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版块

再飙狂都没用了

置顶 精华 发表在 漫话漫画

10

2376

再飙狂都没用了

•罗兴发•

邪妄飙狂已经是病入膏肓了。石匠不是咒骂。石匠是观察。不是飙狂的一些算盘打错了,而是根深蒂固的病态决定了自己是病入膏肓圈子里的人,再怎么跳都是跳不出这个圈圈的了。这是比石匠更高明的眼睛在观察。

多行不义必自毙,铁的规律。

圈圈不是社会心理学家根据社会需要健康稳定在划定,而是根深蒂固的病态自己在为自己划定。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只看楼主
  • 石匠罗兴发发表于2013-03-03 11:05|

    再飙狂都没用了

    •罗兴发•

    邪妄飙狂已经是病入膏肓了。石匠不是咒骂。石匠是观察。不是飙狂的一些算盘打错了,而是根深蒂固的病态决定了自己是病入膏肓圈子里的人,再怎么跳都是跳不出这个圈圈的了。这是比石匠更高明的眼睛在观察。

    多行不义必自毙,铁的规律。

    圈圈不是社会心理学家根据社会需要健康稳定在划定,而是根深蒂固的病态自己在为自己划定。
    本贴最后由 石匠罗兴发 于 2013-03-03 11:53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1楼

  • 石匠罗兴发发表于2013-03-03 12:05|

    社会心理学家把邪妄飙狂定义为一种危害社会之病,

    肯定是有道理的。

    既没有孔孟之道的“义”,甚至连江湖之“义”都没有,

    那么,不义也,非仁;非仁也,亦非人也。

    如此非义、非仁、非人之邪妄飙狂,谁不深恶痛绝?

    以上只是石匠的感受。

    但是,在社会心理学家眼里,就是以它的件件案例连贯起来分析了,

    是以铁证来结论。
    本贴最后由 石匠罗兴发 于 2013-03-03 12:13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2楼

  • 墨恋发表于2013-03-03 12:13|

    政治流氓、道德流氓,加之灵魂丑恶、财迷心窍,

    罗石匠,你真疯狂,你是“最美”的小学教书匠!

    罗石匠,事实胜于雄辩,铁证如山,你逃不掉的! 本贴最后由 墨恋 于 2013-03-03 12:15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3楼

  • 石匠罗兴发发表于2013-03-03 12:57|

    墨此人,下面一段文字是你铁杆朋友邝飚的思想:

    “作为漫画人,要人格独立、思想不再受羁绊,要有一棵正义的心、要有良知,要有担当精神,要为被统治者说话,不要成为掌权者的喉舌。彻底摆脱‘延安文艺座谈会’这个箍在头上的‘紧箍咒’,让漫画回归其原始的批判性。”
    ——邝已经写给《讽刺与幽默》

    墨此人,你很为有个共产党员名儿而骄傲。那么,你就邝的这个思想也谈谈你的骄傲吧!

    墨此人,你智商低级,逻辑分不清楚,没有羞耻心,人民群众都可以原谅你。但是,你的共产党员觉悟恐怕不能也很低级吧?你对你低级的政治觉悟也要原谅吗?共产党员就不要羞耻心吗?

    因此,特别希望你墨此人谈谈对邝飚思想的看法。

    举报 回复

    # 4楼

  • 邝飚发表于2013-03-03 23:14|

    作者: 罗兴发(2009-05-06 13:20 )         # 1楼
    学习邝飚漫画心得
    漫画读眼正飚风
    ──读邝飚新闻漫画──
    刚刚学上网,就碰到一些晦气事。
    但是,上网也可以结识朋友,多读读他们的作品,就可以让晦气被画中聪明的智慧、横溢的才华、倜傥的潇洒、流光射美的风采洗涮得一干二净,让人情绪焕发。邝飚的新闻漫画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不少人对漫画的景气息叹悲观,读邝飚的漫画,你真还不能不感觉,邝飚先生的漫画正在被读者掀起一股狂飚之风。他的漫画博客有上千万的点击,一张单幅漫画,几天之内就是数十万点击,数家报纸发表,文人骚家都乐于引用,市井竟有人把它印在衣服 上已示拥护。
    读邝飚的漫画,其飚风迅疾、雷霆贯耳的气势,首先逼着你得把什么 是漫画弄清楚。不是用文字去描绘精确的概念,而是要去定位“形象大使”。在上个世纪里,华君武漫画是那个世纪 的代表,代表了那个世纪的特征:睿智,深邃,简洁,战斗。今天邝飚的漫画,那么高的点击率,那么多文人骚家的乐于引用,那么强的人气拥趸,似乎在预示着一个年青的形象大使正在炼炉,代表了当代的一些特征:智慧,锐气,色彩缤纷。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一种高度赞扬的笔法,并非严密的学术论证。但是,文人骚家的眼光代表着文化的审视,人气的拥趸代表着大众的喜爱,若干年后,邝飚漫画未必不会满足这种呼吁!也许有人会说,这太代表罗某的个人感情。是的,我需要一种感情的依托,以扫除晦气,正是邝飚那激情对人的热烈,明知他对我的赞语是夸张,但那总是热,而不是冰,能感染你,支撑你,帮你扫除晦气,使你终身记得。给人以热情,未必只是我个人能感受,那些同道的漫画家、投稿者、尤其是方学辈的年轻者,谁不会感到邝飚的热情与真挚,何止是其编辑的职业操守,更是为人的性品。如此性品的人不出好画,那真是天理难容!不被 人拥趸,那才是怪事!天时人情都 呼唤,未必呼不出当代的形象来!
    关于漫画的概念,当然也要说几句的。说到漫画的品象,有些人肯定会想到“幽默漫画”、“水墨漫画”一类上去,读邝飚的漫画,自然会想到新闻漫画上去。什么是“新闻漫画”?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记录这真实的文字只仅仅是工具。漫画则是以虚拟假定的形象立说思想,虚拟假定的形象能记新闻么?“新闻漫画”这个文字表述,也容易让人产生此种诘难的联想。而邝飚的言谈则是这样的:“作为新闻时评漫画作者,尽可能去看时评文章,在这些观点极强的议论中汲取营养为我所用,用我们的漫画形象语言去评论时事,发挥、展示我们的观点、立场。”很显然,邝飚先生把“新闻漫画”定涵为“新闻时评漫画”。这“时评”二字显示其功能性把“记录”二字显示的工具性区别开了来,“新闻漫画”便成了“新闻时评漫画”的简称。这样的涵定,便避免了“新闻漫画”字面上的新闻真实性与漫画的假拟性之间的矛盾搭配。有了“新闻时评漫画”这个定涵,在使用‘新闻漫画’这个词语矛盾搭配的术语时,便有心声的共同约定而顺可了。细想起来,新闻未必只有时政,市井也有新闻,“新闻漫画”又比“时政漫画”更有内涵的广扩性。“新闻漫画”这个术语,中!华君武老说,“漫画是画思想的艺术”。显然,时政漫画、新闻漫画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幽默漫画”、“水墨漫画”并没出什么思想,要它出思想,那也真是要鸡公下蛋一样地强其所难!说到这里,似乎我们就已经有了一个印象,说到漫画,不管是文字表达的内涵,还是“形象的英姿”,其主体都是指新闻漫画、社会漫画一类。
    叹息漫画景气的悲观,是什么漫画的景气悲观了?广大读者咋不用眼睛向“幽默漫画”、“水墨漫画”投票,以拥趸其人气呢?邝飚的新闻漫画有那么高的人气拥趸,有那么多骚客留下文眼,若廖冰兄在天堂看见,也会啧啧有声:漫画有救了!漫画有救了!
    邝飚先生自己是思如泉涌的高产画家,且是漫画编辑,他身边拥趸着一群漫画家与漫画投稿青年,自己自然又是一个带头首年。他不仅以自己的漫画创作为表率,而且很注意把自己的漫画理念、创作心得向大家传递,大家共同进步成长。尤其可道的是对一大群投稿青年的指导、关爱、扶掖、其真情与热心,完全是无私的,公益的,目光远大的。你说,廖大师更看到这样一个群体的蓬勃所为,能不感慨,啧美称嘉么?
    邝飚新闻漫画受广大读者嘉美拥趸,的确有他自己的独特。
    首先被赞美的肯定是邝飚新闻漫画中所蕴涵的思想。《脱吧,到你了!》是邝飚新闻漫画中人气最旺的一件创作。人气旺它什么,旺它说出了民众心中的话。国人民众要求官员个人财产公开有所立法,已有十年的呼声了。某高官却说,你百姓咋不先公开?官员强势的蠢话让国人民众气愤。于是漫画抓住这一新闻上画:网民一个个都脱的赤条条的了,并且说,“我们都脱了,该你官员了!”官员的衣袍却紧紧捂着无数美女与金银。画家显然是替国人民众还击了官员强势的蠢话,且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战法,让人十分解气。《脱吧,到你了!》得胜的思想不在它的深度,而在代表民心的广度。这“思想”也并非言指哲学、而是民心语言。得胜于民心语言,是这幅漫画的最大特处。它人气旺就旺在民心。
    邝飚新闻漫画有没有思想极为深刻的呢?多着哩!《龙没吐珠》、《粮库无粮 老鼠也心慌》便是其代表。《龙没吐珠》这件漫画的背景是两千零八年五月十二日汶川大地震。关于5•12大地震有没有前兆,民间及学术界都争论极大 。从面上看它是科学技术之争,但潜于背后的不能公开争论的是科学技术的管理,何止是科学技术的管理,方方面面的管理都会涉及,你要想思考多深,都能找到深思的逻辑和理由。画家的这件漫画创作,它便可以引你作入此深刻的思索。《粮库无粮 老鼠也心慌》这件漫画是直指存储中央、省、市三级储备粮的安徽当涂粮库空荡荡没有一粒粮食。这件漫画的思想深刻所在,“粮库无粮老鼠也心慌”这个画题所带给人们无限的深思。我这里用个“无限”并非只是形容修饰,它所潜藏的社会警示真是无限的。“民以食为天”,这是中国最经典的政治经验,已有几千年了。共产党的斗争史也是近百年了,建国史也是整六十年了,共产党一开始就知道粮食的重要性,那个“自已动手,丰衣足食”(毛泽东语)、“以粮为纲”(共产党中央文件)、“无粮不稳”(陈云语)、“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及温总理先后语)都是共产党最经典的政治经验。既是政治经验,也是政权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有几位总理直查粮库。基层国库空粮,当涂粮库空粮未必只是单个典型。基层国库空粮往往又是因腐败而起。对照这些政治及政权经验,对照总理的心重,画家从基层国库的空粮现象而制的画题,能否蕴有政治警语的深度?我想,不需要有多高政治悟性的读者,都能回答。邝飚这两件作品,人气虽然不及《脱吧,到你了!》那么大,但画中所含的思想深度,却胜过《脱吧,到你了!》华君武老说的,“漫画是画思想的艺术”,这“思想”二字的内涵,一种是指“话”,如《脱吧,到你了!》所表达,另一种就是指“政治思想”、“社会思想”或社会政治经验一类的形而上,如《龙没吐珠》、《粮库无粮 老鼠也心慌》所表达。评价画的思想深刻度,取最当然是《龙没吐珠》、《粮库无粮 老鼠也心慌》一类。但是,邝飚的《脱吧,到你了!》却创造了一个新的标准:取胜于民心话语的表达。
    邝飚新闻漫画的另一个杰出是很智慧。《脱吧,到你了!》抨击强势蠢语官员的方法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便是它的智慧。《龙没吐珠》所表现的智慧显然就高一层了。这件漫画非常巧妙地用了中国古代的地震测量仪来治画。古代地震仪的科学原理是,地震震动,含掛在龙口里的珠就被震落下来,被地上的蟾口所接住。画家的画里,蟾蜍都吓跑了,龙口之珠却还没掉下来,一个观察员却并未感觉惊讶。画家在这里引出“龙”、“珠”、“蟾”、“管理人”术语,以及科技关系、管理关系等等,术语和关系就构成了语言。画家的语言评述了什么?且听言外之音!言外之音是什么,前面在思想深刻一节里已作了分析。批评社会,尤其是批评社会中的敏感,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有它不便公开的潜规则。但是,批评人又希望自己的批评能被人们所看懂,而且批评人还要免避自己遭受灾祸,那真得有高度智慧不可,否则就该你自讨苦吃了。《龙没吐珠》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或者说所用心的智慧显然就此《脱吧,到你了!》要高得多。《粮库无粮老鼠也心慌》,画家的智慧藏在画题里。“龙没吐珠”未必不是智慧的妙语!“龙没吐珠”正因其妙语睿智,才受到骚客文眼的激赏。
    邝飚新闻漫画的再一个杰出就是很才华。邝飚新闻漫画的创作,诸如《龙没吐珠》、《粮库无粮老鼠也心慌》、《脱吧,到你了!》等等,这类思想深刻、充满智慧的作品,是一条线一系列的创作。单件的好,可能会是偶然,正如随便甩出块石头,居然能碰打上块金子。但邝飚这么多好画源源不断地创出,就如同他在开一座金矿,光闪闪的金子是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这就不是偶然性了。别人开了一辈子的矿,也没开出金子,只开了些石头,说别人不聪明不精明嘛,不是,说别人缺少“资本”,缺少技术嘛,不都不是,喻商业便说他没好运气,在艺术领域里,大略就只能说他没才气了。反过来说邝飚这种现象,就只能说他太才华了,更美的说法就是才华横溢。才华与才气不同,才华更高级,华是华美、华光、华韶、是流光射美。而说得上如此流光射美的才华,充满智慧又必须是它的先决条件。这个智慧又非一般的小智小明,而是大智大慧,能放得上社会台面,能参与社会人生的搏击,能经得起时政云涌风浪,而气度总是那么豪迈,其派势总是那么风流倜傥,轻松嘻笑而又无往不胜,这才是所谓的真正智慧。读邝飚那些杰出的新闻漫画创作,你能不有这些感觉吗?要说邝飚新闻漫画创作的才华,骨子里就是这么一种真正的智慧,所以,才称得上真正的才华横溢。
    邝飚新闻漫画的另人大特征就是锐气。看看他的创作《得意林嘉祥》、《铁臂镇“刁民”》等等,那真是锋芒毕露。而《龙没吐珠》、《粮库无粮老鼠都心慌》等等一类漫画,未必没有锋芒,锋芒被他智慧所隐盖了,锋芒藏在思想的深刻里。这种藏而不露,也是真正的高超。
    最后再谈谈他的笔墨造型的特点。借西法而用,或色或灰,或明或暗,都为了一个形象生动。而“形象生动”又非千篇一律地用尽西法而造型。比较《得意林嘉祥》与《谣言止于真相》这两件邝飚新闻漫画,前者是西法尽用,后者是西法简用。为什么?前者是写人物以形象精神作为画意的立本,后者是定说理为画意的立本,所以前者张神兼备,后者则是简其形而张其神。邝飚新闻漫画的笔墨施形的特点,概括起来说就是法、形、神据立意而用,既自己得心应手,赏也觉得恰到好处。
    邝飚新闻漫画铸造如此之多的杰出,当然也会必然产生他自己的漫画艺术理念。这些艺术理念散存在他对漫画的点评里,对青年投稿的指导里,或自我创作的经验里,例举一条:“好的新闻漫画是不须要大篇幅文字说明的,能做到少文字甚至无文字才是新闻漫画的最高境界。”这是极高明的艺术见解。因为这几天心情特乱,又要尽快地把这篇文章赶出来,腾出时间来做别的,真是没时间来梳理了。邝飚先生的漫画理念的梳理就留待以后罢!
    读邝飚先生的新闻漫画,纵有千言万语,要急着把这份读感贴在网上,也就只好打住了。邝飚新闻漫画有数十万读者的拥趸,我就用诗一样的语言──“漫画读眼正飚风” ──来作为文题,作为文尾,也留下对邝飚漫画值得更深思考的想象。
    罗兴发
    2008年5月6日

    举报 回复

    # 5楼

  • 墨恋发表于2013-03-04 09:06|

    一、为什么说罗石匠是个典型的阴阳两面派、伪善人、假道士,自打耳光,请看上帖!

    二、为什么说小学教书匠即罗石匠好为人师,又在普及常识ABC,炫耀卖弄,请看上帖!

    三、为什么说罗石匠的帖子根本没有逻辑,东拉西扯,特像懒婆娘的裹脚布,请看上帖! 本贴最后由 墨恋 于 2013-03-04 09:09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6楼

  • 罗发星发表于2013-03-05 18:19|

    心虚者会要求删帖

    举报 回复

    # 7楼

  • 罗发星发表于2013-03-06 21:40|

    会画漫画的人与不会画漫画的人去争什么呢?

    举报 回复

    # 8楼

  • 韦荣景发表于2013-03-14 17:40|

    毛主席说了:抄一遍也好

    举报 回复

    # 9楼

  • 冯会仓发表于2013-03-15 10:31|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漫画创新实在不易啊。其实我也曾看过杨再琪老师的一些漫画,印象比较深刻,一是笔法老练,造型有趣。二是创意精到,寓意深刻。当然,关于钓鱼岛这两幅作品创意并不成熟,经不起推敲。其中一幅与英韬老师的作品太雷同,难免抄袭之嫌,也可认为是借鉴。完全可以谅解。

    举报 回复

    # 10楼

  • 德为先发表于2013-03-15 12:57|

    有请冯会仓先生看看这些作品再提出你的宝贵意见!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3485590

    举报 回复

    # 11楼

回复

最近发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