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版块

一个真实的江沛扬漫画前辈

置顶 精华 发表在 漫话漫画

13

5840

绵里藏针/老而弥坚--江老师(江沛扬)
     现年70多岁的江老鹤发童颜,身材高瘦,儒雅而不失风度。江老系出名门,为清末民初的太史第江孔殷(进士)之后,名振港澳的粤剧名伶“南海十三郎”为其叔父。江老游历丰富,到过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自方唐之后继任广东漫画学会会长多年。自2002年卸任会长一职(目前仍担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令我更深入认识江老师是在广州的一家餐厅,江老道出他在文革期间曾因一幅漫画而锒铛入狱的历史。性格温和如绵的江老,在各种欺凌之下,仍能屹立不倒,并坚持将漫画活到老,做到老,经常应邀出席各项漫画、动画活动,为推动广东的漫画事业向前发展出力,可谓绵里藏针、老而弥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bac48301000axa.html


江沛扬:漫画老人,传奇一生


已经年过古稀的漫画老人江沛扬,用五十多年风风雨雨的漫画创作路见证了中国现代漫画发展史的起落跌宕。笔者倾听江老师的漫画传奇,犹如翻开了一本内涵丰厚的漫画史著。

江沛扬:广东南海人士,1930年8月生,出身于书香门第。清末翰林江孔殷是其堂叔南海十三郎的父亲,现代漫画先驱潘达微是其舅公。深厚的家庭文化背景造就了他漫画创作坚实的文化根基。

幼年时受潘达微漫画思想的影响,曾师从广东著名漫画家叶因泉,60年代后拜漫画大师廖冰兄为师。五十年来在各大报刊发表漫画三千多幅,代表作有《森林交响曲》《立竿见影》《怎么不动》等,出版了《我长大了》《江沛扬漫画》等漫画专集,最新漫画集《中国漫画家作品集:江沛扬卷》已于近期发行。

江沛扬积极从事漫画事业推广工作,曾任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广东漫画学会会长、广东美协漫画艺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江老师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曲折的历史,波折的漫画创作路

江沛扬的漫画生涯伴随着中国历史的波澜而起伏不断,因此要了解江沛扬,首先要从我国现代史和漫画发展史开始。

江沛扬曾发表了《广东——中国现代漫画的策源地》一文,用大量史实论证了这个观点。在采访中,我们有幸聆听了广东现代漫画发展的点滴。

中国的现代漫画经历了以下几次大的起落:

广东作为“西学东渐”的前沿阵地、民主革命的发祥地,孕育了大批具有革命思想的漫画家,因此广东被誉为中国现代漫画策源地。而1905年由潘达微、何剑士、高剑父、陈垣等人在广州创办的《时事画报》是推动现代漫画发展的重要阵地,也是中国现代漫画走向第一个高潮的助燃器。随着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深入发展,在广东急需一份宣传革命的喉舌刊物。在美国驱逐华工的排华事件推动下,以潘达微为首的革命漫画家在广州创办起以抨击清朝腐败统治的《时事画报》。该刊从创刊尹始就确定了“反帝、反清朝的腐败统治”的鲜明立场,因此,大量抨击清朝腐败政权、反对帝国主义的漫画作品发表在《时事画报》上。其中以何剑士作品最多,每期刊物都有八到十幅之多。

后来孙中山提出通过《时事画报》向清朝新军做工作,鼓动新军起义的意见。1908年,《时事画报》因报道钦廉起义和云南河起义,激怒清政府,被迫停刊转到香港出版。在香港出版期间,每期向清朝新军输入约3000份画报,成功地向新军灌输了革命思想。

作为我国现代政治漫画刊物的鼻祖,《时事画报》有四大领先处。第一是办得最早。第二,潘达微在《时事画报》中连载了《少儿滑稽画贴》(当时漫画被称为滑稽画、讽刺画、寓言话、谐画等),成为中国第一本漫画教材。第三,在国内开创了漫画广告先河,用漫画形象做广告的形式一直沿用至今。最后,由于当时新闻摄影十分落后,因此潘达微首创用漫画效果来表现报纸新闻的形式,开创了报纸借助漫画来扩大新闻宣传的历史。

《时事画报》的创办吸引了大批革命仁人志士的目光,革命漫画家们纷纷在该刊投稿,从而在1905到1915年间激起了中国现代漫画史的第一股发展热浪。

到了1916年开始,中国处于军阀割据的局面。军阀为了各自利益相互争斗,连年的战乱和政局动荡,加之言论限制,使漫画家们无法专注于漫画创作。中国现代漫画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窘态,走向了漫画低潮。直到1927年掀起的北伐战争,使全国人民思想统一在共同反对军阀的一致目标上,中国现代漫画才获得了重生,大量抨击军阀割据的漫画开始在街头巷尾散布。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外敌的步步进逼,国人对日本帝国主义充满了仇恨感,参加到全民抗战中。漫画以寓意深刻、印刷容易、传播快的优点,成为了抗日的宣传利器。抗日战争期间,以漫画大师廖冰兄的作品最多,在重庆街头散发了他大量的漫画作品,大大激起了人民的抗战热情。抗战时期漫画被推向了一个新高潮。

此后,漫画进入平稳的发展的阶段。解放后,新中国经历了“反右”和文革的弯路,漫画在这个阶段跌到了低谷,大量漫画家蒙冤。直到1979年改革开放后,漫画家得到平反,漫画才开始重新起步,一直在一条良好的轨道上发展到今天。而今天对动漫产业的重视和探讨,将会推动漫画向一个新的高度发展。

可以说,中国现代漫画是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历程而起落发展的。现代漫画的每一次波澜起伏都牵动着无数漫画家的悲欢和漫画思潮的跃动。江沛扬就是其中一位在曲折历史中撰写着传奇的漫画老人。

江沛扬第一次接触漫画是在1936年的时候,当时江沛扬的母亲经常拿潘达微(江沛扬的舅公)主编的《时事画报》给他看,因此他从小就开始迷恋上了漫画。由于从小就接受潘达微漫画作品的熏陶,故在漫画创作思路上逐渐接受了潘达微“为国为民、扶正祛邪、击浊扬清”的思想。后来,江沛扬师从母亲的同班同学潘峭凤之夫叶因泉,为漫画创作打下了基础。从中学开始他正式开始踏上了50年的漫画创作之途。

江沛扬第一次发表漫画在1949年,处女作题为《化学实验》,发表在香港《星岛漫画》。这次作品的发展大大增强了江沛扬的漫画创作信心,从此对漫画创作可谓是一发不可收拾。解放后,江沛扬考入中山大学中文系,接受中华文学文化的熏陶,使其在漫画创作上思想更深刻、内涵更丰富。

解放后,江沛扬以一幅名为《零存整取》参加“广州市青年美展”,讽刺套别人“怪话”从中整人的不正常现象。可正是这幅意蕴深长的漫画作品,为江沛扬的漫画创作带来了挫折。“反右”扩大化,这幅作品被公开批斗,江沛扬也被看成“危险分子”被下放罗浮山劳动。廖冰兄等人在1960年后组织了“广州市群众漫画小组”,江沛扬开始师从廖冰兄,更注重改进表现手法和造型等漫画技巧。在当时的背景下,江沛扬的漫画创作更趋向于歌颂性,故被行家们贬义的称为“歌德派”。尽管如此,江沛扬亦没有逃出在“文革”中被批判的厄运,其在下放期间创作的歌颂性漫画作品《森林交响曲》被批判,他也被打成现行反革命,成为漫画界最大冤案,从1968年到1973年在牢狱中度过了5年的时间。直到1979年江沛扬才正式平反,但那时的他已经年近五十,漫画创作最黄金的时期在滚滚江水般的岁月中逝去。

但江沛扬未被现实打倒,依然不屈不挠地去追寻他梦中的漫画王国。至今为止,他共有3000多幅漫画作品发表在各大报刊中。此外,他积极参与漫画推广工作,用犀利的笔锋向社会各界介绍、宣传漫画,为漫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现场作画
  
有“灵魂”才有漫画

在江沛扬漫画学习过程中,中山大学中文系的学习给予了他非常大的帮助。1950年,江沛扬曾经考入过当时的华南文艺学院,这是一次拜师廖冰兄、进行漫画专业学习的好机会。但是,廖冰兄认为他的文化基础还不够扎实,漫画创作需要非常丰厚的文化根底。廖冰兄的一席话让江沛扬对漫画有了新认识。

后来,江沛扬再一次参加考试,如愿地考入了当时拥有秦牧等大师的中山大学中文系。在中文系的学习中,江沛扬博览古今、纵横天地,为漫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文化根基。此外,在中山大学的时候,江沛扬由于拥有绘画基础,故应邀担任了中山大学文工团的美术组长。这样,江沛扬一方面在中文系的学习中加强了文化修养,另一方面在文工团的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美术功底。两者有效地结合,综合地促进了江沛扬漫画创作水平的提高。

在江沛扬看来,漫画是有别于一般绘画的表现形式。漫画集图形与文字于一体,灵活地运用幽默、夸张、比喻和象征等手法,展现社会生活的现象。因此,作品的意蕴、内涵是漫画的“灵魂”。只有培养了自己丰厚的文化基础,才能准确地找题材的切入点,才能准确讽刺、贴切地比喻,最终引人深思。

而造型的夸张、变形是漫画形象的特点,并非拥有美术功底的人就能画得好漫画。因此,漫画的表现技巧,需要后天的培养。如果掌握好了漫画绘画的技巧,则更有利于使用准确的形象语言来表现漫画的含义。

因此,学习漫画创作的年轻人应该注重内涵和技巧的双向培养,不能够片面地追求单方面的提高。




羊城晚报第一套长篇连环漫画

江沛扬

《中国漫画书系》(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廖冰兄卷中的“廖冰兄创作活动年表”记载有这么一段:“1964年与江沛扬、谭裕钊等合作反映新人新事新风尚的连环漫画《松叔日记》,发表于《羊城晚报》。”这件事值得追忆。
1957年那场反右派运动,廖冰兄、黄伟强、曾铖、谭裕钊、黎跃龙和我等,都因漫画问题遭到公开批判,其中廖冰兄被打成右派。广州漫画界万马齐瘠,有人不敢再画漫画,廖冰兄调到木偶剧团搞舞台设计去了。1961年,广州市群众艺术馆成立“广州市群众业余漫画创作小组”,惨淡经营,请刚脱了右派帽子的廖冰兄担任艺术指导,每周一个晚上集中到他家里,研究漫画创作,我和谭裕钊都是主要参加者。
上了到1964年,文艺界稍有宽松,漫画也略有起色。羊城晚报决定搞一套长篇连环漫画,廖冰兄被邀担大旗,他很认真重视,找着我和谭裕钊,一起商量。首先,我们决定用四格漫画形式,以批评、讽刺落后思想、颂扬新人新事新风为内容;主角人物,定为退休老工人,取个名字叫“松叔”——广州人习惯称老人家为什么“叔”的,而“松叔”有“松树风格”和“不老松”之意。为了塑造这个典型人物的漫画形象,廖老深入生活,经常到街上观察,有一次在市场上碰到一位老工人,他马上跑上去细看一翻,弄得那位老工人莫明其妙,终于画出了一个具有南方特色、和霭可亲的、又很有漫画化的老工人形象来。
连环漫画定名为《松叔日记》,四格一组,每组一个故事。作者署名,也颇费思量,当时还有人死抓住廖冰兄不放,曾经试过,见到他署名的作品,便找岔子。还是廖老足智多谋,提出用“订人”的笔名,既包含着他、我和谭裕钊“三丁人”之意,又有自谦为“丁点儿”的小人物之意,避过了攻击。1964年2月,《松叔日记》终于在羊城晚报的“晚会版”诞出了,每周有两天刊出。因为我们本身都有工作,漫画只是业余,为做到每周两次见报,也相当吃力。
在创作方法上,首先分别由我和谭裕钊构思、勾草图,然后由廖老修改、正稿,有时还在广州市群众漫画小组上讨论,发挥集体智慧尽量做到最好。一些作品,还通过廖老,请著名作家刘逸生(笔名琴谷)配上诗词,为《不堪检查》一幅,批评有些人弄虚作假,表面卫生,实质脏乱,配诗曰:“摆来富贵又堂皇,敬请检查理所当,无奈终输床底下,鲜花不敌鼠尸‘香’!”漫画因此生色不少。
《松叔日记》的发表连载,既是羊城晚报首套长篇连环漫画,又是解放以来广州报章少见的连环漫画之作,因此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陶铸同志在一次省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其中说到:“《松叔日记》我喜欢看”,甚至无微不至地提出一些具体意见,为对我们用·︰∴∷来分别四格次序,他认为不够通俗,建议改为1,2,3,4,我们后来采纳了他的意见。
但好景不常,由于极左文艺路线的不断发展,批这批那,文坛空气日趋紧张,连《松叔日记》也遭到一些人非议,说它宣传“中间人物”,“不抓阶级斗争”,甚至有人叫嚷:“枪毙松叔!”羊城晚报编辑听到风声,转告我们,廖老感到很为难,为安全计,终于在1964年6月1日,发表完《松叔日记》最后一组《快乐的节日》后,宣布封笔,先后共刊出40组。它的夭折,不能不是广州漫画界的重大损失。
“文革”浩劫一来,羊城晚报被批判,《松叔日记》被打成“中间人物论”和“阶级斗争熄灭论”的黑画,“陶铸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产物”,加上其他漫画的罪名,廖冰兄和我都被投入监狱,我还被扣上“廖冰兄黑店忠实走卒”的罪名。1968年在广东省工交战线举办的“阶级斗争教育展览会”上,专辟了我的“黑画展”,其中《松叔日记》成为罪证之一。
但我始终认为,羊城晚报支持连环漫画创作,功不可没。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只看楼主
  • 过江龙发表于2007-10-19 14:34|

    绵里藏针/老而弥坚--江老师(江沛扬)
         现年70多岁的江老鹤发童颜,身材高瘦,儒雅而不失风度。江老系出名门,为清末民初的太史第江孔殷(进士)之后,名振港澳的粤剧名伶“南海十三郎”为其叔父。江老游历丰富,到过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自方唐之后继任广东漫画学会会长多年。自2002年卸任会长一职(目前仍担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令我更深入认识江老师是在广州的一家餐厅,江老道出他在文革期间曾因一幅漫画而锒铛入狱的历史。性格温和如绵的江老,在各种欺凌之下,仍能屹立不倒,并坚持将漫画活到老,做到老,经常应邀出席各项漫画、动画活动,为推动广东的漫画事业向前发展出力,可谓绵里藏针、老而弥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bac48301000axa.html


    江沛扬:漫画老人,传奇一生


    已经年过古稀的漫画老人江沛扬,用五十多年风风雨雨的漫画创作路见证了中国现代漫画发展史的起落跌宕。笔者倾听江老师的漫画传奇,犹如翻开了一本内涵丰厚的漫画史著。

    江沛扬:广东南海人士,1930年8月生,出身于书香门第。清末翰林江孔殷是其堂叔南海十三郎的父亲,现代漫画先驱潘达微是其舅公。深厚的家庭文化背景造就了他漫画创作坚实的文化根基。

    幼年时受潘达微漫画思想的影响,曾师从广东著名漫画家叶因泉,60年代后拜漫画大师廖冰兄为师。五十年来在各大报刊发表漫画三千多幅,代表作有《森林交响曲》《立竿见影》《怎么不动》等,出版了《我长大了》《江沛扬漫画》等漫画专集,最新漫画集《中国漫画家作品集:江沛扬卷》已于近期发行。

    江沛扬积极从事漫画事业推广工作,曾任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广东漫画学会会长、广东美协漫画艺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江老师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曲折的历史,波折的漫画创作路

    江沛扬的漫画生涯伴随着中国历史的波澜而起伏不断,因此要了解江沛扬,首先要从我国现代史和漫画发展史开始。

    江沛扬曾发表了《广东——中国现代漫画的策源地》一文,用大量史实论证了这个观点。在采访中,我们有幸聆听了广东现代漫画发展的点滴。

    中国的现代漫画经历了以下几次大的起落:

    广东作为“西学东渐”的前沿阵地、民主革命的发祥地,孕育了大批具有革命思想的漫画家,因此广东被誉为中国现代漫画策源地。而1905年由潘达微、何剑士、高剑父、陈垣等人在广州创办的《时事画报》是推动现代漫画发展的重要阵地,也是中国现代漫画走向第一个高潮的助燃器。随着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深入发展,在广东急需一份宣传革命的喉舌刊物。在美国驱逐华工的排华事件推动下,以潘达微为首的革命漫画家在广州创办起以抨击清朝腐败统治的《时事画报》。该刊从创刊尹始就确定了“反帝、反清朝的腐败统治”的鲜明立场,因此,大量抨击清朝腐败政权、反对帝国主义的漫画作品发表在《时事画报》上。其中以何剑士作品最多,每期刊物都有八到十幅之多。

    后来孙中山提出通过《时事画报》向清朝新军做工作,鼓动新军起义的意见。1908年,《时事画报》因报道钦廉起义和云南河起义,激怒清政府,被迫停刊转到香港出版。在香港出版期间,每期向清朝新军输入约3000份画报,成功地向新军灌输了革命思想。

    作为我国现代政治漫画刊物的鼻祖,《时事画报》有四大领先处。第一是办得最早。第二,潘达微在《时事画报》中连载了《少儿滑稽画贴》(当时漫画被称为滑稽画、讽刺画、寓言话、谐画等),成为中国第一本漫画教材。第三,在国内开创了漫画广告先河,用漫画形象做广告的形式一直沿用至今。最后,由于当时新闻摄影十分落后,因此潘达微首创用漫画效果来表现报纸新闻的形式,开创了报纸借助漫画来扩大新闻宣传的历史。

    《时事画报》的创办吸引了大批革命仁人志士的目光,革命漫画家们纷纷在该刊投稿,从而在1905到1915年间激起了中国现代漫画史的第一股发展热浪。

    到了1916年开始,中国处于军阀割据的局面。军阀为了各自利益相互争斗,连年的战乱和政局动荡,加之言论限制,使漫画家们无法专注于漫画创作。中国现代漫画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窘态,走向了漫画低潮。直到1927年掀起的北伐战争,使全国人民思想统一在共同反对军阀的一致目标上,中国现代漫画才获得了重生,大量抨击军阀割据的漫画开始在街头巷尾散布。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外敌的步步进逼,国人对日本帝国主义充满了仇恨感,参加到全民抗战中。漫画以寓意深刻、印刷容易、传播快的优点,成为了抗日的宣传利器。抗日战争期间,以漫画大师廖冰兄的作品最多,在重庆街头散发了他大量的漫画作品,大大激起了人民的抗战热情。抗战时期漫画被推向了一个新高潮。

    此后,漫画进入平稳的发展的阶段。解放后,新中国经历了“反右”和文革的弯路,漫画在这个阶段跌到了低谷,大量漫画家蒙冤。直到1979年改革开放后,漫画家得到平反,漫画才开始重新起步,一直在一条良好的轨道上发展到今天。而今天对动漫产业的重视和探讨,将会推动漫画向一个新的高度发展。

    可以说,中国现代漫画是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历程而起落发展的。现代漫画的每一次波澜起伏都牵动着无数漫画家的悲欢和漫画思潮的跃动。江沛扬就是其中一位在曲折历史中撰写着传奇的漫画老人。

    江沛扬第一次接触漫画是在1936年的时候,当时江沛扬的母亲经常拿潘达微(江沛扬的舅公)主编的《时事画报》给他看,因此他从小就开始迷恋上了漫画。由于从小就接受潘达微漫画作品的熏陶,故在漫画创作思路上逐渐接受了潘达微“为国为民、扶正祛邪、击浊扬清”的思想。后来,江沛扬师从母亲的同班同学潘峭凤之夫叶因泉,为漫画创作打下了基础。从中学开始他正式开始踏上了50年的漫画创作之途。

    江沛扬第一次发表漫画在1949年,处女作题为《化学实验》,发表在香港《星岛漫画》。这次作品的发展大大增强了江沛扬的漫画创作信心,从此对漫画创作可谓是一发不可收拾。解放后,江沛扬考入中山大学中文系,接受中华文学文化的熏陶,使其在漫画创作上思想更深刻、内涵更丰富。

    解放后,江沛扬以一幅名为《零存整取》参加“广州市青年美展”,讽刺套别人“怪话”从中整人的不正常现象。可正是这幅意蕴深长的漫画作品,为江沛扬的漫画创作带来了挫折。“反右”扩大化,这幅作品被公开批斗,江沛扬也被看成“危险分子”被下放罗浮山劳动。廖冰兄等人在1960年后组织了“广州市群众漫画小组”,江沛扬开始师从廖冰兄,更注重改进表现手法和造型等漫画技巧。在当时的背景下,江沛扬的漫画创作更趋向于歌颂性,故被行家们贬义的称为“歌德派”。尽管如此,江沛扬亦没有逃出在“文革”中被批判的厄运,其在下放期间创作的歌颂性漫画作品《森林交响曲》被批判,他也被打成现行反革命,成为漫画界最大冤案,从1968年到1973年在牢狱中度过了5年的时间。直到1979年江沛扬才正式平反,但那时的他已经年近五十,漫画创作最黄金的时期在滚滚江水般的岁月中逝去。

    但江沛扬未被现实打倒,依然不屈不挠地去追寻他梦中的漫画王国。至今为止,他共有3000多幅漫画作品发表在各大报刊中。此外,他积极参与漫画推广工作,用犀利的笔锋向社会各界介绍、宣传漫画,为漫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现场作画
      
    有“灵魂”才有漫画

    在江沛扬漫画学习过程中,中山大学中文系的学习给予了他非常大的帮助。1950年,江沛扬曾经考入过当时的华南文艺学院,这是一次拜师廖冰兄、进行漫画专业学习的好机会。但是,廖冰兄认为他的文化基础还不够扎实,漫画创作需要非常丰厚的文化根底。廖冰兄的一席话让江沛扬对漫画有了新认识。

    后来,江沛扬再一次参加考试,如愿地考入了当时拥有秦牧等大师的中山大学中文系。在中文系的学习中,江沛扬博览古今、纵横天地,为漫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文化根基。此外,在中山大学的时候,江沛扬由于拥有绘画基础,故应邀担任了中山大学文工团的美术组长。这样,江沛扬一方面在中文系的学习中加强了文化修养,另一方面在文工团的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美术功底。两者有效地结合,综合地促进了江沛扬漫画创作水平的提高。

    在江沛扬看来,漫画是有别于一般绘画的表现形式。漫画集图形与文字于一体,灵活地运用幽默、夸张、比喻和象征等手法,展现社会生活的现象。因此,作品的意蕴、内涵是漫画的“灵魂”。只有培养了自己丰厚的文化基础,才能准确地找题材的切入点,才能准确讽刺、贴切地比喻,最终引人深思。

    而造型的夸张、变形是漫画形象的特点,并非拥有美术功底的人就能画得好漫画。因此,漫画的表现技巧,需要后天的培养。如果掌握好了漫画绘画的技巧,则更有利于使用准确的形象语言来表现漫画的含义。

    因此,学习漫画创作的年轻人应该注重内涵和技巧的双向培养,不能够片面地追求单方面的提高。




    羊城晚报第一套长篇连环漫画

    江沛扬

    《中国漫画书系》(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廖冰兄卷中的“廖冰兄创作活动年表”记载有这么一段:“1964年与江沛扬、谭裕钊等合作反映新人新事新风尚的连环漫画《松叔日记》,发表于《羊城晚报》。”这件事值得追忆。
    1957年那场反右派运动,廖冰兄、黄伟强、曾铖、谭裕钊、黎跃龙和我等,都因漫画问题遭到公开批判,其中廖冰兄被打成右派。广州漫画界万马齐瘠,有人不敢再画漫画,廖冰兄调到木偶剧团搞舞台设计去了。1961年,广州市群众艺术馆成立“广州市群众业余漫画创作小组”,惨淡经营,请刚脱了右派帽子的廖冰兄担任艺术指导,每周一个晚上集中到他家里,研究漫画创作,我和谭裕钊都是主要参加者。
    上了到1964年,文艺界稍有宽松,漫画也略有起色。羊城晚报决定搞一套长篇连环漫画,廖冰兄被邀担大旗,他很认真重视,找着我和谭裕钊,一起商量。首先,我们决定用四格漫画形式,以批评、讽刺落后思想、颂扬新人新事新风为内容;主角人物,定为退休老工人,取个名字叫“松叔”——广州人习惯称老人家为什么“叔”的,而“松叔”有“松树风格”和“不老松”之意。为了塑造这个典型人物的漫画形象,廖老深入生活,经常到街上观察,有一次在市场上碰到一位老工人,他马上跑上去细看一翻,弄得那位老工人莫明其妙,终于画出了一个具有南方特色、和霭可亲的、又很有漫画化的老工人形象来。
    连环漫画定名为《松叔日记》,四格一组,每组一个故事。作者署名,也颇费思量,当时还有人死抓住廖冰兄不放,曾经试过,见到他署名的作品,便找岔子。还是廖老足智多谋,提出用“订人”的笔名,既包含着他、我和谭裕钊“三丁人”之意,又有自谦为“丁点儿”的小人物之意,避过了攻击。1964年2月,《松叔日记》终于在羊城晚报的“晚会版”诞出了,每周有两天刊出。因为我们本身都有工作,漫画只是业余,为做到每周两次见报,也相当吃力。
    在创作方法上,首先分别由我和谭裕钊构思、勾草图,然后由廖老修改、正稿,有时还在广州市群众漫画小组上讨论,发挥集体智慧尽量做到最好。一些作品,还通过廖老,请著名作家刘逸生(笔名琴谷)配上诗词,为《不堪检查》一幅,批评有些人弄虚作假,表面卫生,实质脏乱,配诗曰:“摆来富贵又堂皇,敬请检查理所当,无奈终输床底下,鲜花不敌鼠尸‘香’!”漫画因此生色不少。
    《松叔日记》的发表连载,既是羊城晚报首套长篇连环漫画,又是解放以来广州报章少见的连环漫画之作,因此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陶铸同志在一次省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其中说到:“《松叔日记》我喜欢看”,甚至无微不至地提出一些具体意见,为对我们用·︰∴∷来分别四格次序,他认为不够通俗,建议改为1,2,3,4,我们后来采纳了他的意见。
    但好景不常,由于极左文艺路线的不断发展,批这批那,文坛空气日趋紧张,连《松叔日记》也遭到一些人非议,说它宣传“中间人物”,“不抓阶级斗争”,甚至有人叫嚷:“枪毙松叔!”羊城晚报编辑听到风声,转告我们,廖老感到很为难,为安全计,终于在1964年6月1日,发表完《松叔日记》最后一组《快乐的节日》后,宣布封笔,先后共刊出40组。它的夭折,不能不是广州漫画界的重大损失。
    “文革”浩劫一来,羊城晚报被批判,《松叔日记》被打成“中间人物论”和“阶级斗争熄灭论”的黑画,“陶铸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产物”,加上其他漫画的罪名,廖冰兄和我都被投入监狱,我还被扣上“廖冰兄黑店忠实走卒”的罪名。1968年在广东省工交战线举办的“阶级斗争教育展览会”上,专辟了我的“黑画展”,其中《松叔日记》成为罪证之一。
    但我始终认为,羊城晚报支持连环漫画创作,功不可没。 本贴最后由 过江龙 于 2007-10-19 14:39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1楼

  • 过江龙发表于2007-10-25 16:41|

    善良正直,历尽磨难的漫画前辈江老,以前让朱某描绘成什么样子,都七十多岁的老人了,还被受凌辱,这是中国漫画的冤案!是中国漫画的耻辱!
    全国的漫画人,你们睁开眼睛,看看这些报道啊!不要听信朱某的谣言!

    举报 回复

    # 2楼

  • laobing发表于2007-10-25 18:28|

    理解过江龙曹智先生的苦心,你真不容易,你说的这些都是老黄历了,大家都认可的,可惜的是老江晚节不保,要不作弊,他的形象很光辉。你翻出这些有用吗?没用。

    举报 回复

    # 3楼

  • 过江龙发表于2007-10-26 17:16|

    楼上的,当时你没在现场,你可别乱说江老,你那时候还没画漫画呢,怎么能这样说一个漫画前辈"晚节不保"?,江老是制止了朱某拉帮结伙拉选票,朱某怀恨在心,四处说什么"作弊",江老向组织反映情况,是正当行为!

    举报 回复

    # 4楼

  • laobing发表于2007-10-26 17:44|

    不要可怜巴巴的来猜我是谁,告诉你我是你的影子。

    举报 回复

    # 5楼

  • laobing发表于2007-10-26 18:03|

    一个真实的江沛扬漫画前辈

    老兵我说:江沛扬前辈作弊也是真实的。(有报纸为证,有老江签字认错的字据为证)

    可你过江龙曹智却要否认这一点,人家自己都承认了,你一个局外人这么紧张干什么?

    由此可断定你过江龙曹智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举报 回复

    # 6楼

  • 漫画特区发表于2007-10-26 18:13|

    嘿嘿---江沛扬再"伟大", 能"伟大"过廖冰兄?
    自量点吧!

    举报 回复

    # 7楼

  • Whoami发表于2007-10-30 23:26|

    曹智,你有什么资格谈真实地江沛扬,江沛扬作弊的时候你躲在哪里呀?看看人民日报网站里头的江沛扬好吗?这才叫真实。告诉江沛扬,人民日报网站都在介绍他的作弊事迹了。明明是他自我抹黑,还怨人家老油干吗呢?让他找记者也是你的馊主意吧,看你把他害成什么样子!这么多年来,大家都不忍心让老江的丑闻继续扩散,就你还一直不死心,非把这伤心事弄得广而告之不可。不要把我们的怜悯当作软弱,否则,你再翻旧账一次,我们就跟着贴一次。估计老油手头还有更火爆的没拿出来,你想玩持久战吗?


    人民网网址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1787/6337/624506.html


    广东漫画学会民主选举惊爆丑闻
    会长承认在选举中舞弊  


      广东省漫画学会会长换届选举竟爆出舞弊丑闻,此事近日在全国漫画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记者对此进行了追踪采访。

      选举违规四人退会
      广东省漫画学会会长选举于今年3月23日下午在广州某单位举行。事后,多名会员向本报记者表示,选举有严重违规行为,说是“舞弊”也不为过。
      此选举过程被用录像机录制了下来。近日,记者看到了选举过程的录像:大会由广东省漫画学会副会长朱松青主持。广东省美术家学会(漫画学会代管单位)副主席潘嘉俊参加会议。
      会议开始后,现任漫画学会会长江沛扬讲话。他指出,学会“现有会员143人”。
      接着开始选举新一届漫画学会会长。朱松青指出:“选票共发出了147张,有些重票,江老师(指江沛扬)又补了一些票,总之,选票发生了一些混乱。”在朱松青作此说明时,江沛扬始终低着头。
      接着选举开始,投票、唱票。结果:江沛扬得票最多———29票。
      这时,惊人的一幕出现了:朱松青宣布,因为江作弊,他不承认选举结果。
      朱松青说,选票事先都编了号,一人一票。按江的算法(去除一部分流失人员),只需125张选票。而事实上,最后的票数变成了147张。
      朱强调说,江沛扬在选举前一晚,违反事先约定及美协安排,将选票箱拿回家并拆开。
      会场大乱,有人互相争吵起来。此时,江沛扬承认选举中有不正当的行为,4名会员当场宣布退出漫画学会。
      广东美协出面调解
      据了解,选举结束当天,有8名漫画学会会员致信广东省美协,报告了选举情况,认为“此次选举结果给广东漫画学会蒙羞,影响很坏。我们坚决不予承认,并要求江(沛扬)向省美协及漫画学会澄清事实”。
      投诉引起了广东省美协的重视。3月25日,江沛扬、朱松青在广东省美协副主席潘嘉俊处,就选举问题进行了交谈。双方达成如下“君子协定”:“江沛扬对选举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问题,承认有过错,并作了自我批评,朱松青对江的态度表示谅解。”
      双方表示,“今后不再公开追究和扩散”此事。
      竟然确认舞弊结果
      事情本来已告一段落,会员们以为会在适当时候重新安排选举,退出学会的4人也想在新的会长出任后,在合适的情况下重新入会。但4月19日,广东漫画学会、中共广东漫画学会临时支部联合发布文件,宣布新任会长为江沛扬。文件一公布,立即引起会员一片哗然。
      选举事件深层原因
      漫画学会只是一个民间组织,从经济角度讲,没有任何利益冲突。原会长江沛扬也表示不想干了,但为了阻止朱松青当选会长,才在选举中采取了不正当手段。据了解,江、朱之间并没什么个人恩怨,学术上的争论才是此次“选举事件”的深层原因。
      5月21日,江沛扬在家中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他是为了维护漫画发展方向才采取“非常手段”的。
      江沛扬告诉记者,他不反对卡通漫画,但反对把漫画学会变成卡通学会。他承认,为了捍卫传统漫画的发展方向,他采用了拉选票的手段,这样做是不好的。
      但他同时强调,他成功阻止了朱松青的当选,将漫画学会的政治大方向保住了,其他问题都是次要的。
      江沛扬强调如果重新选举的话,必须坚持以下两点,一是要发表几篇文章批判朱松青,二是选举名单上不能有朱。
      对江沛扬的上述表态,朱松青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学会负责人,不应以自己的口味去“统治”大家。
      广东漫画学会会员赵克标则表示,操纵选举舞弊的是一批年纪较大的漫画家,他们的意图就是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保持自己在漫画界的发言权。这些人看不惯新漫画,但不能为了老漫画的生存而压制新漫画的发展。

      ■各方评说
      漫画学会成员:
        不接受选举结果
      近日,本报记者进一步采访了当事各方。漫画学会副会长朱松青说:“我早就对江说过,你要是真的想干,就一直干下去,你不想干了,再搞选举,要正正规规地选举。他不听,不想干了还想指定接班人,说是要保证漫画界的方向。说到底,他是害怕学术民主。”
      漫画学会会员赵克标则表示:“我不能接受一个由舞弊产生的选举结果。”
      此外,宣布退出漫画学会的4名漫画家也表示,近年来漫画学会的会议对一些新生事物,动不动就上纲上线,没起到漫画学界互相交流、互相促进的作用。
      广东省美协副主席:
        应该重新选举
      5月21日下午,广东省美协副主席潘嘉俊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他首先表示,漫画学会只是美协代管的一个民间组织,美协在其中只是做协调工作。接着他说:“舞弊的事实明显,这种做法我觉得是不应该的”。
      潘的个人意见认为应该重新选举。
      

        《京华时报》 (2002年5月31日第A08版)

    本贴最后由 Whoami 于 2007-10-30 13:04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8楼

  • 过江龙发表于2008-02-15 02:57|

    祝所有老漫画家身体健康!

    举报 回复

    # 9楼

  • 漫画特区发表于2008-02-15 13:48|

    我清楚,这几年广东漫画学会被贪恋官位的江沛扬等人搞的不欢而散了! 大批有才华的新人被压制排斥,个个心灰意冷,看看深圳、广州漫画界都出现令人震惊的事,江沛扬等人的目的达到了,官位保住了,但广东漫画界却遭到了重大打击! 元气大伤!江等人是害了广东漫画界啊!
    如果漫画界实行问责制,江等人早就被罢免了!为了自己的欲望而牺牲整体利益,在种人太自私了!新人层出不穷,不是你想压就能压下去的,看现在的动漫,博客,网页如火如荼,江等人肯定也不喜欢, 但你试试把它们压下去?

    举报 回复

    # 10楼

  • 焚琴煮鹤发表于2008-02-21 23:20|

    我想了解一点:<乐叔和虾仔>的原创作者究竟是谁,究竟是不是江老?小时候只看图不看作者,而且印象中好象换了很多作者.这困惑了我多年.
    另外我听说江老不会上网的,网上那么多关乎他的评论大概也只能通过第三者传到他耳中.怎么说他都是一位老人,有错也勇敢承认了,建议大家还是不要老拿老人家来说事呵.
    我特反感明里好象为一位老人辩护,实质是利用他的做法.谁都明白一拿他说事会引起事端,会对他名声更不利,却偏偏总拿老人的旧事来"过桥".这很不道德!
    ----纯属个人意见,可千万别引起另外的事端

    举报 回复

    # 11楼

  • 过江龙发表于2008-03-07 15:55|

    祝所有老漫画家身体健康!

    举报 回复

    # 12楼

  • 火眼发表于2008-03-07 18:41|

    人民网网址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1787/6337/624506.html


    广东漫画学会民主选举惊爆丑闻


    江沛扬承认在选举中舞弊 本贴最后由 火眼 于 2008-03-07 18:42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13楼

  • 维生素发表于2008-03-19 20:59|

    想起n年前的那个江迷俱乐部,只剩下自家人吹自家人了。 本贴最后由 维生素 于 2008-03-19 21:04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14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