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标题:普拉昌达

作者:王山甲 创作时间:2008-06-01

尺寸:344 x 500 发布时间:2008-06-01

类别:人物 点击:2661

说明:

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内陆小国尼泊尔发生了历史性巨大变化:延续了几百年的君主制被废除,从本月29日开始,尼泊尔成为独立的民主共和国。 2008年1月底,普拉昌达以普通选民的身份在他的家乡奇旺省注册。这一次,他不需要隐姓埋名,也不用担心会遭到政府的通缉。在这之前,普拉昌达和他领导的人都得用化名。一来,用了化名可以免除家人受牵连;二来,大部分尼泊尔人还在沿用印度的种姓制度,化名可以成功淡化自己的出身,让所有人不分阶层地捆绑在一起战斗。比如普拉昌达原来的名字是普施帕·卡马尔·达哈尔,他们家族的种姓是最高级别的婆罗门。如果用一个最高种姓的身份去领导最底层的人为他们的权利去奋斗,那么看起来多少有点虚伪。而如果用了普拉昌达(意思是“凶猛的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没有了种姓的束缚,会让更多人和他在一起。这正是普拉昌达想要的,和他一起战斗的士兵还能每月领到500 尼泊尔卢比(约合55元人民币)的生活补贴;而作为领导人的普拉昌达,可是不能有任何私人财产的,一年也就只能有两三身衣服可以更换。 这样的生活,普拉昌达并不是不适应。虽然出身最高种姓的婆罗门,但到了他父亲那一辈,他家也不过是只有一小块地和几头家畜的普通农民家庭。为了贴补家用,他的父亲甚至远赴印度打工,9岁时,普拉昌达才有机会上小学。1972年,普拉昌达从奇特旺农业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博克拉担任临时教员,一月的工资只有150卢比。为了养活父母、妻子、儿子、6个妹妹和1个弟弟,普拉昌达甚至做过民间私人贷款业务。那一年,他20岁,于他,事业和家庭,都没有看到多大的希望。 贫困成为他想要改变命运的最初动力。1979年,普拉昌达秘密加入共产党,希望用“毛主义”来改变尼泊尔和他一样的穷人的命运。他从地下走到地上,从外因看是1996年向当时的首相德乌帕提出了改善农民和社会底层人民生活条件的40项要求被拒绝,但实际上他已经用了7年的时间为这次揭竿而起做准备。 普拉昌达承认自己只简单地学过使用手枪,从没有亲自打过仗。这些,都不妨碍他的队伍一点点扩张,并最终控制了尼泊尔70%的领土。这一点,普拉昌达也是从他的精神领袖毛泽东那里学来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初,把队伍从加德满都转移到罗尔帕后,他们也算是自力更生了:建地下工厂,自己打造武器,甚至还培养了自己的军械工程师。当普拉昌达在被“毛主义”者称为“尼泊尔延安”的罗尔帕开始“人民战争”时,当时的尼泊尔政府并没有想到,就是这样的游击战也会成大器。 就是借助这样的星星之火,普拉昌达成功地扩大了自己的队伍,因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当时的尼泊尔国王,还在热衷于时不时地制造些血案,或者继续他的奢侈生活。就在国王和政府暗战的时候,普拉昌达已经在尼泊尔有了他的小社会:在他的领地内,学校、政府、税务一应俱全。此外,由于他愿意和战士同吃同住,他的士兵战斗力也格外彪悍。2006年11月12日,普拉昌达的军队终于被认可,普拉昌达也从此脱了军装,穿上自制的西服,开始寻求更大的政治主张,他现在的目标是尼泊尔的第一任总统。 尼泊尔此次选举重启1950年开始却被一再中断的民主进程,经由全民公投产生的制宪会议共有代表席位601席,其中335席由比例代表制选举产生,240席通过直接选举产生,26席由首相任命。制宪会议将完成制定宪法、决定国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角色、确立各政府机关比例代表制和保障公民的平等权利等政治议题。 此次选举是人民战争的胜利,也是尼泊尔民主转型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早在1959年尼泊尔进行了第一次选举,但是民选政府却在两年后被当时的国王解散。国王代之以无党派的委员会评议制度统治了30年,期间尼民众多次爆发武装或非武装抗争,终于在1980年迫使国王就是否实行多党民主进行全民公决,尽管多党制未能通过公投,但动摇了无党派委员会评议制的基础。 1990年尼泊尔爆发大规模人民运动,目标直指国王的极权帝制,迫使国王比兰德拉放弃30年之久的极权,由于尼泊尔资产阶级作为一个独特的地区政治现象,相比民主制他们更愿意接受立宪君主制,让国王保留了关键性的权力;而精英政治领袖难以对社会层次相差悬殊的普通民众形成号召力。由于各政党路线差异很大,难以在议会政治中达成妥协,政局难以稳定。 1996年毛主义在议会斗争中失败后退守山林进行人民战争,谋求彻底改革,废除皇室,改立宪君主制为共和制。 2001年突发的皇室惨案,备受人民爱戴的国王、王储及其全家一夜间罹难,现任国王贾南德拉一直难逃民众怀疑。贾南德拉继位后,以平定国内叛乱为由,撤换首相由自己充任,解散国会,限制国民自由,对政党领袖或监禁或发配印度。国王的反民主逆流和其他党派的沉默使被政府指控为恐怖分子的毛主义赢得了更多的民众支持。 2005年2月18日,贾南德拉国王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暂时取消公民权利,废止民选政府。长期内战以及经济混乱,使民众生活十分艰难;而国王的安全部队打死、打伤不少示威群众更使国王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也一落千丈。2006年七党联盟借机与毛主义达成和平协议,号召民众再次进行了人民运动,在首都加德满都及附近地区爆发大规模民主抗争,最终迫使国王贾南德拉宣布恢复被废止4年之久的议会,还政于民。 此后各政党间多次谈判,2006年毛主义答应在联合国监督下解除武装并加入政府。直到2007年12月,各党派才就共和制达成共识,尼临时议会12月28日举行会议,以270票赞成、3票反对通过临时宪法修正案,宣布尼泊尔将成为联邦民主共和国,尼泊尔最迟将于2008年4月中旬举行制宪会议选举,选出由601名成员组成的制宪会议。在获得制宪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批准后,尼泊尔将开始实行联邦民主共和制。 即便各派都能够接受选举结果,尼泊尔民主转型仍有待进一步巩固。毛主义发动武装斗争催生了几十个小型武装团体,其中或由毛主义扶植,或由毛主义成员创立,但由于各团体有其自身目标,毛主义指挥不了他们。此次选举中一直制造暴力事件的南部德赖地区的四个武装团体就是例证。他们一直抱怨政府忽视该地区的政治诉求,要求成为自治省份。2008年2 月,为了挫败选举,使政府陷入混乱的弱势状态,从而有利于他们争取自治,他们曾阻碍尼泊尔与印度间的燃料输送长达两周,致使尼泊尔陷入能源短缺,最终政府被迫让步才结束危机。这些给尼泊尔民主的未来增加了不确定性。 背景: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北邻中国,其余三面与印度接壤。尼泊尔历史悠久,公元前6世纪就建立王朝。1769年沙阿王朝建立。1814年尼泊尔遭到英国入侵。1846年,亲英的忠格·巴哈杜尔·拉纳将军发动政变,国王大权旁落,拉纳家族世袭首相。1923年英承认尼独立。1950年,尼人民掀起反对拉纳家族专政的斗争。国王特里布万和王储马亨德拉在印度支持下,通过谈判恢复王权,拉纳家族统治结束。1951年2月,特里布万国王颁布临时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1960年,马亨德拉国王取缔政党,实行无党派评议会制。 1990年,尼泊尔全国爆发大规模“人民运动”。尽管比兰德拉国王被迫实行君主立宪的多党议会制,但尼政局依然动荡,党派斗争激烈,政府更迭频繁。1996年,尼泊尔共产党激进派宣布退出议会斗争,成立尼共(毛主义),开展“人民战争”。2001年6月,尼王室突发血案,比兰德拉国王等王室成员遇害,国王的胞弟贾南德拉登基。 2002年5月,贾南德拉国王解散议会,任命首相,直接干政。2005年2月,贾南德拉又解散政府,亲自执政。尼主要政党随后结成反王室的“七党联盟”,要求国王恢复民主政治。2006年4月,“七党联盟”与尼共(毛主义)联手发动反国王街头行动。国王妥协,宣布恢复议会,还政于政党,由“七党联盟”提出首相人选并组阁。同年11月,执政的“七党联盟”与尼共(毛主义)签署“全面和平协议”,宣布结束11年的武装冲突。 2007年1月15日,尼议会颁布临时宪法,组建包括尼共(毛主义)参加的临时议会。和平协议及尼泊尔临时宪法规定,将通过选举产生制宪会议,负责制定新宪法以及决定尼泊尔未来政体。 2007年4月,尼临时政府组建。12月28日,尼临时议会通过临时宪法修正案,宣布尼将成为“联邦民主共和国”。2008年4月,尼泊尔举行制宪会议选举,尼共(毛主义)取得220个制宪会议席位,成为最大政党。5月27日,尼制宪会议正式成立。

0

王山甲

关注
普拉昌达
2661
0
发布时间:2008-06-01
6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