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标题:大央企国企掀起抢地热潮

作者:杨仕成 创作时间:2009-09-15

尺寸:2480 x 1714 发布时间:2009-09-15

类别:财经 点击:1965

说明:

  近期,房地产公司在国内掀起的“圈地”浪潮和资源类公司远赴海外的“圈地”大潮(海外收购)一浪更胜一浪。该如何解读产业资本纷纷加入对土地、矿产、能源等资源争夺的现象?上市公司的这种“出手”给市场传递的是什么信号?市场又该如何解读这个信号呢? 先看房地产公司。进入9月之后的房地产市场“圈地热潮”着实烫煞人:在短短10天时间内,万科、保利地产、中国绿城、SOHO中国等多家房企共斥资数百亿元拿地。据统计,其中来自于上市公司的拿地资金达到了250亿元左右。“今年上半年房地产销售市场的回暖,导致政府推地热情加大,而部分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等手段充裕了现金流,对于他们来说抢夺土地资源就成为一种选择。”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再看上市公司的海外“圈地”战。就在昨天,广汇股份、兖州煤业纷纷公布了其海外收购事项的进展。而近期,中国企业海外收购资源的消息也是不绝于耳,涉及有色、煤炭、天然气、铁矿石等等资源。 显然,上市公司在以自己的语言向投资者传递信息。 房地产企业传递出的信息是什么呢?“大企业有足够的战略计划,虽然土地供应少,地荒的情况应该不会产生, 此类上市公司抗风险能力较好。而至于一些中小型开发企业则抗风险能力则略显薄弱。”市场人士称:“短期看,大型上市公司规模大,业绩短期内要大幅上升难度大,而一些中小规模的地区龙头房企则因业绩基数小,阶段内反而向上的空间较大。” 房地产企业的“圈地”战并不会改变业内对其短期内的预期。“虽然今年下半年整体情况会较上半年有所下降,今年上半年楼市的回暖给诸多房企今年的业绩有了一定支撑。” 至于资源类企业的海外“争夺战”则被业内赋予了更高的期许。“或许这意味着以前依靠低价出口资源的增长模式逐步被取代。”国金证券财富中心分析师张永锋持这样的观点。 “资源的稀缺性是明显不过的,从一系列的海外收购可以看出企业日益清楚对资源掌控的重要性,但其中要注意的是,如何将资源加以更好地利用以产生高附加值。”张永锋认为,虽然有色金属、煤炭行业等企业纷纷有向外收购的行为,但还要视具体资源而定。“例如更应该关注拥有高科技因素或者能产出高附加值的金属,例如钼,或者锂之类含有新能源题材的有色金属。”他表示,企业能否将资源加以最大效能利用,产生最大业绩是能否支撑股价的最大体现,因此一些能够带来高附加值的金属品种更值得关注,同时能够拥有这种生产转化能力的企业也会成为投资上较好的选择。 “资源类公司是绝对可以看好的,问题是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由于目前相关个股在游资炒作下已经有一定涨幅,并不是建仓的最佳时机,此类个股的投资机会应该会在股价调整的时候出现。”张永锋向记者表示 一是房地产市场开始复苏。今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在中央一系列暖市政策的影响下,从“小阳春”行情演变为“新一轮高潮”。根据国家统计局1-5月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统计:1-5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165亿元,同比增长6.8%;1-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1.8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1.7%;1-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246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5%。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6.7%;办公楼销售面积下降1.8%;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18.3%。1-5月,商品房销售额11389亿元,同比增长45.3%。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增长49.0%,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分别增长11.6%和27.9%。尽管今年上半年的数据还没有公布,但从6月份房地产市场销售十分火爆的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的数据肯定大大超过1-5月的数据。   二是房地产国有企业开始重新回归。从1990年代至今,我国国有房地产企业在国退民进的背景下,纷纷进行民营化、多元化的改制,国有房地产企业在房地产市场上的话语权逐步丧失。民营化、多元化已成为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模式,并逐步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尤其是在一些市场基础好、发育快的地区,民营房地产企业“后发而先至”,并逐步从市场的“少数派”向“实力派”发展。例如在房地产国有企业比较强的上海,从2002年开始,在房地产销售排名前十的开发商当中,民营企业占半壁江山,其中领头羊就是新崛起的民营企业。最近几年来,这种情况愈演愈烈,民营化、多元化的企业已占据市场主导。在其他一些地区,国有房地产企业更是名落孙山。   然而,房地产市场并不是充分竞争的市场,房地产生产的产品(住房)不但具有商品属性,而且更兼有社会属性。因此,它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来进行调节,就必须要用政府政策进行调控。相对而言,政府对国有房地产企业调控要比民营化、多元化的企业容易得多。在这种背景下,房地产国有企业开始重新回归,从原先的国退民进到现在国进民退,对一些已经改制的房地产企业中的个人股纷纷进行回购,使国有控股股东重新占据主导地位。   国有房地产企业重新回归市场主导地位,从有利的方面来看:   一是可能有利于房地产宏观调控。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一直没有停止过,而且效果并不如人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房地产企业参差不齐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二是有利于提高房地产业集中度,从国际经验来看,一般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或房地产企业集团是市场舞台的主角,占据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如香港五大地产商的市值都在百亿美元以上,占据了香港楼市的半壁江山。而我国房地产企业进入门槛过低,企业规模过小,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百强房产企业,仅占市场份额20%。因此,大央企大国企进入房地产领域,将大大提高房地产业集中度。   三是有利于住房保障任务落到实处。住房保障作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任务,要那些多元化、民营化企业担当重任是勉为其难的。   从不利的方面来看:   一是大央企、大国企除在资产规模、资金来源等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之外,其他在资产效率、人才使用、经营机制、经营方式、收益分配等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二是大央企、大国企成为房地产市场主角以后,开发效率、市场公平问题以及是否会形成新的垄断等等,有待逐步破题。   总而言之,大央企、大国企成为房地产市场主角一方面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选择,另一方面则是新形势下的历史使然。

0

杨仕成

关注
大央企国企掀起抢地热潮
1965
0
发布时间:2009-09-15
6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