真实而设定一个前提,再按照现实或真实的逻辑去进行推断,从而寻找出某些不一般的结果,这些结果有时还会被用来针对现实或真实。
    经常有一些“假如我是某长”之类的讨论,就是为了发挥那些并不是某长的人们的假设推断才华而开展的活动。由于是假设的,所以并不能引起某长们的多大重视。不挑担子不知重,说得再好听也白搭。
    西方的总统竞选者也常用这种手法。他们很合乎逻辑地推断出假如他们当了总统后的良辰美景。尽管也是假设,但因为选民们都没有当过总统,所以就相信了,于是便投他一票。
    读小学时,学校常搞“忆苦餐”。弄些难吃的东西让大家边吃边想:假如我生活在旧社会……这就叫“忆苦思甜”。
    有一次吃的是豆腐渣煮马屎苋(一种野菜),由于厨师操作得当,大家吃得都很满意,不过谁也不敢说好吃。当大家正在沉默中品尝的时候,有人满怀阶级情感地申请道:“老师,我想再吃一碗!”老师马上表扬他“革命”。而我们在私下议论时,都认为他“反动”。
    当年我们采集马屎苋的青青草地,现在已盖满了高楼大厦。呜呼!假如现在还搞“忆苦餐”,我们该吃点什么呢?




    瞎 解 释

    解释是为了让人明白、理解的一种手段。但有的解释所揭示的并非事实或真理,比如瞎解释。
    在北京旅游时,我听到一对青年男女在探讨摄影。
    女:什么是景深?
    男:景深嘛——就是——反差。
    女:哦,原来是这样。
    景深并非反差。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男青年作出了不可理解的解释,女青年居然也能“理解”,实在让我很难理解。
    瞎解释者,有的是一知半解,有的是词不达意,有的是不懂装懂,有的是自欺欺人……总之,不是别有用心便是糊涂虫。
    上中学时我们到工厂参观,看一位师傅演示一项“革新成果”——几根圆钢能把钢板滚成圆桶状。他先详细地介绍这机器如何威猛,然后解释说:“这些钢板是从日本进口的。众所周知,日本是资本主义国家,产品质量很差,钢板厚薄不均,有可能导致出废品……”我们都很担心。好在滚出件正品,我们便鼓掌、欢呼,社会主义终于战胜了资本主义。
    那时还听说有位好事的外宾,问为什么我们的围墙上都插着碎玻璃,接待人员解释到:“这样很好看。”
    这类瞎解释在生活中并不少见。而在漫画艺术中更是家常便饭,尤其是在带有文字的漫画中。在这里,漫画家把瞎解释作为一宝,制造出一个个笑料,这种笑料对作者有怡情益智的功效。
    阿根廷季诺的《玛法达与伙伴们》是一部用小孩的口舌说大人话的作品。当中有不少瞎解释的精彩片断,很值得一读。




    艺术加法

    在大街上,我曾见过一位摩登女郎,穿着一件文化衫,上面印着一只名牌洋酒的广告标语——“Men’s Club”,可直译为“男人们的俱乐部”……
    这让我想到了蒙太奇。蒙太奇(montage)本为电影中剪接与组合的一种手段,但其精神是可以推而广之的,这种精神就是艺术加法。一般意义上的加法,其结果是相加者的总和;艺术加法的结果却能大大超出这个量,有时能达到核裂变式的一个量。最常用的说明例子就是中国造字艺术中的“鸣”字,“口”加“鸟”的结果大大超出了“鸟的嘴巴”。一般加法要求同类才能相加,数学中也有合并同类项一说;但艺术加法则没有什么限制,只要能得出一个巧妙的结果,怎么加都可以。在艺术加法里,相加者本无什么意味;相加之后便会给人以新奇的感受,有时甚至是非常震撼的感受,就跟上述那个摩登女郎加上那件文化衫的情形差不多。
    艺术加法在漫画创作中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在以下的两件拙作中,笔者运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其一,西瓜加卖西瓜人的笑口;其二,一段歌词加上一个情景。相加后前者出现了相似的巧合;后者出现了相关的巧合。这种巧合就是所谓“笑弹”爆炸的契机,它往往能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
    这类“笑弹”的制作说难不难,说易不易。有时踏破铁鞋无觅处,有时得来全不费工夫,似乎是可遇不可求。不过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作者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有广泛的兴趣。有兴趣才有积累,有积累才有联想,有联想才能运用艺术加法。
    时常留意大街上走动着的文字,也算是我的一种兴趣吧!

    艺 术 与 骗 术

    朝三暮四、朝四暮三的典故告诉我们,同一码事以不同的形式出现,给人的感觉可能是不同的。
    有的学生习惯了迟交作业,于是做老师的便用扣分去“制裁”他们。但假如迟交已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制裁”面广了效果肯定不好,这时就可以改用加分的方法去奖励按时交作业的学生。
    幽默艺术常常使用这种名异实同的手法。有段相声说一个读书人被人骂了“他妈的”之后,很斯文地回敬了一句“他母亲的”;在一幅讽刺官僚主义的漫画中,官老爷坐在轿子上,对轿夫说不要称他为“老爷”,要叫“公仆”;又有一幅漫画:几个搬运工扛着重重的货物,站在行进中的货车厢里,题目叫做“人人有活干”。
    这类手法,既可被视为艺术,亦可被看成骗术;是一种带有欺骗性的艺术,或是一种带有艺术性的骗术。
    艺术与骗术似乎很难划清界限,我的理解是——善意的就是艺术,恶意的就是骗术。在日常生活中假如我们能善意地、巧妙地运用这类手法,便能创造出大受欢迎的“公关艺术品”。 本贴最后由 老油 于 2011-11-07 18:16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1楼

  • 游客发表于2006-12-28 11:10|

    夸一句:好文章

    举报 回复

    # 2楼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发表于2006-12-28 14:58|

    朱老师,我把它们打印了下来,每日放于案头,随时学习,受益非浅。

    举报 回复

    # 3楼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发表于2006-12-28 15:19|

    好文!

    举报 回复

    # 4楼

  • 老油发表于2006-12-28 20:03|

    这些10几年前的文章,能让大家看得下去,我就心满意足了。当年我就是希望把这些文字献给21世纪的人看的,因为里头有不少观点在当时很超前,我做足了得罪人的准备。

    同样,我今天的所言所行,也力求对得起未来。

    读中学的时候,我们的政治指导员(一位狂热的共产主义追随者)说:只要饿不死,就可以为共产主义奋斗了。他基本上就是这样做的。

    我没有那样的境界,但我倒觉得:人只要还能温饱,就没必要太看重眼前的得失。就可以着眼于未来,为理想、为公益出点力。

    话说回来,今天炒这个冷饭,还是为了能够引起观点之争。我很想为一些学术观点进行一些君子之争。在这个剧烈变动的大时代,本应发生一些类似五.四时期的论战,可惜,一直就没发生。

    为此,我曾“挑衅”过一些朋友,但人家要么顾左右而言他,要么就根本没反应。

    一个健康的学术群体,既不应充满无礼的谩骂,也不应充满虚伪的吹捧,而应当经常地来一些学术之争,甚至是学派之争。

    我上课时,经常会出现学生不服气的顶撞,今天就有几个被“枪毙”的跟我过招……

    举报 回复

    # 5楼

  • 韩丕亮发表于2006-12-29 00:07|

    太缺少这样的漫画理论了

    举报 回复

    # 6楼

  • 老油发表于2006-12-29 09:54|

    我的一个外甥。他6岁时说要写一封信给表弟(我另一个外甥),那个才4岁的表弟收到的“信”是这样的:4张小纸条,分别写着“1234……10”,“一二三四……十”,“1二3四……十”和“一2三4……10”。这样的“信”,这样的智慧,实在是太多余了。后来他上小学,学校搞IQ普查,据说他名列前茅,证明其智慧的确是多余。

    后记:这小孩儿长大后读的是信息管理专业,毕业后在税务局工作……

    举报 回复

    # 7楼

  • 漫画卫士发表于2006-12-30 14:00|

    油老师,祝贺您的专栏开张,这些冷饭真的好呀!学习了!!

    举报 回复

    # 8楼

  • 草根发表于2006-12-31 11:18|

    从实践中来的理论最有用。顶!

    举报 回复

    # 9楼

回复

最近发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