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标题:观潮者

作者:蓑衣客 创作时间:2007-08-14

尺寸:2932 x 1904 发布时间:2007-08-14

类别:财经 点击:8307

说明:

刚公布的7月份CPI同比涨幅达到5.6%,加上房价的持续上涨,进一步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通货膨胀的担心。当前对通货膨胀争论较多,焦点是这一次的CPI上涨是否会持续,导致通货膨胀产生,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加以应对。   从数据上看,目前引起CPI上涨的因素,与2004年价格上涨基本类似,主要表现为食品类价格的上涨,尤其是粮食、油脂、肉禽及其制品、鲜蛋类价格,分别上涨6.0%、30.1%、45.2%和30.6%,幅度较大。但这一轮的CPI上涨,并没有伴随着PPI的大幅上涨,当前PPI甚至仍在下降,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也持续回落,或者说没有产生上一轮CPI上涨时煤电油运等供给面紧张的状况。与此同时,这一次的物价上涨带动了食品加工、餐饮等部分下游产业的涨价,引起了民众一定程度的通胀预期。央行的调查显示,二季度城镇居民预计未来物价会上涨的比例达到50.2%,高于2004年2季度的39.6%。   导致这些类别商品涨价的原因,大家的观点较为一致,除统计上的翘尾因素外(即粮食、肉禽蛋价格是从2006年11月份开始涨价,在今年11月份前使用同比数据分析这些类别商品的价格变动,在数据上就比较大),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国际市场上,在世界粮食减产情况下,美国为主的一些国家,以玉米为原料酿造乙醇作为石油的替代品,推动玉米以及相关替代品如豆类、油脂等价格的大幅上涨。但国内粮食近三年连续大丰收,供求大致平衡。二是长期以来猪肉价格偏低,国内养猪产业已出现萎缩,在今年饲养成本提高、蓝耳病等发生率提高的情况下,肉类供需缺口加大,导致肉类及制品的价格上涨。三是工资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表现为2007年以来服务价格也出现了上涨趋势。此外,政府的调价行为对物价上涨也有一定影响。   于是,在当前存在物价上涨预期的环境下,判断物价上涨可持续性的关键,在于食品类价格上涨的可持续性,以及食品价格上涨推动工资上涨,引起成本上升,进而推动物价上涨,从而形成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相互作用的循环。   对于肉禽价格的上涨,主要是供给面的因素,属于某类商品相对价格的上涨,只要国家加大对猪疾病的防疫和保险的财政投入,而不是简单控制猪肉价格,肉禽价格就会在一段时间后稳定下来并有所回落,应该不会带来持续的全面的物价上涨压力。从国内的粮食市场来看,粮价上涨相当部分没有传递到粮食生产者手中,主要停留在流通环节。这表明我国的粮食供求还是相对平衡,主要是受国际市场比价的影响。从国际市场上看,粮价波动与能源价格较高有关,美国的行为可能更多的是战略性的,在经济上并不具有合理性。因此,从目前来看,粮价上涨在经济上是不具有持续性的。   对于是否会形成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相互作用的循环,有必要结合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加以判断。一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症结在于收入分配向企业、政府倾斜,个人收入份额下降,国内消费率不足。工资水平的上涨,尤其是实际工资的上涨,有助于提高个人收入份额,从而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消费水平。二是我国还处于内需不足阶段。上半年我国GDP增长11.5%,其中贸易顺差高达1125.2亿美元,占GDP总量的8%,名义顺差对GDP的贡献达6.7%,实际顺差对GDP的贡献应该也超过4%,国内经济的增长率并不高,如果考虑到贸易顺差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热钱流入,实际GDP的增长也没有数据显示的那么高。因此,在产能仍过剩的情况下,需求拉动引起物价上涨的压力并不大。即使出现需求拉动型的通胀,还可以通过提高人民币升值幅度,减少部分外部需求来缓解。或者说,在供给面出现紧张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与国内物价上涨具有替代性。三是虽然当前工资水平有所上升,也出现“民工荒”现象,但劳动力在我国仍然相对充裕,议价能力较弱,工资尤其是实际工资上涨的难度较大,目前更多的是其他非工资性收入及一些垄断性行业的工资上涨较快。总之,我国物价全面持续上涨(即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仍不大。

0

蓑衣客

关注

济南兔子王

插画

3293
3898 x 5079 px

插画

插画

3083
2362 x 1772 px

插画

插画

3054
2362 x 1772 px

蓑衣客

关注
观潮者
8307
0
发布时间:2007-08-14
6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