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标题:摸底

作者:傅红革 创作时间:2008-04-21

尺寸:1486 x 1555 发布时间:2008-04-21

类别:国际新闻 点击:21252

说明:

[白宫高官批评盟友 称布什没理由不出席08奥运会]   白宫高官称不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是“政治投机”   布什“没理由不去北京”   本报驻美国、加拿大特派特约记者 马小宁 陶短房 本报记者 石华 陈一   美国总统布什到底来不来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成了西方此轮攻击北京奥运潮中最大谜题。但对于得到谜题的答案,西方一些人显得比中国人更着急,很不自信。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哈德利13日说了一番新话,引起轰动。他公开批评一些国家政客不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一种“政治投机”,并称“如果你听他(布什)的谈话,他没有理由不去(出席开幕式)”。 这一表态和几个欧洲主要盟国领导人的态度相去甚远。众所周知,美国是西方的老大,在对非西方国家的政策纲领中,美国或者是其中的“第一句话”,或者是“最后一句话”。所以,现在很多人都在费劲地猜:如果每天都对布什不停地去问他去不去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西方媒体现在就是这么干的),那么在剩下的110多天中,白宫究竟都能说出什么。   布什成西方媒体主攻目标   在“拉萨事件”后,西方媒体、政客、组织纷纷出动,利用民众长期对中国崛起担忧的心理制造出所谓“抵制奥运会的民意”,逼迫西方国家领导人表态。西方的政客和一些领导人对此各有各的打算,圆滑、打花腔者大有人在,但总体看他们越来越表现出向舆论的压力屈服。英国首相布朗、德国总理默克尔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都已表示不会出席8月8日举行的开幕式,但又都强调这跟西藏问题毫无关系。法国总统萨科齐则将是否出席奥运会开幕式与“北京和达赖对话的请况”联系起来。在这当中,一向对抵制奥运不感兴趣的美国总统布什则成了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的主攻目标,白宫及布什本人几乎每天都受到媒体的诘问,他们回答的任何细微差别都被当成重要新闻。部分美国议员和民主、共和两党的总统参选人,纷纷要求布什不要参加北京奥运开幕式,以向中国施压。布什这些年没少在国际上采取“强硬行动”,但他突然间被当成了西方阵营中迟迟不肯抵制北京奥运的“头号温和派”。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哈德利13日就布什是否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接受福尔斯电视新闻网的采访。作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哈德利一向被认为是布什的心腹和助手,不久前他公开表态批陈水扁“入联公投”的讲话也曾被认为是布什亲自授意的。美联社、法新社等许多西方媒体以“布什助手称不出席奥运会开幕式是逃避”为题对哈德利的讲话进行了报道。报道援引哈德利的话说,“抵制奥运有点借题发挥,一些国家称不参加奥运开幕式就表示我们关心西藏问题,这是政治投机的做法”。哈德利说:“美国正在采用‘静悄悄的外交’而非‘正面冲突’的方式向中国领导人传递信息。相比而言,‘静悄悄的外交’是一种更好的方式。”他说,“我们对中国有很多影响力,我们正将其应用在建设性的外交方面。这样的影响力比要不要参加奥运开幕式,来得大多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有影响力,他们现在应该加以应用,而不是简单地说不参加奥运会开幕式就没事了。”“为了抗议中国在西藏的镇压活动而不参加北京奥运开幕式,实际是一种逃避”。   哈德利还说,“北京奥运会与中国政府有关,也与中国人民有关,中国民众投入了大量心血,将奥运视为中国跨入新时代的标志,所以我们必须取得一个平衡。我们认为处理西藏问题很重要,但最好的方法是以我们从事的外交方式,而不是某些人建议的对抗方式。对抗只能引起反作用。”   当被要求直接回答布什到底参不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哈德利说,到目前为止,白宫尚未就布什前往北京参加奥运会安排行程细节,“但是,如果你听他的谈话,他没有理由不去”。   含蓄批评亲密盟友   哈德利的话立即在欧美媒体中引起震动。英国《卫报》评论说,哈德利的讲话实质上是对布朗、萨科齐、默克尔等人的一种刺激和挑战,他是在不点名地指责这些领导人的做法是“政治投机”。美国《纽约时报》也认为,“哈德利的这番话含蓄地批评了试图抵制奥运会开幕式的欧洲国家领导人,他看起来对美国最亲密的欧洲盟友英、法、德正在采取或考虑采取抵制政策相当瞧不起”。《纽约时报》在评论中还将哈德利的访谈和此前美国前总统卡特对美国广播公司的表态相联系,认为布什在这一问题上显然和美国前总统卡特意见相近,即近期在火炬传递过程中所出现的混乱“只能适得其反”。该评论称,卡特曾倡导了抵制莫斯科奥运会的行动,但他认为“二者毫无可比性”,“因为当事苏联入侵了另一个主权国家,并残暴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当地人,而中国的情况截然不同"。   不过,美国广播公司的报道坚持认为,哈德利仍未“断定”布什一定会出席奥运开幕式,并讽刺哈德利在访谈中几次将“西藏”和“尼泊尔”混淆。   “小小姿态”的大意义   美联社日前在题为“布什可能不急于怠慢奥运会”的文章中分析说,对于布什来说,一个小小的姿态就具有重大意义。尽管面临着要求他抵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巨大压力,但是布什仍没有给出他将缺席奥运会的信号,因为对他来说这样做的风险太大了。如果他选择不出席奥运会开幕式,那么传达出的明显信号就是华盛顿对北京感到愤怒。文章说,美国的任何抗议都会严重的冒犯中国,因为它希望奥运会成为其崛起为一个新的世界大国的标志。这还具有阻碍美国所从事的一系列国际努力的风险。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拥有否决权。布什政府需要中国的帮助来解决一系列国际问题,如缅甸问题、朝鲜和伊朗的核问题。另外,美国和中国的经济也越来越紧密的交织在了一起。   美国许多了解中国的政治人物和智库近来也纷纷劝布什不要抵制北京奥运会。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接受彭博新闻社采访时说,布什应该抵制那些要求他不参加奥运会开幕式的声音,不要就西藏问题羞辱中国,布什错过北京奥运会“将会是个错误”。新加坡《联合早报》14日援引休斯敦“中国股市文摘”编辑特里庞的话说,“在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之时抵制北京奥运可能是一大灾难性举动”。特里庞警告说,中国是美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中国现在掌握着足以将美国丢入紧经济深渊的力量,这是严酷的现实。他说,“无论人们的政治倾向如何,这都是一场美国不能且不应该挑起的战争”。   不断刺痛才知道如何相处   中国社会科学院张立平研究员说,在美国总统布什近8年的对外政策中,中美两国的关系发展,除了初期有点麻烦之外,此后一直比较稳定。另外,由于布什没有连任压力,而且以他的个性来说,他可以抵制住这些压力。不过,张立平也认为,“静悄悄的外交”潜台词实际上也是一种批判和施压,是一种“有礼貌的批评”。西方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想让中国“幡然醒悟”,按照西方的期待去做事。   还有专家称,美国政府和布什做出这样的姿态,当然是从自身利益考虑的。正如哈德利和美国许多战略学家所说,北京奥运不仅与中国政府、也与中国人民有关,在这个问题上处理不当,就极可能激发中国民间和社会的反感情绪,从而最终损害美国自身的战略利益。这位专家认为,实际上,其他西方国家也有人看到这一点,但美国政府的反应无疑更准确、更迅捷,这绝非偶然。尽管中国在美国政府心中是“敌人”,时而是“战略伙伴”,时而又是竞争者,但更一直是其不得不重视和极力研究观察的重要国家,美国对中国的研究“无微不至”,美国政府在涉华问题上的反应,也比某些盟友更老练。   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称,由于西藏骚乱和奥运圣火传递遇到的挫折,中西方之间的种种复杂情绪和情节,最近一段时间在全球各地发酵。就短期而言,寻求双方理解的前景是暗淡的;但就长期而言,此次风波其实正好使双方的深层情节浮上表层。对中国来说,中国刚刚进入崛起期,曾有意将北京奥运办成“历史上最好的奥运会”,由此折射崛起期的膨胀情绪。但西方的衡量标准却是中国是否会如20年前的韩国,通过奥运会走上西方意义上“自由民主之路”;加上西方面临中国迅速崛起,本来就正经历一个极其艰难的心理调适期,因此各种情绪和反应就更难以理清。   “星岛环球网”刊登评论称,在未来新世界的门口,有一尊巨大的斯芬克斯,谁要走进新世界,只有回答出它的谜题,那就是中国。西方很难回答这个谜题,因为它从来就没有懂过中国:在它弱小的时候,它不知道中国;在它强大的时候,它不需要懂得中国;现在中国开始和它平起平坐的时候,它开始发慌。这可能是一个新的历史开端。中国和西方都没与与对方平起平坐的经验可循。就像两只刺猬经过不断刺痛对方,才能知道最佳的相处方式。这将是未来很长时间内中西交往的行为模式。

0

傅红革

关注

国际新闻

16441
1836 x 1555 px

必须的.....

国际新闻

15909
2098 x 1555 px

关键一“击”

国际新闻

17094
1492 x 1659 px

傅红革

关注
摸底
21252
0
发布时间:2008-04-21
61.7K